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竞争主要围绕制造强国竞争展开,而制造强国竞争离不开工匠强国竞争。因而,要建设制造强国,必须为建设工匠强国提供政策支持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制造强国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就着眼于排除万难建设制造强国。在分析和判断制造强国建设的诸多因素时,习近平多次强调工匠的重要性。比如习近平在谈到工匠精神时,意有所指地强调,“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在谈到世界制造强国建设规律时,进一步明确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在谈到高技能人才培养时则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在全球各国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新形势下,要从理论和实践上高度重视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以建设工匠强国的实践支撑制造强国目标的实现。
大国工匠时代已经到来
传统工匠多指手工业者,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在小范围内满足用户对加工品的基本需求。现代工匠则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与大规模专业化的生产联系在一起,制造业因而成为现代工匠最集中展示其技能、专业、手艺与成就的产业平台。虽然现代工匠与传统工匠一样,都必须具有训练有素、专心致志、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工匠精神,但是两者的生产环境与生产形态毕竟不同,传统工匠往往可以依赖个人或者师徒小团体的力量,把订货、设计、生产、销售整个环节组织起来实现一体化经营,而现代工匠仅仅是生产环节的一部分。在工业化阶段,现代工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工匠与非工匠存在着巨大的技术能力差距;工匠个人的手工技艺能力未被生产线完全取代;高水平工匠可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高精尖水准;有无高水平工匠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现代社会,企业竞争本身既是产品的竞争,也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家能力的竞争、研发人员能力的竞争、工匠能力的竞争,最终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利润的竞争与企业地位的竞争。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能力的强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加剧和国内外竞争条件的改变,应该说,在中国,大国工匠时代已经到来。
首先,工业行业众多,支撑了制造大国,也为大国工匠的广大需求提供了产业平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制造行业都涉及生产环节,而每个生产环节都有技能型人才参与。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门类最全的国家,也是制造业配套十分发达的国家,无论是产品生产还是零部件生产,都需要专门的技能型人才提供服务,为各式各样的大国工匠提供了用武之地。
其次,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为优秀工匠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的矛盾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在买方市场下,消费者将更加注重甄别和选择高质量的产品。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产品将更能赢得消费者信赖,而在生产线上的工匠与非工匠、好工匠与差工匠的区别,最终会通过产品端口表现出来。优秀企业以好的产品赢得市场的同时,也是以好的工匠赢得市场。
第三,个人人生价值、目标与利益的实现,成为大国工匠的普遍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有不同方式,作家以自己的作品赢得读者,教授以学術成果获得晋级,高技能人才通常以自己创造的产品展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既存在着工匠之间的竞争,也存在着企业对优秀工匠的竞争。作为具有逐利需求的个体,技能型人才都力图以个人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有独门绝技的技能型人才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显露头角,个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流动,在与理想企业结合中实现个人人生目标。同时,好的工匠毕竟是一种稀缺资源,稀缺性会在市场中体现价值所在,工匠身价会因企业竞争而抬升。
第四,教育的全面发展,可为大国工匠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随着人才需求的变化与教育结构的优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着眼于向国际对标的技术人才培养类院校的成长,为技能型人才数量增加、结构优化、水平提升提供了可靠保障。
建设工匠强国的作用与意义日益凸显
经济学研究生产制造环节时,通常会有两种模式:一是端口研究,就是投入端与产出端,研究投入哪些要素最终生成什么样的经济效果;一个是过程研究,就是研究通过一个个环节的链接,把最初投入的原料转化为终端产品。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技能型员工的作用都十分重要。
