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ay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课改的口号声中,我们南楼中学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这一中心,审慎摸索,探索出来一套“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以学生个性解放、素质优化为目标,以学生思维活化为核心,以学生动起来、组内互助、组间竞争为途径,挖掘课堂潜力,拓宽育人空间,实现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课改主体。
  【关键词】高中地理 合作学习 有效教学 兴趣
  一、科学编排小组、给予学生均等的成功机会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顺利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前提。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地理学习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各小组力求由性别、成绩、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构成,既达到平衡又便于公平竞争。为了实现小组学习目标,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并对小组成员做出明确的职责分工,要求每个成员对小组成绩都有所贡献。如在调查社区垃圾问题时,有的组员要到垃圾回收部门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好处和难度,有的组员要向当地居民了解垃圾堆放情况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有的组员要查阅有关垃圾处理的文献资料……在分头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和处理有关信息,在小组研讨推导结论的过程中,强调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得出小组研究结论。
  二、有效调控、诱思点拨,促进合作探究活动的深入
  合作探究学习要求教师把问题放手给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但是放手并不等同于放任不管,必要的监督和指导是必不可缺少的。教师要加强巡视,倾听学生的发言,有时也要有针对性的参加个别小组的讨论探究活动,有效地发挥教师的调控作用,防止学生活动偏离主题。为了防止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停留在表面的轰轰烈烈上,促进探究活动的深入,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效益,我们作为老师还要充分发挥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当学生对探究活动的程序和方法还不够熟悉时,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说明,如探究活动的大致过程或适当的提示或提供相关的资料,以免学生因难度大而放弃努力;当学生不能把探究活动与所学知识密切联系时,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反思性的问题,如“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是怎么得出这一结论的?”“这能说明什么?”“你怎么知道这样可以?”“还有没有别的想法或可能性?”“这与我们学过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
  三、创造条件,积极开展课外探究活动
  为了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印证理论,除完成课内探究活动外,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如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开阔他们的視野,增长他们的见识,进而提高他们的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立足学校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使开展的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例如,为了帮助高一新生尽快熟悉新环境,了解新同学,高一新生开学第一周的第一节课,我们就布置了这样一个活动课题,即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校园平面示意图。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们积极参与,不但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合作,在实践中学生们动手、动脑,还弥补了以往学习上“纸上谈兵”的不足。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次活动中,有的学生还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如有的学生在教室与学校一些主要服务区之间,标注了行程的大约时间,以便同学合理利用课间的活动时间;更有的学生将校园内一些不起眼的小小障碍做了特殊说明,以提醒大家日常经过时注意。
  四、积极评价,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如表现自我的需要、学习成果被尊重的需要、体验成功的需要等等。所以在学生交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成果时,我总是耐心倾听,积极评价。学习成果适合展出的,就要求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或张贴在墙上,让同学们互相评价,评点优劣;学习成果适合课堂交流的,就规定每个小组都要推荐一名同学参加课堂交流。交流成果获得课堂肯定的,整个小组都能获得相应的课堂表现考核成绩,并计入个人课堂交流记录表上(由课代表负责当堂记录)。所以在小组交流时,各抒己见、据理力争,往往成为课堂的主流和亮点,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的教学要求。
  五、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分组合作要有目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合作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非全部。新课改提倡合作与独立并重,我们不能为了迎合形势,为体现分组合作这样一种形式而分组,有的课堂教学分组频繁,不分主次轻重,这种做法弊大于利。一是不利于对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二是容易养成学生遇到问题不善较真、浅尝辄止、一味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合作是为了“共同学习基础上的”提高,每一个人都要为小组的其他成员负责、付出,而不是为了迁就一批缺乏独立精神的盲从者。一句话,分组要按需而分,不宜轻易动用。分组合作要抓时机:课堂上分组要注意主次轻重,抓住火候,不能不痛不痒地为环节而环节。时机抓得好,合作才有效益,才能让学生感受合作的意义,享受合作成功的愉快。一般来说,课堂上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或学生的问题提出以后,没有任何中间过程,即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便吩咐一声“小组讨论”。这不符合人的思维规律。我个人认为,讨论是在个体思考得出结论,或个体思考遇到障碍的时候,才应采取的方法。因此,分组合作也要考虑一个“延迟”的问题,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发现的机会,这样,可以培养其深人思考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认识到合作是“必需”的,但不应是盲目的。分组合作要讲效率:我们在听课时不难看到,有些课堂也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而且看似很热闹,可是学生讨论才几十秒,有的学生刚投入,有的学生还没来得及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就拍手叫停,这种假讨论的现象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下去,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种“浮躁”的讨论也不可取。教师要始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冯雅丽.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探讨[J].新课程,2011(11)
  [2]庞立文.分析新课程下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青春岁月,2013(02)
其他文献
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环形供液模式下综采工作面供液系统负载流阻损失计算公式,并以黄陵煤矿1号工作面供液系统为例,得出了工作面不同液压支架处负载流阻损失分布;在工作面每隔
潮流监视与控制作为电网调度运行部门的重要工作,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针对传统“单维度”、“限额型”潮流监控指标的不足,在充分挖掘电网历史数据潜在价值的基础上
【摘 要】新教学改革下,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在新时期下,对语文教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小学语文和谐课堂已然成为了课堂教学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教育体制的创新方向。改变小学课堂的教学方针和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知识文化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等都是构建和谐课堂提出的要求。教师适应新的教育形势,运用灵活多变、适当、准确的教学手段保证和谐课堂构建的实现。  【关键词】构建 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