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中职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素描教学的开展应尊重学生个性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与提升学生兴趣,建立符合专业教学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愉悦。本文笔者就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谈谈如何提高中职美术专业素描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教育;美术;素描教学
一、 提高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中职美术课程素描教学中,大多是以写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依葫芦画瓢”的写实技能训练下,学生难免产生枯燥乏味的学习感受。素描作品创作过程也成为千篇一律的复制过程,无法在作品中生动地表达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想象。同时,这种现状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个性发展也产生了束缚。基于这种形势之下,教师适当地添加默写练习,通过静物主题以及数量等大致要求的制定,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由组合,选择自己想要表达的绘画方式进行创作。在默写练习过程中,学生根据思维中对结构意象构建,通过线条的变化以及明暗色调的设计,能使自己的思维具体表现出来。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表达水平可能不够稳定,但作品却表达出了学生独立的个性以及思想情感。作为教师,要把握住学生偶发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个性,适当引导,通过创新设计教学方式,增加素描课堂的活力,并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 重视“三多”教学,培养学生素描的基础能力
(一) 多看,掌控画面的整体成效
画面的整体关系决定了一张画能否在一排画中脱颖而出,整体成效好的给了赏画者最先印象。那么,如何掌控画面的整体成效呢?这就要指引学生在画画的进程中,尽可能抓住物体的最先感觉,多看,整体观察,整体作画,并指引学生尽可能将最先感觉维持到后阶段,使画面有初始的新鲜感。
首先是看整体。整体观察,整体作画。整体观察,表现一组静物时,不妨先眯着眼,看它的整体感觉,眯眼看时,物体外形是模糊的,但光感较强,画面的黑白灰较清晰,有利于分析出画面的黑白关系,同时物体之间的比例较易区分,对物体的造型有整体直观的印象。整体作画,开始作画过程中,眼要在整组静物中游走,笔要在整張画面中游走,不要在局部耗费太多时间,先找大关系,再找局部的小关系,一开始就要定下画面的多个“最”:最高、最低、最长、最短、最黑、最亮……并以此为标准,整体地完成画面。整体收拾阶段更要指引学生抓住画面的整体感,勇敢用笔,舍弃虽精美但无助画面整体关系的局部。
其次是看名家,看老师,看同学。多看大师的作品,观察分析,从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一根线条的启迪也是灵感的火花;看老师的课堂示范教学,从中找到作画的步骤,用笔、用线的技巧;看同学,从中找到自己画面的缺陷,因为同学的错误有可能自己也有。
(二) 多画,重视线条处理
多画,勤能补拙,熟能生巧,任何的成功都离不开长时间的磨炼。要想画出好的作品,量的累积是必不可少的。在初学阶段,要提高素描的造型能力,多用线。线条是一切造型的基础,线条是造型的关键。我们所要表达的物体外形、结构、质感、空间都要通过线条来表现。例如,素描教学中,为了提高素描的造型能力,在石膏几何体的训练中,可以结构画法为主,着力线条来表现物体。通过线条的粗细表现物像的空间感,通过线条的浓淡表现物体边缘的虚实;在静物写生时,特意安排相同的物体,以期让学生琢磨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前后物体的区别。
通过大量的课堂写生和课后的临摹练习,使学生掌握用线的规律,素描的造型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 多思考,展现画面的气韵生动
物体的生动形象,它涵括了物体在光线下的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氛围。每一组静物的不同角度都有其不同的生动形态,需要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思考,用笔描绘。
要很好地展现画面独一无二的生动形象,要通过合理指引学生的临摹训练及写生实践。合理的临摹训练,让学生学习其他人的优良观察方式,表现方法。有对素描的基本认识,对用笔、用线有基本的方法,而后实施课堂写生。在写生的过程中,同样一组静物,每个人都能画出自己的不同,这就是每个人的分析和思考不同。为了更好地体会画面的气韵生动,在一组课堂写生中,我选取有代表性的顺光、逆光、侧光的画面,同时讲评,现场改画,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就会思考自己将怎么样来处理自己的画面。只有拥有更好的素描造型能力,才能更好地用笔将物体在纸上描绘出来,并逐渐使画面生动,有生命力。所以,适当的临摹训练及大量的写生实践来提高素描造型能力是达成画面气韵生动的关键。
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其创造力的表现是美术活动本身的一个属性。素描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但是没有理论知识的辅助,学生的能力就无法在当前的实践经验中得到延伸。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筛选学生的理论教学内容,使之能对素描作画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但是许多时候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并不能让学生全方位地进行实践,这时就需要有理论知识的辅助。在素描中,学生可借鉴前人的作画经验。之前有大师为了描画一幅更优质的半身人像去解剖尸体,这在当今的美术教学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学生可以将前人研究好的人体比例结构直接从书本获得,从而变成自己的知识,在作画时运用。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中职美术教学,可以说本就是面向就业,面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作为新时代教学者,我们当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挖掘,不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基础知识挖掘,夯实学生素描基础,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曾繁仁.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美育[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
