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然而,现代中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时期,思想、心理特征上都有以往同龄人所不同的特点。他们大量接受外界社会信息,精华与糟粕并存。作为我们教师来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而应注意教育效果。为了走进学生的心底,倾听灵魂深处的意愿。
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告诉我,要想成为一名出色、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理解、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而且要善于包容、赏识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生一道架起心灵的桥梁,走进他们的心灵,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用真诚的信任引领他们,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绩。
首先,教师要等待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无论学生做了什么错事,教师都应让他讲话,决不能堵上学生的嘴。犯了错误的学生如果一见教师就遭训斥,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酿成抵抗教学情绪,有时会出现“随你批,听你骂,大小错误都不认错”的现象。这样,他们的错误思想或行为非但得不到及时纠正,反而会给教师带来教育上的负效应。今年我们班上就有一位这样的学生——杨尚宽。该生头脑聪明,其他学科都有很大的学习潜力,尤其是数学,兴趣极高。但是有一次在课上说话被叫到办公室后,同桌当他的面告诉我说“老师,我是和他说着”,可他“宁死不屈”说自己没说。第二天,班主任找到了家长,面对面的讨论学习问题,给他时间谈谈自己的想法,等待之后终于坦言,想学但自制力不够。找到了原因,我们一致认同态度是学习的金钥匙,态度决定着学习的成功。自此之后,学习习惯和看法有了很大改善。
俗话说:“学生是老师的影子”,我想“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分不开的。但由于学生对老师的工作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或与老师间产生大大小小的矛盾,这就需要老师付出自己的情感给学生以更多的爱心和耐心,用爱去感染、感化、感动他们,师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理解,以诚相待。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爱的桥梁,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果。
学生想辩解就可以改变。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学生上课做了的事下课就不再承认,或者是总想一些其他的理由来辩解。从常情说,学生跟教师回嘴顶牛常会引起教师的不满。给点时间让学生回回嘴,顶顶牛,多少有点益处,至少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顶撞的“力点”,有利于教师了解事情的各个侧面,体察学生“委屈”的真情,从而揣摩学生的错误思想,透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也有利于教师对教育方法的反思和改进等。我们班的小刁丫头李媛媛,开学初时成绩56分,升入初三后上课精神不集中,找她时认识不到不说还找借口,什么借东西啦,某某叫她啦。因此我从词汇入手,检查其英语基础知识。次次提高一层目标,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提醒她上课会了,下课及时巩固效果更明显,果然英语学习热情逐渐上升,现在已经稳固在90分以上。
师生之间有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教师应是学生的参谋与助手,教师以自己的知识、品质、爱好等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着学生,丰富着学生。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不平等的地位,处处居高临下地向学生倾泻自己的知识、思想、意志,学生被迫接受这一切,由于处在不正确的位置上,所以学生对老师的辛勤劳动并不认可,结果是老师失望、气愤,学生委屈、逆反,师生间的交流减少,感情隔膜加深。如:学生劳动时,好似天经地义地就归为学生,老师就袖手旁观,学生不好好干,教师就绷紧自己的脸斥责、挖苦、辱骂学生,乃至体罚,这就使学生的自尊,自信和对老师的尊重、信任等健康心理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影响其它学生劳动情绪,而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然而如老师亲身参加到学生劳动之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其效果如何就显而易见了。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作为一名教师,应主动用爱的智慧、言行,用爱的温暖感化学生,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时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多方面帮助他们,在学习方面细心指导他们,尤其对组织纪律性松懈,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的学生,总要抓课余时间交心,对他们倍加严格要求,注意培养他们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同自己的不良习惯作斗争,提高他们自制、自理能力,形成了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成绩。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老师的爱心恰似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初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年龄段,他们的好奇心、模仿性强,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这时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极其重要。比如:我班有一名學生,学习较好,但自以为是,甚至课下打架斗殴,更有甚者偷偷地谈起了恋爱。班主任找他谈过几次,但他仍不改正。课余我就以一个老师兼朋友的身份找其谈话,肯定他的优点,并就其情节造成的危害,讲到造成不良的影响,从个人利益讲到集体利益,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学生就要以学习为重,不要顾此失彼,同时在生活中关心照顾他,他倍受感动,流着眼泪说:“老师你就像我的妈妈。”从此改正缺点,成为一名尖子生。由此加深了师生关系。反之,老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变化不能及时了解,并不能给予帮助指导,其思想意识没及时得到指正,导致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成长受到严重影响,教育就会失败。那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只是空谈。
屈原先生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相而求索!德育教育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教育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讲话,去辩解,去思考,等待学生自我教育,实现塑造灵魂的目标。花园里的花朵有了阳光雨露,能百花齐放;校园里的小树苗——我们可爱的学生,一定也能在德育这片沃土上扎根散枝,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祖国的栋梁!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交流中了解学生,体谅学生的困难,了解他们真正存在的问题,并在感情上、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帮助,指导,关心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向老师敞开心扉,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在师生之间真正建立起一座爱的桥梁,这样学生才会形成一股浓浓的学习潮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告诉我,要想成为一名出色、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理解、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而且要善于包容、赏识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生一道架起心灵的桥梁,走进他们的心灵,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用真诚的信任引领他们,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绩。
