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究竟如何呢?下面结合我工作实际谈点个人体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方法; 研究
一、日常习惯、读书规矩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了“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并明确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可见,语文教学注重积累,而熟读成诵是积累的一种好办法,通过诵读美文,积累精华语言,积累写作方式,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敢开口就是英雄”,诵读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但要有老师的精心设计还需要学生的全力配合。所以,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们就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扫清思想障碍。并且我们拟定学期诵读计划,并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其中不但包括课内文章诵读,还包括一定量的课外经典材料的诵读。
“无规矩不成方圆”,诵读时一件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形式和内容都不能忽略。朱熹曾经强调“整顿几案,正身体”,读书要有“四到”:眼到、口到、手到、神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有口无心地“念经”,保证诵读的效果。
二、分析文本勿离开语境
听一位老师上《山居秋暝》一课,老師引领学生分析大多很到位,师生互动,教师点拨,都不错。但是老师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分析则有点牵强,说是诗人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体现了诗人的悲悯情怀,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会关心劳动人民。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别忘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价值观的培养。这要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注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决不能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进行。
《山居秋暝》是古代描摹山水的名篇,作者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这儿既有环境的美,也有人物活动的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的是一群村姑洗罢衣服踏月归来,顺流而下的渔舟划桨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诗人要写的是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描写这样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场景,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有关。类似此诗的描写在唐诗中不乏其例。如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建的《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但是,硬要从上述诗歌中分析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关系,诗人具有悲悯情怀就有些不当了。倒不是说古诗中没有这种诗,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诗圣杜甫的诗歌,他的著名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很充分地体现了这种情怀。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课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和感染力的人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呢?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一种无所谓的甚至是超然的态度,觉得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无所谓。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再大的工夫也不一定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实践,尽管这几年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题型发生了重大变化,把考查的重点放在了阅读和写作上,题型也由过去以客观题为主改为以主观题、问答题为主,作文也改为以话题作文为主,目的都是为了配合新课程的改革,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写、多练,提高语文素养。
四、掌握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以及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语文教材的多样性,从而使语文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巴班斯基说过:“每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高效率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五、课堂教学的方法要精选
要达成真正意义上精讲,必定得借助确有成效的方法。说实话,要从宏观上概括精讲的方法,并非易事,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多媒体辅助法。电教媒体可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表象,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使学生将文字符号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理解,化难为易。如在讲授舒婷的诗《致橡树》时,根据诗作的意境,制成蓝天白云下橡树与木棉并排挺立的画面,将其展现在投影屏上。从未见过橡树和木棉的学生们,也即刻由橡树高大粗壮的立干、钢铁般的枝桠,联想到身材伟岸、颇具阳刚之气的男子;从木棉红硕的花朵、挺拔的外形,联想到刚柔并济的女子。而那“相触”的枝叶,紧紧相连的根须和各自又独立的外形,也很快能使学生理解恋人之间彼此独立而又紧紧相依的关系,从而正确地把握了诗作的主旨,在短时间里达成了教学的目标,提高了教学预期的效率和质量。
又如:采用讲解简化法讲《景泰蓝的制作》。如果按照课文所列的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这六道工序来讲,容易流于零碎,烦琐,难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难于掌握说明文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方法。所以我设计一张图表,先让学生听录音熟悉课文,然后以“制胎”为范例教学,其余各项由学生填表完成。让学生认识每道工序说明的内容不外乎是材料――原理――效果,从而了解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规律。整个教学过程简约实用,发挥综合效应,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求其精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标准,要完美地达到这个标准和境界,并非易事。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研究课堂教学法和实际运用教学法,既要掌握教学法的共同规律,又要切实掌握自己课堂教学具体情况的特点,在掌握课堂教学方法共同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生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多种多样课堂教学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坪场镇中学554103)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方法; 研究
一、日常习惯、读书规矩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了“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并明确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可见,语文教学注重积累,而熟读成诵是积累的一种好办法,通过诵读美文,积累精华语言,积累写作方式,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敢开口就是英雄”,诵读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但要有老师的精心设计还需要学生的全力配合。所以,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们就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扫清思想障碍。并且我们拟定学期诵读计划,并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其中不但包括课内文章诵读,还包括一定量的课外经典材料的诵读。
“无规矩不成方圆”,诵读时一件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形式和内容都不能忽略。朱熹曾经强调“整顿几案,正身体”,读书要有“四到”:眼到、口到、手到、神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有口无心地“念经”,保证诵读的效果。
二、分析文本勿离开语境
听一位老师上《山居秋暝》一课,老師引领学生分析大多很到位,师生互动,教师点拨,都不错。但是老师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分析则有点牵强,说是诗人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体现了诗人的悲悯情怀,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会关心劳动人民。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别忘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价值观的培养。这要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注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决不能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进行。
《山居秋暝》是古代描摹山水的名篇,作者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这儿既有环境的美,也有人物活动的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的是一群村姑洗罢衣服踏月归来,顺流而下的渔舟划桨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诗人要写的是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描写这样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场景,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有关。类似此诗的描写在唐诗中不乏其例。如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建的《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但是,硬要从上述诗歌中分析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关系,诗人具有悲悯情怀就有些不当了。倒不是说古诗中没有这种诗,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诗圣杜甫的诗歌,他的著名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很充分地体现了这种情怀。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课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和感染力的人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呢?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一种无所谓的甚至是超然的态度,觉得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无所谓。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再大的工夫也不一定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实践,尽管这几年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题型发生了重大变化,把考查的重点放在了阅读和写作上,题型也由过去以客观题为主改为以主观题、问答题为主,作文也改为以话题作文为主,目的都是为了配合新课程的改革,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写、多练,提高语文素养。
四、掌握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以及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语文教材的多样性,从而使语文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巴班斯基说过:“每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高效率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五、课堂教学的方法要精选
要达成真正意义上精讲,必定得借助确有成效的方法。说实话,要从宏观上概括精讲的方法,并非易事,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多媒体辅助法。电教媒体可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表象,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使学生将文字符号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理解,化难为易。如在讲授舒婷的诗《致橡树》时,根据诗作的意境,制成蓝天白云下橡树与木棉并排挺立的画面,将其展现在投影屏上。从未见过橡树和木棉的学生们,也即刻由橡树高大粗壮的立干、钢铁般的枝桠,联想到身材伟岸、颇具阳刚之气的男子;从木棉红硕的花朵、挺拔的外形,联想到刚柔并济的女子。而那“相触”的枝叶,紧紧相连的根须和各自又独立的外形,也很快能使学生理解恋人之间彼此独立而又紧紧相依的关系,从而正确地把握了诗作的主旨,在短时间里达成了教学的目标,提高了教学预期的效率和质量。
又如:采用讲解简化法讲《景泰蓝的制作》。如果按照课文所列的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这六道工序来讲,容易流于零碎,烦琐,难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难于掌握说明文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方法。所以我设计一张图表,先让学生听录音熟悉课文,然后以“制胎”为范例教学,其余各项由学生填表完成。让学生认识每道工序说明的内容不外乎是材料――原理――效果,从而了解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规律。整个教学过程简约实用,发挥综合效应,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求其精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标准,要完美地达到这个标准和境界,并非易事。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研究课堂教学法和实际运用教学法,既要掌握教学法的共同规律,又要切实掌握自己课堂教学具体情况的特点,在掌握课堂教学方法共同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生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多种多样课堂教学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坪场镇中学55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