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全副武装的詹姆斯?霍姆斯端着枪支走进电影院,向观看《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下文简称“《蝙蝠侠3》”)的观众投掷烟雾弹,并发射子弹时,人们第一反应以为是电影画面的特效,随后便意识到这是真实发生的恐怖事件。持枪行凶者染着红发,装扮成“蝙蝠侠”影片中反面角色班恩的形象,模仿其在影片中的暴力行径。12死59伤的惨痛悲剧,使这起发生在美国丹佛一家电影院的枪击事件震惊全美乃至全球。
《蝙蝠侠3》充斥着大量暴力镜头,所以被定为PG-13级(13岁以下儿童由父母陪同观看)。当然,这样的分级也许会让许多影评人感到脸红,该电影中的暴力镜头实在是太多了。有人认为这是美国好莱坞“暴力美学”的噩梦,好莱坞电影审查制度也因此受到质疑,《洛杉矶时报》甚至称“好莱坞应为事件买单”,而《时代》周刊则表示力挺“蝙蝠侠”。令人悲愤的暴力事件再次把“电影是否该检讨下自己催生了暴力”的话题搬到台前。
行业自律的审查制度
繁荣的美国电影其实也有审查制度。1930年,美国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按照天主教道德规范,制定了一部电影审查执行标准的《海斯法典》,以确保影片能够顺利发行、不引起宗教的反对。191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判决:电影属于工业产品,需要受到审查。上世纪20年代末期的经济大萧条使电影票房收入锐减,为了招揽观众,大胆的性爱表演成为电影的热门内容,引起保守人士的不满,一些州各自立法颁布了相关的电影审查制度。为了避免电影被不同审查机构删减,好莱坞的传媒巨头于1922年成立同业公会——美国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决定采取自我审查,由海斯担任协会主席。但是这并没有平息宗教团体对好莱坞电影的抗议,1930年不得不出台更规范具体的操作法则。该法典中有所谓12条禁令,包括不能讲授犯罪方法,不能亵渎神与神职人员,不能出现同性恋、跨种族婚姻等,对性爱方面的表现有相对比较具体的规定。当然,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并不能取代各州的审查机构,州政府仍可下令禁映协会通过审查的具体影片,这时协会又会代表制片方的利益与之进行解释沟通。好莱坞电影在严厉的自我审查和官方审查的双重管制下,规避风险,努力寻求表达的缝隙。
进入上世纪50年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电视开始流行,宗教对社会的影响力减弱,新新人类的道德观念、对性与暴力的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等都在发生变化,电影审查条例也在具体运作中不断得到调整和修改。1952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定电影作为艺术应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随着电影发行系统的完善,1968年11月,美国电影协会(前身是美国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开始对美国所有电影实施分级制度,分级主要依据电影主题,暴力、色情、毒品等内容来制定。经过1968年、1984年和1990年对分级制度的修改,现行的电影分级制度将电影分为5级:G(大众级,适合所有观众观看)、PG(普通级,建议儿童由家长陪同指导观看)、PG-13(辅导级,不适合13岁以下儿童观看,任何涉及毒品的影片至少都定为这一级别)、R(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必须有家长或成人陪伴)和NC-17(成人级,17岁以下观众严禁观看,具有强烈的暴力、性爱、吸毒或畸形变态等内容)。
电影分级制度是自律性制度,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不会限制电影创作者的自由,但是只有参加过评级的影片,才能在美国主要的影院上映。这对电影发行和票房收入有极大影响,因此美国各电影公司对电影定级非常重视,只有老少咸宜的影片才能吸引人们携家带口来观影,因为美国电影票房十强的影片都集中在G、PG和PG-13这三个级别。像《蝙蝠侠3》这类超豪华大作也多是争取能定为PG-13级,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买票观看。
