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文:用中国画征服纽约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e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大文承认,当时自己的作品“在色彩上更为大胆,也更符合西方人的审美”。尽管画的仍是传统的荷花、观音,但无论色彩还是笔墨,都有了许多“中西结合”的韵味……
  
  一年时间没有见到汪大文,没想到这位当年在海上画坛颇为著名的女画家竟然头发全花白了!在她位于上海苏州河畔的画室“神石轩”,墙上正挂着一幅刚完成不久的《牡丹》,富有文采的画家在上面题了一首小诗,颇能道出其中的“奥妙”:“我本无意画牡丹,随手写得富贵来。原想随花寻桃源,却应春宴赴瑶台。红尘碌碌总是梦,丹青款款诉情怀。只须留住童心在,已白双鬓笑灿烂。”
  “我的人生就像一个圆,在外转了24年,如今又到起点。”汪大文举起手划了个圈,微笑着说道,脸上带着淡然与慈祥,仿佛自己笔下的观音一般。
  
  程门立雪绘丹青
  
  汪大文从小就与绘画有缘。如今93岁仍精神矍铄的母亲丁静影,当年曾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图案系第一届的毕业生。在家庭的影响下,汪大文自然而然地拿起了画笔,先是拜著名画家钱瘦铁、唐云两位老师学画,后来又进了少年宫进修,她的作品还曾经作为礼物送给班禅、苏加诺等领导人。1960年,刚成立不久的上海中国画院准备招收5名青年学员,采取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办法,继承国画艺术。汪大文很幸运地被选中了,而她的授课老师正是程十发。
  “那时我18岁,老师也只有38岁。第一次见到老师,他的两道眉毛又浓又黑,只要眼睛稍微一抬,我就吓得赶紧低头。”
  从1960年到1963年,在程十发全面、细致的培养下,汪大文掌握了扎实的笔墨技巧与写生手段。“文革”结束后,汪大文过了一段“颇为幸福的生活”,她几乎天天伴随在程十发老师的身边,从内蒙到洞庭,从黄山到北京……聪明的她看老师挥毫作画,细致耐心地模仿老师的作品,从中学到了许多笔墨技巧与构图方法,画技大进,一度学得几可乱真。一时间,荣宝斋、朵云轩等纷纷前来订画,日子过得宽松舒适。
  
  初到美国的日子
  
  “如果当初我留在国内,或许我的风格永远就是模仿老师的。当时甚至有很多人说:汪大文专门造程十发的假画。”汪大文并没有这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自1981年起,年过40的汪大文带着自己10岁不到的儿子离开了大陆,辗转于美国、香港等地,在异乡开始了自己新的起步,至今已整整24年。当初的这个决断使女画家承受了很大压力,但回头看来,她的确成功了:无论在香港还是在纽约,汪大文始终很活跃。创作精力旺盛的她时而画荷花,时而画观音,时而又画起了牡丹……每次拿出的作品都令人耳目一新,甚至得到了众多西方人的喜爱与追捧。
  回想起1981年,怀揣着仅有的400美元,汪大文母子俩踏上了美国的土地。惴惴不安的汪大文带着老师程十发的介绍信,叩开了在美国上流社会素有“C.C王”之称的著名收藏家王己千先生家的大门。想不到,热心的王老第一句话就说:“我知道程十发。我很早就开始收藏他的作品。他是不可多得的一代大师!”当汪大文拿出了老师亲笔写下的介绍信时,王己千意味深长地说道:“你有这样一位好老师是你的幸运。为此你应该加倍努力。”在今后的日子里,王己千在生活上、艺术上给了汪大文极大的帮助与指点。
  “我真的很幸运。在美国创业的日子里,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除了王己千,汪大文还非常感激华人画家杨思胜先生,当时,身为牙医的杨思胜极为热心,毫无目的地为这位素不相识的国内同行推销画作。“当时,我可能是大陆去美国最早的一批中国画家。当地的华人圈子真是很友善!他们都毫无回报地帮我的忙。至今想来令人感动。”汪大文还清楚地记得,为了推销她的作品,杨思胜自费出资印了一本《汪大文观音画册》,逢人就拿出这本只有十二张画作的小书介绍、推销,甚至连自己的岳母都“不放过”……最终,12幅作品悉数卖出,成为了汪大文在美国安顿下来的第一笔收入。
  不久之后,在当地华人的集体策划、组织下,汪大文在“中华街”的“东方画廊”举办了赴美以来第一个个人画展。尽管设备很简陋,甚至连做镜框的钱都没有,每幅作品只能用塑胶纸封一下,但画展却出奇地成功,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卖出去了,最小的一幅也卖到了150美元。
  
