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 身系两淮盛衰垂五十年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w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时瘦西湖还真没有白塔,这怎么办,江春心急如焚,心想着牛吹大了,情急之间,灵机一动,让人连夜在湖边用食盐推起了一座白塔。
  江春,扬州人,乾隆年间两淮盐商领袖,时人称其“身系两淮盛衰垂五十年”,是分析徽商富豪不可避过的标本,也是靠垄断生意致富的典型。他赚钱的方式没啥特别之处,倒是在花钱上极其有魄力,硬是能把上千万两白银花完,到了老年“穷得”只能靠皇帝的救济银度日。
  其财富数量虽已不可考,但据《两淮盐法志》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年),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江春与他人“急公报效”、“输将巨款”达白银1120万两之多,由此可见一斑。此外,当时两淮盐商家产均在千万两以上,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财政总收入为4854万两。
  敛财与花钱
  22岁那年,江春参加乡试考举人落选,从此弃文从商,协助父亲经营盐业,之后江春接任两淮总商,开始了疯狂的敛财之旅。
  有了钱就要花,江春也确实有很多地方要花钱。据史料记载,江春主要的生活是:邀宾宴客、大造园林、应酬官员、接待皇帝、修桥建庙做慈善。
  乾隆六下江南,均由江春筹划张罗接待,即所谓“江春大接驾”。乾隆曾于金山行宫与江春奏对称旨,亲解御佩荷囊,面赐佩带,并两次亲临江春的别墅“康山草堂”,赐金玉古玩,题写“怡性堂”匾额,并以“盐商之财力,伟哉”,赞叹江春富可敌国。
  相传,乾隆皇帝游览扬州,信口问道:瘦西湖有没有白塔?豪吏巨商无言以对。唯江春随口奉应说,有,有白塔。谁知道乾隆当场就决定,要第二天到瘦西湖看看这个白塔。但其实啊,当时瘦西湖还真没有白塔,这怎么办?江春心急如焚,心想着牛吹大了,情急之间,灵机一动,让人连夜在湖边用食盐推起了一座白塔。第二天瘦西湖上大雾弥漫,乾隆在画舫上透过朦胧的雾气欣赏湖光山色,隐隐约约看到巍然耸立的白塔,和北京北海的喇嘛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顿时龙颜大喜。等乾隆离开扬州后,江春怕事情败露,赶快就在盐塔的位置上面补充修建了一座白塔。这就是现在依然屹立在瘦西湖边的那个白塔。
  乾隆五十年,江春等盐商献银100万两,庆贺乾隆登基50年大典,江春受邀赴宴于京城乾清宫举行的“千叟会”,并与皇帝进同与宴,受锡杖,可谓登峰造极。因为这“千叟会”,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廷盛宴,是清宫中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每50年才举办一次的,只有皇亲国戚、前朝老臣和为数极少的民间长者才能被邀参加的盛大御宴,可见江春是多么的“牛”。
  江春自己的生活极度奢侈。在扬州构筑的园林建筑,共有8处之多。江春虽长居扬州,然而却一直生活与拼搏在他刻意营造出的“徽州殖民地”氛围中:住的是徽派特色浓郁的别墅以及私家园林,吃的是从老家徽州带去的家厨团队与主要原材料烹制出的徽菜佳肴,玩乐的是自家组建的“春台班”等徽剧。他还曾以千两白银的高价收购一只蟋蟀,并用昂贵的宋代瓷缸来饲养。
  江春平生也好乐善好施。《扬州画舫录》中记载了他踊跃急公、务实办事等突出事迹达18处之多。
  靠皇帝救济
  到晚年,江春因家财耗费一空,不得不靠“皇帑”方式维持营运。前前后后,乾隆皇帝一共接济了他们家60万两白银。当然,这也是因为当年他处心积虑地在一夜之间,为皇帝在江南造了一座白塔,讨得了皇帝的欢心。
  江春去世后,到嘉庆六年(1801年),嘉庆皇帝又因江春之子江振鸿资本未充,赏借5万两白银作为营运盐业的资本,乾隆和嘉庆对一介商人如此关怀备至,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江春固然赢得了皇帝的赞赏,头顶着“布衣交天子”的光环,但无休止的迎合让他入不敷出。尤其在江春病故时,这位曾经富可敌国的大盐商几乎没留下什么家产,连其后人的基本生活都成问题。为偿还债务,他的所有家产包括“康山草堂”全部没收入官。
  这个曾煊赫五代的盐商家族就这样走到了尽头。(更多关于江春的事迹可以参看2012年4月号《商道》杂志P42“以布衣交天子的江春”一文)(策划完)
其他文献
历史并没有远去。1840年,欧洲第一次对中国瓜分;1894年,中国洋务运动也就是第一次改革开放失败,世界对中国进行第二次瓜分。在这50年的两次瓜分中,中国失去了中华文化圈中的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台湾,以及东北大片领土以及蒙古。中国像一个巨大的冰块,被西方敲掉了一大圈。  有关人士悲观预测,未来10年到20年中国或将面临第三次被瓜分。  中国已被“C”字型战略包围  中国近百年来,一直在和世界上
