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中国青年指数数据,有一些显著的“相对变化”值得我们特别关注。为什么哲学及社会科学阅读域指数,从 4 月份的12.87 上升至 5 月份的31.56,上升幅度最大,达到 18.69 ?为何需求指数上升的,还有经济金融阅读域(上升3.97)、艺术阅读域(上升 3.64)和历史阅读域(上升 3.40)?为何中国青年的“社会必要消费时间”,会在这些“阅读域”占比如此重?为何这些类型的阅读域及其相关指数指标会“大幅提升”? 3、4、5月到底发生了什么?
青年在读什么书?
从阅读需求的角度,通过对比分析中国青年阅读指数 4 月份和 5 月份的数据发现,哲学及社会科学阅读域逐渐受到青年读者的青睐,文学阅读域需求量逐渐下降。哲学及社会科学需求指数从 4 月份的 12.87 上升至 5 月份的31.56,上升幅度最大,达到 18.69。需求指数上升的阅读域还有经济金融管理阅读域(上升 3.97)、艺术阅读域(上升 3.64)和历史阅读域(上升 3.40)。文学阅读域指数从4 月份的 55.39 下降至 5 月份的 38.42,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6.97。此外,工学阅读域需求指数下降11.73,教育阅读域需求指数下降1.28,自然科学阅读域需求指数下降 0.57。新闻传播广告、语言学、法学阅读域需求较稳定,两月指数变化不大。详见(图1)。
文学阅读域虽然 5 月需求相比 4 月需求量较少,但是该阅读域仍然是需求量最高的图书类型。通过对文学阅读域细分发现,小说类、漫画绘本和诗歌阅读域需求指数上升较为明显。小说需求指数从 4 月份的 27.87上升至 5月份的 62.12,上升34.25,上升幅度最大。此外,漫画绘本需求指数上升 8.51,诗歌需求指数上升 5.46。戏剧电影需求指数下降最多,由 4 月份的28.2 下降至 5 月份的 1.37,下降 26.83。此外,纪实文学需求指数也下降了 4.47。经典文学和文学理论需求稳定,指数变化不大。详见(图2)。
通过爬取期刊相关网站上的阅读数据,分析连续三个月的期刊数据发现,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前五名分别是教学、研究、中国、发展、教育。从关键词 TOP20 的变化情况来看,4 月新进入 TOP20 榜单的关键词有课堂、学生、技术、语文、管理、应用、文化、培养等关键词,5 月新入榜的关键词有改革、模式、英语等关键词。详见(图3)。
3、4、5月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上数据我们为其建构起一个中国青年阅读指数“小趋势”分析图。
“红五月”:从大势到大事,从一带一路到“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关键词呈现中国;阅读关键词就是阅读中国,这种思想生态直接在塑造青年的未来。
“黑 / 白三月”:3 月、4月、5 月,决定中国青年毕业与就业、择业和创业的竞争季;准中产阶级、城归,户口、房产还是机遇和发展,以及“最后一代90 后”参加高考,从“一考定终身”到迈入“改变阶层、群体和类型的第一道命运旋转门”……一系列与此前沉溺于虚拟世界并对整个社会漠视的中国青年切身相关、细微却重大的利益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关注点,他们不得不由虚向实——从虚拟现实,直接进入体验、实践和奋争的社会现实生活。
“白三月”:由春到夏,某些社会问题白热化,整个社会弥漫着持续紧张和集体焦虑的气氛,甚至是尖锐而暴戾恣睢的“斗争”思维(就像孙立平所说,当下所有社会热点问题,背后都潜藏着斗争思维——每个人的“攻击性”都很强),还有“抗争”思维(就像《择天记》中的陈长生个体与命运抗争)。
这几个月,是再一次改变很多人命运的关键时期。那么,命运和抗争就成为中国青年“锐词”:从“我不甘心”到“我们可以活得更好”,这是一个弥漫于整个中国青年群体中的集体情绪,植根于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特征”。一如微信圈里忽然刷屏的那条真假莫辨的信息:“哈佛教授”又一次出来站台,解读中国神话中“抗争”的民族性格。
从中国青年个体情绪,到整个一带一路的国家情绪,都沉浸在这样一种氛围:活着,就要活得更美好——我们可以更好。
中国青年骨子里浸染了中华民族特征的“抗争思维”。一如《择天记》中和了“二次元、亚文化和微社群”的虚拟现实和社会中“小确丧、无力感、方向感”,从而确立起一种新的“少年魂”励志风格——最终,贯穿于这三个月的中国青年的“主流”情绪仍然是,消解了社会化的“斗争思维”,娱乐化后骨子里不甘心的“抗争思维”,最后奠定了一种仍然比较“欢乐颂”的个人新奋斗思维: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从“斗争”到“奋斗”,只是一个字的距离,却改变了中国青年整体的思维模式。
当代中国青年重新把自己定义为“新奋斗青年”,在经历了“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仍然买不起学区房,奋斗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的质疑之后,仍然努力为自己重新寻找方向感和定力。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见识”
于是,我们看到,由“实”定“虚”,由“虚”入“实”,在“人民的名義”和“小鲜肉 /少年魂”(《择天记》)两大话语体系之间,造成了一个极大的震荡与焦虑的洼地。在这两者之间,为何没有成规模的新“爆款”生产?或者说,在这两大话语体系之间,生产能力和内容供给能力为什么如此不足?
