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等方法,从心理学视角对高校体育课程模式构建进行了研究。现代体育课程设置应注重心理学的应用,针对高校大学生智力发展水平达到高峰、情感情绪丰富而强烈、自我意识增强、社会需求迫切等心理特点,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设想:课程目标的构建应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应关注学科知识结构;课程实施应关注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智力;课程评价应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心理学;课程模式
1 前言
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蕴涵着素质教育理念。《纲要》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的栋梁,他们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精神,影响着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不少大学生因心理障碍的困扰,影响了身体健康、学习与生活、人际关系,甚至意欲轻生。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一直注重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适应新的要求提供参考,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更好地开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心理学理论简述——体育课程新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6世纪,来源于希腊文,属于哲学范畴。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就这样,心理学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客观规律的科学。科学的心理学是在描述心理现象的基础上,对心理现象进一步说明,并揭示其规律。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如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恩格斯曾把这些心理现象誉之为“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 感觉和知觉是人对所注意观察到的事物产生的心理活动,人们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着,从而获得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知活动,被称之为思维。在人脑中浮现人们对感知过事物的形象,心理学称为表象。对人脑中的表象再加工的过程,产生了人类特有的形象思维和创新事物一种心理现象,即想象。由此可见,感觉、知觉、思维、表象和想象这些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记忆是对构成这个连续过程起重要作用的一种心理条件。记忆是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方式回想起来,以某种痕迹铭记在头脑中的各种事物的心理活动。以上所描述的各种心理现象,就是人们经常表现出来的对客观事物与对象在认识方面的心理活动。同时,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也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热情或冷淡、喜爱或厌恶、高兴或烦恼等感受和体验,心理学上把这些态度体验,称之为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心理活动。可是,人们并不总是满足于对事物与对象的认识、感受和体验上,常常根据自己的对事物与对象的认识与态度体验上,进一步改造客观事物和对象,进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这就产生了人的动机、意向、决心、坚持性等意志方面的心理活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这三方面的心理活动,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三种心理过程又以其彼此制约、相互联系而构成人的整个心理过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包括心理学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体育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他们对体育的认知、情感、意志这三种心理活动是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之中的。如果学生不能从体育课程的学习与锻炼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就不可能对体育产生积极的兴趣,学生如果产生“身顺而心违”、“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心理问题,体育课程目标就无法实现,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评价都无从谈起。因此,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既要快乐,又要能吃苦。
3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社会生活环境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其本身固有的个性,他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是动态发展的,心理上表现出下述几个方面的特点。
3.1 智力发展水平达到高峰
大学生较中学阶段,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观察力显著提高,并且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所以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显著变化,对事物的认识开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善于从广泛的范围内观察问题,全面地思考问题,能够抓住问题的基本轮廓,不会忽视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辩证逻辑思维占优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喜欢独立地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2 情感情绪丰富而强烈
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发育逐渐成熟,接近于成人水平,处于体力充沛和精力旺盛的时期,有活力,热爱生活,富有激情。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范围日益扩大,注重与同学间的交往,社会性逐渐增强。随着他们生活空间的扩大、思维空间的扩展延伸、知识的积累与文化层次的提高,导致大学生情感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另外,大学生心理成熟又落后于生理成熟,价值观念尚不稳定,学习、生活、同学之间与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等变化,都会引起学生情绪的波动,容易偏激、冲动,心境变化快,因而大学生的情感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是不稳定的,情绪变化起伏大。
3.3 自我意识增强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及对周边事物的认识与体验。它是人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认识、情感、意志的综合体。大学生生理发育已经成熟,心理也在不断地成长,文化素质越高,其自我意识就越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尊心、好胜心增强,处处显示自己的独立,有自己的主见,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同。更加关注自我的发展,力图在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的模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使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认可、关心支持,反对教师把他们看成孩子,所以,处处显示自己的能力特别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要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3.4 社会需求迫切
大学生在校时期的学习与生活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是大学生与社会接轨时期。接受大学系统严格的专业学习与训练后,大学生思维独立性不断提高,喜欢发表自己独立思考后提出的观点,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增强自信。正因为如此,他们关注着国内外社会的发展,评判着各种社会现象,希望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独立思考后的想法,去改变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现象,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与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大学生这种迫切加入的社会需求,支配、指导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对他们大学时代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重要心理依据。
4 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构建的设想
基于以上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本文着眼于教育学语境中的课程建构,采用了“泰勒原理”所阐述建构课程所必需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的基本课程理念。因此,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设想,整体上应包括四个部分:
4.1 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教师应该通过挖掘学生理智与情感诸方面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确立学生的价值。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等因素是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有着引发动力、定型化、补偿化作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教育目的是完美人性的形成、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及人的自我实现。教育目标和目的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体育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当然,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也要关注学生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该突出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把体育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占教学主导地位的理念转向教学引导者与组织者的理念,以学生情感体验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题,充分发掘体育学科内外的非智力因素教学资源,让大脑左右半球协调发展,真正有效地促进个别化教学的发展。
4.2 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关注学科知识结构
