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课异构”是在新课改要求下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吸收不同授课老师的优点,从而形成更为高效的教学模式,同时此种教学方法也更能帮助完成不同情况的“因材施教”。据此,研究高中语文“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同课异构”教学方法的相关概述
(一)“同课异构”的含义
“同课异构”指的是同一节课程的内容由不同的老师从自身的理解与备课情况出发从而导致上课的风格、节奏有所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方法从而多元化的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对不同老师授课内容的对比,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而综合起来各取所需的教学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能够保障整个教学活动能够立足学生真实情况,从而完成丰富性的教学任务,同时此种教学方式也可以通过互动交流平台的建立,从而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与学习合作提供方便。
导致不同老师的教学情况产生差异的因素不尽相同,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容易让老师产生概念误区。部分老师觉得该种教学方法应当将关键点落到“异”上,主要强调的是教学内容必须推陈出新,教学方式也要花样繁多,而有的老师则认为此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将授课任务作为最终目标,因而在课堂上,这种形式上的“异构”则并不常见。总的来说,“同课异构”及时将两种思想结合到一起,并且通过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理论更好地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思辨提升,所以,掌握好正確的“同课异构”教学方法,也一定能够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获益匪浅。
(二)“同课异构”教学方法的背景
“同课异构”教学方法的产生,是在新课标改革的条件下逐步发展起来,由于新课改中的个性化要求,使得老师必须针对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完成课程教育,而非过去“囫囵吞枣”式的灌输。当下所实行的同课异构教学,主要也从两个方面印证了教学发展的需要。其一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往往是基于自身的认识而展开的学习活动,因而课堂中所能获取的知识内容也主要是以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载体,这便显示出了只有通过拓宽学生了解认识知识内容的空间,才能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够汲取到更多的知识养分。学生对于老师来说,也往往更加需要老师利用不同的方式予以引导,从而才能保证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素质培养都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其二是“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也对授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够选择更多的老师,这也表明了老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风格、涵养水平以及思维方式都要不断地向前进步,才能使老师在增强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喜好。在“同课异构”的教学实践中,老师通常也会面临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与摩擦,而从这种“百家争鸣”的教学中,也能够使老师大有获益,进而达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提升的目标。
二、以课文《项链》为例“同课异构”的具体实施方法
要在具体的高中语文课文《项链》的教学实践中实施“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概括来说需要从以下方面予以把握:
第一,针对教学对象的特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激发。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所面临的学生是一班已经初步形成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无论是成长经历、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不同也使得这些学生在学习中所能投入的精力也是不同的。那么要在课堂中将不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则需要老师做好备课工作,从问题设计入手,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在《项链》这篇课文中,老师所订立的教学目标通常为: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涵,并对文中的悲剧事件产生的根源进行探究,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以及塑造学生思辨能力的目标。顺着这些教学目标的引导以及“同课异构”方式的运用,老师便可以首先提出问题:“项链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饰品之一,而且项链这种物品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被蕴含独特的含义,一条项链同一条锁链在某些作品中也是相互融合的。今天同学们要学习的课文《项链》中,究竟是否也是一条能够勒住故事人物咽喉的锁链,便需要学生在阅读后慢慢地深入理解。”当同学们完成初步理解后,老师便结合“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将不同老师对于《项链》的理解予以展现,譬如,课文中“要是那时那挂项链没有丢失,她现在又是怎样的景况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的奇怪也多么的变化无常,一件极小的事情就能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从该选段中,老师要多方面的从主人公马蒂尔德的悲剧人生中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是人生的境遇变迁还是虚荣心思想的作祟?等等,通过这种多角度的分析,便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第二,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交流合作,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对于课文内容的总结反思。当老师完成了课程的初步导入后,还需要对学生的求知欲进行激发,其中开展交流合作便是一种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挂图资料等资源对学生的思考方向加以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自主探究知识内容的能力,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例如,老师运用多媒体向同学们播放《项链》中的选段,当展示了“弗莱思节妇人感动极了……可是我那挂项链是假的,最多也就值五百法郎……”老师也需要让学生展开发散性的思维。作者的这个结尾突如其来,显得有些不合情理,那么同学们是怎样认为的?当提出这类开放性问题时,学生便可以结合课文开展合作讨论,从而多角度的对课文进行分析探讨。
第三,完成好其他相关辅助性工作。例如,对于能力水平有所差异的学生,老师要开展更多的训练活动。此外,在完成了上述的基本教学之后,仍然需要老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结合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既能够帮助老师总结每次课堂实践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促使老师能够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获取更多的有益经验。其次这种对于教学实践的反思也能够促使老师在对教学结果进行及时检测时,能够更好地把握好范围和方向,从而真正检验到“同课异构”的教学优势是否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同课异构”的方法研究,不仅有利于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够更大的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激情,从而真正满足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要求。因而,只有不断做好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究,并将结果积极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以此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更为显著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雄辉.浅析同课异构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117.
[2]刘祥.“同课异构”还是“同文异构”——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J].语文建设,2012,17:32-35.
