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耗时低效,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职高语文教学疏离了生活。具体表现在:①重专业轻语文,忽视语文对生活的重要作用。②学习方法单一,忽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③课外阅读量少,忽视语文学习的生活积累。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现状;疏离生活;反思
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高中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这一培养目标中承担着一份重要的责任,也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部在1998年7月颁布的《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最重要的基礎工具,语文课是职业高级中学各类专业必修主要文化基础课。对职业高中学生学好各科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全面素质,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以及日后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事实上,占很多课时的语文教学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教学处于沉闷、低迷的状态,形成耗时低效的局面,陷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这样的教学处境,怎能达到《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提出的“满足儿童基本学习需要”这一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呢?又怎能给予学生“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呢?笔者本着“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反思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意在引起职高语文教师的注意,共同探讨解决的途径,提高职校语文教学的效果,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发展打好基础。
一、语文学习与生活
1.重专业轻语文,忽视语文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职业高中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学习成绩较差,其语文学习基础就可想而知。曾经的失败让他们对语文课程产生了畏难情绪和逃避思想,而专业课是从零开始,思想上没有包袱,很多学生进职业高中就是为了学得一门技术。加之学生们都清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他们的就业将直接产生影响。所以,有的学生认为,上职业学校全力学好专业,获一技之长就行了。据调查,“有70.2%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更有实用价值,因此,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对于语文,他们觉得学不学无所谓,因为将来择业时,用人单位主要看你专业技能怎么样,不会问你语文成绩怎么样。学语文无非多认识几个字而已,不学语文同样能与人说话交流,语文课中的文章,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也无用武之地,多学几篇跟少学几篇好像并无差别。总之,学语文劳神费力,收获不大,又对今后的生活没多大直接的影响。不像专业课,不学就不会,多学就多会,效果可直接看到,而且直接关联自己今后的生活。由于对所学知识缺乏认同感,所以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大大降低。
学生的这种轻“文”重“专”思想,实际上是陷入了一个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的误区。他们只强调了“职业”的特点,却忽视了“文化”的内涵,即在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本领的同时,必须达到相当水平的文化程度,二者本是互为制约又相互依托的。《职业高级中学(三年)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也明确指出职高语文的基本任务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可见,语文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基础,学好语文可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学习语文还可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工作。职业教育是就业准备教育,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自主谋生,他们或进企事业单位做员工,或自己办厂开店做老板……找工作要写自荐信、应聘信,面试时还要会大方、灵活应答;自己开店办厂首先要向工商部门写一份营业申请书;与人生意合作还得会拟定合同。当幼教老师要能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当餐饮服务员要能听清客人的要求;当技工师傅要能看图纸说明书;当文秘人员要能写会议记录……只要生活中进行着听、说、读、写,生活就离不开语文,学好语文可使我们更好地交际、交流。
2.学习方法单一,忽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职高学生在初中甚至可能在小学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或没有正确地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且不说那些上课懒得动脑、动手、动口的学生,就是那些学习比较认真的学生,很多人认为学语文就是上课听老师分析字、词、句,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然后把老师要求划的重点词句划起来,把老师要求摘记的内容记下来,课后做做练习册,与老师对对答案,考试时背一背,语文训练无非就是做练习、做试卷,语文能力的高低就是语文试卷上分数的高低。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也只停留在教材的狭小范围内,只有课堂,才有语文。学生把语文学习简单地等同于学习任务,等同于毕业或升学路上所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语文本来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了,语文被抽去了生活的本质特征,语文与生活成了“两张皮”。这种划一、呆板的学习方法,在现行的职高考试制度下可能帮助学生顺利地拿到毕业证书,但能真正提高学生多少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呢?下面这首流行于校园的口头禅就是一种答案吧:“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毕业扔笔记。”脱离生活的学习方法,使本可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单调、机械;使原本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远离着生活世界。
3.课外阅读量少,忽视语文学习的生活积累
职高生没有太多的升学压力,作业量较普高也少得多,平时有较多的空暇,按理说这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保障。可遗憾的是,相当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是不阅读的,家庭藏书量极低,学校图书馆资源本来有限,学生对中外文学精品的阅读更是少而又少。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重视阅读,课外不化力气阅读,等于关闭了第二生活的窗户,关闭了第二生活的大门。视野狭窄,知识贫乏,积累甚浅,怎可能打下比较厚实的语文功底?”可见,课外阅读对学习语文是多么的重要。
作为语文学科的课外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主要读物,但当前职高学生的课外读物中占有首位的不是什么文学作品,而是娱乐休闲类书籍。从阅读取向来说,他们更青睐于漫画类书籍或言情、武打、侦探等通俗文学作品,甚至阅读一些存在不良思想倾向的书籍。从阅读方法来说,学生阅读时仅追求感官刺激,未能自觉地和语文学习相结合,有读而不化的缺憾。这些都说明职高生的课外阅读目的发生偏离。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影响到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乃至学生良好品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总之,目前职高语文教学中存着的“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问题原因之一在于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要改变这种状况,须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欲罢不能”,才能突出职高语文的教学特色,提高教学效率,给予学生一张走向生活的“语文通行证”。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现状;疏离生活;反思
