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整合《人间词话》重要诗话理论,来谈对于读者诗歌写作和生活思考上的启发。
【关键词】:境界;创作;美感;感悟
一、境界之说概说
“境界”说是王国维先生在第一则就提出的概念,“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即有境界的词就是最上品的词,有了境界便自然会形成比较高的格调,自然会有名句遗世。而五代和宋朝的词高明且独绝的地方即在于其意境、境界胜于古人和后人。“境界”作为一个比较抽象,但却也可以使读者有朦胧的感受的概念,但是关于这个概念的具体直观的描述是没有的,后来学者关于“境界”一词的阐释也颇多。我在读罢这本书的时候关于王国维所赞赏的“境界”的认识是这样:在直观感受上首先要美,包含多种审美形式的美感,或壮阔、或细腻、或凄婉等多种审美体验,而探寻这种美感的来源是出于作家对于取景、立意,对于写物写情,对于情景融合,对于情感传达等多个方面完美且恰到好处的体现,这样的过程其实应该是非刻意的,是自然从容的。
在第六则能较提供关于“境界”概念较直接的理解,“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即词有无境界是可以划分的。境界并不单指景物之境,外在事物构成的境,也是指一个人内心的情感活动形成的世界,并且要写出它们的“真”,要真实,真切,有真情才算作有境界可言,不然就是没有境界。这里的境界就是狭义客观上的境与创作者主观的情的统观,是否真切真实,即与“意境”一词略相近。王国维先生在书中也在谈境界问题的时候用意境来多次表达过,多数学者对此也认为“意境”即指“境界”。而这样有境界有意境的上乘作品就是第五六则定义的“大家之作”了,通常意义上,大众对“大家之作”在情感上的定义是,那些经得起时间推敲、打磨,而流芳百世,被人争相吟诵的作品,书中从“大家之作”的共性特征上做了概括“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这样的作品给人的感官感受是立体的,从情感的表达到写景再到语言的运用,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沁人心脾”的情感,是指读者在读到作品后,或许在细节情感的把握上不同人会有不同的阐释,但总体上的共通感是舒服的是美的;“豁人耳目”应是指景物在视觉呈现和还原的基础上,在保留一定程度的“真”的基础上,能带给读者超越视觉的感受,并给以“新鲜感”;而且这些作品在语言表现上应当是自然、贴近生活的,在语言应用上应有深厚功力的,这样才能脱口而出。
王国维在这里也给出了这些境界高的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见真”而“知深”。譬如在五二则,点评纳兰容若时称其“真切”,这种真切即在于“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在一八则提到的赞赏“以血书者”,一见一知,求真求深。在得出原因的同时,可以理解这是对于“大家之作”的创作主体需要达到的要求,第二则关于“造境”与“写境”的论述中也这样说,“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大家”创作的作品是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而书中关于创作主体要求方面的直接间接的描述有很多,此处只举几例,第五则在写关于文学创作者实际是“写实家”与“理想家”的结合,提到文学或艺术创作过程都是需要从自然求取对象,并根据创作意图舍弃所取对象的一些自然中的限制、联系;但同时在创作这样的虚境中又需要尊重自然对象的规律;一七则阐述了阅世与创作主体的关系;六零与六一则可以结合起来理解,诗人对宇宙人生应当做到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以保持创作的生气和“高致”;诗人同时要做到应轻视外物以便驾驭,又应重视外物来共忧乐。
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论说的争议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中,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论说是境界说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根据王国维先生对两种境界的举例和特征描述,获得的理解是,两种境界的主要区别,一是“我”的存在于境界中的强弱之分,即直观感受上的创作主体的存在痕迹是不是十分明显,特别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一句,可以使读者明确的感受到所造之境外,诗人的存在;而无我之境两句从直观上感受,词人在所造之境中的痕迹是淡化、不明显的,即“人”不与自然之境同时做词的主角,所完成的境中景物也不是主角,而主角是凌驾于物之上的“意”,带有一种平和宁静超然的意味。另一是,两种境界的获得方式不同,无我之境是只有在“静”中得,有我之境在“动之静时”得,此处“动静”的理解,应当是创作主体的心态与境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动与静。
学者关于有我与无我境界的争论有很多,如朱光潜先生认为““以我观物,故物皆浊我之色彩”就是近代美学所谓“移情作用”……而“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回味出来的妙境,都没有经过移情作用……不如说“超物之境”和“同物之境”……在“同物之境”中物我两忘,我设身于物而分享其生命,人情和物理相渗透而我不觉其渗透。在“超物之境”中,物我对峙,人情和物理猝然相遇,默然相契,骨子里它们虽是欣合,而表面上,却仍是两回事”提出了超物与同物之说来借以诠释。汤大民先生“其实陶诗之情也“淡”。这种“淡”,表现为情景冥合,物我两忘,反映了他热爱自然到白炽化的程度”对陶渊明的两句诗境界“无我”与情“淡”地诠释。