期刊
吕不韦问父亲,“耕田的利润最高能有几倍?”答曰:“十倍。”他又问,“做珠宝买卖的生意可得利几倍?”答曰:“百倍。”再问:“那么如果立一个国君,可得利几倍?”答曰:“无数倍。”  吕不韦,战国末期卫国著名商人,后为秦国丞相。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国相邦十三
期刊
如果说自古商人的赚钱之道有各自的商业理念为基础,那么巴寡妇清能在千年富豪榜上有名,则只能说她生对了时间,遇到了大主顾。  巴寡妇清,名清,姓氏不详,生卒年已无可确考,因早年丧夫,终身未再嫁,故称寡妇清。称谓前冠以地名,称巴寡妇清,近人习称巴清。  巴寡妇清一家,因世代开采经营丹砂(水银),积聚了数不清的资财。到她掌管经营家业后,更至“僮仆千人”。她曾凭借财力保一方平安,并对国家修筑万里长城给予过资
期刊
为了和商鞅对着干得更加彻底一些,白圭干脆公开授徒,开办了中国古代最早的商学院,教授人们如何在商品流通中赚取利润。  就像今天有人用周易的原理来炒股一样,几千年前的白圭已经用天文学的规律成功预测农业收成,且收获颇丰。白圭是范蠡之后的又一大富豪,与范蠡一样,做过官,都精通中国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都重视经济周期的运用,但同时白圭对于商道的兴趣与专研更加深透。  白圭是一个有意思的商人,他在魏国做过官,政
期刊
对于蒋友柏而言,17岁时就学会等待已知又无法改变的结果发生,18岁时接受了人生中没有对错,只有不同的观点。  蒋介石先生也许永远无法想象自己苦心制订的“反攻大陆计划”会以这种方式来实现——他的曾孙蒋友柏在上海成立了一家设计公司。他在追求人生悬崖学——“在崖上,有最清的风;在崖边,有最透的景;在崖下,有粉身碎骨的失败。学会拥抱前方与上方的美景,一边接受下方的现实。”1976年出生的他娶了一个曾出演偶
期刊
“离就离,青岛我去定了!”  当新千年的曙光刚刚降临,身在黑龙江小城鸡西的张敬臣突然有点不安分起来,经过一夜的不眠思考,他作出了让自己都有点吃惊的决定——我要出去闯!  这一年,他已过而立之年。  他所以产生这一想法源于同村的一个光腚娃娃,人家出去打工四五年的光景,就从一个打工仔摇身一变,成为了西装革履的小老板。张敬臣一想到自己的现状,心里就有点不平衡,尽管自己开了一家中医按摩店,给父老乡亲按摩治
期刊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当石崇的靠山贾谧倒台后,他那巨大的财富成为乱世中他人觊觎的对象。  石崇,祖籍渤海南皮(今属河北),生于青州,故小名齐奴。石崇年少敏慧,勇而有谋。20余岁任修武县令。元康初年,石崇出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在荆州劫掠客商,遂致巨富,生活奢豪。  发家  公元249年,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的六子石崇出生了。此时登基时间不久的晋武帝司马炎仍然崇尚节俭。公元255年,司马炎灭吴,之后,晋武帝
期刊
唐玄宗曾问王元宝家有多少钱,王元宝回答说“我能在大兴安岭的每一棵树上挂一个Iphone 4S,树都挂满了,我的4S还没有用完呢!”  如果有一个时代,各类税费大幅减少,国有垄断行业放开由民间自由经营,同时严禁官员经商,这该是怎样一片欢腾的民营企业天堂。王元宝就出生在这里——盛唐,他也被称为唐代第一款爷。  历史上没有记载王元宝是怎么样赚到钱的,但盛唐时期的著名商人很少是世族大家,也很少是经营盐铁等
期刊
传说沈氏获得了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a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  沈万三,本名富,字仲荣,世称万三,出生于平江府(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东蔡村,祖籍湖州路乌程县南浔镇(今浙江湖州南浔),为明初苏州富商,富可敌国。曾出资修拓观前街,助朱元璋修筑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墙等,后被发配云南边陲。民间传说沈万三致富的原因是因为“聚宝盆”,说沈氏获得了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
期刊
很多想创业的人苦于找不到创业的项目,但实际上地摊就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本期策划就是一个摆地摊的使用手册,包括如何选择商品、各地进货渠道、摆地摊的经验等整理好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想从事地摊创业或是正在从事摆地摊的创业者一些帮助。  1、街边的地摊生态  地摊是人类一切商业活动的浓缩,是人类最原始的买卖交易,是投资最小的生意,是最容易迈向富人圈的捷径,但是地摊是个城市人歧视和藐视的行业,摆地摊的人同样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