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价值方法论的相关理论
马克思的价值方法论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人自己的对象性活动及其产物对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使对象对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肯定。价值是物为人而存在,人为人而存在,人为自身而存在。在这里,物为人而存在是说当物被人使用,被人改造时,此时可以体现物的价值,同时在改造物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人的价值。人为人而存在是说当一个人和你有交集有联系时,为你服务时,此刻和你联系的人是有价值的。人为自身而存在是说人自身也是在不断自我改造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的完善。基于上述基本观点,马克思的价值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要把握好利益和价值的关系,马克思认为首先物质利益是人们最大的目标和追求,但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
二、具体案例介绍
西单村原貌
西单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北部、胶济铁路以北的山前冲积平原上。全村有300多户,1099口人。土地面积 179.3hm2,耕地135hm2,其中粮食作物和蔬菜共计81.7hm2, 林果地53 hm2, 人均耕地0.077 hm2。1985年以前,全村人均收入不足90元,农村经济环境十分惡劣。居住零乱,街不成街,道不成道,庭院缺乏合理规划。村庄居住环境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秸秆随处堆放,畜禽粪便到处现。加上村东的一条旧河道,因年久失修,夏天蚊蝇大量滋生,农村生态环境也十分恶劣。
经过改革建设,西单村就形成了一个以外围经济林为屏障,中间农田为生产主体,近村环村河为缓冲带,村后假山为点缀,庭院景观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景观生态工程。该工程体现了由外及里,多种成分、多景观组合,资源综合利用、系统良性发展的农村景观生态工程特色,为此项工程获得稳定持续的综合效益打下了基础。西单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的良好效益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反映,即资源利用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分析如下:从对资源的综合利用上看,西单村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使庭院的生态位利用更加充实,空间、时间利用更加充分,食物链结构也更加完整;村废弃物资源的利用克服了户用小型沼气池出料难、利用率时间短、利用率低的问题,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的良性循环。实施景观生态工程后,农村庭院的基本环境状况有了较大改善。西单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在环境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仅庭院一项,户均年收入就可达2000元,收入高的庭院每年可达6000元,是未进行庭院建设前毫无任何收入的情况所无法比拟的。根据1998年统计,农村景观生态工程的实施,不仅确保了本村劳动力全部得到利用,还为周围地区的农民以及本村的非劳动力成员提供了约320人的再就业机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案例解读
山东省西单村的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反映了价值的本质。西单村的村民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对西单村的村容村貌进行改造,使西单村的庭院、耕地、街道、作物、河道等等都为村民所用,西单村的景观生态建设对西单村的发展有明显的效果,对西单村的发展是有用的,因此西单村的景观生态建设工程是有价值的。同时在对西单村的改造过程中也体现了村民自身的价值。人们总是在改造自身,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
在西单村的景观生态工程建设这一实践过程中,西单村的村民是价值的主体,西单村每户的庭院、耕地、作物、街道、河流等都是价值实现的客体,是改造的对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实践活动,即在价值的主体和客体之间还需要中介,需要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方法,基于此,价值的实现就是主体根据自觉的目的和对象化运用物质的、知识的、语言的工具和手段,能动的改造、认识、利用客体,实现意义的一个过程。在西单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这一案例中,价值的实现过程是西单村的村民出于改造农村恶劣的经济环境,脏乱的居住环境的目的,村民们自觉地运用景观学的知识,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发展循环经济,以家畜粪便为原料节能环保,将庭院、河道进行改造,种植环村林,他们运用这一系列的工具和手段,对西单村的村容村貌进行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马克思的价值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要把握好利益和价值的关系,首先物质利益是人们最大的目标和追求。从西单村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 ,西单村的景观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村里的资源得到从分合理的利用;在生态效益方面,西单村的基本环境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生态良好;在经济效益方面,每户均年收入就可达2000元,收入高的庭院每年可达6000元,是未进行庭院建设前毫无任何收入的情况所无法比拟的。可见,西单村的改造实现了利益和价值的平衡,也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利用追求。
西单村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注意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的同时村里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而且通过景观生态工程建设也带动了村里的就业,实现了社会效益,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西单村的村容村貌改造是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是从整体村民的利益出发的,不是为了某个人的私利,因此西单村的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是符合大多数村民利益的。
