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_duo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一脸茫然,无从入手;有时教师虽全力引导,学生却启而不发。其根源是教师没有从学生的思维现状出发,以自己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情感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开放、有趣、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我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优化师生关系,着力培养学趣
  小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所以,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赏识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剂。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兴趣。一是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情境体验中感悟到知识,学习到技能,陶冶情感。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材成了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态度的载体,可以灵活运用,例如,教学连加部分时,我课前了解学生,知道教材中的南瓜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理解为用小车推走就是去掉,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课堂教学中我特意安排了演一演运南瓜的环节,这一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顺势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地上的南瓜原来怎样?现在有了怎样的变化?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体会到了从无到有该用加法计算。实践证明,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真的钻研教材,课堂教学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二是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学生主体性人格和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与特长,关爱问题学生。三是坚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淡化学生间横向评价,注重多角度评价学生,坚持鼓励评价为主。
  二、创设良好情景,激发认知兴趣
  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那么如何更好的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巧妙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加法应用题时,笔者出示了一群小兔在野外采蘑菇的画面,问一共有几只兔子。看到这个有趣的画面,学生就极其自然地进入情景,加上他们细心地观察、饶有兴趣地讨论,有了多种结果:一种是左边的8只兔子加上右边的7只兔子,一共有15只兔子;另一种是10只白兔加上5只灰兔;学生还发现:看见眼睛的9只加上看不见眼睛的6只;弯耳朵的加上不弯耳朵的;看见尾巴的加上看不见尾巴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参与着表达、思考等数学活动通过更巧妙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
  三、引导学生自学,强化合作探究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有效的教学要采用多种方式和策略,用一种方法教学,学生容易乏味,教学效果就不理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式学习,具有使学生学会合理性思考、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明显优势,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应该说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把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学案,组织好课堂讨论,循循善诱,评价点拨适当适时,就能较好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四、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就应该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技能为主。一是以学为标,因材施教。传统的教育教学往往以教材为主,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为衡量最终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况、学习态度等与人的能力、持续发展等息息相关的内容抛掷一边,于是教学中呈现的是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和方法,而学生则被作为装载知识的容器、学习知识的工具,更多的受教师与教材的强制与束缚。课堂改革让我真正地认识到教育的对象并不是教材与教学内容,而是个性不一的学生。于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让学生把知识、技能真正学到手,并以学生成功为目标则成了教师的教学根本。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材成了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态度的载体,可以灵活使用。二是以教为例,以学为果。作为学生毕竟是各方面待完善与发展的儿童,在自主学习与自主建构方面意识、能力与方法等方面薄弱,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仍然要提倡教师以教示范,通过教师的创造性的教,给学生的学树立学习的范例与目标,培养学生自学。三是为学服务,导向授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实际,由此出发引导教与学的进行。就像一位美国教师在教科学《影子》的时候,先是让学生闹腾,在学生玩得饶有兴趣的时候,突然发问:“谁能找到**的影子?”于是学生在教室里找,找来找去没找到,老师就提议到院子里去找,阳光下,学生找到了影子,教师让学生排成队,边看影子边探讨自己的影子为什么会变、老师的影子与同学的影子有何不同……当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时,教师又适当的引导学生回到教室看书上的解释。就这样,美国教师针对儿童性格活泼好动、无拘无束的特点,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方法。另外,教师还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反馈,为学生指明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关注。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心理,绘本是最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优秀读物。根据学生实际,本文将从内容的选择、阅读的策略、课型的设计三方面来谈在低年级中开展以“经典绘本”为主题的课外阅读。  关键词:主题阅读;绘本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期刊
摘 要: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学习数学好的方法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动;提高效率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
期刊
摘 要:板书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有其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功能性。在当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板书在今天备受老师们的冷落和忽视,而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设计的板书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呈现和记忆,还能够陶冶学生美好情操,开发智力潜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板书艺术  课堂板书是指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于黑板、白板上所形成的教学内容的结
期刊
摘 要: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标准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数学教学活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仅当作教育的客体,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需求,轻学重教,以教代学;单纯重视知识、技能的传递、训练,忽视知识发生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单纯结论的教学,缺乏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独特性和持续性;忽视了教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教师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充分显现,师生间的和谐共振三位一体的圆融统一。这三个方面既有独立的地位,形成课堂教学的全三角,又彼此牵连,教师主体性发挥中极为重要。思考基点就是在基于儿童立场主动性的充分显现来布局谋篇,组织教学,和谐共振,共生发展则是教学过程的最佳状态。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让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显现,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幸福和成长。 
期刊
摘 要:有关教学实践证明,小学数学课堂借助任务驱动法,能够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好掌握教学内容,文章以此作为研究思路,提出了借助任务驱动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性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任务驱动法;课堂高效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借助任务驱动法的理论前提  任务驱动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出之后,关键还在于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流程设计关系到教学理念能否实现教
期刊
摘 要:当前,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很多教师都开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起了足够重视,但是由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限制性的问题,使得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效果并不突出,因此,本文主要在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各项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数学课程也不例外,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
期刊
《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
期刊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曾经有些教师认为计算教学只要让学生把法则背下来反复练习即可,似乎不必花时间去研究计算法则背后计算的道理。在这里我不得不重提算理、法则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关系,算理是四则运算的理论依据,它是由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等构成的,运算法则是四则运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运算是基于法则进行的,而法则又要满足一定的道理,所以算理为法则提供了理论依
期刊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是数学学习的起点与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只可惜,许多人把“已经知道了什么”仅仅理解为学习者已有的学科知识,而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视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