经济学研究如何实现建设强大企业一类的重大目标时,注重分析要素投入和最终产出,投入的要素通常简化为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投入要素的变化与组合最终会影响到经济效率。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经济时,经济要素的投入中技术、装备所占比重较小,而劳动力、种子、畜力、土地等所占比重较大;在手工业生产模式下,要素投入中劳动工具、劳动力、原料所占比重较大,土地所占比重较小,劳动生产过程更多地体现为有技能的劳动力与专业化劳动工具的结合,个人技能在经济效率实现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工业革命后,技术进步在整个经济中的影响大大提升,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作被生产流水线所取代,生产过程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度越来越高,劳动投入的比重相对下降。但是劳动力的投入数量与强度减少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不重要,现代工业生产更加需要大量技能型劳动力投入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首先,生产线的运转需要技能型劳动力看管维护。现代化大生产的工业大大节约了劳动力,但是距离无人看管下的生产还有较大距离。生产过程中的机器维修、安全维护、模块化生产衔接等,都需要技能型人才操作才能实现;其次,某些生产线上的技能型劳动力不能被机器完全替代。用机器人替代人,可以更好地完成诸如拧螺丝之类的生产工序,机器人拧螺丝的准确度和效率也远远好于人工。但是并不是所有生产线环节都能够被机器取代,而且不同技能型员工操作管理机器的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再次,产品检验需要专业化技能型员工剔除瑕疵产品。日本近年来有一个著名企业出现产品质量不合格丑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使用了没有经过技能培训的上岗人员,这使得产品纰漏没有在最后一个环节被移出包装箱,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声誉损失。最后,现代化制造过程还会派生出新的技能型工人需求。比如工业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化工厂的一个重要工种,但工业设计需要专门的技能化培训,且不同水平的工业设计师产出的作品存在较大的质量差异。 从生产过程来看,技能型劳动力的投入也十分重要。事实上,不同企业家或者学者在研究工业的现代化生产过程时,会提出不同的偏好性观点。比如台湾著名企业家施振荣曾经提出微笑曲线,引起学术界与管理界高度关注。施振荣认为,可以按照流程把制造业运营环节分为研发、生产、销售环节,制造业企业的主要利润主要来源于研发与销售环节,生产环节的利润来源相对较少,表现为两边高、中间低的U型模式,恰如人的“微笑”形态,称为微笑曲线。而武藏曲线是2004年日本索尼公司中村研究所所长中村末广创立,该研究所对日本的制造业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制造业业务流程中,组装、制造阶段的流程有较高的利润,而零件、材料以及销售、服务的利润较低,形成了一个中间高、两边低的形态。一些研究者认为,武藏曲线与微笑曲线是相反观点,但是应该看到,两个不同的结论是基于观察角度的差别,前一个加入研发因素,后一个观察点在零部件投入上。但还是可以看出,在生产与流通环节上,两个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别。在企业管理领域,这两个观点都有一定影响,被不同的学者所引用。笔者倒是认为,上述两种观点未必不具有互补性。比如对于新兴行业的企业来说,技术创新的作用与意义更加重要,遵从微笑曲线的可能性较大。对于传统制造业领域的企业来说,技术成熟度较高,扩大创新投入预期不会带来明显的效益提高;客户相对固定,产品销售渠道可以发掘的潜力有限;稳定挖掘制造环节的潜力,通过节能降耗和技术改造提升效率的空间较大,可能更契合武藏曲线。
但无论是哪种理论解释现代化制造过程,都离不开对劳动力的分析和评价。现代工业革命,只是更多地强化设备和自动化等先进技术要素,但是在机器投入、运转、维修、产品检验日益体现规模化投入的现代化工厂,先进生产体系都要求代表先进技能的产业工人参与,才使现代化工厂能够更有效地运转。技能型人才不会因新工业革命而降低其重要程度,而在新工业革命过程更进一步凸显其重要性。
从国家层面来看,建设制造强国作为宏伟的国家任务,在推动过程中离不开大批技能型人才的参与,在质量效益、量化融合、绿色发展的各个指标实现中,需要技能型人才的全方位、多角度参与。所以,《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匠强国,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性工程。
建设工匠强国需要有力政策保障
与中国急需建设工匠强国相对照的是,国际社会也面临着技能型人才的巨大供求缺口。按照权威机构的估算,在发达经济体,预计有多达9500万工人缺乏职业上岗所需的技能;在发展中国家,招聘公司对有第二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员工的需求高达4500万。根据全球智力短缺观察(Talent Shortage Survey)提供的报告,技能短缺阻止了亚太地区45%的雇主填补职业缺口。在印度,有61%的雇主招聘不到有技能的劳动者,而在巴西,这一数据高达68%。在土耳其和巴西,至少有10%的企业抱怨,劳动力的受教育状况和技能水平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中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虽超过1.65亿人,但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6.2%。技能型人才不仅存在总量不足,还存在着结构性短缺。预计到2020年,全国企业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2200万。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使经济潜力不能有效释放。