[2]韦永明.高等院校建筑类专业素描教学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
作者简介:
周京锴,重庆市,重庆市万州职业教育中心。
关键词:中职教育;美术;素描教学
一、 提高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中职美术课程素描教学中,大多是以写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依葫芦画瓢”的写实技能训练下,学生难免产生枯燥乏味的学习感受。素描作品创作过程也成为千篇一律的复制过程,无法在作品中生动地表达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想象。同时,这种现状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个性发展也产生了束缚。基于这种形势之下,教师适当地添加默写练习,通过静物主题以及数量等大致要求的制定,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由组合,选择自己想要表达的绘画方式进行创作。在默写练习过程中,学生根据思维中对结构意象构建,通过线条的变化以及明暗色调的设计,能使自己的思维具体表现出来。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表达水平可能不够稳定,但作品却表达出了学生独立的个性以及思想情感。作为教师,要把握住学生偶发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个性,适当引导,通过创新设计教学方式,增加素描课堂的活力,并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 重视“三多”教学,培养学生素描的基础能力
(一) 多看,掌控画面的整体成效
画面的整体关系决定了一张画能否在一排画中脱颖而出,整体成效好的给了赏画者最先印象。那么,如何掌控画面的整体成效呢?这就要指引学生在画画的进程中,尽可能抓住物体的最先感觉,多看,整体观察,整体作画,并指引学生尽可能将最先感觉维持到后阶段,使画面有初始的新鲜感。
首先是看整体。整体观察,整体作画。整体观察,表现一组静物时,不妨先眯着眼,看它的整体感觉,眯眼看时,物体外形是模糊的,但光感较强,画面的黑白灰较清晰,有利于分析出画面的黑白关系,同时物体之间的比例较易区分,对物体的造型有整体直观的印象。整体作画,开始作画过程中,眼要在整组静物中游走,笔要在整張画面中游走,不要在局部耗费太多时间,先找大关系,再找局部的小关系,一开始就要定下画面的多个“最”:最高、最低、最长、最短、最黑、最亮……并以此为标准,整体地完成画面。整体收拾阶段更要指引学生抓住画面的整体感,勇敢用笔,舍弃虽精美但无助画面整体关系的局部。
其次是看名家,看老师,看同学。多看大师的作品,观察分析,从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一根线条的启迪也是灵感的火花;看老师的课堂示范教学,从中找到作画的步骤,用笔、用线的技巧;看同学,从中找到自己画面的缺陷,因为同学的错误有可能自己也有。
(二) 多画,重视线条处理
多画,勤能补拙,熟能生巧,任何的成功都离不开长时间的磨炼。要想画出好的作品,量的累积是必不可少的。在初学阶段,要提高素描的造型能力,多用线。线条是一切造型的基础,线条是造型的关键。我们所要表达的物体外形、结构、质感、空间都要通过线条来表现。例如,素描教学中,为了提高素描的造型能力,在石膏几何体的训练中,可以结构画法为主,着力线条来表现物体。通过线条的粗细表现物像的空间感,通过线条的浓淡表现物体边缘的虚实;在静物写生时,特意安排相同的物体,以期让学生琢磨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前后物体的区别。
通过大量的课堂写生和课后的临摹练习,使学生掌握用线的规律,素描的造型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 多思考,展现画面的气韵生动
物体的生动形象,它涵括了物体在光线下的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氛围。每一组静物的不同角度都有其不同的生动形态,需要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思考,用笔描绘。
要很好地展现画面独一无二的生动形象,要通过合理指引学生的临摹训练及写生实践。合理的临摹训练,让学生学习其他人的优良观察方式,表现方法。有对素描的基本认识,对用笔、用线有基本的方法,而后实施课堂写生。在写生的过程中,同样一组静物,每个人都能画出自己的不同,这就是每个人的分析和思考不同。为了更好地体会画面的气韵生动,在一组课堂写生中,我选取有代表性的顺光、逆光、侧光的画面,同时讲评,现场改画,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就会思考自己将怎么样来处理自己的画面。只有拥有更好的素描造型能力,才能更好地用笔将物体在纸上描绘出来,并逐渐使画面生动,有生命力。所以,适当的临摹训练及大量的写生实践来提高素描造型能力是达成画面气韵生动的关键。
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其创造力的表现是美术活动本身的一个属性。素描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但是没有理论知识的辅助,学生的能力就无法在当前的实践经验中得到延伸。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筛选学生的理论教学内容,使之能对素描作画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但是许多时候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并不能让学生全方位地进行实践,这时就需要有理论知识的辅助。在素描中,学生可借鉴前人的作画经验。之前有大师为了描画一幅更优质的半身人像去解剖尸体,这在当今的美术教学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学生可以将前人研究好的人体比例结构直接从书本获得,从而变成自己的知识,在作画时运用。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中职美术教学,可以说本就是面向就业,面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作为新时代教学者,我们当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挖掘,不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基础知识挖掘,夯实学生素描基础,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曾繁仁.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美育[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
[2]韦永明.高等院校建筑类专业素描教学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
作者简介:
周京锴,重庆市,重庆市万州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