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改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为新课程无论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还是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于是,牵动着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魏书生说“教师是做什么的?是扛活的”“扛活”意味着“服务”,说明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为“教”与“学”找到了结合点。于是,我逐渐地更新了教学观念,放下了架子,树立了服务的思想,把自己彻底变为“公仆”,让学生由原来的“奴隶”变为真正的“主人”。
近二年来,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我一直不断地探索、研究如何践行魏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集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的优化组合模式,它能真正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下面,对“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谈一下践行体会。
一、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法宝
众所周知,“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其结构组合分为三个阶段,即:预习阶段、自学阶段、测评阶段。首先,谈一下预习阶段的做法与感悟,新学期伊始,我就组织学生进行全册教材大预习,让学生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和学习目标,其次再进行单元教材中预习,让学生了解每一单元的教学课时、知识点,以及教学目标等;最后进行每一节课的课前小预习,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做好指导工作,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求,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知道预习内容,掌握预习方法,从而,提高预习效果。久之,学生都养成了主动预习的好习惯,而且,大部分学生不用老师指导,就能达到预习效果,这样,就排除了空耗时间,把时间的主动权完全的归还了学生,预习为课堂教学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针对学生预习的障碍及暴露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互动交流。要求学会的教没有学会的,不懂的询问已懂的,由两两合作达成群体互动。但是,起初,教学中的合作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于是,我边实践边探究,意识到:第一,有的合作小组不能有效的形成整体,显得零散;第二,小组内没有能起到骨干作用的核心人物,显得合作无主;第三,有的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显得不主动;第四,有的小组对于人物分配不明确,显得无所事事;第五,合作时间把握不当,显得效率低。积于种种现状,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觉得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取得实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合作学习的分组要科学,每组中必须具备一名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乐于助人的学生作为组长,在小组活动的时候,他可以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负责组织小组的合作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時候,能够引导本组有困难的同学扫除学习上的障碍;在偏离学习目标时,能够掌握好分寸,以至于不偏离讨论的话题。2、合作问题的任务要得当。做到难易适度,如果合作所要完成的任务不加思考就可以完成,这样,小组合作就流于形式,对问题不能有实质性的深究。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将不知如何下手,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造成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因此,我在备课时,就设计好小组合作的任务,巧妙地抓住学生的质疑,精心地设计好问题。3、小组学习的程序要清晰。在小组学习中,尤其是讨论交流,有时往往是乱哄哄的一片,看似讨论激烈,其实没有实效性。导致讨论以后也没有寻求到最佳效果,这样也就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因此,在小组合作、讨论之前,先让学生充分地独立思考片刻,然后各抒己见,进行充分的交流,而后再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从而确定本组的最佳方案,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得出最终的结论。4、合作学习的时间要适当。首先,每次课堂上小组合作的次数要得当。一节课的分组讨论不宜过多,只有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集中、深入,获得较高的质量;其次,每次合作讨论的时间要恰当。教师在小组合作之前,要对学习时间做一个大致的估算,做到心中有数,并亲身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讨论之中,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机制,调整学习时间。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合作效果。
三、“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整体感悟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体现了“预习、自学、测评”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教学法改变了以往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整天处于被动的应付,把“被动性”转变为“主动性”,把“强制性”转变为“能动性”,把简单重复性转变为“体验性”。通过这样的教学,就把以前教师的“教知识”转变为学生自觉地“学方法”,使学生学得更深刻、更主动,这种教学模式规范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我觉得切实可行。
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践行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有效举措,它体现“规律由学生自主发现,方法由学生自主寻找,思维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的先进理念。所以,我们要勇立潮头,挑站自我,勤奋求实,把模式运用到最佳,落到实处,力求互动提高,争取创新发展。
近二年来,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我一直不断地探索、研究如何践行魏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集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的优化组合模式,它能真正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下面,对“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谈一下践行体会。
一、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法宝
众所周知,“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其结构组合分为三个阶段,即:预习阶段、自学阶段、测评阶段。首先,谈一下预习阶段的做法与感悟,新学期伊始,我就组织学生进行全册教材大预习,让学生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和学习目标,其次再进行单元教材中预习,让学生了解每一单元的教学课时、知识点,以及教学目标等;最后进行每一节课的课前小预习,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做好指导工作,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求,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知道预习内容,掌握预习方法,从而,提高预习效果。久之,学生都养成了主动预习的好习惯,而且,大部分学生不用老师指导,就能达到预习效果,这样,就排除了空耗时间,把时间的主动权完全的归还了学生,预习为课堂教学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针对学生预习的障碍及暴露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互动交流。要求学会的教没有学会的,不懂的询问已懂的,由两两合作达成群体互动。但是,起初,教学中的合作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于是,我边实践边探究,意识到:第一,有的合作小组不能有效的形成整体,显得零散;第二,小组内没有能起到骨干作用的核心人物,显得合作无主;第三,有的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显得不主动;第四,有的小组对于人物分配不明确,显得无所事事;第五,合作时间把握不当,显得效率低。积于种种现状,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觉得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取得实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合作学习的分组要科学,每组中必须具备一名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乐于助人的学生作为组长,在小组活动的时候,他可以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负责组织小组的合作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時候,能够引导本组有困难的同学扫除学习上的障碍;在偏离学习目标时,能够掌握好分寸,以至于不偏离讨论的话题。2、合作问题的任务要得当。做到难易适度,如果合作所要完成的任务不加思考就可以完成,这样,小组合作就流于形式,对问题不能有实质性的深究。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将不知如何下手,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造成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因此,我在备课时,就设计好小组合作的任务,巧妙地抓住学生的质疑,精心地设计好问题。3、小组学习的程序要清晰。在小组学习中,尤其是讨论交流,有时往往是乱哄哄的一片,看似讨论激烈,其实没有实效性。导致讨论以后也没有寻求到最佳效果,这样也就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因此,在小组合作、讨论之前,先让学生充分地独立思考片刻,然后各抒己见,进行充分的交流,而后再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从而确定本组的最佳方案,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得出最终的结论。4、合作学习的时间要适当。首先,每次课堂上小组合作的次数要得当。一节课的分组讨论不宜过多,只有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集中、深入,获得较高的质量;其次,每次合作讨论的时间要恰当。教师在小组合作之前,要对学习时间做一个大致的估算,做到心中有数,并亲身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讨论之中,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机制,调整学习时间。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合作效果。
三、“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整体感悟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体现了“预习、自学、测评”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教学法改变了以往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整天处于被动的应付,把“被动性”转变为“主动性”,把“强制性”转变为“能动性”,把简单重复性转变为“体验性”。通过这样的教学,就把以前教师的“教知识”转变为学生自觉地“学方法”,使学生学得更深刻、更主动,这种教学模式规范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我觉得切实可行。
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践行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有效举措,它体现“规律由学生自主发现,方法由学生自主寻找,思维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的先进理念。所以,我们要勇立潮头,挑站自我,勤奋求实,把模式运用到最佳,落到实处,力求互动提高,争取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