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人民教育》2011年第7期的《讲了也不会,何必再讲?》一文的教学感悟以后,笔者深感忧虑。
在《讲了也不会,何必再讲?》一文中,作者从山东省潍坊市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三个不讲即“学生自己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说起。作者感叹:“这三句话,其实不过是教育教学的常识,但是,常识在当下教育教学中,却成了成功经验,有时真令人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莫非教育者首先要进行普及常识?”作者对“讲了也不会”的现象和“讲了也不会”之后一些教师的做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发出了“讲了也不会,那就不要再讲了”的呼吁。笔者以为,“讲了也不会,何必再讲”这种教学观念是非常危险的。它既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相悖,也不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放弃部分讲了也不会的学生,为了那些讲了能会的学生,这不是面向全体的教育。
现在的课堂,教师讲了,学生仍然不会的现象的确客观存在。而且在一些师资相对薄弱的地区,在一些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在一些应试教育的重灾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些地区,有些教师对于那些讲了也不会的学生,或者把他们安置在教室的角落里,或者在一些群体活动中把他们排斥在外,因为“讲了也不会”所以你就不会吧,但不要影响讲了能会的学生;有些学校针对“讲了也不会”的情况,建了所谓的重点班、特色班,集中优秀的教师、优秀的学生,让“讲了也不会”的学生对这些“好学生”不要产生影响:也有的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获得一个好的教育业绩,早早地把“讲了也不会”的学生分流出去。凡此种种,都是“讲了也不会,那就不要再讲了”的对策。
“讲了也不会,何必再讲?”从道德层面看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从教育政策层面看是一种教育的不公平;从学生个体看是一种教育的放弃,是对学生应该获得的教育关注和教育期待的剥夺。对学生个体的放弃和剥夺,目的是以牺牲部分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教育政绩。这既是一种扭曲的教育价值观所致,也是一些教师教育无能的表现,同时也折射出我们有些地方教育管理、教育决策的缺失。教育,应该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各方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当教师讲了以后,学生仍然还不会的时候,教师的求解之道就是像《讲了也不会,何必再讲》一文所述的那样,让教师再重复讲上lO遍或30遍吗?笔者在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道练习题我课堂上讲解之后,大约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一名学生又先后两次问这道题目的解法。第一次问,我进行了重复讲解。当他第二次问时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讲了两次的题目学生还是不会做?问题出在哪里?在做了问询调研以后,发现这名学生只是力图记住题目的解法,而没有真正理解、掌握题目的分析和解决过程;教师在题目的讲解上,也主要是关注了题目的解法,教师给学生的是“鱼”而不是“渔”。因为这名学生的讲了也不会,让我深刻思考教师到底应该怎样教?从此,我的教学方法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把什么都咀嚼细细的再喂给学生,取而代之的是注重了过程与方法,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维。这之后,教了也不会、讲了也不会的现象越来越少了。所以,当发生“讲了也不会”的现象时,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有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教师就会自觉地寻求教育的对策。
一般而言,“讲了也不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学生的知识缺陷、能力缺陷太多,使其不能正常学习、认知新的知识:另一种情况就是教师“讲”得不得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教师的灌输过程,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内容的本质和方法;第三种情况就是学生失去学科学习的兴趣,课堂上不能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因而影响学习。因此,当教师讲了也不会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为什么不会。要从外部多找原因。崔其升在刚刚到任杜朗口中学任校长时,就面临大批“讲了也不会”的课堂。课后学生一句“老师讲得还没我们自己讲得好呢”这样的气话,引发了崔其升的思考,坚定了他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想法。为了“剥夺”教师对课堂的主宰权,他砸掉了所有教室的讲台,搬走了所有的讲桌,实行桌对桌、面对面,让教师融入到学生当中,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交流、合作,并提出“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改革思路,逐步形成了杜朗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改革模式。这就是从整体上来改变教师教的改革。
所以当出现“讲了也不会”的现象时,教师的选择不是放弃学生,而应是教师在对学生、对教学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寻求合适的教学策略。这里所说合适的教学策略,既包括课内教学策略的选择,也包括课下、课外指导策略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关注每一名学生,并不像《讲了也不会,何必再讲?》一文所说的意味着“教师为了个别学生而要牺牲班级整体的教学利益”。关注每一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教师对学生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的有机调控,是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表现。’理想的教育不允许放弃,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为此而付出努力,最大可能地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
有人曾质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一论断,但我觉得它应该是每一位教师要坚守的信条。我们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我们也没有选择改变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权利,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
