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苏大学“菁英学校”针对优秀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在全校大学生中培养一大批能引领社会发展、能适应国际竞争的时代精英。该课题以菁英学校为例,通过一系列方法探究精英人才的培养过程,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借鉴和考虑意见。
【关键词】精英教育;培养模式
一、培养高校菁英学员的重要性
自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教育已逐步从精英向大众化转变。大众化教育时代也需要精英教育,高校学生干部就是高校学生中的精英,“今天的学生干部,明天的社会栋梁”,以精英教育的方式和态度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江苏大学“菁英学校”针对优秀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从增强政治素质、提升思想境界、锤炼作风品格、优化能力结构等方面着手,在全校大学生中培养一大批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引领社会发展、能适应国际竞争的时代精英。
根据美国马丁·特罗关于精英、大众及普及高等教育的描述可知,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是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在15-50%的是大众阶段,在50%以上的是普及阶段。于1998年,标志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截至2002年底,毛入学率就已突破15%,标志中国高等教育已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重点已转向为工作和职业作准备。高校学生干部主要包括各级党团组织的学生干部、学生会学生干部(含班级干部)各种学生社团的社团干部等。他们是学生中的骨干和佼佼者,毕业后工作,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能快速地适应新的岗位工作,并且工作出色,逐步发展为其工作领域的中坚分子,承担管理层的工作。但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很多高校忽略了学生干部的培养,使这一群体的整体素质走下坡路。学生干部的思想品德、能力素质如何,影响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以及未来社会的管理层。因此,高校要以精英教育的方式和态度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大众教育型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就应该是精英教育的过程。
江苏大学“菁英学校”是在2007年10月,在原“江苏大学21世纪人才学院”和“江苏大学21世纪人才学院菁英班”的办学基础上成立的。追溯“菁英学校”的直接源头,始于2006年4月,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大众化教育背景,江苏大学关工委、团委、学工处、研究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动议,成立以先进青年大学生我当中的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为主要培养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班,讨论的名称是“青年政治学院”。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工作的延长手臂,是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第一,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和带头人,兼具管理和被管理的双重身份,高素质的学生干部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其表率作用可带动更多学生。第二,学生干部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第三,学生干部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发挥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作用,又将学生的意见、建议和问题反映给学校,积极维护学校的稳定和推动学校的发展。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就是为培养未来的社会精英人才打基础。
二、当前菁英学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单一,课程主讲人虽然不同,但从以往菁英学校的培养课程上来看,
课程种类不多,学员在听课同时会选择性听取,上课睡觉、做其他事情的学生随处可见,真正为学员所感兴趣的课程不多。
2、形式应当更加多变,菁英学校不仅讲求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各个方
面教育都应当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可以对于提高学生的德智体方面都有所益处,现发展模式过于死板,过分注重思想素质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缺乏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制度。体系虽已建立,但开口练、脱口秀等活动巡查尚无明确管理制度,管理以人治为主,缺乏制度建设。造成对学员的管理措施薄弱,存在不清晰等现象,学员缺少定期的考核,没有形成严格的考察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机制。管理缺少更有效的监督,无法实施动态管理。
4、部分学员学习意识不浓。部分学生过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功课学习上,严重地影响与外界交流,造成人缘较差,不仅功课没能很好地提升,更没有在同学们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5、菁英学校的认知程度过低,部分菁英学员非自愿加入菁英学校学习,甚至有些进了菁英学校之后缺乏认同感,仅听从老师建议加入,还有部分学员加入之后半途而废,菁英学校还未受到广大老师学生的重视与关注。
三、如何改进
1、开课前期拟问卷调查一份,列出一系列讲课的名人或者学校教师,由学生勾选,听取最广大同学民意,汇总分析,在不违背菁英学校培养宗旨的前提下,尽全力邀请广大同学最希望听取的讲座。
2、发挥各班班干作用,菁英学校班级类似于学员专业所在班级,在和老师协调商讨之后,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员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工作中必备的相关技能,如熟悉学生活动开展的基本流程,熟悉计划、总结、通知等基本公文的写作技巧、计算机能力等,改善学生干部工作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强各班级、各小组之前的交流,使学员在菁英学校学习的一学年间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有所进步。
3、建立健全的学员监督、考核、评价机制。为保证学员在菁英学校学习生活中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自身效用,制定一系列巡查、考核机制。在制度的拟定和执行中,就要做到有制可依、依制必行、违制必究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要全面体现民主意见,积极调动学员对菁英学校的关注度。加强菁英学校学生工作部的工作力度,提升部门为学员培养工作的契合度。
4、组织学员定期进行“总结交流”。即菁英学校应审时度势开展阶段性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等这些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改善工作的活动,听取学员们的建议,学习借鉴其他培训中的工作经验等,使学员之间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对学员进行合理考核,在自我认同与民主推选评优中,奖励优秀学生干部,并采取发放荣誉证书,优先报批校级以上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奖学金、吸收入党、优先推荐用人单位等方面鼓励。
培养高校菁英学员工作任重道远,关键要培养他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提高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把学员的培养放在学生工作的重要位置,以学生干部的良好道德素质和榜样力量来带动整个学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学员在各个方面的带头作用,在维护高校科学发展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输送大批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领导和管理才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引导和培养[J].思想工作探索,2000,(4).