仔细研究分析中国青年阅读指数的文学阅读域需求和供给之间失衡的关键,发现还是“匹配”出了问题——“工业化”生产能力不足,没有大规模“标准化”的产品,可以填补两个极点之间,震荡出来的爆炸圈和波段链,造成了“落空”。
究其根本,是没有把握住中国青年阅读的逻辑,对从“关键词”到“阅读域”的大趋势,到中国青年阅读运动的“小趋势”之间的相对变化研判不到位:文学是时代的风向标,但并不是每一品类的文学都能预测风向。“知识与技能”已不足以应对当下的社会实际需求、变化潮流和未来发展趋势。
当下,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见识”;比技能更重要的是“洞见”——看清大势,预判趋势,才能决定自己下一步到底应该如何走。我们正在从“知识时代”进入“见识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青年最重要的改变,就是由“实”定“虚”:这个时代、世界和社会的集体境遇即状态与生态,决定了他们的“心态”;而中国青年的阅读需求由“虚”入“实”,从二次元、亚文化和微社群等“虚拟现实”,开始转向对自己小确丧、生存焦虑(尤其是中国式家长的集体焦虑和毕业生的就业择业焦虑)、城归等的关注,从而渴求获得洞察时代、世界和社会的“见识”。
这就需要重构自己的知识谱系,培养睿见、锐见,以及对时代的洞见……这不是“知识”能够解决的,必须培养“见识”。
于是,这种由状态 / 生态决定心态的中国青年需求潮流,决定了由实向虚,从而决定了阅读供给产品 / 内容和服务的“形态与业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为何“人民的名义”居然会得“九千岁”、得天下;《择天记》为何会从二次元的粉丝、受众和社群用户小时代,介入社会现实生活中“delete 小确丧”的少年励志;在两者之间,为何内容供给的阅读域会发生如此之显著的相对变化。
文学阅读域、经济金融阅读域、历史阅读域等中国青年阅读指数在这三个月“相对”变化的小趋势,不过是中国青年阅读21 世纪以来整个生态、状态、心态、形态、业态“相对变化”的大趋势的缩影和轨迹。
(作者皮钧系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社长,作者庄庸系中国青年智库论坛执行秘书长)
青年在读什么书?
从阅读需求的角度,通过对比分析中国青年阅读指数 4 月份和 5 月份的数据发现,哲学及社会科学阅读域逐渐受到青年读者的青睐,文学阅读域需求量逐渐下降。哲学及社会科学需求指数从 4 月份的 12.87 上升至 5 月份的31.56,上升幅度最大,达到 18.69。需求指数上升的阅读域还有经济金融管理阅读域(上升 3.97)、艺术阅读域(上升 3.64)和历史阅读域(上升 3.40)。文学阅读域指数从4 月份的 55.39 下降至 5 月份的 38.42,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6.97。此外,工学阅读域需求指数下降11.73,教育阅读域需求指数下降1.28,自然科学阅读域需求指数下降 0.57。新闻传播广告、语言学、法学阅读域需求较稳定,两月指数变化不大。详见(图1)。
文学阅读域虽然 5 月需求相比 4 月需求量较少,但是该阅读域仍然是需求量最高的图书类型。通过对文学阅读域细分发现,小说类、漫画绘本和诗歌阅读域需求指数上升较为明显。小说需求指数从 4 月份的 27.87上升至 5月份的 62.12,上升34.25,上升幅度最大。此外,漫画绘本需求指数上升 8.51,诗歌需求指数上升 5.46。戏剧电影需求指数下降最多,由 4 月份的28.2 下降至 5 月份的 1.37,下降 26.83。此外,纪实文学需求指数也下降了 4.47。经典文学和文学理论需求稳定,指数变化不大。详见(图2)。
通过爬取期刊相关网站上的阅读数据,分析连续三个月的期刊数据发现,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前五名分别是教学、研究、中国、发展、教育。从关键词 TOP20 的变化情况来看,4 月新进入 TOP20 榜单的关键词有课堂、学生、技术、语文、管理、应用、文化、培养等关键词,5 月新入榜的关键词有改革、模式、英语等关键词。详见(图3)。
3、4、5月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上数据我们为其建构起一个中国青年阅读指数“小趋势”分析图。
“红五月”:从大势到大事,从一带一路到“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关键词呈现中国;阅读关键词就是阅读中国,这种思想生态直接在塑造青年的未来。