电影中充斥暴力
为了追逐票房,尽管美国电影有审查和分级制度,近年来好莱坞电影中的暴力镜头越来越多,“暴力美学”受到不少制片方和导演的追捧。这类影片运用后现代手法,注重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的形式感,将形式美感发扬到极致,相应也就忽视或弱化了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在8年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过去11年中,美国电影分级标准越来越宽松,电影中涉及性、暴力和粗口的镜头越来越多,就连向来被认为是“净土”的普通级动画片也出现了暴力内容增加的趋势,其暴力程度甚至超过同类评级的普通电影。如今,这种现象愈发严重。除了电影,美国的电视、游戏,甚至音乐领域都充斥着“暴力元素”。美国前教育部长也不得不承认“美国文化在美化暴力”。据美国媒体统计,一名美国青少年在18岁之前可以通过各类传媒看到约4万起谋杀案和20万起其他暴力行为的详细内容。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中学校园中出现了多起严重的枪击事件,行凶者大多是未成年人,其中部分行凶者表示受到了影视作品或游戏中的暴力文化的影响。2007年弗吉尼亚大学枪击案凶手赵承熙,在犯罪前曾反复观看了韩国暴力影片《老男孩》。2009年,纽约一名17岁少年曾模仿《搏击俱乐部》中的情节,试图在曼哈顿一家星巴克咖啡连锁店前谋划爆炸案。美国广播公司一项针对100名青少年罪犯进行的研究显示,受访者中有超过20%的人承认自己是从电视上“学会了”如何犯罪。科安?贝拉文博士在对犯罪青少年深受美国暴力电影的影响所进行的研究中说,电影不会制造出侵略的人民,但它可助长他们的侵略士气。
当大多数人认为暴力电影对现实生活中暴力犯罪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之时,两名经济学家却在美国经济学会举行的年度会议上指出,他们从2000年到2011年美国国家犯罪记录、上映电影的级别和观影人数的比较中,发现观看暴力影片能够防止暴力犯罪,因为这类影片把有暴力倾向的人吸引到电影院,这样他们就不会到酒吧酗酒,然后四处滋事。这种以暴制暴的观点,反映出当下人们内心的一种焦虑,在无法得到纾解的情形下,唯有通过观看暴力电影来宣泄。
另一种形式的以暴制暴则是电影导演常常使用的招数,即面对法律无法制裁的暴力时,以暴制暴是唯一的选择。而更为隐晦的是以暴力反暴力,则是导演们最终极的暴力叙事手段。以暴制暴固然大快人心,但是对暴力毫无节制的效仿,只能使暴力变成伤害社会、伤害人类的载体。 反派逆袭与媒体围观
近年来,人们对电影中的反派人物呈现出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态度。《七宗罪》里心思缜密的约翰?杜伊,《沉默的羔羊》里学富五车的汉尼拔,《黑客帝国》里渴望自由的史密斯先生,《黑暗骑士》里充满思辨的小丑,令无数观众为他们着迷。安东尼?霍普金斯、哈维尔?巴登、希斯-莱杰等明星,因为出演变态杀人狂的大反派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观众需要刺激和娱乐,英雄也需要能与之匹敌的对手,好莱坞把反派从早期的杀人狂塑造成了中期的精神病患,再从《七宗罪》中的警示者塑造成了小丑那样的具有思辨意味的“思想罪犯”。当反派角色在不断蜕变时,正面角色形象却较为固定僵化,因此在戏剧的张力表现上,反派渐渐占据了主动。《蝙蝠侠》电影中的小丑以其疯狂的思辨赢得人们的共鸣,他对人群、对司法、对制度、对统治、对大环境的癫狂质疑,很大程度上表达出了整个时代的愤懑与焦虑,引起观者的共鸣,更是引人崇拜并效仿。
