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专业标准》的意义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目前存在师资数量短缺、质量不高等问题。由于之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相关课程的缺失,导致幼儿园教师的知识储备先天不足、专业能力的发展有限。还有一批从中小学转岗的教师,更是对幼儿的发展特点、幼儿的学习特点、学前教育的性质缺少了解,缺乏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知识与方法,教学中小学化倾向严重。这必然影响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与幼儿的健康发展。
在这种特定的形势下,《专业标准》的出台,对于明确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养,引领并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规范幼儿园教师的师资培养,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地位,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提高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专业标准》的定位与主要内容
《专业标准》明确了幼儿园教师是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幼儿园教师必须达到的基本专业素养和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专业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确立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身份,极大地提升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地位。
《专业标准》的基本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3大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内容以3个维度、14个领域和62条具体要求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做出了清晰、具体的规定,体现了教师的职业共性与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性。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职业观、幼儿观、幼儿教育观、个人修养与行为4个方面规定了合格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养。这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专业知识维度从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3个方面,对幼儿园教师的素养结构进行了规定。它强调的是与幼儿园教师保育、教育工作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全面性与实用性的特点。
专业能力维度则按照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和基本工作内容进行架构,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在教育实践中的集中体现。这包括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能力、环境的创设与运用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以及反思与专业发展能力7个方面,全方位地反映了幼儿园教师的保教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这种专业能力不同于中小学教师以学科教学为核心的能力结构,而是凸显了幼儿园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特点,以及环境和生活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和独特作用。
《专业标准》反映了幼儿园教师最核心的、最基本的专业素养要求,既关注师德与专业态度,也提出了业务要求;既关注专业观念与意识,更重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既关注专业基本规范,也关注个性特点表达;既关注了教师职业所要求的一般教育素养,也体现了幼儿园教师所要求的特定教育素养。《专业标准》要求明确,内容全面,易于操作,导向鲜明,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南。
三、《专业标准》的核心要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专业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专业化阶段。修炼师德、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是《专业标准》对每一位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出的核心要求。那么,幼儿园教师如何在《专业标准》的引领下自我完善、全面提升呢?
1.认真对照《专业标准》找差距
幼儿园教师应认真研读《专业标准》,对照《专业标准》进行自我检核,客观分析自身专业素养与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之间的差距,找出自己专业素养中的薄弱环节甚至缺失的方面,特别是幼儿园教师普遍薄弱的环节,如幼儿学习的特点与规律、观察儿童的方法、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的掌握,幼儿园安全与事故的处理,幼儿园教师个人修养的加强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自主研修,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专业发展模式、课程、方式和内容等,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2.在不断反思和改进自身实践的过程中发展实践能力
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是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其关键是使自已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因此,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改善教育行为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发展实践能力。这是幼儿园教师提高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对教学进行研究时,教师必须善于发现“真实的”“有价值的”“小的”问题。也就是说,幼儿园教师的研究必须是针对教育实践中现实存在的普遍难题,并且研究的问题又是教师能够驾驭、控制的。而问题的解决可以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提高教育质量。比如,针对幼儿园教育评价空泛、缺乏激励作用与引领作用的问题,一位骨干教师尝试从游戏评价入手,改革幼儿园评估方式。首先,她用师幼主题性谈话取代了以往由教师进行的评价,根据每一次活动区游戏的主题内容与幼儿在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幼儿对活动评估。如教师通过“你今天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等问题,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关注自身的游戏水平;通过“今天的小医生当得怎么样”,引导病人与医生角色双方的相互评价;通过“你今天发明了什么”,引导孩子创造性地利用环境与材料;通过“我眼中的好人好事”,引导孩子关注游戏中的交往行为与社会品质。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反思与反复实践中也总结出了反映式评价、交往式评价、情感式评价、创造式评价与参与式评价等游戏评价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幼儿的游戏行为,提高了幼儿游戏的水平,也丰富了游戏指导与评价的策略,提高了教师指导游戏的能力。
所以,只有当幼儿教师具有一种自我指向的批判性态度和反思意识,以及针对问题的行动研究能力时,才能形成一种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也才能持续不断地实现专业成长。
3.建立学习共同体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其专业活动大都注重教师的个人表现,活动中教师团体的相互依赖较少。瑞吉欧教学的代表人物马拉古齐认为“教师必须放弃孤立、沉默的工作模式”,提倡教师进行团队学习。而建立学习共同体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习共同体,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与团体,而是以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为背景,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望与兴趣,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组织起来的形式多样而又灵活的教师学习群体。所以,共同的目标、一致的行动、分享与反思是学习共同体的主要特征。团体内成员的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是教师及教师团体专业成长的主要形式。学习共同体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幼儿园共同体、幼儿教师共同体、培训者共同体,甚至可以建立U-K(大学与幼儿园)学习共同体等。
因此,幼儿园应当积极营造“学习型组织”的氛围,鼓励教师建立各种创新性的学习共同体。在团队学习中,通过成员间的相互对话、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共同深入理解《专业标准》的理念与要求,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团队中的学习也更能激发集体智慧,培养合作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取得更大的学习效果。
(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
