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蒿鳖甲汤组方探讨癌性发热的治疗

来源 :肿瘤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x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性发热是一种在恶性肿瘤进展期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是指由肿瘤疾病本身引起的与感染无关的发热.西医多对症处理,抗感染治疗一般无效.中医多辨证论治,其中阴虚发热型最为常见,青蒿鳖甲汤对于癌性发热的此类证型疗效颇佳.本文基于中医理论及现代药理学知识,分析青蒿鳖甲汤的组方,探讨癌性发热清热与养阴并重的治疗思路.
其他文献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种组学数据相结合的多组学技术已成为理解遗传病生理病理机制的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技术方法.这些技术推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实践.由于单一组学技术均不能完全解读人类疾病的复杂性,因此多组学技术联用已经成为一种全面理解生命活动和人类疾病的生物学过程的方法.本文主要综述了多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在人类单基因遗传病中的应用现状,并讨论组学技术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技术挑战.
随着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的快速推进,生物样本库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精神疾病的特征出发,探讨生物样本捐献者的权益、知情同意书签署、隐私保护和保密等伦理问题,以及生物样本的同质化判断、信息化建设等影响精神疾病生物样本库质量的关键问题.同质化是精神疾病生物样本库建设的一大难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标准化、结构化的信息化语言予以克服,为样本及其数据信息的共享奠定基础.此外,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引入,也将为精神疾病生物样本库的深度挖掘、合作共享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推动精神疾病生
晚期肺腺癌患者经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一线治疗10~14个月后会出现耐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为获得性T790M突变,而出现小细胞肺癌转化较为少见,目前国内肺腺癌转化为小细胞肺癌的文献仅为少数个案报道.本文报道2019年6月22日乐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患者的支气管腔内新生物基因检测结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9外显子缺失突变,予以盐酸厄洛替尼片、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后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团块增大、疾病进展,再次活检支气管腔内新生物,病理学诊断为小细胞肺癌,予以依托泊苷联合卡
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其发生、发展与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控密切相关.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世界上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对于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已经得到了肯定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项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其他心血管疾病中同样存在显著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显示出其在心血管疾病中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
真核生物细胞DNA绝大部分都包含在长链线性染色体中,此外,环状DNA分子同样广泛存在,例如线粒体DNA和染色体外环状DNA(eccDN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功能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eccD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性有关.本文综述了eccDN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耐药中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研究万向.
目的 观察无损包扎法在压力性损伤创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龙游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年龄≥60周岁的压力性损伤患者67例.根据首次治疗时患者整体及压力性损伤局部的评估结果,按患者基本条件相当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损包扎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包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再次受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肤发红、新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激越是一种表现多样的精神科临床综合征,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多种精神疾病.存在激越症状的患者常常具有较高的攻击性,应及早发现并干预,以减轻患者焦虑,避免症状加重和出现攻击行为.对于急性激越的治疗原则,建议以劝说安抚、药物治疗为主,而限制约束作为最后的选择.本文将从精神科激越症状的发生机制、评估工具、处理原则及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探索食物对口服抗肿瘤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 检索SCI、GeenMedical、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询食物对口服抗肿瘤药物生物利用度影响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汇总整理.结果 食物可影响一部分口服抗肿瘤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需要空腹服用的药物有依托泊苷、替莫唑胺、索拉非尼、塞瑞替尼,需要与食物一起服用的药物有长春瑞滨、伊马替尼、维莫非尼、阿来替尼,需要避免与食物一起服用的药物有尿嘧啶替加氟、替吉奥、卡培他滨、拉帕替尼、厄洛替尼、帕唑帕尼、阿法替尼、阿帕替尼、曲美替尼、达拉非尼、依西关坦、阿
总结近年来有关中药单体对卵巢癌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中药单体可以调控卵巢癌的多条信号通路,按照作用机制分类,主要包括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如淫羊藿苷、千金藤素、柚皮素等)、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调控(如白藜芦醇、槲皮素、莪术醇等)、对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如原薯蓣皂苷、龙胆苦苷、二氢杨梅素等)、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如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皮酚、芹菜素等)、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如双氢青蒿素、山萘酚、姜黄素等)、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如人参皂苷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