  教美国人画中国画
  
  尽管汪大文已经小有成就,但毕竟,其作品的主要欣赏者依然是居住在美国的华人。若要得到美国本土艺术圈的认可,谈何容易。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西方人根本不能理解传统中国画的审美韵味。在美国,很少有收藏中国画的专门机构或收藏家。苏富比等著名拍卖行常常无法对中国画的价值、真伪做出准确估价。即使是中国古画的拍卖,也纯粹作为“文物拍卖”,而并非“艺术品拍卖”。
  机缘凑巧,汪大文遇上了王少陵。这位当年曾是徐悲鸿好友的老人根本与汪大文素不相识。一天,汪大文接到了王少陵先生的电话,“你是汪大文么?我看了你的画很激动!画得非常好!我们能见见面么?”相遇之后,王少陵告诉汪大文,自己是“华美协进社”的美术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传统中国画在美国人中的传播。如今,年迈的他很愿意将自己的职位让给汪大文,让汪大文来执教美国学生。“这对我是根本无法预料的意外之得!”汪大文介绍,“华美协进社”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旨在向美国友人宣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型文化教育机构,能在那里任职,不仅是对于自身艺术水平的一种肯定,更可以由此跨入“美国社会圈子”的大门。王少陵能无私地将此宝贵的机会转让给汪大文,是需要何等的过人胸襟与胆识的啊!“当时,我表示自己不可掠美,王老却坚持‘你比我画得好’。我不善英语,害怕无法教学,王老又亲自来做我的翻译!”在王少陵的鼓励与帮助下,汪大文开始了“教美国人画国画”的生涯。
  除了教学,汪大文还为费城一家颇为知名的高级手工艺术品公司设计创作了大量花布、瓷瓶、项链、摆件等工艺品。这些价格昂贵的作品每件都限量生产若干件,并签上汪大文的名,出人意料卖得相当好。为此,该公司特意为汪大文举办了大型画展,邀请了当地所有的名流政要、艺坛名人出席,盛况空前,热闹非凡,甚至从纽约一直开到了费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然,那时候的作品我也做了一些变法。来到美国后艺术视野打开了,我的画也开始变化了,越来越绚烂,越来越抽象,但保留着中国画的笔法与精神。”汪大文承认,当时自己的作品“在色彩上更为大胆,也更符合西方人的审美”。尽管画的仍是传统的荷花、观音,但无论色彩还是笔墨,都有了许多“中西结合”的韵味……从“酷似乃师”到“有别乃师”,汪大文完成了自己艺术上的一次飞跃。当她将自己创新的《荷花》送到恩师程十发上海画室的案头时,古稀之年的程十发极为高兴地说了句:“这才是我的学生汪大文!”
  