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填充技能型人才缺口,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工业化的需要,并已经采取积极行动促进技能型人才的规模扩大与能力提升。印度总理莫迪2014年曾经指出,“如果我们要推动国家发展,我们的使命必然是‘技能开发’(skill development)和‘技能型印度’(Skilled India)。千百万印度年轻人获得技能,可以驱动印度迈向现代国家。”
在一定程度上,世界经济竞争主要围绕制造强国竞争展开,而制造强国竞争离不开工匠强国竞争。因而,建设制造强国,必须为建设工匠强国提供政策支持。
第一,应该进一步完善工匠强国建设的制度安排。围绕技能型人才培养、使用、流动等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形成促进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顶层政策框架,为工匠强国建设保驾护航。
第二,在重视义务教育后的普遍化能力提升教育中,应该强化职业教育的分量。目前,虽然中国的中小学普遍实行义务教育,但是在高中毕业后出现三个方向的分流:一类进入普通高等院校;一类是进入职业技能培训渠道;还有一类直接进入社会,成为既没有得到普通高等教育又没有得到技能教育的打工者。未来应该加大前两类方向的教育分流,把第三个方向的流动逐渐“归零”,尽可能使所有高中毕业的人员都得到能力提升的教育,转向高等教育方向或者职业技能教育方向,借以提高所有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其中,必须加大职业技能院校建设力度,建设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黄埔军校”,完善办学条件,加强产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并完善教师晋升制度,夯实大国工匠的人才培养基础。
第三,积极规范和发展技能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制度,完善师傅带徒弟制度。在以往的企业管理中,全国各地的企业曾经总结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比如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的五小活动,对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加以保留。近年来,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积极推进企业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促进形成企业生产线上的师傅带徒弟、师徒合作创新等新模式,在实践中的作用与价值也比较突出。应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在广大企业中形成群体性技能提升的良好氛围。
第四,为技能型人才显示才能提供更多的竞技性平台。近年来,在有關部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多个领域的技能竞赛活动,对于技能型人才展示才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过去默默无闻的技能型工人通过竞赛显露独特技能,得到全国性奖励,并在新的岗位上发挥了更大作用。内蒙古等省区先后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技能竞赛,促进技能水平的提升。2017年,中国在第44届国际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最多金奖,佐证了中国职业技能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应该长期保持在这一奖项国际前三地位,以此作为检验国家劳动力技能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针对一些涉密领域的不便于开展全国公开技能竞赛的军工、安保等特殊行业,也可以在行业内展示其技能,但可按照全国同等水平的技能大赛标准予以奖励。
第五,积极改善技能型劳动力待遇水平。应该加强职业技能队伍的分类分级,形成技能型人才的晋级阶梯,并规范技能型人才的晋级提升。要规范技能型人才薪酬制度,进一步提升技能型人才的收入,使技能型劳动者的报酬与其劳动贡献相一致。逐步拉开技能型劳动者与一般劳动者收入差距,引导企业内部员工追求技能水平的普遍提升。
第六,强化终身技能学习。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各国,都十分终身学习,以持久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中国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终身学习与培训制度。相关部门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加强政策引导,使员工在终身学习中持续提升能力,以适应技术变革与企业竞争的需要。同时,作为企业管理者也要保障员工持续学习中的待遇,把员工学习视为企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重视借鉴国际经验。市场经济的许多国家,已经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使用的经验。比如德国通过建设双元制教育体系,把学生在职业技能学校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在企业的学校实践活动还可以获得一定报酬,既解决了学生学习实践问题,也解决了企业技能型员工的来源问题,可以实现双赢。在中国建设技能型人才队伍过程中,需要很好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更好地完善中国技能型人才培养使用体系。
第八,完善相关法律。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使用、校企合作等都有许多法律制度加以保障。中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使用制度行之有年,但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欠缺。应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建设工匠强国提供法律保障。
