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初,无力开店的林欣背着她的“大作”到礼品店和各大商场的专柜去推销,老板们一看到她的“叶画”,纷纷表示了欣赏,当场同意收购!
林欣是一位性格活泼的西宁女孩,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浦东一家广告公司工作。2003年“五一”长假期间,林欣去杭州旅游。漫步在西湖边,地上的片片落叶引起了林欣的注意,树叶的形状千姿百态,叶脉错落,变幻万千。林欣不由突发奇想:“能不能在树叶上画画呢?”
林欣曾在精品屋见过用树叶制作的精美贺卡,每一张都价值不菲。绚丽多姿的树叶本身就是观赏佳品,如果在上面作画赋诗,再用雅致的小镜框包装一番,准能成为颇具欣赏价值的工艺礼品。
然而,树叶毕竟不同于画布和纸张,什么样的叶子才适合绘画呢?要对树叶进行怎样的处理才能让画面不褪色?林欣查阅了许多资料才知道,要在树叶上画画儿并且使之美观,必须进行“干整”处理:先将树叶用酒精擦拭干净,然后放入水中,用文火煮10分钟去除叶肉,等晾至半干的时候,在蜡烛上均勻地烘烤直到完全干透。经过这些细致的工序后才能得到通透、有着原本纹理脉络、薄如蝉翼的一片树叶,在它上面绘出的图画美轮美奂,可以长久保存。
刚开始,这些不起眼的树叶让林欣吃尽了苦头,她每天奔走于公园和乡下,采摘各类树叶,带回家处理后反复尝试绘画,却一次次失败了。为了拢到最合适画画儿的叶子,林欣特地走访了上海农业大学和植物园的许多专家,从专家的研究资料中惊喜地发现,剑麻叶、枫叶等很适合作叶画。林欣从一个农场附近捡回了许多野生剑麻叶,在一片巴掌大的叶子上,林欣画出了自己的第一幅作品,颜料渗入树叶的程度恰到好处。她用自己摸索出的一套方法对叶片进行处理、干燥后,叶片没有出现破裂的情况,反而呈现出一定的韧性。
起初,无力开店的林欣背着她的“大作”到礼品店和各大商场的专柜去推销,老板们一看到她的“叶画”,纷纷表示欣赏,当场同意收购!
林欣根据树叶的大小以及所画的内容、做工的精细程度,将“叶画”的价定位在30~300元。令她惊讶的是。这些“叶画”一到礼品店老板手里,身价竟翻了好多倍。2004年初,林欣在杨浦区开起了“欣儿叶画坊”。不久,林欣又推出了系列套画,如“金陵十二钗”、“桃园三结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等,并在图案的旁边缀上一两句诗词,使每一张都极富文化内涵。尽管一幅装裱好的树“叶画”售价在50~800元,一套精品甚至要上千元,却仍然不乏买主。
2004年7月的一天,理工大学的一位女生来到林欣店里,问能不能把她的头像画到一枚枫叶上,作为“爱情信物”送给男友?当林欣完成这幅作品后,女大学生却一脸不悦地说:“怎么搞的,根本不像我!,林欣解释说,因为树叶的篇幅很小,只能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她的面部轮廓和绰约身姿,却无法逼真地再现人的五官和气质。女大学生闷闷不乐地说,如果能把照片清晰地“印”到树叶上该多好啊。这句话启发了林欣,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她发现新版的小学课本里就有教孩子们做“树叶像片”的实验课呢。
4个月后,林欣终于成功制作出第一张色彩鲜亮的树叶相片。林欣让待业在家的妹妹来到上海,把叶画坊的生意交给她打理,自己和男友又在附近盘下一个60多平米的大店面。因为开展了“树叶照片”这项新业务,林欣又投入一万元钱,添置了电脑和相机等设备。2005年3月18日,在对男友进行了技术培训,并在互联网和报刊上做了一番“广告轰炸”后,林欣的工作室开始正式对外营业。
树叶照片采用天然植物叶子制作而成,林欣为顾客先拍“酷照”,然后取走底片,在冲印室里,她把先前处理好的树叶与底片平整地扣压在一起,经过阳光照射、碘酒冲洗等程序,15分钟后,令人叹为观止的“树叶相片”就问世了。人像与树叶浑然一体,叶脉典雅、影像清晰,既流溢着艺术品位,又不失情趣,而且收费只需50~200元,立等可取。
林欣又想出了一系列促销办法,比如为了吸引大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打出了“凭学生证购买叶画、制作叶照8折优惠”的招牌;与影楼、景点商店和旅游公司合作,让对方为顾客拍好照片,然后拿着底片到她的工作室制作树叶照,利润双方分成。这些促销手段迅速为林欣拉来了大批顾客,业务应接不暇。
随着生意日渐火爆,2006年2月,林欣又在徐家汇和闵行区开设分店,招聘8名员工。林欣热爱画画儿,她让男友、妹妹和店员们负责照管生意,自己则把大部分精力用在绘制“叶画”上。
2006年6月,一位从事外贸生意的上海商人找到林欣,提出帮她将“叶画”出口到外国,但不管在国外获利多少,对方都要抽取4成佣金。虽然这个条件很苛刻,但为了让外国人知道中国有这样的艺术形式,林欣答应了。“叶画”投放到国际市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尤其在日韩等国极为畅销。
看到自己的“叶画”走俏国际市场,林欣意识到,要生产出大量的“叶画”必须得招兵买马。2006年7月,林欣投资开办了一所教授“叶画”的学校,在将“叶画”发扬光大的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画源。在办学过程中,林欣一旦发现有潜力的学生就与他们签订协议,然后负责销售他们的作品。下一步,林欣准备把“树叶相片”业务单独开辟出来,走发展加盟店的路子,铺展到全国每一座大中城市。
编辑 魏 光
林欣是一位性格活泼的西宁女孩,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浦东一家广告公司工作。2003年“五一”长假期间,林欣去杭州旅游。漫步在西湖边,地上的片片落叶引起了林欣的注意,树叶的形状千姿百态,叶脉错落,变幻万千。林欣不由突发奇想:“能不能在树叶上画画呢?”
