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蒋晓松乘着一辆破旧的拖拉机鬼使神差地来到了海南省琼海市的博鳌小镇。自此,这座封闭许久的小镇开始变得开放与包容。
“我要把博鳌当作一个艺术品来做”,蒋晓松在心底里这样默念。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正是一步步按照自己的理想来刻画和描绘这座美丽小镇的。
蒋晓松曾是编剧和导演,捧回中国电视界的第一尊国际奖杯;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博鳌水城的开发商,由他最早倡议和发起的博鳌亚洲论坛,使海南琼海这座无名小镇一夜之间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交流平台。
因此,他也被称为“博鳌之父”。
從电影导演到房地产商人:像做艺术—样做博鳌
1950年初,周恩来总理向在香港影视界十分活跃的电影导演、影视企业家蒋君超发出邀请,蒋君超欣然回到内地,还成就了他与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女士的姻缘。1951年11月,他们的儿子蒋晓松出生了。“名人”之后的蒋晓松却并不幸运,与同龄人一样,他在安徽农村的知青生涯长达8年之久,直至1978年才回到上海,在交通大学做电教工作。
1980年初,经日本电视制片人牛山纯一的举荐,蒋晓松得以赴日本研修影视导演及制作。自此,蒋晓松在影视方面有了一番闪转腾挪的作为——他一力促成了中日电视节等许多交流活动;也因为他的努力,1983年,中国西藏首次向境外摄制组全面开放,蒋晓松率领一队人马,同黄宗英一起,钻进深山老林,拍摄了根据黄宗英同名报告文学改编的电视艺术片《小木屋》,并一举在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上荣获电视导演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这以后,由他策划制作的大型纪录片《中国》《故宫》等又陆续在日本NHK电视台播出……
在异国取得一系列艺术成就,还有温柔、可爱的妻女伴陪,蒋晓松本可以借助近水楼台的优势,在影视界继续开创自己的天地。但是,他忽然觉得有些不满足:他的艺术梦想仅凭镜头和屏幕似乎已不能完全实现,他要尝试用更多的途径和手段来编织艺术。面对大千世界,他选择了新的人生目标——投入商海。
1992年,蒋晓松来到了海南琼海市的博鳌小镇。博鳌一下子唤起了他在商业领域要进行“艺术创作”的巨大冲动—在他眼里,博鳌是世界上河流人海口中自然环境保存得最完美的处女地,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三江交汇直奔南海;沙坡岛、东屿岛、鸳鸯岛三岛与金牛岭、龙潭岭、田涌岭三岭遥相呼应。站在窄窄的玉带滩上,一边是静静流淌的万泉河,一边是白浪滔滔的南海,真真是融江、河、湖、海、山麓、岛屿于一体,集椰林、沙滩、奇石、温泉、田园于一身。走遍五大洲的蒋晓松惊喜地发现:世界上几乎找不到可以与博鳌相媲美的人间仙境。
艺术家的眼光与纯粹商人的眼光就是不一样。蒋晓松当时就意识到,博鳌需要开发,但更需要呵护。从一开始,他的“创作”就与众不同。他带人走遍博鳌,察看地形,调查物种,了解风俗民情;他请来国内外规划高手、生态专家研究设计;他还派出员工到泰国、日本、澳大利亚参观学习。尽管他第二年就拿到了开发批文,但却迟迟未动,而是花了三四年时间做准备,恰似为完成一部大制作的影视作品那样,实实在在先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对博鳌感兴趣的房地产商当然远不止蒋晓松一人,是时,有多达32家开发商几乎同时涌进博鳌,共签下32份土地转让合同。然而,国家宏观调控开始,整个海南的开发热骤然降温,博鳌已签约的32个项目大多划上了休止符。但蒋晓松没有放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绝不肯轻易弃之而去。在所有自认为头脑清醒反应灵敏的大小商家纷纷把手中的地皮或转卖、或低价套现而一溜烟地逃之夭夭时,他不仅没有走圈地卖钱的路子,还把开发面积由最初不足1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
坚守需要执著,“创作”更需要激情。影视导演出身的蒋晓松最不缺的就是激情与执著。蒋晓松把前期功课做足了,直到1996年1月,博鳌开始破土动工。而此时,有实力的房地产商早都弃琼北上,随后亚洲金融危机出现,更给蒋晓松的境况雪上加霜。最困难的时候,蒋晓松甚至把自己的车都卖掉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再怎么也得撑下去,再怎么也不能卖地——这是他固守的防线。
“博鳌之父”:缔造博鳌传奇
