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死不离》是小学品社四年级下册“我能为你做什么”单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课文以“生死不离”的抗震救灾精神为主线通过“地震来临的时刻、爱的心声和爱心传递”三部分,引导学生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
一、教学主要过程
1、再现情景,冲突激情。课一开始,教学媒体就把学生引入了情景体验——欣赏配乐PPT《美丽的汶川》,壮美的山川、被称为“云朵上的街市”的萝卜羌寨、广袤的田野、还有人们安逸祥和的生活,当一张张生动的画面和着舒缓的乐声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一个诗情画意的汶川令学生完全陶醉其间,大家不停地发出了啧啧赞叹之声。突然,和谐的画面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断裂的桥梁、扭曲的公路、垮塌的房屋,以及满目创痍的校园和那些散落在废墟上的书包和课本……此时,背景音乐也转为凄凉的悲鸣,如泣如诉地向学生再现了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教师语调悲伤地诵读着一首小诗:“顷刻间,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到处是残垣断壁、断壁残垣。桥梁坍塌了,公路中断了,通讯瘫痪了,一个个城乡成为孤岛。房子倒塌了,学校毁坏了,一个个城乡变成废墟。同学找不到了,老师找不到了,一个个亲人也找不到了。”教室里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在一片寂静中屏幕上打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文字:里氏8.0级、3万多次余震、灾区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失踪……大家神情严肃地看着、听着,前后情景形成的强烈冲突,所有学生都被这场巨大灾难所震惊了。接着,教师向学生指出:“地震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此时的你想说什么?”鼓励学生将观察后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及时地表达出来,为即将展开的学习做好了感情铺垫。
2、走进人物,对话明理。在本课中,让学生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是教学重点,而引导他们深刻体会并学习同龄孩子在灾难面前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重点突出了抗震英雄少年的几个关键人物,设计了两个对话英雄少年的体验活动。一是“我最敬佩的小英雄”:首先向学生指出,天灾无情人有情,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生死不离的大营救,其中就涌现了很多的与我们同龄的英雄少年。随后,媒体图片和视频出示了“林浩”、“张春玲”和“邹雯樱”等三位英雄少年的事迹,提示学生思考:在地震来临时,年仅9岁的小林浩是怎么做的?双手残疾的张春玲为什么被称为“最美丽的小天使”?擅长奔跑的邹雯樱为什么会留在最后?引导学生面对小英雄送上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二是“爱的心声”:在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抗震小英雄故事”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 “王彬”、“陈浩”、“马小凤”和“何翠青”等小英雄的感人故事,并谈谈小英雄们的哪一句话语最令你感动?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心声,有同学说:“马小凤的‘先救他,他的伤势比较重’令人感动,在这样紧要关头,她心里还想着别人”。有同学说:“邹雯樱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会记住你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的!”还有同学对林浩两次爬进废墟背出昏迷同学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勇敢坚强敬佩不已。在逐渐深入的对话中,学生对如何学会正确地应对突发灾难事件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教学后的反思
1、入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触景才能生情”。情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只有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体验,才能唤起他们强烈的思想情感,但由于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受时空限制,而使得学生无法直接体验。在本课中,通过创设情景为主要教学手段对汶川大地震的“此情此景”进行了再现。
2、融情——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
长期以来,品德课堂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而常常陷入道德说教的尴尬。“情理交融”,学生积极而持久的情感体验,是促使他们主动探究道德真理的内驱力。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为此教学中始终抓住“生死不离”这一主线来引导学生跟随事件不断发展的情势而积极思考,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对话以及教师的讲述等一系列活动,对“地震前后的现象”、“小英雄们在抗震中的表现”以及“震后人们如何支援灾区”等核心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使他们完全融入到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当中,让学生认识到地震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天灾无情人有情。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如何勇于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要学会了关爱身边需要关爱的人,从而丰富和提升了小学生的道德认知。
3、达意——促进学生的道德行动
从历史中获得启示进而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动,是本课的主要目标,也是品社课程历史题材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今的小学生在家庭几代人的呵护下,不少孩子养成了过于自我、对身边的人和事表现冷漠的现象十分常见。在本课教学中,重点抓住了“抗震小英雄”的人物故事,通过课前的收集、课堂上的读、说、写等,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能够从同龄孩子的身上感受到人类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真、善、美”,深刻领悟爱凝聚成的人类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终于战胜了大灾大难。同时,通过对比、新闻链接等形式多样的拓展活动,引导他们学会用历史事件所蕴涵的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审视自己,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践行这一历史事件的道德含义。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 江苏】