“黑 / 白三月”:3 月、4月、5 月,决定中国青年毕业与就业、择业和创业的竞争季;准中产阶级、城归,户口、房产还是机遇和发展,以及“最后一代90 后”参加高考,从“一考定终身”到迈入“改变阶层、群体和类型的第一道命运旋转门”……一系列与此前沉溺于虚拟世界并对整个社会漠视的中国青年切身相关、细微却重大的利益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关注点,他们不得不由虚向实——从虚拟现实,直接进入体验、实践和奋争的社会现实生活。
“白三月”:由春到夏,某些社会问题白热化,整个社会弥漫着持续紧张和集体焦虑的气氛,甚至是尖锐而暴戾恣睢的“斗争”思维(就像孙立平所说,当下所有社会热点问题,背后都潜藏着斗争思维——每个人的“攻击性”都很强),还有“抗争”思维(就像《择天记》中的陈长生个体与命运抗争)。
这几个月,是再一次改变很多人命运的关键时期。那么,命运和抗争就成为中国青年“锐词”:从“我不甘心”到“我们可以活得更好”,这是一个弥漫于整个中国青年群体中的集体情绪,植根于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特征”。一如微信圈里忽然刷屏的那条真假莫辨的信息:“哈佛教授”又一次出来站台,解读中国神话中“抗争”的民族性格。
从中国青年个体情绪,到整个一带一路的国家情绪,都沉浸在这样一种氛围:活着,就要活得更美好——我们可以更好。
中国青年骨子里浸染了中华民族特征的“抗争思维”。一如《择天记》中和了“二次元、亚文化和微社群”的虚拟现实和社会中“小确丧、无力感、方向感”,从而确立起一种新的“少年魂”励志风格——最终,贯穿于这三个月的中国青年的“主流”情绪仍然是,消解了社会化的“斗争思维”,娱乐化后骨子里不甘心的“抗争思维”,最后奠定了一种仍然比较“欢乐颂”的个人新奋斗思维: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从“斗争”到“奋斗”,只是一个字的距离,却改变了中国青年整体的思维模式。
当代中国青年重新把自己定义为“新奋斗青年”,在经历了“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仍然买不起学区房,奋斗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的质疑之后,仍然努力为自己重新寻找方向感和定力。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见识”
于是,我们看到,由“实”定“虚”,由“虚”入“实”,在“人民的名義”和“小鲜肉 /少年魂”(《择天记》)两大话语体系之间,造成了一个极大的震荡与焦虑的洼地。在这两者之间,为何没有成规模的新“爆款”生产?或者说,在这两大话语体系之间,生产能力和内容供给能力为什么如此不足?
仔细研究分析中国青年阅读指数的文学阅读域需求和供给之间失衡的关键,发现还是“匹配”出了问题——“工业化”生产能力不足,没有大规模“标准化”的产品,可以填补两个极点之间,震荡出来的爆炸圈和波段链,造成了“落空”。
究其根本,是没有把握住中国青年阅读的逻辑,对从“关键词”到“阅读域”的大趋势,到中国青年阅读运动的“小趋势”之间的相对变化研判不到位:文学是时代的风向标,但并不是每一品类的文学都能预测风向。“知识与技能”已不足以应对当下的社会实际需求、变化潮流和未来发展趋势。
当下,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见识”;比技能更重要的是“洞见”——看清大势,预判趋势,才能决定自己下一步到底应该如何走。我们正在从“知识时代”进入“见识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青年最重要的改变,就是由“实”定“虚”:这个时代、世界和社会的集体境遇即状态与生态,决定了他们的“心态”;而中国青年的阅读需求由“虚”入“实”,从二次元、亚文化和微社群等“虚拟现实”,开始转向对自己小确丧、生存焦虑(尤其是中国式家长的集体焦虑和毕业生的就业择业焦虑)、城归等的关注,从而渴求获得洞察时代、世界和社会的“见识”。
这就需要重构自己的知识谱系,培养睿见、锐见,以及对时代的洞见……这不是“知识”能够解决的,必须培养“见识”。
于是,这种由状态 / 生态决定心态的中国青年需求潮流,决定了由实向虚,从而决定了阅读供给产品 / 内容和服务的“形态与业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为何“人民的名义”居然会得“九千岁”、得天下;《择天记》为何会从二次元的粉丝、受众和社群用户小时代,介入社会现实生活中“delete 小确丧”的少年励志;在两者之间,为何内容供给的阅读域会发生如此之显著的相对变化。
文学阅读域、经济金融阅读域、历史阅读域等中国青年阅读指数在这三个月“相对”变化的小趋势,不过是中国青年阅读21 世纪以来整个生态、状态、心态、形态、业态“相对变化”的大趋势的缩影和轨迹。
(作者皮钧系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社长,作者庄庸系中国青年智库论坛执行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