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一种以木偶作为傀儡,代替人在台前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表演时,由演员一边演唱一边操纵木偶。根据木偶操纵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等不同类型。布袋木偶又称掌中木偶,表演时,艺术家把手伸进布袋型的衣服里,靠着套进木偶头和木偶衣袖里手指灵活舞动,使布袋偶人栩栩如生;提线木偶又称“悬丝傀儡”“悬丝木偶”,每具木偶身上系有十余条提线,最多时可达30多条,由艺人在幕后使用提线操纵木偶进行表演,提线越多技巧越难,其表演细腻到可以看到人偶手指关节的活动。
一般认为,我国的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在汉代的典籍中,就已有“作傀儡”的记载,唐代《乐府杂录》的“傀偶子”条载:“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阏氏……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机关舞于陴间。阏氏望见,谓是生人,虑下其城,冒顿必纳妓女,遂退军……后乐家翻为戏。”北宋的《东京梦华录》已有“仗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等细分名录。现今,在福建、湖南、陕西、广东、浙江、台湾等地都流行着各类木偶戏,其中,福建泉州被称为“戏曲之乡”“木偶之城”,提线木偶戏更是历史悠长、历久弥新。
在古代泉州,提线木偶戏被称为“嘉礼戏”,有学者认为傀儡戏是在唐末,随着军队征战与中州官宦王氏入闽而流入泉州的。明代时,泉州地区的傀儡戏与地方风俗仪式结合紧密,常在婚丧嫁娶或节庆吉日时演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流传,明代文官李廷机曾写下了一副对联描述了当时泉州木偶戏的兴盛:“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清代时,泉州的傀儡戏已经十分成熟,脱离了属于片断式及杂技表演的形式,开始形成规范的剧本体系,同时能够演出规模宏大且细致复杂的历史戏,如传统连台本《目连救母》。清代中后期,泉州打城戏艺人特意邀请傀儡戏艺人教授《目连救母》,从而奠定了打城戏剧种的产生发展,清人蔡鸿儒在《晋水常谈录》中写道:“傀儡,木偶也,今俗之线戏……泉人最工此技。”
纵观我国木偶戏大家族,大多数地区的木偶戏都是直接使用当地的民间音乐,直接沿袭地方的戏曲声腔,例如,莆仙地区的傀儡戏直接采用了莆仙戏的唱腔与伴奏、漳州布袋木偶戏使用京剧的唱段、浙江泰顺木偶戏以演唱浙江乱弹为主。唯有泉州提线木偶没有直接使用泉州地方戏曲音乐,而是融会贯通,综合了多种音乐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立特有的音乐体系——“傀儡调”,同时,提线木偶的“傀儡调”还在泉州掌中木偶戏(布袋木偶)、高甲戏、打城戏中使用,影响深远而广泛。“傀儡调”属于曲牌体音乐,现在还有300多支曲牌,它首先与南北曲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中与早期南戏曲牌同名的有十余支,如【千秋岁】【绣停针】,还有一些曲牌名中带有“北”字,如【北青阳】。据老艺人回忆,早期的“傀儡调”带有高腔的音乐特征——“不叶宫调”“不托丝竹”与“一唱众和”,即演唱的定调没有固定,由演师直接开口确定音高,这种形式被称为“开嘴管”,同时,其伴奏不使用丝竹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一人启口、众人帮腔。其次,“傀儡调”还受到了泉州地方音乐的影响,包括南音、地方小调等,如曲牌【寡北】【罗哩连】等。傀儡戏的节拍被称为“撩拍”,与南音的叫法相同,在伴奏乐器中,最具特色的是压脚鼓,也称“南鼓”,演奏时鼓师把脚压在鼓面上,通过压脚的不同力度和位置来改变鼓面的压力,形成鼓的不同音调、音量和音色,泉州地区的梨园戏也以压脚鼓为乐队核心。
同时,泉州木偶戏造就了高超的泉州木偶制作工艺。传统的泉州提线木偶分为头、手、脚三个部分,均由樟木雕刻而成,其它部分则由麻绳编织。今天的改良木偶则不同,手脚和躯干都以铁丝搭建骨架,配以塑料泡沫填充,只有木偶头依旧使用樟木雕刻。而木偶戏角色刻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头部,头部的神态表情常常代表、传递着戏中人物的性格,制作步骤一股分为泥稿、粗刻、细刻、磨光、打底、上色、装饰须发等几个步骤。传统傀儡戏只有36个人物形象,但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其基本线位,至少有16条提线,包括头钉线2条,提系全身,摆动头部;胸坎线、后背线各一条,固定上身,可以控制木偶的俯仰;手线共10条,可以操控作揖、握手等多样的手上动作;脚线各2条,使得木偶能完成最基本的行走。
2006年5月20日,包含泉州提线木偶在内的“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泉州市木偶剧团也一直在锐意创新,近年来,排演了《马可波罗》《楼兰姑娘》《赵氏孤儿》等大戏,其中《赵氏孤儿》突破了木偶戏只适合演喜剧的传统。自剧团1987年第一次出国访演之后,泉州木偶戏已走遍了世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声誉,至今剧团已举办了多届泉州国际木偶节,与数十家海内外的木偶剧团同台交流献艺。2016年春节期间。讲述闽台地区木偶文化的纪录片《傀儡人生》在央视热播,更多的观众接触到了这小小人偶中散发出的无限魅力,愿这自古而来的人偶,在未来继续上演更多美丽的故事。
