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王世襄先生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ali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王世襄先生住院以后,我就未能前去探望,老人家过世时因为得到消息已晚,也错过了王先生的葬礼,至今心中留有遗憾。今年是王世襄先生百年诞辰,与王老生前交往的点滴记忆,一一浮上心头。借此文抒发心中追忆之情,作为对王先生的一种纪念。
  王老对中国家具产业的贡献,可谓无人能及。王老建立的中国古典家具的研究体系,自此开创了中国人自己的家具研究。此前所有家具研究出版物,皆为外国人所著,而且基本上只是一种图录的形式,远不及王先生的家具研究。如今古典家具市场红火,这都要归功于王世襄先生的古代家具著作。“黄花梨”、“明式家具”,这些被中国大众熟知的家具名词,都是源于王世襄先生著作的巨大影响。可以说没有一位研究家具的学者能够影响中国大众如此之深。在王世襄先生之前,除了个别外国收藏家,中国的收藏界对于家具的认识浅薄,没几人真正的承视古代家具,是王老的研究,让中国古典家具史化进入了普罗大众的视野。
  我与王老结识始于1985年,王老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刚刚面世,天津的一个朋友带我拜见了王老。当时他还位在北京的老房子里,记得屋里摆满了老家具,如此简陋狭窄的老房子却陪伴王先生夫妇大半生,这一次见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觉得老人真的是把家具当成自己的生命。我们谈起了他的新书,老人说到当时出版社只给了两百本书作为稿费,每本定价200元,我立即买了两本。回来后我便开始细心研读,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王老的书。后来再次见面是王老在香港东方陶瓷学会的演讲,当时我去听了工老的演讲,对于叫式家具的概念才有了一个更清晰的了解。演讲后香港艺术品商会宴请王老,这一次我父亲代表香港艺术品商会出而做东,我才得知原来王老同我父亲都是北京燕京大学的校友,王老还是学长。自从王老的《叫式家具研究》英文版出版后,国外兴起了明式家具收藏热潮,国外的收藏家、博物馆争相邀请王老前去讲学,其中有许多是我收藏界的朋友,都对王老推崇备至,他们对于王老书上著录的东西,都有兴趣购买。鉴于王老当时的身份,不方便参与古家具的买卖。一次偶然的机会,上海博物馆建新馆,一位香港企业家想通过捐赠藏品留名后世,由此便促成了王老把他的全部藏品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这一事。事后有一次和王老交谈,王老对于展览上没有提到是他的收藏而郁闷,好在后来我再次去上海博物馆参观发现已改正。我觉得这算是还王老一个公道。
  我从1981年就进入了古典家具行业,在1989年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出版后,我进行了反思,我看到当时中国市场上出现的大量柴木家具如潮水般涌向国外,外国人只是出于猎奇心理大量购买,这其中有许多造型奇特的家具出现在市场上,中国人并不重视,业者也只追寻紫檀黄花梨等硬木家具。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不能把这些东西收藏起来,也许能形成一个系列收藏。我害怕将来有一天中国人生活富足了,需要关注文化生活的时候,这些东西就看不到了。由此我便立下了收藏的决心。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我决定只把收藏范围界定在漆木家具这一类别,把它做精做专,坚持下来定有所成。后来我的另一位朋友陪同王老夫妇来参观我的收藏,同来的还有田家青,正是在这一次见面中,王夫人鼓励我要出书,并夸赞我的收藏:“这么好的东西,应该让人知道”。正是在王世襄夫妇的支持和鼓励下,我才有了出版《可乐居选藏山西传统家具》的勇气。后来在柯惕斯和其他几位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在1999年出版了英文版《可乐居选藏山西传统家具》。王老特别为此书拟定了书名和写了一篇长序,原文名《未临沧海难言水》发表在《收藏家》杂志上。王老用“未临沧海”这个说法其实是一种自谦,以王老对中国家具历史的了解不会不知道这类家具的重要性,但是他这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精神对待学问,以王老这样的大家,尤为难得。
  王老不但支持和鼓励我出版了《可乐居选藏山西传统家具》一书,而且以80多岁的高龄亲自参加了我在北京京城大厦举行的发行仪式。那天我去接王老,没想到一下车,王老绊了一下,差点摔着,惊出我一身冷汗,但王老神态自若,没有显出不悦之情,我在想,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值得我们永远敬佩。
  在王老住院以前,我每年都要去探望他,这时他的家里除了一些书籍之外,已没有留下什么。几年前王老把其他收藏品交给某拍卖行进行了一次拍卖,据说拍卖所得成立了一个基金。王老在走前把所有东西都送走了,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无价的精神遗产。王老虽然已经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伴随着我们。
  (责任编辑:马怡运)
其他文献
“很多年没有提笔写信了,也没有收到过用笔纸写成的信了。尽管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微信,沟通手段如此便捷,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中国青铜器修复鉴定专家贾文忠一边参观“尺翰之美一中国传统家书展”一边说道。  5月13日开幕的“尺翰之美一中国传统家书展”吸引了很多关注家书保护的领导、专家和民间收藏者们前来参观。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里,荟萃上千封历代家书精品的“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是抢救民间家书