当美国的媒体在为《蝙蝠侠》电影是否有责任进行争论时,一部分人则是从心理学、精神学角度来解读这次枪击事件。纵观美国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枪击案,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将作案者确定为一类人:仇视社会,患有高度妄想症,希望以杀戮方式制造影响。《纽约时报》评论员戴维?布鲁克斯认为:“这些凶手充满了妄想、未得到救助的精神分裂症和饱受践踏的自尊,他们把自己看得太过重要,觉得自己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其他人的充分认可。”而在《纽约时报》评论员罗斯?多塞特看来,要将整个世界付之一炬的人还有毫无诉求的恐怖分子,这种虚无主义者最为可怕,不为金钱所动,对政治权力不感兴趣,随性而至。“施暴者不是踏着正步的纳粹分子,而是憎恨科技的隐遁者,或是手拿机枪的愤怒青年。不是追求金钱或者想要统治世界的超级恶棍,而是把头从警车里伸出来,当城市毁灭时,高声尖笑的小丑。”
媒体引发的全民围观,也在无限制地放大枪击案的影响力,从而引发新一轮的负面效应。在丹佛枪击案发生一个星期之后,《蝙蝠侠3》在墨西哥首映,电影院突然失火,在调查结果还未出来之前,警方表示不排除有人故意纵火的可能。在同一天,美国马里兰州警方逮捕了一名威胁杀人的男子。这位28岁的印刷企业职员在得知即将失业后,多次给一个同事打电话,扬言自己是《蝙蝠侠》电影中的大反派“小丑”,准备提枪上膛“干掉每一个人”,尤其是他的老板。迄今,美国多地已有数人因威胁想要效仿詹姆斯?霍姆斯的做法而被逮捕。此外,美国民众购买枪支保护自我的愿望也大幅提升,枪支销量激增41%。
同时,公众对电影院的不信任感也一路飙升,美国影院业主协会发表声明:“观众的安全永远被影院摆在第一位,协会成员正在重新评估安保系统。”大多数影院都已经雇用了专业保安,在放映厅内设置了便衣保安。美国警方也宣称在《蝙蝠侠3》上映期间加强影院安全,避免同类案件的发生。万达并购的美国大型连锁电影院AMC则向观众要求,禁止戴面具或携带假造枪械进入电影院。
枪击案发生后,《蝙蝠侠》电影的制片方华纳影业随即发表公开声明,并对预告片内容进行了修改,删剪了其中的枪击内容。同时,几部即将登陆北美市场的影片也临时重新剪辑了预告片,暴力和血腥场面直接被删剪。在北美影评人看来,这种现象有利于安抚受惊的观众,也是好莱坞责任心的表现。尽管美国电影协会认为《蝙蝠侠3》的定级并无任何不妥,但还是会有意加强电影的审查分级制度,以减少因影片暴力场面造成观众不当行为的事件发生。
电影是否有罪?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蝙蝠侠3》,主题本是指责暴力,而詹姆斯?霍姆斯从中窥到了犯罪与杀戮,来自内心的暴力与精神的错乱一旦付诸实践其实更为可怕。
《蝙蝠侠3》充斥着大量暴力镜头,所以被定为PG-13级(13岁以下儿童由父母陪同观看)。当然,这样的分级也许会让许多影评人感到脸红,该电影中的暴力镜头实在是太多了。有人认为这是美国好莱坞“暴力美学”的噩梦,好莱坞电影审查制度也因此受到质疑,《洛杉矶时报》甚至称“好莱坞应为事件买单”,而《时代》周刊则表示力挺“蝙蝠侠”。令人悲愤的暴力事件再次把“电影是否该检讨下自己催生了暴力”的话题搬到台前。
行业自律的审查制度
繁荣的美国电影其实也有审查制度。1930年,美国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按照天主教道德规范,制定了一部电影审查执行标准的《海斯法典》,以确保影片能够顺利发行、不引起宗教的反对。191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判决:电影属于工业产品,需要受到审查。上世纪20年代末期的经济大萧条使电影票房收入锐减,为了招揽观众,大胆的性爱表演成为电影的热门内容,引起保守人士的不满,一些州各自立法颁布了相关的电影审查制度。为了避免电影被不同审查机构删减,好莱坞的传媒巨头于1922年成立同业公会——美国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决定采取自我审查,由海斯担任协会主席。但是这并没有平息宗教团体对好莱坞电影的抗议,1930年不得不出台更规范具体的操作法则。该法典中有所谓12条禁令,包括不能讲授犯罪方法,不能亵渎神与神职人员,不能出现同性恋、跨种族婚姻等,对性爱方面的表现有相对比较具体的规定。当然,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并不能取代各州的审查机构,州政府仍可下令禁映协会通过审查的具体影片,这时协会又会代表制片方的利益与之进行解释沟通。好莱坞电影在严厉的自我审查和官方审查的双重管制下,规避风险,努力寻求表达的缝隙。