一般认为,我国的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在汉代的典籍中,就已有“作傀儡”的记载,唐代《乐府杂录》的“傀偶子”条载:“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阏氏……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机关舞于陴间。阏氏望见,谓是生人,虑下其城,冒顿必纳妓女,遂退军……后乐家翻为戏。”北宋的《东京梦华录》已有“仗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等细分名录。现今,在福建、湖南、陕西、广东、浙江、台湾等地都流行着各类木偶戏,其中,福建泉州被称为“戏曲之乡”“木偶之城”,提线木偶戏更是历史悠长、历久弥新。
在古代泉州,提线木偶戏被称为“嘉礼戏”,有学者认为傀儡戏是在唐末,随着军队征战与中州官宦王氏入闽而流入泉州的。明代时,泉州地区的傀儡戏与地方风俗仪式结合紧密,常在婚丧嫁娶或节庆吉日时演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流传,明代文官李廷机曾写下了一副对联描述了当时泉州木偶戏的兴盛:“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清代时,泉州的傀儡戏已经十分成熟,脱离了属于片断式及杂技表演的形式,开始形成规范的剧本体系,同时能够演出规模宏大且细致复杂的历史戏,如传统连台本《目连救母》。清代中后期,泉州打城戏艺人特意邀请傀儡戏艺人教授《目连救母》,从而奠定了打城戏剧种的产生发展,清人蔡鸿儒在《晋水常谈录》中写道:“傀儡,木偶也,今俗之线戏……泉人最工此技。”
纵观我国木偶戏大家族,大多数地区的木偶戏都是直接使用当地的民间音乐,直接沿袭地方的戏曲声腔,例如,莆仙地区的傀儡戏直接采用了莆仙戏的唱腔与伴奏、漳州布袋木偶戏使用京剧的唱段、浙江泰顺木偶戏以演唱浙江乱弹为主。唯有泉州提线木偶没有直接使用泉州地方戏曲音乐,而是融会贯通,综合了多种音乐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立特有的音乐体系——“傀儡调”,同时,提线木偶的“傀儡调”还在泉州掌中木偶戏(布袋木偶)、高甲戏、打城戏中使用,影响深远而广泛。“傀儡调”属于曲牌体音乐,现在还有300多支曲牌,它首先与南北曲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中与早期南戏曲牌同名的有十余支,如【千秋岁】【绣停针】,还有一些曲牌名中带有“北”字,如【北青阳】。据老艺人回忆,早期的“傀儡调”带有高腔的音乐特征——“不叶宫调”“不托丝竹”与“一唱众和”,即演唱的定调没有固定,由演师直接开口确定音高,这种形式被称为“开嘴管”,同时,其伴奏不使用丝竹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一人启口、众人帮腔。其次,“傀儡调”还受到了泉州地方音乐的影响,包括南音、地方小调等,如曲牌【寡北】【罗哩连】等。傀儡戏的节拍被称为“撩拍”,与南音的叫法相同,在伴奏乐器中,最具特色的是压脚鼓,也称“南鼓”,演奏时鼓师把脚压在鼓面上,通过压脚的不同力度和位置来改变鼓面的压力,形成鼓的不同音调、音量和音色,泉州地区的梨园戏也以压脚鼓为乐队核心。
同时,泉州木偶戏造就了高超的泉州木偶制作工艺。传统的泉州提线木偶分为头、手、脚三个部分,均由樟木雕刻而成,其它部分则由麻绳编织。今天的改良木偶则不同,手脚和躯干都以铁丝搭建骨架,配以塑料泡沫填充,只有木偶头依旧使用樟木雕刻。而木偶戏角色刻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头部,头部的神态表情常常代表、传递着戏中人物的性格,制作步骤一股分为泥稿、粗刻、细刻、磨光、打底、上色、装饰须发等几个步骤。传统傀儡戏只有36个人物形象,但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其基本线位,至少有16条提线,包括头钉线2条,提系全身,摆动头部;胸坎线、后背线各一条,固定上身,可以控制木偶的俯仰;手线共10条,可以操控作揖、握手等多样的手上动作;脚线各2条,使得木偶能完成最基本的行走。
2006年5月20日,包含泉州提线木偶在内的“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泉州市木偶剧团也一直在锐意创新,近年来,排演了《马可波罗》《楼兰姑娘》《赵氏孤儿》等大戏,其中《赵氏孤儿》突破了木偶戏只适合演喜剧的传统。自剧团1987年第一次出国访演之后,泉州木偶戏已走遍了世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声誉,至今剧团已举办了多届泉州国际木偶节,与数十家海内外的木偶剧团同台交流献艺。2016年春节期间。讲述闽台地区木偶文化的纪录片《傀儡人生》在央视热播,更多的观众接触到了这小小人偶中散发出的无限魅力,愿这自古而来的人偶,在未来继续上演更多美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