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dl_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集目的性、工具性、交互性为一体的学习方式。虽然已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中,但其仍然存在合作学习倾向于形式化、合作规划时间缺乏科学性、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导致《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将围绕合作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展开论述,以期通过具有创新性的教学途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合作学习;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0-0078-01
  《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课程中包括历史、地理、道德和社会的全面内容,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该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基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合作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1.合作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正深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而《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教学要做到与时俱进,以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全面素质型人才为己任,切实做好《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应用的工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注重整体的利益然后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相协调,利用这种新型的探究模式,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提高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每个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角度不同,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机会,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加深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对于存有争议的问题,学生通过大胆地论述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2.合作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目标意识策略
  有效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即早做准备。在合作学习开展之前,教师应充分引入任务目标、目的和评分标准给学生,避免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并确保能有效的实施合作学习。以一位教师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的一个片段为例: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们仔细看图,并谈谈家人和朋友在成长过程中为自己做了些什么。然而,老师宣布他会再提出问题后就让同学们开始合作学习并且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到三分钟就宣布讨论结束,这时,有一些同学还没弄清楚本次学习的任务,有些团体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的主题,一些团体还没分配好各成员的任务。这样做不仅达不到合作学习预期的目的与效果,还让学生们对合作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所以,要想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就一定要留给同学们充裕的明确目标的时间。
  (2)合理分组策略
  《品德与社会》的许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以在小组教学过程中建立从实际生活中选择的一些集体学习情境,并安排集体完成学习任务。在对学生分组时,教师需要保持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要保证小组之间的同质性,实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分组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机性。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还可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共同进步。例如,在《合作的乐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出小组中每个人都可以做的问题,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的角色,例如小组中的某个人是记录员,某个人是面试官,某个人是记者等等,确保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记录他们的学习经历,仔细地结合调查结果并分享结果。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还能学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良性互动策略
  在教授《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时,教师需要与学生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这是讲好《品德与社会》课的前提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良性互动的目的是有效的实现合作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开展。作为合作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教师需要参与课堂讨论。例如,当教授《这样玩才开心》时,老师将带领学生参加操场活动,并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来玩游戏。活动结束后,老师和学生将一起回到教室,然后问学生:你最喜欢和谁一起玩游戏?你最喜欢玩的是哪个游戏?等等,因为每个人都刚刚结束室外活動,心情很开心,不同的群体都有不同的见解,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能活跃起来。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的形成时期,一个有意义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仅能起到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促使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合作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柳其敏.品德与社会课中有效合作学习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6(10):28
  [2]于清信.合作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6):142-149
  [3]秦秋萍.浅谈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J].中华少年,2017(20):58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的教育是知识的教育,而在新课标的课程改革中,小学生的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都要求重视起来,小学音乐教育不仅能在学生的成长阶段给予良好的艺术熏陶、丰富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全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锻炼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技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美术课堂是学生初中阶段的学科之一,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今后学习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阐述课堂资源建构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探究提高初中美术课堂资源建构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资源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
期刊
摘 要:音乐因情感而升华,在音乐中少不了情感的身影。因此从小学音乐教学开始,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在掌握音乐这门学科的同时,从中体会到音乐中的喜、怒、哀、乐,对音乐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本文将会在分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以及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模式教学做出分析。  关键词:情感教学;音乐课堂;有效渗透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即通常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始终以被动者的身份来对教师所讲授和灌输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如此一来,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难以深化学生的理解感知,进而极易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因此,采取何种举措才能扭转语文教学长期低效的现状,以促进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理应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当前应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 要:音乐可以说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音乐也可以说是最难学的学科之一。音乐本属于美育学科范畴,不仅肩负着教给学生基础乐理知识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健康的价值观的责任。作为当代音乐教师,我们也不可能完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同样需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音乐教学更有价值。本文笔者就从一名初中音乐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新时期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
期刊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主要目标,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与他们生活较为密切的科学知识,让他们对什么是科学有一定的概念,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科学,使他们逐步掌握学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科学实践活动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储备为基础,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学,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指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做出猜测—设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生物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生物成绩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制定好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生物知识点,同时教师要提升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质量。而教师要以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分析知识点,是教师在教学前要考虑到的问题,在不久前,美国的一位教授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提出了“概念图”这一概念。而这样的教
期刊
摘 要:目前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当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思维和各项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新课改,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强调记叙文文章的关键语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0-0084-01  1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都不再适应现代的教学,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初中阶段,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具有很多的环节,课前预习就要其中之一,在预习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适当的预习任务供学生学习,要引导学生预习教学的重点内容,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
期刊
摘 要:语文学科凭借其对以生活与生命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的囊括而成为学生人文精神与个性化素养成长发展的所在地,而学生自由精神与独立意志的养成恰是影响其一生的品格要素。所以,在学生心智情感理解接收力皆发展一定程度而亟需加以正确引导的高中语文教育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此文本阅读的平台资源,通过对人物精神特征、思想利弊的分析,联系现实以得出真正具有指导意义的正确价值观念的方式,实现对学生自由精神成长的引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