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贵有疑”。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都存在着一些疑问,引导学生从“生疑”到“释疑”,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求索精神。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景,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敢问、会问、爱问,使学生明确探索目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关键词】敢问;会问;爱问
一、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阅读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希望积极主动地学习时,质疑才有了“用武之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课堂上造成的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强烈学习动机,是学生大胆质疑的基础。
在教学中,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情感交流:首先,课堂语言努力做到亲切、自然、有趣,多用商量的语言与学生交流。第二,努力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第三,强化课堂学习中的鼓励性评价。教学时,采用语言的鼓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提问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只有营造宽松的气氛,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使学生信心倍增,“问”趣盎然。
二、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会问
古人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渔,则终身享用不尽”。现代教育理论也强调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由此可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才使学生会问。
(一)从课题处质疑。
文题,它文字精练,内涵丰富,或透露着文章的内容,或包孕着文章的主旨,或揭示文章的重点,具有统摄全文,窥一斑而知全豹之功能,这就为“质疑问难”提纲了突破口。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学生看到课题,就会想到:谁用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样借?借的结果如何?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带着自己提的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很快就能理清文章的层次:“为何借箭——如何借箭——借箭结果”,从而整体上了解文章的梗概,把握事情的前因后果。
(二)从关键词语入手质疑。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时抓住一些关键词语进行质疑问难,深入探讨,常常会成为理解一篇课文的突破口,它嫩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感知课文描述的情景,理解课文中人的思想感情。
(三)从课文的中心句处质疑。
抓住课文中的中心句质疑这也是理解课文的一种好方法。例如《海底世界》最后一句话“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是全文的总结句也是中心句。学生阅读全文后引导提出问题:“景色奇异”是什么意思?“物产丰富”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说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表现在哪些方面?当学生对这个海底世界充满好奇后,就会积极的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从而理解海底世界动中有静、静中有声、暗中有光,真是“景色奇异”啊!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山、有峡谷、有森林和草地,还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稀有金属等等,怎么不说是“物产丰富”呢?
(四)从课文看似矛盾处、重复处质疑。
课文教材隐含着“矛盾”,它其实是作者用心之笔,更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思想或文章的主题。学生在学习《丰碑》的过程中,对课文的第七节产生了疑问:课文第七节第二句前半句写到“无法辨认他的真面目”,可为何作者后半句还要写“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这样写不是自相矛盾吗?学习《难忘的一课》,问:课文为什么要反复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一问题不仅是学生阅读课文的障碍,而且也是课文内容的含蓄深刻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语言文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难点处、插图处、空白处、结尾处进行质疑,这样,经常练习就能使质疑成为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并能不断提高质疑质量。
三、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爱问
现代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善于在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操作、实践、阅读、想象中去探究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
(二)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探究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探究赋予学习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自读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学习《精彩的马戏》一文,我先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读懂课文,再让学生交流读书方法:有的说是抓住课题来读;有的则借助插图,联系课文。学习方法各不相同,我没有把方法强加给相信,而给学生自主选择的主动权。从问题开始,由解决问题再到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使整个学习过程在探究中获得发展。
(三)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如在学习《蘑菇该奖给谁》这课,课堂上我让学生提问。有个学生提出:小白兔跟骏马比赛,为什么兔妈妈就奖给它最大的蘑菇?学生发言虽然热烈,但很粗浅,我没有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结果,在全班交流时,有的说:“小白兔很勇敢”;有的说“小白兔敢跟强手比”……有的小组竟创造性地说:“如果在学习时一直跟差的同学比,这样就会越比越差,永远不会进步”。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共同获得提高。
【关键词】敢问;会问;爱问
一、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阅读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希望积极主动地学习时,质疑才有了“用武之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课堂上造成的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强烈学习动机,是学生大胆质疑的基础。
在教学中,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情感交流:首先,课堂语言努力做到亲切、自然、有趣,多用商量的语言与学生交流。第二,努力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第三,强化课堂学习中的鼓励性评价。教学时,采用语言的鼓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提问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只有营造宽松的气氛,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使学生信心倍增,“问”趣盎然。
二、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会问
古人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渔,则终身享用不尽”。现代教育理论也强调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由此可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才使学生会问。
(一)从课题处质疑。
文题,它文字精练,内涵丰富,或透露着文章的内容,或包孕着文章的主旨,或揭示文章的重点,具有统摄全文,窥一斑而知全豹之功能,这就为“质疑问难”提纲了突破口。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学生看到课题,就会想到:谁用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样借?借的结果如何?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带着自己提的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很快就能理清文章的层次:“为何借箭——如何借箭——借箭结果”,从而整体上了解文章的梗概,把握事情的前因后果。
(二)从关键词语入手质疑。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时抓住一些关键词语进行质疑问难,深入探讨,常常会成为理解一篇课文的突破口,它嫩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感知课文描述的情景,理解课文中人的思想感情。
(三)从课文的中心句处质疑。
抓住课文中的中心句质疑这也是理解课文的一种好方法。例如《海底世界》最后一句话“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是全文的总结句也是中心句。学生阅读全文后引导提出问题:“景色奇异”是什么意思?“物产丰富”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说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表现在哪些方面?当学生对这个海底世界充满好奇后,就会积极的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从而理解海底世界动中有静、静中有声、暗中有光,真是“景色奇异”啊!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山、有峡谷、有森林和草地,还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稀有金属等等,怎么不说是“物产丰富”呢?
(四)从课文看似矛盾处、重复处质疑。
课文教材隐含着“矛盾”,它其实是作者用心之笔,更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思想或文章的主题。学生在学习《丰碑》的过程中,对课文的第七节产生了疑问:课文第七节第二句前半句写到“无法辨认他的真面目”,可为何作者后半句还要写“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这样写不是自相矛盾吗?学习《难忘的一课》,问:课文为什么要反复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一问题不仅是学生阅读课文的障碍,而且也是课文内容的含蓄深刻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语言文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难点处、插图处、空白处、结尾处进行质疑,这样,经常练习就能使质疑成为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并能不断提高质疑质量。
三、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爱问
现代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善于在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操作、实践、阅读、想象中去探究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
(二)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探究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探究赋予学习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自读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学习《精彩的马戏》一文,我先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读懂课文,再让学生交流读书方法:有的说是抓住课题来读;有的则借助插图,联系课文。学习方法各不相同,我没有把方法强加给相信,而给学生自主选择的主动权。从问题开始,由解决问题再到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使整个学习过程在探究中获得发展。
(三)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如在学习《蘑菇该奖给谁》这课,课堂上我让学生提问。有个学生提出:小白兔跟骏马比赛,为什么兔妈妈就奖给它最大的蘑菇?学生发言虽然热烈,但很粗浅,我没有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结果,在全班交流时,有的说:“小白兔很勇敢”;有的说“小白兔敢跟强手比”……有的小组竟创造性地说:“如果在学习时一直跟差的同学比,这样就会越比越差,永远不会进步”。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共同获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