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普及,但传统教学模式的滞后性仍影响着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多方比较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生物教学模式的变革能将传统的“灌输”型课堂变成“开放”型课堂,将“平面化”教学转变为“立体化”教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模式;生物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结构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或不为学生喜欢和接受。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生物教学活动?这需要我们了解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新课改的基本内容对生物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进而实现我们从传统教学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模式的过渡和融合。
一、新课改对生物教学模式的影响
生物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物理论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改后的生物课,增设了社会、生活和最新科技成就等知识,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故我们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僵硬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理念和生物学科的自身特点,来寻求适合学科功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模式。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弊端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多次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发展成较完整、较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性较强的教学体系。其主要内容有:
1、讲授课模式。这是用得很普遍的教学模式。但课堂上全是教师的“讲”,很少学生的“讲”,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和实际。
2、两步七环节模式。两步是:由感性材料入手引导学生自学→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七环节是:情景引入→自学答疑→归纳总结→构筑知识体系→应用练习→单元过关→二次过关。该模式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做升学考试题”的能力,它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热情。
3、讨论型模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以弄清问题的真相。其优点是: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较深刻,且能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自觉性。
但从总体上讲,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它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自身对知识、信息的加工;它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形式单一,知识容量小;知识可更新性差,学生对知识自主选择性也差等。
三、课改后生物教学模式探索的基本内容及其益处
(一)课改后新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生物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新颖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即教师恰当地使用PPT、微课及计算机等教具辅助教学。这种模式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2、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的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这种模式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3、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激情、探究、自悟、反思的体验,知道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后,再去进行社会实践,能大大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他们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队合作和交流等品质。
4、一些课改名校的教学模式。(1)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它把课堂教学分为五个环节: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汇报自学结果(学困生优先)→纠正、讨论、评价、总结自学结果→当堂完成和批改作业。(2)江苏东庐中学的 “讲学稿”教学模式。“讲学稿”既是学生的学案和练习,又是教师的教案和讲稿。它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对每份“讲学稿”,教师必须做到发、收、改、评。此外,教师也从“讲学稿”上选题目进行考评,故能引导学生利用“讲学稿”进行复习,达到“学什么,教什么,考什么”。(3)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他们实行“10+35”的课堂教学模式。各班教室内三面设有黑板,这样做一方面归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学生能及时交流分享,及时反馈矫正,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以上几所学校,他们的教学模式都经过千锤百炼,效果相当显著,每天都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和学习者,成了新课改的排头兵。
(二)课改后新教学模式的益处
1、由“理论知识”走向“生活知识”。中学生好奇心强,认识事物比较感性,且受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我们只有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朴素的生活常识,才为他们喜闻乐见。
2、由“单一角色”走向“角色互动”。我们唯有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独霸主角的状况,由“教”变为“导”,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促进师生的交流,在愉悦和互动的氛围中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3、由“灌输知识”走向“体验学习”。“体验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觉体验为重点,对知识主动建构和加工的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开发和探索的潜力。
4、由“平面教学”走向“立体教学”。教师可制成PPT、投影、微课、网页等进行教学,既能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课改后探索出的新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许多不足。我们坚信:这些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师生双方角色的转变,使学生在增长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养,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和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教师[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3]王春莉,于莹.探究式教学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
[4]苏敏.构建区域性教师教育有效模式,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发展[J].广西教育.
【关键词】教学模式;生物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结构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或不为学生喜欢和接受。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生物教学活动?这需要我们了解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新课改的基本内容对生物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进而实现我们从传统教学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模式的过渡和融合。
一、新课改对生物教学模式的影响
生物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物理论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改后的生物课,增设了社会、生活和最新科技成就等知识,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故我们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僵硬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理念和生物学科的自身特点,来寻求适合学科功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模式。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弊端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多次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发展成较完整、较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性较强的教学体系。其主要内容有:
1、讲授课模式。这是用得很普遍的教学模式。但课堂上全是教师的“讲”,很少学生的“讲”,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和实际。
2、两步七环节模式。两步是:由感性材料入手引导学生自学→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七环节是:情景引入→自学答疑→归纳总结→构筑知识体系→应用练习→单元过关→二次过关。该模式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做升学考试题”的能力,它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热情。
3、讨论型模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以弄清问题的真相。其优点是: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较深刻,且能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自觉性。
但从总体上讲,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它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自身对知识、信息的加工;它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形式单一,知识容量小;知识可更新性差,学生对知识自主选择性也差等。
三、课改后生物教学模式探索的基本内容及其益处
(一)课改后新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生物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新颖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即教师恰当地使用PPT、微课及计算机等教具辅助教学。这种模式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2、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的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这种模式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3、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激情、探究、自悟、反思的体验,知道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后,再去进行社会实践,能大大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他们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队合作和交流等品质。
4、一些课改名校的教学模式。(1)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它把课堂教学分为五个环节: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汇报自学结果(学困生优先)→纠正、讨论、评价、总结自学结果→当堂完成和批改作业。(2)江苏东庐中学的 “讲学稿”教学模式。“讲学稿”既是学生的学案和练习,又是教师的教案和讲稿。它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对每份“讲学稿”,教师必须做到发、收、改、评。此外,教师也从“讲学稿”上选题目进行考评,故能引导学生利用“讲学稿”进行复习,达到“学什么,教什么,考什么”。(3)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他们实行“10+35”的课堂教学模式。各班教室内三面设有黑板,这样做一方面归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学生能及时交流分享,及时反馈矫正,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以上几所学校,他们的教学模式都经过千锤百炼,效果相当显著,每天都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和学习者,成了新课改的排头兵。
(二)课改后新教学模式的益处
1、由“理论知识”走向“生活知识”。中学生好奇心强,认识事物比较感性,且受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我们只有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朴素的生活常识,才为他们喜闻乐见。
2、由“单一角色”走向“角色互动”。我们唯有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独霸主角的状况,由“教”变为“导”,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促进师生的交流,在愉悦和互动的氛围中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3、由“灌输知识”走向“体验学习”。“体验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觉体验为重点,对知识主动建构和加工的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开发和探索的潜力。
4、由“平面教学”走向“立体教学”。教师可制成PPT、投影、微课、网页等进行教学,既能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课改后探索出的新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许多不足。我们坚信:这些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师生双方角色的转变,使学生在增长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养,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和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教师[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3]王春莉,于莹.探究式教学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
[4]苏敏.构建区域性教师教育有效模式,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发展[J].广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