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上门访谈等方式,以上饶市二中的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关于“中学生音乐兴趣与教育形式”的调查研究,充分分析了艺术教育形式对中学生音乐兴趣培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中学音乐教学形式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音乐兴趣;教育形式;调查分析
一、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理论阐述+实践调研”的形式,对中学生音乐兴趣与教育形式的相关性进行了充分调查,最终从强化兴趣点拨、革新教学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期达到优化中学阶段音乐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调查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上门调查等形式,对上饶市二中学生音乐兴趣与教育形式的相关性进行调查,收集第一手调查资料。
2.文献法。通过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与本课题内容相关的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并进行综合整理。
3.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软件,对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绘制成对应的图表,使调查结果一目了然。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况调查。调查显示,30名中学生中,有22人明确表示“对音乐感兴趣”。在回答“你的课外音乐兴趣培养形式”这一问题时,有14名学生选择了“报音乐艺术兴趣班”,且这14名学生均表示他们“希望通过上音乐艺术兴趣班,全面了解音乐知识”。此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以“在家听音乐”“接受父母的音乐教育”等形式。此外,14名报了兴趣班的学生中,有78.5%(11人)的人反映:兴趣班教师布置的作业量比较大,这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综上所述,受访学生中,绝大多数人表现出了对音乐的兴趣,然而,如何采取更为科学的教育形式,既引导中学生的兴趣,又不给他们带来过重的课业负担,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教师教学方式对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影响调查。调查显示,37%的中学生认为教师上课的形式过于单一、枯燥,这对于他们接受音乐知识带来了负面影响。另外,有56%的中学生认为:教师的个性品德对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大有影响,若教师能够采取更为生动、风趣、个性化的授课形式,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将大大提升。此外,在对音乐不感兴趣的8名学生中,有66%的学生表示,由于教师从不关注自己,因此自己对音乐完全没有兴趣。综上所述,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策略、对中学生的关爱程度均能影响到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家长引导方式对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影响调查。调查显示,50%的学生家长经常与孩子进行音乐活动,如带孩子听音乐会、与孩子进行互动音乐演唱等,学生大多表现出了对音乐的强烈兴趣。另外,30%的家长采用“严师出高徒”的方式对孩子实施音乐兴趣引导教育。例如:经常对孩子施加压力,一旦孩子表现出学习音乐的疲态,他们便加以严厉的批评。上述家庭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了对音乐学习的倦怠或恐惧感。综上所述,家长的引导教育方式对中学生的音乐兴趣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中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沟通,理应成为培养中学生音乐兴趣的正确教育途径。
四、对策与建议
1.强化对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点拨。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在平时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对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点拨。笔者认为,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可多让中学生融入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在自然中找寻最原生态的音乐情境,如组织音乐踏青、野外声乐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聆听小鸟的歌唱或涓涓的流水声。这些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创造出来的极美音乐声音,正是激发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最好导师。此外,教师还可通过构建演绎教学场景与自主探究教学场景等形式,激发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教师应不断创新音乐教育形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创新教学模式,将多媒体网络教学、室外教学、想象力激发教学的方式融入音乐教学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此外,采用开放式教学也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很好方法。例如:摒弃原始音乐教学形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利用多媒体工具自我欣赏乐曲,或者打破以往“师教升学”的教学形式,采用课堂对话、现场交流的模式,在交谈、沟通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人性化魅力,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也使得学生重拾音乐学习乐趣,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
3.构建“家校合一,兴趣引导”的音乐教学体系。在对孩子音乐学习兴趣的引导中,家长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不一味地采用严苛、威逼等极端化的引导教育方式,应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与孩子一同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例如:与孩子一同参加学校组织的音乐活动、带孩子多听听音乐会等,逐渐构建起“家校合一”的兴趣引导教育体系,让孩子在充满音乐学习兴趣的环境中成长。
参考文献:
汪志琴.浅谈幼儿艺术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1(5).
关键词:中学生;音乐兴趣;教育形式;调查分析
一、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理论阐述+实践调研”的形式,对中学生音乐兴趣与教育形式的相关性进行了充分调查,最终从强化兴趣点拨、革新教学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期达到优化中学阶段音乐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调查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上门调查等形式,对上饶市二中学生音乐兴趣与教育形式的相关性进行调查,收集第一手调查资料。
2.文献法。通过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与本课题内容相关的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并进行综合整理。
3.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软件,对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绘制成对应的图表,使调查结果一目了然。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况调查。调查显示,30名中学生中,有22人明确表示“对音乐感兴趣”。在回答“你的课外音乐兴趣培养形式”这一问题时,有14名学生选择了“报音乐艺术兴趣班”,且这14名学生均表示他们“希望通过上音乐艺术兴趣班,全面了解音乐知识”。此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以“在家听音乐”“接受父母的音乐教育”等形式。此外,14名报了兴趣班的学生中,有78.5%(11人)的人反映:兴趣班教师布置的作业量比较大,这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综上所述,受访学生中,绝大多数人表现出了对音乐的兴趣,然而,如何采取更为科学的教育形式,既引导中学生的兴趣,又不给他们带来过重的课业负担,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教师教学方式对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影响调查。调查显示,37%的中学生认为教师上课的形式过于单一、枯燥,这对于他们接受音乐知识带来了负面影响。另外,有56%的中学生认为:教师的个性品德对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大有影响,若教师能够采取更为生动、风趣、个性化的授课形式,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将大大提升。此外,在对音乐不感兴趣的8名学生中,有66%的学生表示,由于教师从不关注自己,因此自己对音乐完全没有兴趣。综上所述,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策略、对中学生的关爱程度均能影响到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家长引导方式对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影响调查。调查显示,50%的学生家长经常与孩子进行音乐活动,如带孩子听音乐会、与孩子进行互动音乐演唱等,学生大多表现出了对音乐的强烈兴趣。另外,30%的家长采用“严师出高徒”的方式对孩子实施音乐兴趣引导教育。例如:经常对孩子施加压力,一旦孩子表现出学习音乐的疲态,他们便加以严厉的批评。上述家庭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了对音乐学习的倦怠或恐惧感。综上所述,家长的引导教育方式对中学生的音乐兴趣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中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沟通,理应成为培养中学生音乐兴趣的正确教育途径。
四、对策与建议
1.强化对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点拨。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在平时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对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点拨。笔者认为,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可多让中学生融入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在自然中找寻最原生态的音乐情境,如组织音乐踏青、野外声乐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聆听小鸟的歌唱或涓涓的流水声。这些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创造出来的极美音乐声音,正是激发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最好导师。此外,教师还可通过构建演绎教学场景与自主探究教学场景等形式,激发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教师应不断创新音乐教育形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创新教学模式,将多媒体网络教学、室外教学、想象力激发教学的方式融入音乐教学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此外,采用开放式教学也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很好方法。例如:摒弃原始音乐教学形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利用多媒体工具自我欣赏乐曲,或者打破以往“师教升学”的教学形式,采用课堂对话、现场交流的模式,在交谈、沟通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人性化魅力,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也使得学生重拾音乐学习乐趣,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
3.构建“家校合一,兴趣引导”的音乐教学体系。在对孩子音乐学习兴趣的引导中,家长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不一味地采用严苛、威逼等极端化的引导教育方式,应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与孩子一同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例如:与孩子一同参加学校组织的音乐活动、带孩子多听听音乐会等,逐渐构建起“家校合一”的兴趣引导教育体系,让孩子在充满音乐学习兴趣的环境中成长。
参考文献:
汪志琴.浅谈幼儿艺术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