结构主义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人们对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并以意义和结构而构造起来的模式。布鲁纳认为:“每种学科都有其结构。”因为各科“知识有其内在的联接关系,即内在的意义”,结构恰好似联接各种中心观念的结子。从客观上讲,“一些事物被欣赏、理解和记忆,这些事物必须是恰当地安装在具有内在意义的结构之中的”。奥苏贝尔也认为,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因此,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归为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现行高校体育教材文本是多样化、丰富多彩的,具有显性特征的学科,每篇内容都具有相对独立的非线性复杂知识系统。体育教师若能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体育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解构和重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认知图式的丰富和“扩容”,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问题的表征和解答,进而最大限度上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体育课程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上,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融合,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顺应或联合,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影响学生接受性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从学生方面讲,如能认识和理解体育这一学科的构造,他也就懂得了体育课程的意义。
4.3 体育课程实施——关注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智力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这一认知过程需要学生通过主动思维,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来建构对周围环境事物的理解与解释。大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增强,使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低级知识的掌握,他们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综合加工各种知识与信息,创造出新的技能、知识和方法。因此,体育课堂内容的实施,要重视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训练,体育课堂教学不能机械灌输。另外,他们也反对教师把他们看作孩子,反对“填鸭式”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反对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的支配方式。当然,这些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也违背了注重学生心理的教学理念,在体育课程实施上,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解读理论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严密的理性思维意识。
4.4 体育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
能力发展是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我们体育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概念关系,一定量知识的积累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和训练的介质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反过来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知识的高效掌握。在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显性的体育能力,如掌握动作情况、成绩标准等,更应重视对学生隐性的体育态度、体育习惯、情感意志以及交往和合作能力等心理标准,在体育课程新模式下的体育学习中,学生的心理感受应是:对体育运动的期盼;健康向上的自信心的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重视心理健康,是体育课程新模式与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的重要区别。
5 小结
本文对心理学视野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论述,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应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设想:课程目标的构建应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课程内容的构建应关注学科知识结构;课程实施应关注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智力;课程评价应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以期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谭炳坤,萧子健.现代西方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249-252.
〔2〕滕大春.今日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5-59.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4):17-20.
〔4〕钱杰,姜同仁.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5,(2):100-102.
〔5〕许春煌.论体育心理学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J〕.体育科学研究,2004,8(4):90-91.
〔6〕管勇生,杨云山,王斌,沈小乐,祝红.新课程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4,11(4):79-81.
(责任编辑:李远伟)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心理学;课程模式
1 前言
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蕴涵着素质教育理念。《纲要》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的栋梁,他们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精神,影响着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不少大学生因心理障碍的困扰,影响了身体健康、学习与生活、人际关系,甚至意欲轻生。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一直注重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适应新的要求提供参考,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更好地开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心理学理论简述——体育课程新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6世纪,来源于希腊文,属于哲学范畴。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就这样,心理学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客观规律的科学。科学的心理学是在描述心理现象的基础上,对心理现象进一步说明,并揭示其规律。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如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恩格斯曾把这些心理现象誉之为“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 感觉和知觉是人对所注意观察到的事物产生的心理活动,人们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着,从而获得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知活动,被称之为思维。在人脑中浮现人们对感知过事物的形象,心理学称为表象。对人脑中的表象再加工的过程,产生了人类特有的形象思维和创新事物一种心理现象,即想象。由此可见,感觉、知觉、思维、表象和想象这些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记忆是对构成这个连续过程起重要作用的一种心理条件。记忆是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方式回想起来,以某种痕迹铭记在头脑中的各种事物的心理活动。以上所描述的各种心理现象,就是人们经常表现出来的对客观事物与对象在认识方面的心理活动。同时,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也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热情或冷淡、喜爱或厌恶、高兴或烦恼等感受和体验,心理学上把这些态度体验,称之为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心理活动。可是,人们并不总是满足于对事物与对象的认识、感受和体验上,常常根据自己的对事物与对象的认识与态度体验上,进一步改造客观事物和对象,进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这就产生了人的动机、意向、决心、坚持性等意志方面的心理活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这三方面的心理活动,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三种心理过程又以其彼此制约、相互联系而构成人的整个心理过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包括心理学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体育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他们对体育的认知、情感、意志这三种心理活动是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之中的。如果学生不能从体育课程的学习与锻炼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就不可能对体育产生积极的兴趣,学生如果产生“身顺而心违”、“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心理问题,体育课程目标就无法实现,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评价都无从谈起。因此,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既要快乐,又要能吃苦。
3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社会生活环境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其本身固有的个性,他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是动态发展的,心理上表现出下述几个方面的特点。
3.1 智力发展水平达到高峰
大学生较中学阶段,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观察力显著提高,并且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所以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显著变化,对事物的认识开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善于从广泛的范围内观察问题,全面地思考问题,能够抓住问题的基本轮廓,不会忽视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辩证逻辑思维占优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喜欢独立地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2 情感情绪丰富而强烈