进入上世纪50年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电视开始流行,宗教对社会的影响力减弱,新新人类的道德观念、对性与暴力的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等都在发生变化,电影审查条例也在具体运作中不断得到调整和修改。1952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定电影作为艺术应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随着电影发行系统的完善,1968年11月,美国电影协会(前身是美国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开始对美国所有电影实施分级制度,分级主要依据电影主题,暴力、色情、毒品等内容来制定。经过1968年、1984年和1990年对分级制度的修改,现行的电影分级制度将电影分为5级:G(大众级,适合所有观众观看)、PG(普通级,建议儿童由家长陪同指导观看)、PG-13(辅导级,不适合13岁以下儿童观看,任何涉及毒品的影片至少都定为这一级别)、R(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必须有家长或成人陪伴)和NC-17(成人级,17岁以下观众严禁观看,具有强烈的暴力、性爱、吸毒或畸形变态等内容)。
电影分级制度是自律性制度,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不会限制电影创作者的自由,但是只有参加过评级的影片,才能在美国主要的影院上映。这对电影发行和票房收入有极大影响,因此美国各电影公司对电影定级非常重视,只有老少咸宜的影片才能吸引人们携家带口来观影,因为美国电影票房十强的影片都集中在G、PG和PG-13这三个级别。像《蝙蝠侠3》这类超豪华大作也多是争取能定为PG-13级,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买票观看。
电影中充斥暴力
为了追逐票房,尽管美国电影有审查和分级制度,近年来好莱坞电影中的暴力镜头越来越多,“暴力美学”受到不少制片方和导演的追捧。这类影片运用后现代手法,注重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的形式感,将形式美感发扬到极致,相应也就忽视或弱化了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在8年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过去11年中,美国电影分级标准越来越宽松,电影中涉及性、暴力和粗口的镜头越来越多,就连向来被认为是“净土”的普通级动画片也出现了暴力内容增加的趋势,其暴力程度甚至超过同类评级的普通电影。如今,这种现象愈发严重。除了电影,美国的电视、游戏,甚至音乐领域都充斥着“暴力元素”。美国前教育部长也不得不承认“美国文化在美化暴力”。据美国媒体统计,一名美国青少年在18岁之前可以通过各类传媒看到约4万起谋杀案和20万起其他暴力行为的详细内容。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中学校园中出现了多起严重的枪击事件,行凶者大多是未成年人,其中部分行凶者表示受到了影视作品或游戏中的暴力文化的影响。2007年弗吉尼亚大学枪击案凶手赵承熙,在犯罪前曾反复观看了韩国暴力影片《老男孩》。2009年,纽约一名17岁少年曾模仿《搏击俱乐部》中的情节,试图在曼哈顿一家星巴克咖啡连锁店前谋划爆炸案。美国广播公司一项针对100名青少年罪犯进行的研究显示,受访者中有超过20%的人承认自己是从电视上“学会了”如何犯罪。科安?贝拉文博士在对犯罪青少年深受美国暴力电影的影响所进行的研究中说,电影不会制造出侵略的人民,但它可助长他们的侵略士气。
当大多数人认为暴力电影对现实生活中暴力犯罪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之时,两名经济学家却在美国经济学会举行的年度会议上指出,他们从2000年到2011年美国国家犯罪记录、上映电影的级别和观影人数的比较中,发现观看暴力影片能够防止暴力犯罪,因为这类影片把有暴力倾向的人吸引到电影院,这样他们就不会到酒吧酗酒,然后四处滋事。这种以暴制暴的观点,反映出当下人们内心的一种焦虑,在无法得到纾解的情形下,唯有通过观看暴力电影来宣泄。