(课题组组长:周民良;课题组成员:满明俊、郭叶波、梁娜、褚永杰、陈凡;本文执笔:周民良)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制造强国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就着眼于排除万难建设制造强国。在分析和判断制造强国建设的诸多因素时,习近平多次强调工匠的重要性。比如习近平在谈到工匠精神时,意有所指地强调,“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在谈到世界制造强国建设规律时,进一步明确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在谈到高技能人才培养时则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在全球各国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新形势下,要从理论和实践上高度重视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以建设工匠强国的实践支撑制造强国目标的实现。
大国工匠时代已经到来
传统工匠多指手工业者,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在小范围内满足用户对加工品的基本需求。现代工匠则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与大规模专业化的生产联系在一起,制造业因而成为现代工匠最集中展示其技能、专业、手艺与成就的产业平台。虽然现代工匠与传统工匠一样,都必须具有训练有素、专心致志、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工匠精神,但是两者的生产环境与生产形态毕竟不同,传统工匠往往可以依赖个人或者师徒小团体的力量,把订货、设计、生产、销售整个环节组织起来实现一体化经营,而现代工匠仅仅是生产环节的一部分。在工业化阶段,现代工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工匠与非工匠存在着巨大的技术能力差距;工匠个人的手工技艺能力未被生产线完全取代;高水平工匠可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高精尖水准;有无高水平工匠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现代社会,企业竞争本身既是产品的竞争,也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家能力的竞争、研发人员能力的竞争、工匠能力的竞争,最终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利润的竞争与企业地位的竞争。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能力的强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加剧和国内外竞争条件的改变,应该说,在中国,大国工匠时代已经到来。
首先,工业行业众多,支撑了制造大国,也为大国工匠的广大需求提供了产业平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制造行业都涉及生产环节,而每个生产环节都有技能型人才参与。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门类最全的国家,也是制造业配套十分发达的国家,无论是产品生产还是零部件生产,都需要专门的技能型人才提供服务,为各式各样的大国工匠提供了用武之地。
其次,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为优秀工匠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的矛盾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在买方市场下,消费者将更加注重甄别和选择高质量的产品。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产品将更能赢得消费者信赖,而在生产线上的工匠与非工匠、好工匠与差工匠的区别,最终会通过产品端口表现出来。优秀企业以好的产品赢得市场的同时,也是以好的工匠赢得市场。
第三,个人人生价值、目标与利益的实现,成为大国工匠的普遍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有不同方式,作家以自己的作品赢得读者,教授以学術成果获得晋级,高技能人才通常以自己创造的产品展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既存在着工匠之间的竞争,也存在着企业对优秀工匠的竞争。作为具有逐利需求的个体,技能型人才都力图以个人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有独门绝技的技能型人才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显露头角,个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流动,在与理想企业结合中实现个人人生目标。同时,好的工匠毕竟是一种稀缺资源,稀缺性会在市场中体现价值所在,工匠身价会因企业竞争而抬升。
第四,教育的全面发展,可为大国工匠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随着人才需求的变化与教育结构的优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着眼于向国际对标的技术人才培养类院校的成长,为技能型人才数量增加、结构优化、水平提升提供了可靠保障。
建设工匠强国的作用与意义日益凸显
经济学研究生产制造环节时,通常会有两种模式:一是端口研究,就是投入端与产出端,研究投入哪些要素最终生成什么样的经济效果;一个是过程研究,就是研究通过一个个环节的链接,把最初投入的原料转化为终端产品。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技能型员工的作用都十分重要。