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高中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这一培养目标中承担着一份重要的责任,也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部在1998年7月颁布的《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最重要的基礎工具,语文课是职业高级中学各类专业必修主要文化基础课。对职业高中学生学好各科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全面素质,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以及日后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事实上,占很多课时的语文教学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教学处于沉闷、低迷的状态,形成耗时低效的局面,陷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这样的教学处境,怎能达到《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提出的“满足儿童基本学习需要”这一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呢?又怎能给予学生“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呢?笔者本着“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反思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意在引起职高语文教师的注意,共同探讨解决的途径,提高职校语文教学的效果,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发展打好基础。
一、语文学习与生活
1.重专业轻语文,忽视语文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职业高中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学习成绩较差,其语文学习基础就可想而知。曾经的失败让他们对语文课程产生了畏难情绪和逃避思想,而专业课是从零开始,思想上没有包袱,很多学生进职业高中就是为了学得一门技术。加之学生们都清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他们的就业将直接产生影响。所以,有的学生认为,上职业学校全力学好专业,获一技之长就行了。据调查,“有70.2%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更有实用价值,因此,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对于语文,他们觉得学不学无所谓,因为将来择业时,用人单位主要看你专业技能怎么样,不会问你语文成绩怎么样。学语文无非多认识几个字而已,不学语文同样能与人说话交流,语文课中的文章,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也无用武之地,多学几篇跟少学几篇好像并无差别。总之,学语文劳神费力,收获不大,又对今后的生活没多大直接的影响。不像专业课,不学就不会,多学就多会,效果可直接看到,而且直接关联自己今后的生活。由于对所学知识缺乏认同感,所以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大大降低。
学生的这种轻“文”重“专”思想,实际上是陷入了一个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的误区。他们只强调了“职业”的特点,却忽视了“文化”的内涵,即在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本领的同时,必须达到相当水平的文化程度,二者本是互为制约又相互依托的。《职业高级中学(三年)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也明确指出职高语文的基本任务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可见,语文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基础,学好语文可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学习语文还可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工作。职业教育是就业准备教育,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自主谋生,他们或进企事业单位做员工,或自己办厂开店做老板……找工作要写自荐信、应聘信,面试时还要会大方、灵活应答;自己开店办厂首先要向工商部门写一份营业申请书;与人生意合作还得会拟定合同。当幼教老师要能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当餐饮服务员要能听清客人的要求;当技工师傅要能看图纸说明书;当文秘人员要能写会议记录……只要生活中进行着听、说、读、写,生活就离不开语文,学好语文可使我们更好地交际、交流。
2.学习方法单一,忽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职高学生在初中甚至可能在小学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或没有正确地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且不说那些上课懒得动脑、动手、动口的学生,就是那些学习比较认真的学生,很多人认为学语文就是上课听老师分析字、词、句,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然后把老师要求划的重点词句划起来,把老师要求摘记的内容记下来,课后做做练习册,与老师对对答案,考试时背一背,语文训练无非就是做练习、做试卷,语文能力的高低就是语文试卷上分数的高低。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也只停留在教材的狭小范围内,只有课堂,才有语文。学生把语文学习简单地等同于学习任务,等同于毕业或升学路上所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语文本来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了,语文被抽去了生活的本质特征,语文与生活成了“两张皮”。这种划一、呆板的学习方法,在现行的职高考试制度下可能帮助学生顺利地拿到毕业证书,但能真正提高学生多少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呢?下面这首流行于校园的口头禅就是一种答案吧:“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毕业扔笔记。”脱离生活的学习方法,使本可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单调、机械;使原本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远离着生活世界。
3.课外阅读量少,忽视语文学习的生活积累
职高生没有太多的升学压力,作业量较普高也少得多,平时有较多的空暇,按理说这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保障。可遗憾的是,相当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是不阅读的,家庭藏书量极低,学校图书馆资源本来有限,学生对中外文学精品的阅读更是少而又少。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重视阅读,课外不化力气阅读,等于关闭了第二生活的窗户,关闭了第二生活的大门。视野狭窄,知识贫乏,积累甚浅,怎可能打下比较厚实的语文功底?”可见,课外阅读对学习语文是多么的重要。
作为语文学科的课外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主要读物,但当前职高学生的课外读物中占有首位的不是什么文学作品,而是娱乐休闲类书籍。从阅读取向来说,他们更青睐于漫画类书籍或言情、武打、侦探等通俗文学作品,甚至阅读一些存在不良思想倾向的书籍。从阅读方法来说,学生阅读时仅追求感官刺激,未能自觉地和语文学习相结合,有读而不化的缺憾。这些都说明职高生的课外阅读目的发生偏离。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影响到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乃至学生良好品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总之,目前职高语文教学中存着的“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问题原因之一在于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要改变这种状况,须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欲罢不能”,才能突出职高语文的教学特色,提高教学效率,给予学生一张走向生活的“语文通行证”。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