另一种形式的以暴制暴则是电影导演常常使用的招数,即面对法律无法制裁的暴力时,以暴制暴是唯一的选择。而更为隐晦的是以暴力反暴力,则是导演们最终极的暴力叙事手段。以暴制暴固然大快人心,但是对暴力毫无节制的效仿,只能使暴力变成伤害社会、伤害人类的载体。 反派逆袭与媒体围观
近年来,人们对电影中的反派人物呈现出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态度。《七宗罪》里心思缜密的约翰?杜伊,《沉默的羔羊》里学富五车的汉尼拔,《黑客帝国》里渴望自由的史密斯先生,《黑暗骑士》里充满思辨的小丑,令无数观众为他们着迷。安东尼?霍普金斯、哈维尔?巴登、希斯-莱杰等明星,因为出演变态杀人狂的大反派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观众需要刺激和娱乐,英雄也需要能与之匹敌的对手,好莱坞把反派从早期的杀人狂塑造成了中期的精神病患,再从《七宗罪》中的警示者塑造成了小丑那样的具有思辨意味的“思想罪犯”。当反派角色在不断蜕变时,正面角色形象却较为固定僵化,因此在戏剧的张力表现上,反派渐渐占据了主动。《蝙蝠侠》电影中的小丑以其疯狂的思辨赢得人们的共鸣,他对人群、对司法、对制度、对统治、对大环境的癫狂质疑,很大程度上表达出了整个时代的愤懑与焦虑,引起观者的共鸣,更是引人崇拜并效仿。
当美国的媒体在为《蝙蝠侠》电影是否有责任进行争论时,一部分人则是从心理学、精神学角度来解读这次枪击事件。纵观美国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枪击案,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将作案者确定为一类人:仇视社会,患有高度妄想症,希望以杀戮方式制造影响。《纽约时报》评论员戴维?布鲁克斯认为:“这些凶手充满了妄想、未得到救助的精神分裂症和饱受践踏的自尊,他们把自己看得太过重要,觉得自己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其他人的充分认可。”而在《纽约时报》评论员罗斯?多塞特看来,要将整个世界付之一炬的人还有毫无诉求的恐怖分子,这种虚无主义者最为可怕,不为金钱所动,对政治权力不感兴趣,随性而至。“施暴者不是踏着正步的纳粹分子,而是憎恨科技的隐遁者,或是手拿机枪的愤怒青年。不是追求金钱或者想要统治世界的超级恶棍,而是把头从警车里伸出来,当城市毁灭时,高声尖笑的小丑。”
媒体引发的全民围观,也在无限制地放大枪击案的影响力,从而引发新一轮的负面效应。在丹佛枪击案发生一个星期之后,《蝙蝠侠3》在墨西哥首映,电影院突然失火,在调查结果还未出来之前,警方表示不排除有人故意纵火的可能。在同一天,美国马里兰州警方逮捕了一名威胁杀人的男子。这位28岁的印刷企业职员在得知即将失业后,多次给一个同事打电话,扬言自己是《蝙蝠侠》电影中的大反派“小丑”,准备提枪上膛“干掉每一个人”,尤其是他的老板。迄今,美国多地已有数人因威胁想要效仿詹姆斯?霍姆斯的做法而被逮捕。此外,美国民众购买枪支保护自我的愿望也大幅提升,枪支销量激增41%。
同时,公众对电影院的不信任感也一路飙升,美国影院业主协会发表声明:“观众的安全永远被影院摆在第一位,协会成员正在重新评估安保系统。”大多数影院都已经雇用了专业保安,在放映厅内设置了便衣保安。美国警方也宣称在《蝙蝠侠3》上映期间加强影院安全,避免同类案件的发生。万达并购的美国大型连锁电影院AMC则向观众要求,禁止戴面具或携带假造枪械进入电影院。
枪击案发生后,《蝙蝠侠》电影的制片方华纳影业随即发表公开声明,并对预告片内容进行了修改,删剪了其中的枪击内容。同时,几部即将登陆北美市场的影片也临时重新剪辑了预告片,暴力和血腥场面直接被删剪。在北美影评人看来,这种现象有利于安抚受惊的观众,也是好莱坞责任心的表现。尽管美国电影协会认为《蝙蝠侠3》的定级并无任何不妥,但还是会有意加强电影的审查分级制度,以减少因影片暴力场面造成观众不当行为的事件发生。
电影是否有罪?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蝙蝠侠3》,主题本是指责暴力,而詹姆斯?霍姆斯从中窥到了犯罪与杀戮,来自内心的暴力与精神的错乱一旦付诸实践其实更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