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幼儿园是孩子走入社会的第一步,没有了家人的呵护,孩子能适应吗?他们在幼儿园会遇到哪些让您烦心的事情呢?在此,我们罗列以下几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憋尿
朵朵妈:我女儿今年3岁,上幼儿园小班。最近我发现,孩子在幼儿园不愿上厕所。每天下班去接她的时候,我都看着她夹着两条腿走路,憋得不行了。她说,因为班上有个小朋友上厕所的时间太长,遭到了老师的‘批评’,所以她就害怕了,宁可忍着也不去。这样下去,孩子还不得憋出病来?
专家分析:孩子出现憋尿的情况,幼儿园的老师是有一定责任的。不过,幼儿园一个老师至少看十几个孩子,照顾不周的情况也是有的。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平时要多和孩子聊天,了解幼儿园的状况。接送孩子的时候多问问老师,孩子在园里有没有什么“异常”。朵朵之所以憋尿,是因为她把上厕所和受批评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消除朵朵对上厕所的恐惧,对上厕所的问题进行正面强化。
尿湿裤子
林林妈:我们家孩子和朵朵恰好相反。朵朵是憋尿,林林是憋不住尿,经常尿湿裤子。这又该怎么办呢?
专家分析:小班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尿裤子的情况。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教孩子学会说“我要小便”,“我要拉臭臭”;告诉孩子如果老师工作忙,没听见,要拉着老师的衣角,引起她的注意。如果孩子总是尿湿裤子的话,家长要提前告诉老师,多照顾自己的孩子,而且要准备一套干净衣裤给孩子备用。
不合群
清畅妈:我家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就不喜欢和陌生的小朋友玩。进入幼儿园后,看到那么多陌生的小朋友,他就有点胆怯,课上也不敢主动加入到小伙伴的游戏中。
专家分析:从被动交往到主动交往再到善于交往,是孩子人际交往水平不断提高的具体表现。入园不久的孩子喜欢独立游戏,还没有学会与小朋友一起玩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父母需要先培养孩子主动交往的意识和态度,并指导孩子学会正确的交往行为与方式,孩子的交往能力就会从主动交往发展到善于交往了。
妈妈可以多带孩子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活动,或者带孩子去公园、广场等人多的地方活动,改变孩子的习惯。
“罢学”
轩轩妈:上幼儿园没多久,我家孩子就开始“罢学”了。他说家里比幼儿园舒适,有很多自己喜欢的玩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周四、周五那两天还好点,跟他说快到周末了,再去一两天就回家休息了,还能把他哄着带去幼儿园。周一可就麻烦了,好说歹说就是不想去,真不知道怎么办好!
专家分析:孩子上幼儿园后总是会受到一些管束,玩具还得跟小朋友分着玩,他们觉得幼儿园没有家里自由而“罢学”也是可以理解的。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妈妈要上班,幼儿园没有妈妈,家里也没有妈妈;孩子长大能自己吃饭了,不能再喂饭,所以幼儿园老师不喂饭,妈妈也不能喂饭;自己玩玩具没有意思,与小朋友一起玩才有意思,让小朋友玩你的,你也玩小朋友的,大家一起玩的玩具更多……总之,所有这些观念、认识和快乐体验,没有集体生活经验的孩子不会顺利地自发产生,需要父母的引导。
爱生病
果果妈:我家孩子体质本来就不大好,平时的“小毛病”也不少。现在入园了,早上送去,晚上才能接出来,也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是吃坏肚子了,还是热着冷着了,老是爱生病。虽然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可总是断断续续的感冒、咳嗽,真让人闹心!
专家分析:由于孩子6个月到一岁半甚至两岁都是在家庭中养育,环境比较小,交叉感染和传染疾病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在6个月到两岁之间孩子的生病率并不高。但是这个时候孩子体内的免疫系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孩子一进入幼儿园,这个弱项就表现出来。在几百个孩子共同生活的集体环境当中,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上百倍增加,生病就变得非常容易。
如果孩子只是一般的低热、咳嗽或流鼻涕,除了必要的治疗之外,父母还是应该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并向老师说明情况,幼儿园老师会对有病的孩子格外关注。如果孩子稍有小病就放弃上幼儿园,反而会延长其适应期。周末时,尽量按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活动,让幼儿准时吃饭、休息。
受欺负
乐乐妈:我女儿也是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说话也不爱动,在幼儿园里更是常常受小朋友欺负。有好几次我送她去幼儿园后在窗户外偷偷看她,拿在手里的好玩的玩具总是会被别的小朋友抢。她自己也不敢吭声,或者玩其它没人要的玩具,或者呆坐着。我女儿怎么这么懦弱呢,被人欺负了,也不知道去要回来。
专家分析:刚上幼儿园,很多孩子都还没有学会交往,抢玩具和玩具被抢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且小班的孩子虽然自己手里有玩具,也总是喜欢别人手里的玩具,这种争抢的事情屡见不鲜。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抢矛盾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是他们学习交往的好时机,所以父母不要见了冲突就制止,剥夺了孩子完整的交往体验。
在争抢中失败的孩子,往往泪眼汪汪,但是不要见孩子哭就替他解决问题,可以蹲下来问问孩子:“你的玩具被人抢走了,你想怎么办?”告诉老师,是求助的态度;把玩具护紧不让人抢,是自我保护的态度;哭泣,是博得同情的态度;想办法把玩具抢回来,是主动还击的态度;玩具被抢走了,自己再玩别的,是宽容的态度。每种办法代表一种人生态度,让孩子做出选择,只要他愿意都有助于他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
憋尿
朵朵妈:我女儿今年3岁,上幼儿园小班。最近我发现,孩子在幼儿园不愿上厕所。每天下班去接她的时候,我都看着她夹着两条腿走路,憋得不行了。她说,因为班上有个小朋友上厕所的时间太长,遭到了老师的‘批评’,所以她就害怕了,宁可忍着也不去。这样下去,孩子还不得憋出病来?