  回到人生的起点
  
  汪大文在美国取得了成功。不久之后,她来到了香港,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探索。由于香港中外文化交汇的独特优势,使得汪大文更是如鱼得水,不仅在最高级的“万玉堂”举办了个人画展引起轰动,还成为了香港大学的教授,专门教授国画艺术。甚至连著名岭南派大师黄君璧都将自己的门生转投汪大文的门下……
  2004年,飘泊了整整24年的汪大文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上海。回想起曾经的种种经历,汪大文别有一番感悟:“我生命的圆圈从上海出发,经过了纽约、香港,应该说,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城市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很幸运,我在美国融入了当地社会。纽约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让我这个原先只知道黑、白、灰、红的中国画家看到了世界艺术的五彩缤纷、绚丽夺目,让我离开了老师的风格,走上了自己的道路。这也正是程十发老师所希望的。在美国,我带去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并且让中国画这颗小小的种子能够在美国的大地上开出了一朵小花。而在香港,中西两种文化的完美汇合给了我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他文献
尽管美国总指责中国假货多,但最爱买假货的,可能会是不折不扣的美国人。    曾到过纽约多次,“帝国之城”果然不同凡响。大致印象有两个:一是“水泥森林”,楼高入云,真脏,也真繁华;二是街边的假货,琳琅满目,真多,也真便宜。  假货之多,说来许多国人可能都不相信。在北京或上海,可能因为白天查得比较紧,卖假货的小贩多是“昼伏夜出”。但在纽约,比如在游人众多的时代广场,或者“时尚一条街”的第五大道,小贩多
自从穆沙拉夫失势、新政府上台后,巴基斯坦开始采取“多元反恐”战略,即政治谈判与军事打击相结合,在军事打击上止步不前。    最近,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突然增加,只因巴阿边境又闹起“基地灾”。  根据美国情报机关的说法,有大批圣战者,或骑着毛驴,或乘公共汽车竞相进入巴阿边境,更有一些“富豪圣战者”飞到巴基斯坦。巴基斯坦部落人士告诉笔者,这些人很快适应战场情况,并能迅速投入战斗。来自中亚和北非的数百名
从国家领袖到国际通缉犯,卡拉季奇的生活拼图引人好奇。    13年的逃亡生涯,让拉万多·卡拉季奇显得更加神秘。这个前波黑塞族共和国领导人再次出现在公众视线中时,已经成了“德拉甘·达比奇”医生,原本那头蓬松翘起的头发变得灰白,连着浓密的络腮胡,遮去了大半张脸。黑边框眼镜后面的那双眼睛很少直视别人,据说“大部分时间都是看着地面”。  从一个“民族领袖”到国际“通缉犯”,卡拉季奇的生活拼图备受关注。可是
“去年11月,提起奥运之后的经济,我心里真是没底”,“但现在情况大不一样”。    2007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防止过热”。从去年上半年开始,CPI越走越高,渐渐溢出了食品的范畴,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渐有泛滥之势,央行多次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再释放紧缩信号,而且下半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险些酿成全球性的金融崩溃,但关于“奥运行情”的豪言壮语一直不绝于耳,“奥运会之前经济不会调整”几乎成了一面倒
“我喜欢看奥运比赛,不仅是要验证预测是否准确,也希望我们错了。因为我喜欢有惊喜。”    38岁的加拿大人丹尼尔·肯特·尼尔·约翰逊(Daniel Kent Neil Johnson)最近成了各大媒体的议论焦点,因为他的最新研究成果牵涉到今年最热门的活动,且和世界各国都息息相关。这位美国科罗拉多学院的经济学和商业系副教授,自2000年至今,利用自己建立的一套经济模型对两届冬季奥运会和两届夏季奥运会
整体效果可说是“现代古典主义”——用一切当下国际最先进的高科技手法来展现充满视觉刺激的“东方阵式”。    奥运会开幕式是奥运理念和主办国形象的集中展示。每一届奥运会上,主办国对开幕式都是倾力打造,新意迭出。悉尼奥运会、雅典奥运会成功的开幕式至今让人印象深刻。近在眼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同样让全世界充满期待和想象。  再现汉唐盛世 日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流程已经确定,据奥组委有关人员介绍,开幕式将分
谁将点燃奥运主火炬?火炬将以何种方式点燃?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是谁?谁将唱响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开幕式上的四大悬念牵动人心。    悬念一:谁将点燃奥运主火炬?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将最后的点火仪式喻为“天人合一”,谁将成为奥运会火炬传递的最后一名火炬手,在“鸟巢”点燃主火炬,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几乎最吸引人的悬念。  从雅典的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帆船金牌得主卡拉马纳基斯,到悉尼奥运会亲历水火奇
如今,当这位天真无邪的东方少女再度唱响《茉莉花》,人们感受到的则是一种朝气蓬勃的“浪漫”。    4年前的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人们认识了这朵提着大红灯笼,唱响了中国8分钟尾声的“小茉莉花”。  4年后,她唱响了《北京欢迎你》的第一句,北京奥运的气息伴随着她银铃般的童声流淌世界,这朵盛放的茉莉再次耀眼全球。她的名字叫陈天佳。  如果说雅典奥运的演出于她是一种莫大的幸运,那么北京奥运对她而言,就是幸运
唐山地震后的一项对比研究,警示着四川大地震的“空怀妈妈”,实现“再生一个”的愿望急不得。    对于在“5·12”大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来说,再生一个孩子,是面对现实最积极的选择,毕竟,生活总要继续。不过,刚刚经历了巨大创伤的“空怀妈妈”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希望与失望    当医生告诉李燕,她肚子里的孩子可能保不住的时候,李燕没有太大的反应,这两个月来,她经历了这辈子最大的创痛,好像对
我用左脑去管理和组织几百个人组成的团队,用右脑去考虑剧情的发展,一个人干了十个人的活!    美国《娱乐周刊》最近评出了美剧100强(1983-2008),《迷失》排在第8位。排在它前面的有《辛普森一家》、《黑道家族》、《宋飞正传》、《X档案》、《欲望都市》、《幸存者》和《考斯比一家》。这是典型的山姆大叔的口味,中国美剧迷们推崇备至的《越狱》榜上无名,其他网络热门剧集《老友记》排在第10,《C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