经济学研究如何实现建设强大企业一类的重大目标时,注重分析要素投入和最终产出,投入的要素通常简化为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投入要素的变化与组合最终会影响到经济效率。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经济时,经济要素的投入中技术、装备所占比重较小,而劳动力、种子、畜力、土地等所占比重较大;在手工业生产模式下,要素投入中劳动工具、劳动力、原料所占比重较大,土地所占比重较小,劳动生产过程更多地体现为有技能的劳动力与专业化劳动工具的结合,个人技能在经济效率实现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工业革命后,技术进步在整个经济中的影响大大提升,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作被生产流水线所取代,生产过程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度越来越高,劳动投入的比重相对下降。但是劳动力的投入数量与强度减少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不重要,现代工业生产更加需要大量技能型劳动力投入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首先,生产线的运转需要技能型劳动力看管维护。现代化大生产的工业大大节约了劳动力,但是距离无人看管下的生产还有较大距离。生产过程中的机器维修、安全维护、模块化生产衔接等,都需要技能型人才操作才能实现;其次,某些生产线上的技能型劳动力不能被机器完全替代。用机器人替代人,可以更好地完成诸如拧螺丝之类的生产工序,机器人拧螺丝的准确度和效率也远远好于人工。但是并不是所有生产线环节都能够被机器取代,而且不同技能型员工操作管理机器的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再次,产品检验需要专业化技能型员工剔除瑕疵产品。日本近年来有一个著名企业出现产品质量不合格丑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使用了没有经过技能培训的上岗人员,这使得产品纰漏没有在最后一个环节被移出包装箱,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声誉损失。最后,现代化制造过程还会派生出新的技能型工人需求。比如工业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化工厂的一个重要工种,但工业设计需要专门的技能化培训,且不同水平的工业设计师产出的作品存在较大的质量差异。 从生产过程来看,技能型劳动力的投入也十分重要。事实上,不同企业家或者学者在研究工业的现代化生产过程时,会提出不同的偏好性观点。比如台湾著名企业家施振荣曾经提出微笑曲线,引起学术界与管理界高度关注。施振荣认为,可以按照流程把制造业运营环节分为研发、生产、销售环节,制造业企业的主要利润主要来源于研发与销售环节,生产环节的利润来源相对较少,表现为两边高、中间低的U型模式,恰如人的“微笑”形态,称为微笑曲线。而武藏曲线是2004年日本索尼公司中村研究所所长中村末广创立,该研究所对日本的制造业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制造业业务流程中,组装、制造阶段的流程有较高的利润,而零件、材料以及销售、服务的利润较低,形成了一个中间高、两边低的形态。一些研究者认为,武藏曲线与微笑曲线是相反观点,但是应该看到,两个不同的结论是基于观察角度的差别,前一个加入研发因素,后一个观察点在零部件投入上。但还是可以看出,在生产与流通环节上,两个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别。在企业管理领域,这两个观点都有一定影响,被不同的学者所引用。笔者倒是认为,上述两种观点未必不具有互补性。比如对于新兴行业的企业来说,技术创新的作用与意义更加重要,遵从微笑曲线的可能性较大。对于传统制造业领域的企业来说,技术成熟度较高,扩大创新投入预期不会带来明显的效益提高;客户相对固定,产品销售渠道可以发掘的潜力有限;稳定挖掘制造环节的潜力,通过节能降耗和技术改造提升效率的空间较大,可能更契合武藏曲线。
但无论是哪种理论解释现代化制造过程,都离不开对劳动力的分析和评价。现代工业革命,只是更多地强化设备和自动化等先进技术要素,但是在机器投入、运转、维修、产品检验日益体现规模化投入的现代化工厂,先进生产体系都要求代表先进技能的产业工人参与,才使现代化工厂能够更有效地运转。技能型人才不会因新工业革命而降低其重要程度,而在新工业革命过程更进一步凸显其重要性。
从国家层面来看,建设制造强国作为宏伟的国家任务,在推动过程中离不开大批技能型人才的参与,在质量效益、量化融合、绿色发展的各个指标实现中,需要技能型人才的全方位、多角度参与。所以,《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匠强国,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性工程。
建设工匠强国需要有力政策保障
与中国急需建设工匠强国相对照的是,国际社会也面临着技能型人才的巨大供求缺口。按照权威机构的估算,在发达经济体,预计有多达9500万工人缺乏职业上岗所需的技能;在发展中国家,招聘公司对有第二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员工的需求高达4500万。根据全球智力短缺观察(Talent Shortage Survey)提供的报告,技能短缺阻止了亚太地区45%的雇主填补职业缺口。在印度,有61%的雇主招聘不到有技能的劳动者,而在巴西,这一数据高达68%。在土耳其和巴西,至少有10%的企业抱怨,劳动力的受教育状况和技能水平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中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虽超过1.65亿人,但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6.2%。技能型人才不仅存在总量不足,还存在着结构性短缺。预计到2020年,全国企业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2200万。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使经济潜力不能有效释放。
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填充技能型人才缺口,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工业化的需要,并已经采取积极行动促进技能型人才的规模扩大与能力提升。印度总理莫迪2014年曾经指出,“如果我们要推动国家发展,我们的使命必然是‘技能开发’(skill development)和‘技能型印度’(Skilled India)。千百万印度年轻人获得技能,可以驱动印度迈向现代国家。”