首先,教师要等待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无论学生做了什么错事,教师都应让他讲话,决不能堵上学生的嘴。犯了错误的学生如果一见教师就遭训斥,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酿成抵抗教学情绪,有时会出现“随你批,听你骂,大小错误都不认错”的现象。这样,他们的错误思想或行为非但得不到及时纠正,反而会给教师带来教育上的负效应。今年我们班上就有一位这样的学生——杨尚宽。该生头脑聪明,其他学科都有很大的学习潜力,尤其是数学,兴趣极高。但是有一次在课上说话被叫到办公室后,同桌当他的面告诉我说“老师,我是和他说着”,可他“宁死不屈”说自己没说。第二天,班主任找到了家长,面对面的讨论学习问题,给他时间谈谈自己的想法,等待之后终于坦言,想学但自制力不够。找到了原因,我们一致认同态度是学习的金钥匙,态度决定着学习的成功。自此之后,学习习惯和看法有了很大改善。
俗话说:“学生是老师的影子”,我想“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分不开的。但由于学生对老师的工作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或与老师间产生大大小小的矛盾,这就需要老师付出自己的情感给学生以更多的爱心和耐心,用爱去感染、感化、感动他们,师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理解,以诚相待。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爱的桥梁,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果。
学生想辩解就可以改变。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学生上课做了的事下课就不再承认,或者是总想一些其他的理由来辩解。从常情说,学生跟教师回嘴顶牛常会引起教师的不满。给点时间让学生回回嘴,顶顶牛,多少有点益处,至少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顶撞的“力点”,有利于教师了解事情的各个侧面,体察学生“委屈”的真情,从而揣摩学生的错误思想,透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也有利于教师对教育方法的反思和改进等。我们班的小刁丫头李媛媛,开学初时成绩56分,升入初三后上课精神不集中,找她时认识不到不说还找借口,什么借东西啦,某某叫她啦。因此我从词汇入手,检查其英语基础知识。次次提高一层目标,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提醒她上课会了,下课及时巩固效果更明显,果然英语学习热情逐渐上升,现在已经稳固在90分以上。
师生之间有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教师应是学生的参谋与助手,教师以自己的知识、品质、爱好等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着学生,丰富着学生。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不平等的地位,处处居高临下地向学生倾泻自己的知识、思想、意志,学生被迫接受这一切,由于处在不正确的位置上,所以学生对老师的辛勤劳动并不认可,结果是老师失望、气愤,学生委屈、逆反,师生间的交流减少,感情隔膜加深。如:学生劳动时,好似天经地义地就归为学生,老师就袖手旁观,学生不好好干,教师就绷紧自己的脸斥责、挖苦、辱骂学生,乃至体罚,这就使学生的自尊,自信和对老师的尊重、信任等健康心理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影响其它学生劳动情绪,而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然而如老师亲身参加到学生劳动之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其效果如何就显而易见了。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作为一名教师,应主动用爱的智慧、言行,用爱的温暖感化学生,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时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多方面帮助他们,在学习方面细心指导他们,尤其对组织纪律性松懈,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的学生,总要抓课余时间交心,对他们倍加严格要求,注意培养他们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同自己的不良习惯作斗争,提高他们自制、自理能力,形成了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成绩。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老师的爱心恰似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初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年龄段,他们的好奇心、模仿性强,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这时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极其重要。比如:我班有一名學生,学习较好,但自以为是,甚至课下打架斗殴,更有甚者偷偷地谈起了恋爱。班主任找他谈过几次,但他仍不改正。课余我就以一个老师兼朋友的身份找其谈话,肯定他的优点,并就其情节造成的危害,讲到造成不良的影响,从个人利益讲到集体利益,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学生就要以学习为重,不要顾此失彼,同时在生活中关心照顾他,他倍受感动,流着眼泪说:“老师你就像我的妈妈。”从此改正缺点,成为一名尖子生。由此加深了师生关系。反之,老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变化不能及时了解,并不能给予帮助指导,其思想意识没及时得到指正,导致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成长受到严重影响,教育就会失败。那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只是空谈。
屈原先生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相而求索!德育教育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教育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讲话,去辩解,去思考,等待学生自我教育,实现塑造灵魂的目标。花园里的花朵有了阳光雨露,能百花齐放;校园里的小树苗——我们可爱的学生,一定也能在德育这片沃土上扎根散枝,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祖国的栋梁!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交流中了解学生,体谅学生的困难,了解他们真正存在的问题,并在感情上、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帮助,指导,关心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向老师敞开心扉,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在师生之间真正建立起一座爱的桥梁,这样学生才会形成一股浓浓的学习潮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