期刊
门德扬今春推出37件精致华美的铜炉专场,以明清时期宣德炉作为主轴,量寡质精。形制种类遍及蚰耳、狮首耳、索耳、冲耳、戟耳炉、压经炉到线条流畅的鬲式炉,尚有仿生形制的明铜鸭形香熏、清乾隆烧古甪端香熏。不论何种炉形,宣德炉都有一种从内散逸而出的奇光,各具千秋。  明晚期一件“大明宣德年制”款《鬲式炉》,炉形矮扃,整体圆润,口滑厚实,内颈深峻,三足沉稳,整体大气,铜质带有雪花般的金点,大型之鬲式香炉至今已
期刊
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以沉香为代表的各种天然香料,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并形成中国的香学、香的文化。在某些历史时期,香文化甚至对推动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  先秦时期香多用于祭祀和礼仪  北宋丁谓在《天香传》中说:“香之为用,从上古矣。”从考古成果看,上古用香应该不会晚于新石器时代。先秦时期香的使用有两个特点:一是使用的香料均为天然之物,种类比较少。就像元代熊朋来在《陈氏
期刊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和普及,手机网民快速增长,世界正迈向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互联网使社会化媒体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微信营销”成为当下时髦的词汇,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  微信,正如广告语“超过三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是一种生活方式”一样,无论你用或不用,微信已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马云的阿里巴巴、马化腾的腾讯这两大互联网巨头的打车神器之战,大家不会陌生。在这次“二马请全国人民免费打车”的活动中,如果你
期刊
竹木牙雕是在竹、木、牙上进行的工艺雕刻,它们与书画作品相比,是用刀代替笔,用竹、木、牙这三种材质代替纸、绢传达艺境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由于社会的进化、思想意识的转变,明清两代的工艺雕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持续发展,迭见新意,尤其是“案头摆设”的各种小品工艺雕刻,呈现出全面昌盛的景象。宋、元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城市工商业经济迅速繁荣,手工艺者的生活有了保证,由此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而在产品不
期刊
编者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于4月9日在北京揭晓。十个入选项目分别是: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这些入选项目分布地域广泛,类型丰富,为一些重大学术课题的解决提供了
期刊
王世襄先生于2009年11月28日9时在北京逝世,尊照先生生前遗愿,不搞遗体告别,家中不设灵堂。时至今日我仍在为没能见上王先生最后一面耿耿于怀,遗憾不已。逝者如斯夫,不合昼夜。转眼间,王世襄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五年了。回想起和王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这些过往如同电影一般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我和王先生认识是在1975年,记得是在元旦前后。我是1975年10月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家文物局的。在沙
期刊
中国香文化的发展成熟与女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汉唐以来制香、熏香、化妆是女性起居生活的重要部分,似乎离开了“香”就无法表达她们内在神韵的“艳”。无论太平盛世,还是兵火战乱,女性与“香”都融为一体,女性用香渐成习俗。近代香料香精工业的发展,突破了古老而传统的制香、用香方式,女性用香之风及其形式也随之发生变迁,人们生活起居深受影响。  在男权至上的封建时期,从待字闺中的姑娘到为人妻、为人母的少妇老妻,绝
期刊
南通博物苑虽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却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她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公共博物馆,由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开创了中国人创办博物馆的先河,正是这样的创举,引导着现在的南通打造出“环濠河博物馆群”,进而南通被冠以“博物馆之城”的美名。  藏品是博物馆的基础,其重要性不用言语。南通博物苑创建之初,张謇先生就特别重视文物的征集,“纵之千载,远之异国者”是他征集文物的良好
期刊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方法有许多种,最简单的一种是排除法,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历史上不曾有过这个人物,历史的进程和走向会有何改变,由此判断此人的历史价值。  如果没有王世襄,历史会有何不同?王世襄先生作为一个大藏家和文物学家,涉猎颇广,但最重要的还是他对明式家具的研究与推广。如果没有王世襄从50年代至70年代的搜集、收藏,就没有那79件珍贵的明式家具实物能够在上海博物馆向公众展示;也没有上世纪80年代的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