在《讲了也不会,何必再讲?》一文中,作者从山东省潍坊市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三个不讲即“学生自己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说起。作者感叹:“这三句话,其实不过是教育教学的常识,但是,常识在当下教育教学中,却成了成功经验,有时真令人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莫非教育者首先要进行普及常识?”作者对“讲了也不会”的现象和“讲了也不会”之后一些教师的做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发出了“讲了也不会,那就不要再讲了”的呼吁。笔者以为,“讲了也不会,何必再讲”这种教学观念是非常危险的。它既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相悖,也不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放弃部分讲了也不会的学生,为了那些讲了能会的学生,这不是面向全体的教育。
现在的课堂,教师讲了,学生仍然不会的现象的确客观存在。而且在一些师资相对薄弱的地区,在一些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在一些应试教育的重灾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些地区,有些教师对于那些讲了也不会的学生,或者把他们安置在教室的角落里,或者在一些群体活动中把他们排斥在外,因为“讲了也不会”所以你就不会吧,但不要影响讲了能会的学生;有些学校针对“讲了也不会”的情况,建了所谓的重点班、特色班,集中优秀的教师、优秀的学生,让“讲了也不会”的学生对这些“好学生”不要产生影响:也有的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获得一个好的教育业绩,早早地把“讲了也不会”的学生分流出去。凡此种种,都是“讲了也不会,那就不要再讲了”的对策。
“讲了也不会,何必再讲?”从道德层面看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从教育政策层面看是一种教育的不公平;从学生个体看是一种教育的放弃,是对学生应该获得的教育关注和教育期待的剥夺。对学生个体的放弃和剥夺,目的是以牺牲部分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教育政绩。这既是一种扭曲的教育价值观所致,也是一些教师教育无能的表现,同时也折射出我们有些地方教育管理、教育决策的缺失。教育,应该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各方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当教师讲了以后,学生仍然还不会的时候,教师的求解之道就是像《讲了也不会,何必再讲》一文所述的那样,让教师再重复讲上lO遍或30遍吗?笔者在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道练习题我课堂上讲解之后,大约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一名学生又先后两次问这道题目的解法。第一次问,我进行了重复讲解。当他第二次问时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讲了两次的题目学生还是不会做?问题出在哪里?在做了问询调研以后,发现这名学生只是力图记住题目的解法,而没有真正理解、掌握题目的分析和解决过程;教师在题目的讲解上,也主要是关注了题目的解法,教师给学生的是“鱼”而不是“渔”。因为这名学生的讲了也不会,让我深刻思考教师到底应该怎样教?从此,我的教学方法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把什么都咀嚼细细的再喂给学生,取而代之的是注重了过程与方法,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维。这之后,教了也不会、讲了也不会的现象越来越少了。所以,当发生“讲了也不会”的现象时,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有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教师就会自觉地寻求教育的对策。
一般而言,“讲了也不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学生的知识缺陷、能力缺陷太多,使其不能正常学习、认知新的知识:另一种情况就是教师“讲”得不得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教师的灌输过程,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内容的本质和方法;第三种情况就是学生失去学科学习的兴趣,课堂上不能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因而影响学习。因此,当教师讲了也不会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为什么不会。要从外部多找原因。崔其升在刚刚到任杜朗口中学任校长时,就面临大批“讲了也不会”的课堂。课后学生一句“老师讲得还没我们自己讲得好呢”这样的气话,引发了崔其升的思考,坚定了他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想法。为了“剥夺”教师对课堂的主宰权,他砸掉了所有教室的讲台,搬走了所有的讲桌,实行桌对桌、面对面,让教师融入到学生当中,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交流、合作,并提出“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改革思路,逐步形成了杜朗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改革模式。这就是从整体上来改变教师教的改革。
所以当出现“讲了也不会”的现象时,教师的选择不是放弃学生,而应是教师在对学生、对教学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寻求合适的教学策略。这里所说合适的教学策略,既包括课内教学策略的选择,也包括课下、课外指导策略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关注每一名学生,并不像《讲了也不会,何必再讲?》一文所说的意味着“教师为了个别学生而要牺牲班级整体的教学利益”。关注每一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教师对学生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的有机调控,是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表现。’理想的教育不允许放弃,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为此而付出努力,最大可能地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
有人曾质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一论断,但我觉得它应该是每一位教师要坚守的信条。我们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我们也没有选择改变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权利,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