一、教学主要过程
1、再现情景,冲突激情。课一开始,教学媒体就把学生引入了情景体验——欣赏配乐PPT《美丽的汶川》,壮美的山川、被称为“云朵上的街市”的萝卜羌寨、广袤的田野、还有人们安逸祥和的生活,当一张张生动的画面和着舒缓的乐声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一个诗情画意的汶川令学生完全陶醉其间,大家不停地发出了啧啧赞叹之声。突然,和谐的画面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断裂的桥梁、扭曲的公路、垮塌的房屋,以及满目创痍的校园和那些散落在废墟上的书包和课本……此时,背景音乐也转为凄凉的悲鸣,如泣如诉地向学生再现了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教师语调悲伤地诵读着一首小诗:“顷刻间,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到处是残垣断壁、断壁残垣。桥梁坍塌了,公路中断了,通讯瘫痪了,一个个城乡成为孤岛。房子倒塌了,学校毁坏了,一个个城乡变成废墟。同学找不到了,老师找不到了,一个个亲人也找不到了。”教室里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在一片寂静中屏幕上打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文字:里氏8.0级、3万多次余震、灾区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失踪……大家神情严肃地看着、听着,前后情景形成的强烈冲突,所有学生都被这场巨大灾难所震惊了。接着,教师向学生指出:“地震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此时的你想说什么?”鼓励学生将观察后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及时地表达出来,为即将展开的学习做好了感情铺垫。
2、走进人物,对话明理。在本课中,让学生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是教学重点,而引导他们深刻体会并学习同龄孩子在灾难面前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重点突出了抗震英雄少年的几个关键人物,设计了两个对话英雄少年的体验活动。一是“我最敬佩的小英雄”:首先向学生指出,天灾无情人有情,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生死不离的大营救,其中就涌现了很多的与我们同龄的英雄少年。随后,媒体图片和视频出示了“林浩”、“张春玲”和“邹雯樱”等三位英雄少年的事迹,提示学生思考:在地震来临时,年仅9岁的小林浩是怎么做的?双手残疾的张春玲为什么被称为“最美丽的小天使”?擅长奔跑的邹雯樱为什么会留在最后?引导学生面对小英雄送上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二是“爱的心声”:在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抗震小英雄故事”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 “王彬”、“陈浩”、“马小凤”和“何翠青”等小英雄的感人故事,并谈谈小英雄们的哪一句话语最令你感动?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心声,有同学说:“马小凤的‘先救他,他的伤势比较重’令人感动,在这样紧要关头,她心里还想着别人”。有同学说:“邹雯樱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会记住你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的!”还有同学对林浩两次爬进废墟背出昏迷同学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勇敢坚强敬佩不已。在逐渐深入的对话中,学生对如何学会正确地应对突发灾难事件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教学后的反思
1、入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触景才能生情”。情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只有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体验,才能唤起他们强烈的思想情感,但由于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受时空限制,而使得学生无法直接体验。在本课中,通过创设情景为主要教学手段对汶川大地震的“此情此景”进行了再现。
2、融情——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
长期以来,品德课堂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而常常陷入道德说教的尴尬。“情理交融”,学生积极而持久的情感体验,是促使他们主动探究道德真理的内驱力。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为此教学中始终抓住“生死不离”这一主线来引导学生跟随事件不断发展的情势而积极思考,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对话以及教师的讲述等一系列活动,对“地震前后的现象”、“小英雄们在抗震中的表现”以及“震后人们如何支援灾区”等核心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使他们完全融入到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当中,让学生认识到地震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天灾无情人有情。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如何勇于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要学会了关爱身边需要关爱的人,从而丰富和提升了小学生的道德认知。
3、达意——促进学生的道德行动
从历史中获得启示进而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动,是本课的主要目标,也是品社课程历史题材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今的小学生在家庭几代人的呵护下,不少孩子养成了过于自我、对身边的人和事表现冷漠的现象十分常见。在本课教学中,重点抓住了“抗震小英雄”的人物故事,通过课前的收集、课堂上的读、说、写等,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能够从同龄孩子的身上感受到人类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真、善、美”,深刻领悟爱凝聚成的人类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终于战胜了大灾大难。同时,通过对比、新闻链接等形式多样的拓展活动,引导他们学会用历史事件所蕴涵的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审视自己,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践行这一历史事件的道德含义。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