我比较赞同吴奔星先生的观点“所谓“有我之境”就是诗词的境界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鲜明的感情色彩;所谓“无我之境”就是抒情主人公的色彩被溶化在自然景物中,以隐蔽的姿态出现”即侧重主体的显与隐,聂振斌先生在论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时也表示了类似的理解“所谓“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分,实际上并不是“有”与”“无”的区别,而是“显”与“隐”、工巧与神妙的区别。“有我”与“无我”是在意境范围内,在主客观相统一、相融合的前提下,一種相对之词。只不过是“无我之境”中“我之色彩”,没有“有我之境”那么明显,很容易为欣赏者所见。”
三、 “三种境界”与境界之外的感悟
王国维先生这本词话著作写得是非常美的,譬如二三则点评写春草的大作,推重了梅尧臣的《苏幕遮》、林逋的《点绛唇》、欧阳修的《少年游》和冯延巳的《南乡子》,这几首词确实讲意境塑造得极美,情长而草仿佛也是有情有魂,“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庚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细雨湿流光”,这些“能摄春草之魂者”的作品使草木都染上了情感,情意悠悠,萋萋情切,不知是景动人心还是人心触动景。
而其中最精彩的点评应当数“三种境界”论,王国维先生的高明之处从中体现,他将对人生的体悟与对词境界的鉴赏融合在一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青年觉醒的时候,就感受到人生路不可抗拒的孤独,开始懂事开始领略生活的滋味,心很大,梦想得很远,志向满满不想安于平静,尽力学习成长努力,沿途挫折、不如意随之而来,许多分别,许多遗憾,许多失望每日都会在出现,但是生活还是要不断前行,这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境界,而何时才会柳暗花明,心态翻转,欣然接受发生在成长轨迹中的一切,并似有所成?获得这样的体悟或许就在成长的瞬间,也或许要依靠岁月积淀,炼成情怀,某日停下追逐的脚步,蓦然回首,只见“他”在灯火阑珊处,这样的人生三境用这三句来讲是再真切不过。
如此比拟扩大了词原来寄寓的境界和作者的理想,从个体思考演化成对人类群体发展的阶段的描述,用一种诗意的表达,来表述现实人生,而且境界的层层递进透露出一种豁达、洒脱的态度。想来诗话理论在鉴赏和为后人创作提供研究学习途径的基础上,又给读者以有关学问之外的人生的启发就再好不过。
参考文献
[1]王国维著,周锡山编校,《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一则,上海三联书店,2013.3
[2]聂振斌,《王国维文学思想述评》,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
【关键词】:境界;创作;美感;感悟
一、境界之说概说
“境界”说是王国维先生在第一则就提出的概念,“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即有境界的词就是最上品的词,有了境界便自然会形成比较高的格调,自然会有名句遗世。而五代和宋朝的词高明且独绝的地方即在于其意境、境界胜于古人和后人。“境界”作为一个比较抽象,但却也可以使读者有朦胧的感受的概念,但是关于这个概念的具体直观的描述是没有的,后来学者关于“境界”一词的阐释也颇多。我在读罢这本书的时候关于王国维所赞赏的“境界”的认识是这样:在直观感受上首先要美,包含多种审美形式的美感,或壮阔、或细腻、或凄婉等多种审美体验,而探寻这种美感的来源是出于作家对于取景、立意,对于写物写情,对于情景融合,对于情感传达等多个方面完美且恰到好处的体现,这样的过程其实应该是非刻意的,是自然从容的。
在第六则能较提供关于“境界”概念较直接的理解,“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即词有无境界是可以划分的。境界并不单指景物之境,外在事物构成的境,也是指一个人内心的情感活动形成的世界,并且要写出它们的“真”,要真实,真切,有真情才算作有境界可言,不然就是没有境界。这里的境界就是狭义客观上的境与创作者主观的情的统观,是否真切真实,即与“意境”一词略相近。王国维先生在书中也在谈境界问题的时候用意境来多次表达过,多数学者对此也认为“意境”即指“境界”。而这样有境界有意境的上乘作品就是第五六则定义的“大家之作”了,通常意义上,大众对“大家之作”在情感上的定义是,那些经得起时间推敲、打磨,而流芳百世,被人争相吟诵的作品,书中从“大家之作”的共性特征上做了概括“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这样的作品给人的感官感受是立体的,从情感的表达到写景再到语言的运用,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沁人心脾”的情感,是指读者在读到作品后,或许在细节情感的把握上不同人会有不同的阐释,但总体上的共通感是舒服的是美的;“豁人耳目”应是指景物在视觉呈现和还原的基础上,在保留一定程度的“真”的基础上,能带给读者超越视觉的感受,并给以“新鲜感”;而且这些作品在语言表现上应当是自然、贴近生活的,在语言应用上应有深厚功力的,这样才能脱口而出。