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发育逐渐成熟,接近于成人水平,处于体力充沛和精力旺盛的时期,有活力,热爱生活,富有激情。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范围日益扩大,注重与同学间的交往,社会性逐渐增强。随着他们生活空间的扩大、思维空间的扩展延伸、知识的积累与文化层次的提高,导致大学生情感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另外,大学生心理成熟又落后于生理成熟,价值观念尚不稳定,学习、生活、同学之间与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等变化,都会引起学生情绪的波动,容易偏激、冲动,心境变化快,因而大学生的情感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是不稳定的,情绪变化起伏大。
3.3 自我意识增强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及对周边事物的认识与体验。它是人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认识、情感、意志的综合体。大学生生理发育已经成熟,心理也在不断地成长,文化素质越高,其自我意识就越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尊心、好胜心增强,处处显示自己的独立,有自己的主见,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同。更加关注自我的发展,力图在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的模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使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认可、关心支持,反对教师把他们看成孩子,所以,处处显示自己的能力特别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要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3.4 社会需求迫切
大学生在校时期的学习与生活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是大学生与社会接轨时期。接受大学系统严格的专业学习与训练后,大学生思维独立性不断提高,喜欢发表自己独立思考后提出的观点,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增强自信。正因为如此,他们关注着国内外社会的发展,评判着各种社会现象,希望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独立思考后的想法,去改变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现象,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与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大学生这种迫切加入的社会需求,支配、指导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对他们大学时代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重要心理依据。
4 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构建的设想
基于以上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本文着眼于教育学语境中的课程建构,采用了“泰勒原理”所阐述建构课程所必需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的基本课程理念。因此,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设想,整体上应包括四个部分:
4.1 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教师应该通过挖掘学生理智与情感诸方面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确立学生的价值。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等因素是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有着引发动力、定型化、补偿化作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教育目的是完美人性的形成、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及人的自我实现。教育目标和目的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体育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当然,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也要关注学生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该突出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把体育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占教学主导地位的理念转向教学引导者与组织者的理念,以学生情感体验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题,充分发掘体育学科内外的非智力因素教学资源,让大脑左右半球协调发展,真正有效地促进个别化教学的发展。
4.2 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关注学科知识结构
结构主义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人们对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并以意义和结构而构造起来的模式。布鲁纳认为:“每种学科都有其结构。”因为各科“知识有其内在的联接关系,即内在的意义”,结构恰好似联接各种中心观念的结子。从客观上讲,“一些事物被欣赏、理解和记忆,这些事物必须是恰当地安装在具有内在意义的结构之中的”。奥苏贝尔也认为,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因此,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归为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现行高校体育教材文本是多样化、丰富多彩的,具有显性特征的学科,每篇内容都具有相对独立的非线性复杂知识系统。体育教师若能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体育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解构和重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认知图式的丰富和“扩容”,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问题的表征和解答,进而最大限度上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体育课程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上,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融合,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顺应或联合,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影响学生接受性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从学生方面讲,如能认识和理解体育这一学科的构造,他也就懂得了体育课程的意义。
4.3 体育课程实施——关注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智力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这一认知过程需要学生通过主动思维,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来建构对周围环境事物的理解与解释。大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增强,使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低级知识的掌握,他们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综合加工各种知识与信息,创造出新的技能、知识和方法。因此,体育课堂内容的实施,要重视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训练,体育课堂教学不能机械灌输。另外,他们也反对教师把他们看作孩子,反对“填鸭式”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反对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的支配方式。当然,这些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也违背了注重学生心理的教学理念,在体育课程实施上,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解读理论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严密的理性思维意识。
4.4 体育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
能力发展是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我们体育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概念关系,一定量知识的积累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和训练的介质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反过来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知识的高效掌握。在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显性的体育能力,如掌握动作情况、成绩标准等,更应重视对学生隐性的体育态度、体育习惯、情感意志以及交往和合作能力等心理标准,在体育课程新模式下的体育学习中,学生的心理感受应是:对体育运动的期盼;健康向上的自信心的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重视心理健康,是体育课程新模式与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的重要区别。
5 小结
本文对心理学视野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论述,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应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设想:课程目标的构建应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课程内容的构建应关注学科知识结构;课程实施应关注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智力;课程评价应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以期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谭炳坤,萧子健.现代西方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249-252.
〔2〕滕大春.今日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5-59.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4):17-20.
〔4〕钱杰,姜同仁.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5,(2):100-102.
〔5〕许春煌.论体育心理学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J〕.体育科学研究,2004,8(4):90-91.
〔6〕管勇生,杨云山,王斌,沈小乐,祝红.新课程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4,11(4):79-81.
(责任编辑:李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