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促进写作为目的的英语阅读指导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_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阅读和写作是英语学习中信息输入和输出的两个必要阶段,良好的信息输入为写作这个信息输出活动提供条件。教师通过构建“自下而上”的精读模式,提供促使学生主动泛读的材料和推动纵深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 英语写作 以读促写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036
  对于以听、说、读、写为重要结构组成的英语学习活动,阅读与写作不仅是代表着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学习形式,更是彼此影响、互相作用的两个重要的学习过程。许多英语教学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英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并努力让阅读作用于学生的写作。我校开展了题为“以读促写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思路。
  一、构建“自下而上”的精读模式,为英语写作奠定基础
  精读是促进语言意义化的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文本内容。精读教学要求以基本的课堂教学为基点,以识别和运用文章中的词汇、语句为重要目标。
  “自下而上”的精读模式主张学生首先对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从英语语言符号的辨识与破译开始,并针对文本材料的整体进行信息加工和整理,在对信息的组合与信息数据的运用中逐步完成词汇、语句、段落直至整个篇章的领悟与把握。在这种以直线式进行的阅读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知识方面的问题。所以说,“自下而上”的精读模式是学生语言知识的应用过程,是实现学生由阅读转化为写作的基础。英语精读教学从起始阶段就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主动词汇,才能够更好地去运用词汇,这也是我们英语精读的目的之一。有必要提出的是,在精读的环节中,特别不能忽视对文中小词的关注,因为有时候恰恰是一个不经意的小词揭示了文本与作者的真实意图。
  二、提供促使学生主动泛读的材料,为英语写作拓展资源
  所谓泛讀,就是广泛性阅读,强调阅读的整体理解与速度。如果说精读是属于“基础性”的信息输入过程,那么泛读则是这种“基础性”信息的发展、延伸和拓展。随着学生英语学习的不断进展,英语精读的“基础性”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了,尤其对于学生写作所需信息量的提升更是如此,这就势必要开展延伸性、拓展性的泛读教学,以便帮助学生实现对长篇文章信息的编码识别、破译与意义的掌握。
  泛读的意义在于主动性,因为学生只有主动阅读,才能对自己喜爱的篇章或者经典之作进行积极的分析揣摩,关注文章遣词造句的艺术,熟知更多的词汇、语法、句型等文本中的知识信息,并把这些知识与信息尝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学生的主动阅读来源于对作品的兴趣。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尽量选择多样化的阅读题材,体现出趣味。篇章的语言应丰富而优美,主题鲜明,耐人寻味。一旦学生对文章认可,其兴趣自然而生,他们也就会如海绵吸水一般吸收大量信息,通过广泛阅读丰富写作储备。这既奠定了写作基础,也为成功的写作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三、推动纵深阅读,为英语写作的完善提供进一步支持
  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是英语写作的主要特征。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词汇和语法不够全面的基础阶段、对英语语言词汇和语法基本掌握并能简单表达思想的语言和内容并存阶段、以内容为主的完善的写作阶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语言词汇和语法,而且能表达出复杂的思想,此时学生的语言已经不是主要障碍,如何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则是重点,他们所关注的是文章的选材、篇章的组织等。为了帮助学生达到写作的第三个阶段,推动阅读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下面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是注重跨文化语言特征内容的阅读。分析汉语与英语文化差异下语言表达的不同,为英语写作提供跨文化语言知识的支持。比如,由于文化差异,西方人一般面对对方的称赞都是欣然接受并作出感谢的回答,如对“You are a beautiful girl”等称赞语都是以“Thank you” 等作答,而中国人往往表达谦虚而作淡化或否定回答,如“哪里”、“不敢当”等。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的时候要跳出原有的思维,换一种心态。
  其次是注重文章结构性内容的阅读。阅读的同时了解文章写作的规范要求和模式,掌握各种文体的表达方法、写作结构,以便在这基础上识别阅读的方法,如根据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不同确定哪些段落需要细读,哪些段落需要略读等。
  再次是注重篇章的思想性阅读。任何一篇文章都体现作者的思想,在阅读中应引导学生用心关注体现篇章风格的用词、措辞,揭示文本含义的修辞手段等,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既要遵循精读、泛读的阅读规律,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纵深阅读,逐步实现英语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摘要]在探究活动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一直是科学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基于此,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教学实例,阐述如何通过科学前置、开放过程、多元评价等方法来尊重、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差异发展.[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阿基米德原理差异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20008新课程改革已十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情境有很多种,如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实践情境和问题情境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教学情境 数学 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60030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主渠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尝试渗透情感教育,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巧设游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教育学习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21目前,情感教育的观念和重要性已深入人心.情感教育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值得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