林欣曾在精品屋见过用树叶制作的精美贺卡,每一张都价值不菲。绚丽多姿的树叶本身就是观赏佳品,如果在上面作画赋诗,再用雅致的小镜框包装一番,准能成为颇具欣赏价值的工艺礼品。
然而,树叶毕竟不同于画布和纸张,什么样的叶子才适合绘画呢?要对树叶进行怎样的处理才能让画面不褪色?林欣查阅了许多资料才知道,要在树叶上画画儿并且使之美观,必须进行“干整”处理:先将树叶用酒精擦拭干净,然后放入水中,用文火煮10分钟去除叶肉,等晾至半干的时候,在蜡烛上均勻地烘烤直到完全干透。经过这些细致的工序后才能得到通透、有着原本纹理脉络、薄如蝉翼的一片树叶,在它上面绘出的图画美轮美奂,可以长久保存。
刚开始,这些不起眼的树叶让林欣吃尽了苦头,她每天奔走于公园和乡下,采摘各类树叶,带回家处理后反复尝试绘画,却一次次失败了。为了拢到最合适画画儿的叶子,林欣特地走访了上海农业大学和植物园的许多专家,从专家的研究资料中惊喜地发现,剑麻叶、枫叶等很适合作叶画。林欣从一个农场附近捡回了许多野生剑麻叶,在一片巴掌大的叶子上,林欣画出了自己的第一幅作品,颜料渗入树叶的程度恰到好处。她用自己摸索出的一套方法对叶片进行处理、干燥后,叶片没有出现破裂的情况,反而呈现出一定的韧性。
起初,无力开店的林欣背着她的“大作”到礼品店和各大商场的专柜去推销,老板们一看到她的“叶画”,纷纷表示欣赏,当场同意收购!
林欣根据树叶的大小以及所画的内容、做工的精细程度,将“叶画”的价定位在30~300元。令她惊讶的是。这些“叶画”一到礼品店老板手里,身价竟翻了好多倍。2004年初,林欣在杨浦区开起了“欣儿叶画坊”。不久,林欣又推出了系列套画,如“金陵十二钗”、“桃园三结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等,并在图案的旁边缀上一两句诗词,使每一张都极富文化内涵。尽管一幅装裱好的树“叶画”售价在50~800元,一套精品甚至要上千元,却仍然不乏买主。
2004年7月的一天,理工大学的一位女生来到林欣店里,问能不能把她的头像画到一枚枫叶上,作为“爱情信物”送给男友?当林欣完成这幅作品后,女大学生却一脸不悦地说:“怎么搞的,根本不像我!,林欣解释说,因为树叶的篇幅很小,只能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她的面部轮廓和绰约身姿,却无法逼真地再现人的五官和气质。女大学生闷闷不乐地说,如果能把照片清晰地“印”到树叶上该多好啊。这句话启发了林欣,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她发现新版的小学课本里就有教孩子们做“树叶像片”的实验课呢。
4个月后,林欣终于成功制作出第一张色彩鲜亮的树叶相片。林欣让待业在家的妹妹来到上海,把叶画坊的生意交给她打理,自己和男友又在附近盘下一个60多平米的大店面。因为开展了“树叶照片”这项新业务,林欣又投入一万元钱,添置了电脑和相机等设备。2005年3月18日,在对男友进行了技术培训,并在互联网和报刊上做了一番“广告轰炸”后,林欣的工作室开始正式对外营业。
树叶照片采用天然植物叶子制作而成,林欣为顾客先拍“酷照”,然后取走底片,在冲印室里,她把先前处理好的树叶与底片平整地扣压在一起,经过阳光照射、碘酒冲洗等程序,15分钟后,令人叹为观止的“树叶相片”就问世了。人像与树叶浑然一体,叶脉典雅、影像清晰,既流溢着艺术品位,又不失情趣,而且收费只需50~200元,立等可取。
林欣又想出了一系列促销办法,比如为了吸引大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打出了“凭学生证购买叶画、制作叶照8折优惠”的招牌;与影楼、景点商店和旅游公司合作,让对方为顾客拍好照片,然后拿着底片到她的工作室制作树叶照,利润双方分成。这些促销手段迅速为林欣拉来了大批顾客,业务应接不暇。
随着生意日渐火爆,2006年2月,林欣又在徐家汇和闵行区开设分店,招聘8名员工。林欣热爱画画儿,她让男友、妹妹和店员们负责照管生意,自己则把大部分精力用在绘制“叶画”上。
2006年6月,一位从事外贸生意的上海商人找到林欣,提出帮她将“叶画”出口到外国,但不管在国外获利多少,对方都要抽取4成佣金。虽然这个条件很苛刻,但为了让外国人知道中国有这样的艺术形式,林欣答应了。“叶画”投放到国际市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尤其在日韩等国极为畅销。
看到自己的“叶画”走俏国际市场,林欣意识到,要生产出大量的“叶画”必须得招兵买马。2006年7月,林欣投资开办了一所教授“叶画”的学校,在将“叶画”发扬光大的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画源。在办学过程中,林欣一旦发现有潜力的学生就与他们签订协议,然后负责销售他们的作品。下一步,林欣准备把“树叶相片”业务单独开辟出来,走发展加盟店的路子,铺展到全国每一座大中城市。
编辑 魏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