在一定程度上,世界经济竞争主要围绕制造强国竞争展开,而制造强国竞争离不开工匠强国竞争。因而,建设制造强国,必须为建设工匠强国提供政策支持。
第一,应该进一步完善工匠强国建设的制度安排。围绕技能型人才培养、使用、流动等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形成促进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顶层政策框架,为工匠强国建设保驾护航。
第二,在重视义务教育后的普遍化能力提升教育中,应该强化职业教育的分量。目前,虽然中国的中小学普遍实行义务教育,但是在高中毕业后出现三个方向的分流:一类进入普通高等院校;一类是进入职业技能培训渠道;还有一类直接进入社会,成为既没有得到普通高等教育又没有得到技能教育的打工者。未来应该加大前两类方向的教育分流,把第三个方向的流动逐渐“归零”,尽可能使所有高中毕业的人员都得到能力提升的教育,转向高等教育方向或者职业技能教育方向,借以提高所有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其中,必须加大职业技能院校建设力度,建设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黄埔军校”,完善办学条件,加强产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并完善教师晋升制度,夯实大国工匠的人才培养基础。
第三,积极规范和发展技能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制度,完善师傅带徒弟制度。在以往的企业管理中,全国各地的企业曾经总结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比如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的五小活动,对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加以保留。近年来,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积极推进企业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促进形成企业生产线上的师傅带徒弟、师徒合作创新等新模式,在实践中的作用与价值也比较突出。应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在广大企业中形成群体性技能提升的良好氛围。
第四,为技能型人才显示才能提供更多的竞技性平台。近年来,在有關部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多个领域的技能竞赛活动,对于技能型人才展示才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过去默默无闻的技能型工人通过竞赛显露独特技能,得到全国性奖励,并在新的岗位上发挥了更大作用。内蒙古等省区先后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技能竞赛,促进技能水平的提升。2017年,中国在第44届国际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最多金奖,佐证了中国职业技能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应该长期保持在这一奖项国际前三地位,以此作为检验国家劳动力技能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针对一些涉密领域的不便于开展全国公开技能竞赛的军工、安保等特殊行业,也可以在行业内展示其技能,但可按照全国同等水平的技能大赛标准予以奖励。
第五,积极改善技能型劳动力待遇水平。应该加强职业技能队伍的分类分级,形成技能型人才的晋级阶梯,并规范技能型人才的晋级提升。要规范技能型人才薪酬制度,进一步提升技能型人才的收入,使技能型劳动者的报酬与其劳动贡献相一致。逐步拉开技能型劳动者与一般劳动者收入差距,引导企业内部员工追求技能水平的普遍提升。
第六,强化终身技能学习。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各国,都十分终身学习,以持久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中国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终身学习与培训制度。相关部门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加强政策引导,使员工在终身学习中持续提升能力,以适应技术变革与企业竞争的需要。同时,作为企业管理者也要保障员工持续学习中的待遇,把员工学习视为企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重视借鉴国际经验。市场经济的许多国家,已经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使用的经验。比如德国通过建设双元制教育体系,把学生在职业技能学校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在企业的学校实践活动还可以获得一定报酬,既解决了学生学习实践问题,也解决了企业技能型员工的来源问题,可以实现双赢。在中国建设技能型人才队伍过程中,需要很好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更好地完善中国技能型人才培养使用体系。
第八,完善相关法律。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使用、校企合作等都有许多法律制度加以保障。中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使用制度行之有年,但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欠缺。应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建设工匠强国提供法律保障。
(课题组组长:周民良;课题组成员:满明俊、郭叶波、梁娜、褚永杰、陈凡;本文执笔:周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