专家分析:孩子出现憋尿的情况,幼儿园的老师是有一定责任的。不过,幼儿园一个老师至少看十几个孩子,照顾不周的情况也是有的。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平时要多和孩子聊天,了解幼儿园的状况。接送孩子的时候多问问老师,孩子在园里有没有什么“异常”。朵朵之所以憋尿,是因为她把上厕所和受批评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消除朵朵对上厕所的恐惧,对上厕所的问题进行正面强化。
尿湿裤子
林林妈:我们家孩子和朵朵恰好相反。朵朵是憋尿,林林是憋不住尿,经常尿湿裤子。这又该怎么办呢?
专家分析:小班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尿裤子的情况。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教孩子学会说“我要小便”,“我要拉臭臭”;告诉孩子如果老师工作忙,没听见,要拉着老师的衣角,引起她的注意。如果孩子总是尿湿裤子的话,家长要提前告诉老师,多照顾自己的孩子,而且要准备一套干净衣裤给孩子备用。
不合群
清畅妈:我家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就不喜欢和陌生的小朋友玩。进入幼儿园后,看到那么多陌生的小朋友,他就有点胆怯,课上也不敢主动加入到小伙伴的游戏中。
专家分析:从被动交往到主动交往再到善于交往,是孩子人际交往水平不断提高的具体表现。入园不久的孩子喜欢独立游戏,还没有学会与小朋友一起玩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父母需要先培养孩子主动交往的意识和态度,并指导孩子学会正确的交往行为与方式,孩子的交往能力就会从主动交往发展到善于交往了。
妈妈可以多带孩子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活动,或者带孩子去公园、广场等人多的地方活动,改变孩子的习惯。
“罢学”
轩轩妈:上幼儿园没多久,我家孩子就开始“罢学”了。他说家里比幼儿园舒适,有很多自己喜欢的玩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周四、周五那两天还好点,跟他说快到周末了,再去一两天就回家休息了,还能把他哄着带去幼儿园。周一可就麻烦了,好说歹说就是不想去,真不知道怎么办好!
专家分析:孩子上幼儿园后总是会受到一些管束,玩具还得跟小朋友分着玩,他们觉得幼儿园没有家里自由而“罢学”也是可以理解的。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妈妈要上班,幼儿园没有妈妈,家里也没有妈妈;孩子长大能自己吃饭了,不能再喂饭,所以幼儿园老师不喂饭,妈妈也不能喂饭;自己玩玩具没有意思,与小朋友一起玩才有意思,让小朋友玩你的,你也玩小朋友的,大家一起玩的玩具更多……总之,所有这些观念、认识和快乐体验,没有集体生活经验的孩子不会顺利地自发产生,需要父母的引导。
爱生病
果果妈:我家孩子体质本来就不大好,平时的“小毛病”也不少。现在入园了,早上送去,晚上才能接出来,也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是吃坏肚子了,还是热着冷着了,老是爱生病。虽然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可总是断断续续的感冒、咳嗽,真让人闹心!
专家分析:由于孩子6个月到一岁半甚至两岁都是在家庭中养育,环境比较小,交叉感染和传染疾病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在6个月到两岁之间孩子的生病率并不高。但是这个时候孩子体内的免疫系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孩子一进入幼儿园,这个弱项就表现出来。在几百个孩子共同生活的集体环境当中,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上百倍增加,生病就变得非常容易。
如果孩子只是一般的低热、咳嗽或流鼻涕,除了必要的治疗之外,父母还是应该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并向老师说明情况,幼儿园老师会对有病的孩子格外关注。如果孩子稍有小病就放弃上幼儿园,反而会延长其适应期。周末时,尽量按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活动,让幼儿准时吃饭、休息。
受欺负
乐乐妈:我女儿也是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说话也不爱动,在幼儿园里更是常常受小朋友欺负。有好几次我送她去幼儿园后在窗户外偷偷看她,拿在手里的好玩的玩具总是会被别的小朋友抢。她自己也不敢吭声,或者玩其它没人要的玩具,或者呆坐着。我女儿怎么这么懦弱呢,被人欺负了,也不知道去要回来。
专家分析:刚上幼儿园,很多孩子都还没有学会交往,抢玩具和玩具被抢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且小班的孩子虽然自己手里有玩具,也总是喜欢别人手里的玩具,这种争抢的事情屡见不鲜。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抢矛盾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是他们学习交往的好时机,所以父母不要见了冲突就制止,剥夺了孩子完整的交往体验。
在争抢中失败的孩子,往往泪眼汪汪,但是不要见孩子哭就替他解决问题,可以蹲下来问问孩子:“你的玩具被人抢走了,你想怎么办?”告诉老师,是求助的态度;把玩具护紧不让人抢,是自我保护的态度;哭泣,是博得同情的态度;想办法把玩具抢回来,是主动还击的态度;玩具被抢走了,自己再玩别的,是宽容的态度。每种办法代表一种人生态度,让孩子做出选择,只要他愿意都有助于他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