对蒋晓松来说,1997年7月28日夜晚的长谈是博鳌开发史上的里程碑。当其时,在博鳌沙坡岛上亚洲首个全岛型林克斯式高尔夫球场初建成,蒋晓松以个人名义请来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夫妇和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夫妇做客。他陪同他们乘坐游艇,饱览风光,继而请两位前政要为新建成的高尔夫球场开杆,还进行了首场较量,每人打满18洞。就在当晚的彻夜长谈中,两位前政要从APEC组织说到了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说起欧洲有欧盟,北美有北美自由贸易组织,非洲有非洲统一组织,可亚洲却没有自己的组织。亚洲国家不仅发展不平衡,而且语言、文化等各异,但是,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无论是发达还是不发达的亚洲国家,都渴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建立一个能深化亚洲各国之间交流、协调与合作的对话平台。而博鳌,由于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风光,是一个理想的“第三地”,完全可以把亚洲这个组织的总部设在这里,每年定期以“亚洲论坛”的方式,把亚洲各国的政界、商界、学术界的人士聚集在一起,轻松愉快地进行高层次的对话……
就这样,一个伟大的构想在此萌芽,一个为博鳌开发注入国际化之魂的火种在这个特别的夜晚被点燃了。
此后,由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提议,26个国家的代表共同发起成立博鳌亚洲论坛的构想逐渐成熟。蒋晓松不失时机地调整方向,开始全力为亚洲论坛搭台。博鳌将不仅仅是休闲度假的去处,还是召开国际会议的好地方,蒋晓松的工作日程也加快了节奏。1999年8月,中远集团、海南黄金海岸集团加盟,与蒋晓松的晓奥公司共同组建博鳌投资控股公司,蒋晓松出任董事长,大规模开发博鳌自此跃上快车道。
2001年2月27日,又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20多个国家的政要、前政要出席了会议。这一天,亚洲的声音开始从博鳌传向世界,蒋晓松的名字也从此与博鳌联系在一起。对于经历10年“献身”博鳌的蒋晓松来说,似乎正是苦尽甘来,得享成功果实的时候,他却决定从博鳌的光环中退出。2007年11月,蒋晓松突然对外宣布,他已经将持有的博鳌投资30%的股份卖给中信国安集团,后者将全资持有博鳌投资。蒋晓松就是蒋晓松,而蒋晓松之所以是蒋晓松,就在于他与众不同的能力——能够独树一帜、无中生有、点石成金地创作并完成一部又一部人间传奇!
本刊综合
“我要把博鳌当作一个艺术品来做”,蒋晓松在心底里这样默念。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正是一步步按照自己的理想来刻画和描绘这座美丽小镇的。
蒋晓松曾是编剧和导演,捧回中国电视界的第一尊国际奖杯;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博鳌水城的开发商,由他最早倡议和发起的博鳌亚洲论坛,使海南琼海这座无名小镇一夜之间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交流平台。
因此,他也被称为“博鳌之父”。
從电影导演到房地产商人:像做艺术—样做博鳌
1950年初,周恩来总理向在香港影视界十分活跃的电影导演、影视企业家蒋君超发出邀请,蒋君超欣然回到内地,还成就了他与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女士的姻缘。1951年11月,他们的儿子蒋晓松出生了。“名人”之后的蒋晓松却并不幸运,与同龄人一样,他在安徽农村的知青生涯长达8年之久,直至1978年才回到上海,在交通大学做电教工作。
1980年初,经日本电视制片人牛山纯一的举荐,蒋晓松得以赴日本研修影视导演及制作。自此,蒋晓松在影视方面有了一番闪转腾挪的作为——他一力促成了中日电视节等许多交流活动;也因为他的努力,1983年,中国西藏首次向境外摄制组全面开放,蒋晓松率领一队人马,同黄宗英一起,钻进深山老林,拍摄了根据黄宗英同名报告文学改编的电视艺术片《小木屋》,并一举在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上荣获电视导演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这以后,由他策划制作的大型纪录片《中国》《故宫》等又陆续在日本NHK电视台播出……
在异国取得一系列艺术成就,还有温柔、可爱的妻女伴陪,蒋晓松本可以借助近水楼台的优势,在影视界继续开创自己的天地。但是,他忽然觉得有些不满足:他的艺术梦想仅凭镜头和屏幕似乎已不能完全实现,他要尝试用更多的途径和手段来编织艺术。面对大千世界,他选择了新的人生目标——投入商海。