[3]骆志敏.同课不同样——开展地理同课异构带来的启示[J].学周刊,2013,33:116.
袁小波,四川南充市高级中学教师。
一、“同课异构”教学方法的相关概述
(一)“同课异构”的含义
“同课异构”指的是同一节课程的内容由不同的老师从自身的理解与备课情况出发从而导致上课的风格、节奏有所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方法从而多元化的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对不同老师授课内容的对比,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而综合起来各取所需的教学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能够保障整个教学活动能够立足学生真实情况,从而完成丰富性的教学任务,同时此种教学方式也可以通过互动交流平台的建立,从而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与学习合作提供方便。
导致不同老师的教学情况产生差异的因素不尽相同,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容易让老师产生概念误区。部分老师觉得该种教学方法应当将关键点落到“异”上,主要强调的是教学内容必须推陈出新,教学方式也要花样繁多,而有的老师则认为此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将授课任务作为最终目标,因而在课堂上,这种形式上的“异构”则并不常见。总的来说,“同课异构”及时将两种思想结合到一起,并且通过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理论更好地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思辨提升,所以,掌握好正確的“同课异构”教学方法,也一定能够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获益匪浅。
(二)“同课异构”教学方法的背景
“同课异构”教学方法的产生,是在新课标改革的条件下逐步发展起来,由于新课改中的个性化要求,使得老师必须针对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完成课程教育,而非过去“囫囵吞枣”式的灌输。当下所实行的同课异构教学,主要也从两个方面印证了教学发展的需要。其一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往往是基于自身的认识而展开的学习活动,因而课堂中所能获取的知识内容也主要是以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载体,这便显示出了只有通过拓宽学生了解认识知识内容的空间,才能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够汲取到更多的知识养分。学生对于老师来说,也往往更加需要老师利用不同的方式予以引导,从而才能保证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素质培养都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其二是“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也对授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够选择更多的老师,这也表明了老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风格、涵养水平以及思维方式都要不断地向前进步,才能使老师在增强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喜好。在“同课异构”的教学实践中,老师通常也会面临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与摩擦,而从这种“百家争鸣”的教学中,也能够使老师大有获益,进而达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提升的目标。
二、以课文《项链》为例“同课异构”的具体实施方法
要在具体的高中语文课文《项链》的教学实践中实施“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概括来说需要从以下方面予以把握:
第一,针对教学对象的特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激发。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所面临的学生是一班已经初步形成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无论是成长经历、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不同也使得这些学生在学习中所能投入的精力也是不同的。那么要在课堂中将不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则需要老师做好备课工作,从问题设计入手,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在《项链》这篇课文中,老师所订立的教学目标通常为: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涵,并对文中的悲剧事件产生的根源进行探究,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以及塑造学生思辨能力的目标。顺着这些教学目标的引导以及“同课异构”方式的运用,老师便可以首先提出问题:“项链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饰品之一,而且项链这种物品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被蕴含独特的含义,一条项链同一条锁链在某些作品中也是相互融合的。今天同学们要学习的课文《项链》中,究竟是否也是一条能够勒住故事人物咽喉的锁链,便需要学生在阅读后慢慢地深入理解。”当同学们完成初步理解后,老师便结合“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将不同老师对于《项链》的理解予以展现,譬如,课文中“要是那时那挂项链没有丢失,她现在又是怎样的景况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的奇怪也多么的变化无常,一件极小的事情就能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从该选段中,老师要多方面的从主人公马蒂尔德的悲剧人生中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是人生的境遇变迁还是虚荣心思想的作祟?等等,通过这种多角度的分析,便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第二,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交流合作,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对于课文内容的总结反思。当老师完成了课程的初步导入后,还需要对学生的求知欲进行激发,其中开展交流合作便是一种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挂图资料等资源对学生的思考方向加以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自主探究知识内容的能力,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例如,老师运用多媒体向同学们播放《项链》中的选段,当展示了“弗莱思节妇人感动极了……可是我那挂项链是假的,最多也就值五百法郎……”老师也需要让学生展开发散性的思维。作者的这个结尾突如其来,显得有些不合情理,那么同学们是怎样认为的?当提出这类开放性问题时,学生便可以结合课文开展合作讨论,从而多角度的对课文进行分析探讨。
第三,完成好其他相关辅助性工作。例如,对于能力水平有所差异的学生,老师要开展更多的训练活动。此外,在完成了上述的基本教学之后,仍然需要老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结合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既能够帮助老师总结每次课堂实践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促使老师能够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获取更多的有益经验。其次这种对于教学实践的反思也能够促使老师在对教学结果进行及时检测时,能够更好地把握好范围和方向,从而真正检验到“同课异构”的教学优势是否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同课异构”的方法研究,不仅有利于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够更大的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激情,从而真正满足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要求。因而,只有不断做好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究,并将结果积极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以此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更为显著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雄辉.浅析同课异构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117.
[2]刘祥.“同课异构”还是“同文异构”——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J].语文建设,2012,17:32-35.
[3]骆志敏.同课不同样——开展地理同课异构带来的启示[J].学周刊,2013,33:116.
袁小波,四川南充市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