(责编 东方言)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目前存在师资数量短缺、质量不高等问题。由于之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相关课程的缺失,导致幼儿园教师的知识储备先天不足、专业能力的发展有限。还有一批从中小学转岗的教师,更是对幼儿的发展特点、幼儿的学习特点、学前教育的性质缺少了解,缺乏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知识与方法,教学中小学化倾向严重。这必然影响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与幼儿的健康发展。
在这种特定的形势下,《专业标准》的出台,对于明确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养,引领并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规范幼儿园教师的师资培养,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地位,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提高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专业标准》的定位与主要内容
《专业标准》明确了幼儿园教师是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幼儿园教师必须达到的基本专业素养和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专业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确立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身份,极大地提升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地位。
《专业标准》的基本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3大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内容以3个维度、14个领域和62条具体要求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做出了清晰、具体的规定,体现了教师的职业共性与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性。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职业观、幼儿观、幼儿教育观、个人修养与行为4个方面规定了合格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养。这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专业知识维度从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3个方面,对幼儿园教师的素养结构进行了规定。它强调的是与幼儿园教师保育、教育工作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全面性与实用性的特点。
专业能力维度则按照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和基本工作内容进行架构,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在教育实践中的集中体现。这包括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能力、环境的创设与运用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以及反思与专业发展能力7个方面,全方位地反映了幼儿园教师的保教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这种专业能力不同于中小学教师以学科教学为核心的能力结构,而是凸显了幼儿园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特点,以及环境和生活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和独特作用。
《专业标准》反映了幼儿园教师最核心的、最基本的专业素养要求,既关注师德与专业态度,也提出了业务要求;既关注专业观念与意识,更重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既关注专业基本规范,也关注个性特点表达;既关注了教师职业所要求的一般教育素养,也体现了幼儿园教师所要求的特定教育素养。《专业标准》要求明确,内容全面,易于操作,导向鲜明,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南。
三、《专业标准》的核心要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专业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专业化阶段。修炼师德、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是《专业标准》对每一位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出的核心要求。那么,幼儿园教师如何在《专业标准》的引领下自我完善、全面提升呢?
1.认真对照《专业标准》找差距
幼儿园教师应认真研读《专业标准》,对照《专业标准》进行自我检核,客观分析自身专业素养与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之间的差距,找出自己专业素养中的薄弱环节甚至缺失的方面,特别是幼儿园教师普遍薄弱的环节,如幼儿学习的特点与规律、观察儿童的方法、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的掌握,幼儿园安全与事故的处理,幼儿园教师个人修养的加强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自主研修,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专业发展模式、课程、方式和内容等,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2.在不断反思和改进自身实践的过程中发展实践能力
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是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其关键是使自已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因此,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改善教育行为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发展实践能力。这是幼儿园教师提高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对教学进行研究时,教师必须善于发现“真实的”“有价值的”“小的”问题。也就是说,幼儿园教师的研究必须是针对教育实践中现实存在的普遍难题,并且研究的问题又是教师能够驾驭、控制的。而问题的解决可以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提高教育质量。比如,针对幼儿园教育评价空泛、缺乏激励作用与引领作用的问题,一位骨干教师尝试从游戏评价入手,改革幼儿园评估方式。首先,她用师幼主题性谈话取代了以往由教师进行的评价,根据每一次活动区游戏的主题内容与幼儿在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幼儿对活动评估。如教师通过“你今天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等问题,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关注自身的游戏水平;通过“今天的小医生当得怎么样”,引导病人与医生角色双方的相互评价;通过“你今天发明了什么”,引导孩子创造性地利用环境与材料;通过“我眼中的好人好事”,引导孩子关注游戏中的交往行为与社会品质。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反思与反复实践中也总结出了反映式评价、交往式评价、情感式评价、创造式评价与参与式评价等游戏评价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幼儿的游戏行为,提高了幼儿游戏的水平,也丰富了游戏指导与评价的策略,提高了教师指导游戏的能力。
所以,只有当幼儿教师具有一种自我指向的批判性态度和反思意识,以及针对问题的行动研究能力时,才能形成一种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也才能持续不断地实现专业成长。
3.建立学习共同体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其专业活动大都注重教师的个人表现,活动中教师团体的相互依赖较少。瑞吉欧教学的代表人物马拉古齐认为“教师必须放弃孤立、沉默的工作模式”,提倡教师进行团队学习。而建立学习共同体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习共同体,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与团体,而是以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为背景,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望与兴趣,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组织起来的形式多样而又灵活的教师学习群体。所以,共同的目标、一致的行动、分享与反思是学习共同体的主要特征。团体内成员的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是教师及教师团体专业成长的主要形式。学习共同体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幼儿园共同体、幼儿教师共同体、培训者共同体,甚至可以建立U-K(大学与幼儿园)学习共同体等。
因此,幼儿园应当积极营造“学习型组织”的氛围,鼓励教师建立各种创新性的学习共同体。在团队学习中,通过成员间的相互对话、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共同深入理解《专业标准》的理念与要求,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团队中的学习也更能激发集体智慧,培养合作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取得更大的学习效果。
(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
(责编 东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