1992年,蒋晓松来到了海南琼海市的博鳌小镇。博鳌一下子唤起了他在商业领域要进行“艺术创作”的巨大冲动—在他眼里,博鳌是世界上河流人海口中自然环境保存得最完美的处女地,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三江交汇直奔南海;沙坡岛、东屿岛、鸳鸯岛三岛与金牛岭、龙潭岭、田涌岭三岭遥相呼应。站在窄窄的玉带滩上,一边是静静流淌的万泉河,一边是白浪滔滔的南海,真真是融江、河、湖、海、山麓、岛屿于一体,集椰林、沙滩、奇石、温泉、田园于一身。走遍五大洲的蒋晓松惊喜地发现:世界上几乎找不到可以与博鳌相媲美的人间仙境。
艺术家的眼光与纯粹商人的眼光就是不一样。蒋晓松当时就意识到,博鳌需要开发,但更需要呵护。从一开始,他的“创作”就与众不同。他带人走遍博鳌,察看地形,调查物种,了解风俗民情;他请来国内外规划高手、生态专家研究设计;他还派出员工到泰国、日本、澳大利亚参观学习。尽管他第二年就拿到了开发批文,但却迟迟未动,而是花了三四年时间做准备,恰似为完成一部大制作的影视作品那样,实实在在先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对博鳌感兴趣的房地产商当然远不止蒋晓松一人,是时,有多达32家开发商几乎同时涌进博鳌,共签下32份土地转让合同。然而,国家宏观调控开始,整个海南的开发热骤然降温,博鳌已签约的32个项目大多划上了休止符。但蒋晓松没有放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绝不肯轻易弃之而去。在所有自认为头脑清醒反应灵敏的大小商家纷纷把手中的地皮或转卖、或低价套现而一溜烟地逃之夭夭时,他不仅没有走圈地卖钱的路子,还把开发面积由最初不足1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
坚守需要执著,“创作”更需要激情。影视导演出身的蒋晓松最不缺的就是激情与执著。蒋晓松把前期功课做足了,直到1996年1月,博鳌开始破土动工。而此时,有实力的房地产商早都弃琼北上,随后亚洲金融危机出现,更给蒋晓松的境况雪上加霜。最困难的时候,蒋晓松甚至把自己的车都卖掉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再怎么也得撑下去,再怎么也不能卖地——这是他固守的防线。
“博鳌之父”:缔造博鳌传奇
对蒋晓松来说,1997年7月28日夜晚的长谈是博鳌开发史上的里程碑。当其时,在博鳌沙坡岛上亚洲首个全岛型林克斯式高尔夫球场初建成,蒋晓松以个人名义请来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夫妇和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夫妇做客。他陪同他们乘坐游艇,饱览风光,继而请两位前政要为新建成的高尔夫球场开杆,还进行了首场较量,每人打满18洞。就在当晚的彻夜长谈中,两位前政要从APEC组织说到了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说起欧洲有欧盟,北美有北美自由贸易组织,非洲有非洲统一组织,可亚洲却没有自己的组织。亚洲国家不仅发展不平衡,而且语言、文化等各异,但是,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无论是发达还是不发达的亚洲国家,都渴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建立一个能深化亚洲各国之间交流、协调与合作的对话平台。而博鳌,由于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风光,是一个理想的“第三地”,完全可以把亚洲这个组织的总部设在这里,每年定期以“亚洲论坛”的方式,把亚洲各国的政界、商界、学术界的人士聚集在一起,轻松愉快地进行高层次的对话……
就这样,一个伟大的构想在此萌芽,一个为博鳌开发注入国际化之魂的火种在这个特别的夜晚被点燃了。
此后,由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提议,26个国家的代表共同发起成立博鳌亚洲论坛的构想逐渐成熟。蒋晓松不失时机地调整方向,开始全力为亚洲论坛搭台。博鳌将不仅仅是休闲度假的去处,还是召开国际会议的好地方,蒋晓松的工作日程也加快了节奏。1999年8月,中远集团、海南黄金海岸集团加盟,与蒋晓松的晓奥公司共同组建博鳌投资控股公司,蒋晓松出任董事长,大规模开发博鳌自此跃上快车道。
2001年2月27日,又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20多个国家的政要、前政要出席了会议。这一天,亚洲的声音开始从博鳌传向世界,蒋晓松的名字也从此与博鳌联系在一起。对于经历10年“献身”博鳌的蒋晓松来说,似乎正是苦尽甘来,得享成功果实的时候,他却决定从博鳌的光环中退出。2007年11月,蒋晓松突然对外宣布,他已经将持有的博鳌投资30%的股份卖给中信国安集团,后者将全资持有博鳌投资。蒋晓松就是蒋晓松,而蒋晓松之所以是蒋晓松,就在于他与众不同的能力——能够独树一帜、无中生有、点石成金地创作并完成一部又一部人间传奇!
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