王国维在这里也给出了这些境界高的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见真”而“知深”。譬如在五二则,点评纳兰容若时称其“真切”,这种真切即在于“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在一八则提到的赞赏“以血书者”,一见一知,求真求深。在得出原因的同时,可以理解这是对于“大家之作”的创作主体需要达到的要求,第二则关于“造境”与“写境”的论述中也这样说,“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大家”创作的作品是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而书中关于创作主体要求方面的直接间接的描述有很多,此处只举几例,第五则在写关于文学创作者实际是“写实家”与“理想家”的结合,提到文学或艺术创作过程都是需要从自然求取对象,并根据创作意图舍弃所取对象的一些自然中的限制、联系;但同时在创作这样的虚境中又需要尊重自然对象的规律;一七则阐述了阅世与创作主体的关系;六零与六一则可以结合起来理解,诗人对宇宙人生应当做到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以保持创作的生气和“高致”;诗人同时要做到应轻视外物以便驾驭,又应重视外物来共忧乐。
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论说的争议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中,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论说是境界说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根据王国维先生对两种境界的举例和特征描述,获得的理解是,两种境界的主要区别,一是“我”的存在于境界中的强弱之分,即直观感受上的创作主体的存在痕迹是不是十分明显,特别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一句,可以使读者明确的感受到所造之境外,诗人的存在;而无我之境两句从直观上感受,词人在所造之境中的痕迹是淡化、不明显的,即“人”不与自然之境同时做词的主角,所完成的境中景物也不是主角,而主角是凌驾于物之上的“意”,带有一种平和宁静超然的意味。另一是,两种境界的获得方式不同,无我之境是只有在“静”中得,有我之境在“动之静时”得,此处“动静”的理解,应当是创作主体的心态与境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动与静。
学者关于有我与无我境界的争论有很多,如朱光潜先生认为““以我观物,故物皆浊我之色彩”就是近代美学所谓“移情作用”……而“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回味出来的妙境,都没有经过移情作用……不如说“超物之境”和“同物之境”……在“同物之境”中物我两忘,我设身于物而分享其生命,人情和物理相渗透而我不觉其渗透。在“超物之境”中,物我对峙,人情和物理猝然相遇,默然相契,骨子里它们虽是欣合,而表面上,却仍是两回事”提出了超物与同物之说来借以诠释。汤大民先生“其实陶诗之情也“淡”。这种“淡”,表现为情景冥合,物我两忘,反映了他热爱自然到白炽化的程度”对陶渊明的两句诗境界“无我”与情“淡”地诠释。
我比较赞同吴奔星先生的观点“所谓“有我之境”就是诗词的境界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鲜明的感情色彩;所谓“无我之境”就是抒情主人公的色彩被溶化在自然景物中,以隐蔽的姿态出现”即侧重主体的显与隐,聂振斌先生在论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时也表示了类似的理解“所谓“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分,实际上并不是“有”与”“无”的区别,而是“显”与“隐”、工巧与神妙的区别。“有我”与“无我”是在意境范围内,在主客观相统一、相融合的前提下,一種相对之词。只不过是“无我之境”中“我之色彩”,没有“有我之境”那么明显,很容易为欣赏者所见。”
三、 “三种境界”与境界之外的感悟
王国维先生这本词话著作写得是非常美的,譬如二三则点评写春草的大作,推重了梅尧臣的《苏幕遮》、林逋的《点绛唇》、欧阳修的《少年游》和冯延巳的《南乡子》,这几首词确实讲意境塑造得极美,情长而草仿佛也是有情有魂,“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庚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细雨湿流光”,这些“能摄春草之魂者”的作品使草木都染上了情感,情意悠悠,萋萋情切,不知是景动人心还是人心触动景。
而其中最精彩的点评应当数“三种境界”论,王国维先生的高明之处从中体现,他将对人生的体悟与对词境界的鉴赏融合在一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青年觉醒的时候,就感受到人生路不可抗拒的孤独,开始懂事开始领略生活的滋味,心很大,梦想得很远,志向满满不想安于平静,尽力学习成长努力,沿途挫折、不如意随之而来,许多分别,许多遗憾,许多失望每日都会在出现,但是生活还是要不断前行,这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境界,而何时才会柳暗花明,心态翻转,欣然接受发生在成长轨迹中的一切,并似有所成?获得这样的体悟或许就在成长的瞬间,也或许要依靠岁月积淀,炼成情怀,某日停下追逐的脚步,蓦然回首,只见“他”在灯火阑珊处,这样的人生三境用这三句来讲是再真切不过。
如此比拟扩大了词原来寄寓的境界和作者的理想,从个体思考演化成对人类群体发展的阶段的描述,用一种诗意的表达,来表述现实人生,而且境界的层层递进透露出一种豁达、洒脱的态度。想来诗话理论在鉴赏和为后人创作提供研究学习途径的基础上,又给读者以有关学问之外的人生的启发就再好不过。
参考文献
[1]王国维著,周锡山编校,《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一则,上海三联书店,2013.3
[2]聂振斌,《王国维文学思想述评》,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