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p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程难度渐渐增大,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不知变通,还一直沿用“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将学生放到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上,就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进而出现上课走神的情况。提问式教学的应用,调动了学生的听讲积极性,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同时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时刻清楚自己的角色,以自身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适当增加提问环节,集中学生注意力,调节师生关系,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数学;集中注意力;加强和谐度;锻炼思考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188-02
  叶圣陶先生曾说:“好的提问必使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属之功弥深。”随着当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课堂提问越来越成为课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已逐渐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堂提问是增强学生兴趣,开阔学生思维的关键教学手段,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理性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成功的教育不是让学生上课时安安静静地听讲,而是让他们在听讲中能有自己的见解,积极发言回应教师。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叙述了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希望对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1 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学生很難一直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尤其对小学生来说,他们自控能力不足,如果教师的讲授方式平淡单一,很大一部分学生就会把精力分散到其他的地方。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辅修教学,会活跃原有的压抑教学氛围,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课堂提问完全符合现代教学理论的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不断发问,让学生时刻有紧张意识,防止了注意力的分散,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讲解后适当向学生发问,紧抓学生注意力[1]。
  如在教授“什么是周长”这一节时,笔者提前准备好了直尺、卷尺、细线和画有不同图形的图纸等并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正式上课之前,将准备好的教学工具分小组分发给学生,学生摆弄着手里教具的同时,笔者向学生提问:“大家都已经做好了预习工作,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周长吗?举手来说一说。”这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很快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想要发言。总结了周长的定义和特征之后,笔者又向学生发问:“那你们知道周长如何测量,如何计算吗?利用你们手中的工具试着想一想。”学生看着手中的工具,立刻动起手来,有的用直尺去量,有的用细线描边,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极大的带动起来,注意力也变得高度集中。
  2 加强师生关系和谐度
  教师作为给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学工作者,在学生学习、成长方面起到的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新时代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努力建立出一个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很多学者在对“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一个很尴尬的现象:很多课堂已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而通常,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少,积极性越来越低。所以,在小学教学中倡导问题式教学,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主体意识,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人,积极和教师互动。同时,教师设计的问题也要具有整体性和思辨性,把握好提问时机,让课堂提问变得更富成效。
  如在教授“平移、对称和旋转”这一节时,笔者让学生事先准备好手工纸、剪刀、长方形和圆形的纸片。准备工作完成后,笔者问学生:“你们觉得你们手中的纸片好看吗,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学生们马上开始讨论起来了,课堂的氛围也变得活跃起来。然后笔者带领学生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并讲述了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特点。在讲授了一会之后,笔者发现有些学生有游离课堂的迹象,于是,笔者又提出了让学生用手中的剪刀试试如何才能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问题,很明显,学生都回归到了课堂中并积极思考如何裁剪,在巡视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学生讲述了他们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多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有所提高。
  3 锻炼学生自主思考性
  无论一个人身处什么阶段,独立思考能力都是一项很重要的素质,对小学生来讲,从小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无论是对当下的学习来讲还是对今后的发展来讲都是极为重要的。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正可以依托于课堂提问,学生能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自己去探索、发现。此外,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难度慢慢加大,解决很多问题时都不能照搬照抄,而是需要有活络的思维,这时就会出现一批学生产生畏难心理。畏难心理的产生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在教授较难的问题时要分解抛出几个易解答的小问题,让学生可以独立解决,之后逐渐加大难度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
  如在教授“生活中的乘法”这一节时,笔者首先用一道题来导入教学:“12可以分成几个相同的数相加,30呢?”学生很快开始思考了起来,很多学生在草稿纸上列出加法算式,然后找到能加出12和30的算式。笔者也在黑板上列出相同的算式,和学生一起总结这些加法算式的特征,由此引出新课——乘法。笔者在黑板上板书了3×4=12和4×3=12,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两个乘法算式中的4各是什么含义吗?”学生又开始了思考,综合黑板上的加法和乘法算式,学生很快知道了答案。在课堂提问中,设计的问题难度适中,学生能靠独立思考解答出来,进而摆脱了依赖性,锻炼了自主思考能力。
  总之,课堂提问以其“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已经成了教学活动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都处于高度集中状态,除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实现大脑的高速运转,开阔学生的思路和思维,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高质量的教学。除此之外,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互动和知识间的纽带,能让教师和学生站到对方的角度,实现信息的传递,师生之间的相互问答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让“教”和“学”能和谐地进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玉薇.谈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8(01).
  [2]戴杰颖.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已经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模仿记忆,应该注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体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多种学科素养。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深入研究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与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
期刊
【摘 要】翻转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知识的内化,同时也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以高中化学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翻转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化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
期刊
【摘 要】从生活的角度来看,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小学生的生活能力有限,对生活实际的了解不够,估算教学能够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帮助小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开展估算教学的意义,以及教师应该如何开展估算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能力;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181-02  在数学教
期刊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每个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都不同,每个人在数学上的发展都不相同。可是目前的情况却是几乎所有的学校都采用平行分班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已经在教育过程中使用多年了,它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讲授课程的内容也是相同的,对学生们的要求也完全一样。可个体之间总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先天的智商有高有低、家庭教育的程度有好有坏、性格爱好也不尽相同,同一种教学模式下产
期刊
【摘 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除了对问题解决的探索以外,更应该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课堂应给学生带得走的思维力,使学生充分感悟数学思想,把握数学本质。本文正是记录了这样一堂由教师自主设计的、深度挖掘学生数学思维、处处渗透数学思想的复习课。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极限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教学,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理念都需要进行改善创新。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也能够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探究新的教学理念,推进新课堂的形成。  【关键词】新理念;数
期刊
【摘 要】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一种独特的理解及思考,利用得当,错误资源会是一种对学习有巨大作用的资源。本文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从错误形成的原因开始调查与分析,探索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从而让错误资源成为优秀的教学资源,无形中释放学生学习的压力,让学生更快乐的学习,成就学生的精彩。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误;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 要】高阶思维是较高认知水平的思维能力和心智活动,强调对学生批判思维、创造能力、问题能力、决策能力的全面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得与积累,更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指導和启发。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本文从高阶思维发展角度,提出了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建议策略。  【关键词】高阶思维;小学数学;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从宏观角度定位了教育的风向,审题素养从微观角度掀开数学教学的视角。本文从审题素养出发以探寻的角度发问和追寻,窥探审题中素养的那缕花香。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素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200-01  数学源自于问题,素养生长于问题。“简单的复制、记忆、理解和掌握是不能形成素养的”,从三维目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基础学习时期最主要的科目之一,因此,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注重在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充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及数学能力的提升。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问题意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