[2]王频,张志刚.论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5).
【关键词】精英教育;培养模式
一、培养高校菁英学员的重要性
自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教育已逐步从精英向大众化转变。大众化教育时代也需要精英教育,高校学生干部就是高校学生中的精英,“今天的学生干部,明天的社会栋梁”,以精英教育的方式和态度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江苏大学“菁英学校”针对优秀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从增强政治素质、提升思想境界、锤炼作风品格、优化能力结构等方面着手,在全校大学生中培养一大批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引领社会发展、能适应国际竞争的时代精英。
根据美国马丁·特罗关于精英、大众及普及高等教育的描述可知,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是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在15-50%的是大众阶段,在50%以上的是普及阶段。于1998年,标志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截至2002年底,毛入学率就已突破15%,标志中国高等教育已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重点已转向为工作和职业作准备。高校学生干部主要包括各级党团组织的学生干部、学生会学生干部(含班级干部)各种学生社团的社团干部等。他们是学生中的骨干和佼佼者,毕业后工作,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能快速地适应新的岗位工作,并且工作出色,逐步发展为其工作领域的中坚分子,承担管理层的工作。但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很多高校忽略了学生干部的培养,使这一群体的整体素质走下坡路。学生干部的思想品德、能力素质如何,影响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以及未来社会的管理层。因此,高校要以精英教育的方式和态度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大众教育型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就应该是精英教育的过程。
江苏大学“菁英学校”是在2007年10月,在原“江苏大学21世纪人才学院”和“江苏大学21世纪人才学院菁英班”的办学基础上成立的。追溯“菁英学校”的直接源头,始于2006年4月,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大众化教育背景,江苏大学关工委、团委、学工处、研究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动议,成立以先进青年大学生我当中的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为主要培养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班,讨论的名称是“青年政治学院”。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工作的延长手臂,是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第一,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和带头人,兼具管理和被管理的双重身份,高素质的学生干部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其表率作用可带动更多学生。第二,学生干部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第三,学生干部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发挥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作用,又将学生的意见、建议和问题反映给学校,积极维护学校的稳定和推动学校的发展。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就是为培养未来的社会精英人才打基础。
二、当前菁英学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单一,课程主讲人虽然不同,但从以往菁英学校的培养课程上来看,
课程种类不多,学员在听课同时会选择性听取,上课睡觉、做其他事情的学生随处可见,真正为学员所感兴趣的课程不多。
2、形式应当更加多变,菁英学校不仅讲求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各个方
面教育都应当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可以对于提高学生的德智体方面都有所益处,现发展模式过于死板,过分注重思想素质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缺乏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制度。体系虽已建立,但开口练、脱口秀等活动巡查尚无明确管理制度,管理以人治为主,缺乏制度建设。造成对学员的管理措施薄弱,存在不清晰等现象,学员缺少定期的考核,没有形成严格的考察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机制。管理缺少更有效的监督,无法实施动态管理。
4、部分学员学习意识不浓。部分学生过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功课学习上,严重地影响与外界交流,造成人缘较差,不仅功课没能很好地提升,更没有在同学们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5、菁英学校的认知程度过低,部分菁英学员非自愿加入菁英学校学习,甚至有些进了菁英学校之后缺乏认同感,仅听从老师建议加入,还有部分学员加入之后半途而废,菁英学校还未受到广大老师学生的重视与关注。
三、如何改进
1、开课前期拟问卷调查一份,列出一系列讲课的名人或者学校教师,由学生勾选,听取最广大同学民意,汇总分析,在不违背菁英学校培养宗旨的前提下,尽全力邀请广大同学最希望听取的讲座。
2、发挥各班班干作用,菁英学校班级类似于学员专业所在班级,在和老师协调商讨之后,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员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工作中必备的相关技能,如熟悉学生活动开展的基本流程,熟悉计划、总结、通知等基本公文的写作技巧、计算机能力等,改善学生干部工作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强各班级、各小组之前的交流,使学员在菁英学校学习的一学年间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有所进步。
3、建立健全的学员监督、考核、评价机制。为保证学员在菁英学校学习生活中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自身效用,制定一系列巡查、考核机制。在制度的拟定和执行中,就要做到有制可依、依制必行、违制必究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要全面体现民主意见,积极调动学员对菁英学校的关注度。加强菁英学校学生工作部的工作力度,提升部门为学员培养工作的契合度。
4、组织学员定期进行“总结交流”。即菁英学校应审时度势开展阶段性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等这些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改善工作的活动,听取学员们的建议,学习借鉴其他培训中的工作经验等,使学员之间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对学员进行合理考核,在自我认同与民主推选评优中,奖励优秀学生干部,并采取发放荣誉证书,优先报批校级以上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奖学金、吸收入党、优先推荐用人单位等方面鼓励。
培养高校菁英学员工作任重道远,关键要培养他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提高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把学员的培养放在学生工作的重要位置,以学生干部的良好道德素质和榜样力量来带动整个学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学员在各个方面的带头作用,在维护高校科学发展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输送大批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领导和管理才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引导和培养[J].思想工作探索,2000,(4).
[2]王频,张志刚.论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