综上所述,西单村的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是价值方法论在实践中运用的一个成功的典型,对未来的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马克思的价值方法论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人自己的对象性活动及其产物对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使对象对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肯定。价值是物为人而存在,人为人而存在,人为自身而存在。在这里,物为人而存在是说当物被人使用,被人改造时,此时可以体现物的价值,同时在改造物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人的价值。人为人而存在是说当一个人和你有交集有联系时,为你服务时,此刻和你联系的人是有价值的。人为自身而存在是说人自身也是在不断自我改造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的完善。基于上述基本观点,马克思的价值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要把握好利益和价值的关系,马克思认为首先物质利益是人们最大的目标和追求,但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
二、具体案例介绍
西单村原貌
西单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北部、胶济铁路以北的山前冲积平原上。全村有300多户,1099口人。土地面积 179.3hm2,耕地135hm2,其中粮食作物和蔬菜共计81.7hm2, 林果地53 hm2, 人均耕地0.077 hm2。1985年以前,全村人均收入不足90元,农村经济环境十分惡劣。居住零乱,街不成街,道不成道,庭院缺乏合理规划。村庄居住环境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秸秆随处堆放,畜禽粪便到处现。加上村东的一条旧河道,因年久失修,夏天蚊蝇大量滋生,农村生态环境也十分恶劣。
经过改革建设,西单村就形成了一个以外围经济林为屏障,中间农田为生产主体,近村环村河为缓冲带,村后假山为点缀,庭院景观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景观生态工程。该工程体现了由外及里,多种成分、多景观组合,资源综合利用、系统良性发展的农村景观生态工程特色,为此项工程获得稳定持续的综合效益打下了基础。西单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的良好效益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反映,即资源利用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分析如下:从对资源的综合利用上看,西单村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使庭院的生态位利用更加充实,空间、时间利用更加充分,食物链结构也更加完整;村废弃物资源的利用克服了户用小型沼气池出料难、利用率时间短、利用率低的问题,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的良性循环。实施景观生态工程后,农村庭院的基本环境状况有了较大改善。西单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在环境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仅庭院一项,户均年收入就可达2000元,收入高的庭院每年可达6000元,是未进行庭院建设前毫无任何收入的情况所无法比拟的。根据1998年统计,农村景观生态工程的实施,不仅确保了本村劳动力全部得到利用,还为周围地区的农民以及本村的非劳动力成员提供了约320人的再就业机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案例解读
山东省西单村的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反映了价值的本质。西单村的村民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对西单村的村容村貌进行改造,使西单村的庭院、耕地、街道、作物、河道等等都为村民所用,西单村的景观生态建设对西单村的发展有明显的效果,对西单村的发展是有用的,因此西单村的景观生态建设工程是有价值的。同时在对西单村的改造过程中也体现了村民自身的价值。人们总是在改造自身,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
在西单村的景观生态工程建设这一实践过程中,西单村的村民是价值的主体,西单村每户的庭院、耕地、作物、街道、河流等都是价值实现的客体,是改造的对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实践活动,即在价值的主体和客体之间还需要中介,需要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方法,基于此,价值的实现就是主体根据自觉的目的和对象化运用物质的、知识的、语言的工具和手段,能动的改造、认识、利用客体,实现意义的一个过程。在西单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这一案例中,价值的实现过程是西单村的村民出于改造农村恶劣的经济环境,脏乱的居住环境的目的,村民们自觉地运用景观学的知识,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发展循环经济,以家畜粪便为原料节能环保,将庭院、河道进行改造,种植环村林,他们运用这一系列的工具和手段,对西单村的村容村貌进行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马克思的价值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要把握好利益和价值的关系,首先物质利益是人们最大的目标和追求。从西单村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 ,西单村的景观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村里的资源得到从分合理的利用;在生态效益方面,西单村的基本环境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生态良好;在经济效益方面,每户均年收入就可达2000元,收入高的庭院每年可达6000元,是未进行庭院建设前毫无任何收入的情况所无法比拟的。可见,西单村的改造实现了利益和价值的平衡,也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利用追求。
西单村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注意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的同时村里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而且通过景观生态工程建设也带动了村里的就业,实现了社会效益,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西单村的村容村貌改造是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是从整体村民的利益出发的,不是为了某个人的私利,因此西单村的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是符合大多数村民利益的。
综上所述,西单村的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是价值方法论在实践中运用的一个成功的典型,对未来的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