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高效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p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下,对于初中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已经在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初中教学质量,对于初中高校课堂构建具有重要性教学研究意义。按照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的教学工作开展部署,在当前的学生教育工作开展中,应该针对学生教育工作开展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在分析过程中,能够找到适合初中教学课堂提升的方法。鉴于此,本文针对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高效课堂进行了研究,希望在本文的研究帮助下,能够为初中高校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初中;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88-01
  前言
  21世纪是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初中生教育工作开展中,为了能够提升整体的学生教育水平,很多的学校将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到教学工作中,借助其进行高效率课堂构建。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的实践中,对于原有的教学形式做出了极大的丰富,因此,这种状况下,其对应的教学工作开展也应该进一步的深化,这样才能满足現代教学工作的开展。本文针对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高效课堂研究,能够在研究过程中,按照当前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对应的教学实践工作部署,对于提升初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性研究意义。一、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初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当前初中教育形式的改革,针对于学生教育工作开展中的要求也出现了全新的转变,传统的教育形式在现代化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对应的教学实践能力有所下降,很难满足现代教学工作的开展和部署。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的教学工作开展中,为了提升整体的初中教育水平,将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到学生日常教学工作开展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教学内容的传输以及对于学生教学反馈的构建研究也都出现了新的转变。比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工作,实现了学生教学实践学习中的同步化发展,很多的学校,由于交通和自身性发展原因,在教学条件的建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异域空间内的信息传播,保障了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及信息传输的准确性,为学生教学资源拓展奠定了基础,保障了学生学习资源极大程度的丰富[1]。二、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高校课堂策略
  1.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保障学生学习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前提,只有保障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对应的学习内容研究,这样才能提升整体的初中学生学习效果。作为初中教师,在开展高效率课堂的构建中,应该明确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意义及重要性,然后才能够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及时的借助对应的教学工作开展元素实施好对应的教学工作,通过该教学工作的实践开展能够提升整体的初中教学质量。作为初中教师应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学生营造一种科技化教学氛围,在这种教学氛围的营造中,传统的黑板粉笔与板擦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光标移动与投影仪展示。通过这种氛围的营造,学生能够在学习工作的开展中,及时的将对应的学习兴趣提升上来,对于教师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性实践教学研究意义[2]。
  2.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理解水平。
  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课堂构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性研究意义,要想保障初中高效率课堂构建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工作开展需求,就应该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积极的为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创设情境,借助情境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高效率课堂构建,进而在这种教学工作的构建开展中,能够将对应的教学工作开展要点落实到现实工作的开展中[3]。例如,教师在进行高效率课堂构建过程中,应该按照初中学生对于教学问题探索的兴趣设置对应的情景教学,比如,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中,将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引进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信息传输技术,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录制在课堂展示中应用,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观察,发现其中的化学问题,既提升了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也传承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
  3.设置虚拟化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探索到的知识点拓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传承中的数字媒体展示技术,将对应的化学实验进行虚拟化合成,运用信息技术探索化学实验研究的本质。这样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中,很多的学生会因为虚拟化实验的探索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化学实验学习挖掘,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工作开展,提升了学生对于学习工作开展的兴趣性,并且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学习中,能够按照现代信息技术合成中的化学实验探索原理,进行对应的化学实验结果推测,提升了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对于高效率课堂构建具有重要性研究意义[4]。例如,在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将对应的教学任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部署,让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部署的教学任务中,去找寻对于学习能力提升有益的学习内容,将其转化为自我学习动力,推动高效率课堂形成。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代化教学改革推进下,针对于初中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转变,要想全面提升初中教学质量,在完善传统教学工作开展的同时,还应该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借助其进行专门的教学工作开展。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将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高校课堂策略应用归纳为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理解水平和设置虚拟化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通过以上三点策略的应用,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初中高效性教学课堂构建有效的结合,提升了初中课堂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贻新.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22(1):65-65.
  [2]张红运.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J].文理导航旬刊,2017,22(7):27-27.
  [3]袁娟梅.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新课程(下),2017,22(4):159-161.
  [4]方丽萍.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22(11):00081-00081.
其他文献
肾病综合征是以各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为基本病理生理改变,以“三高一低”(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及低蛋白血症)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症状。大量蛋
【摘要】为保障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高校教学学时逐年压缩。在此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怎样通过“翻转课堂”来提高教学效率,是值得深思的。  【关键词】翻转课堂 学时压缩 大学物理  【基金项目】衡水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jg2016048)衡水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jg2016057)  【中图分类号】O4-4;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胎膜早破是产科的常见并发症,有统计显示,胎膜早破的发生率12.4%。因为胎膜早破可致上行性感染,使宫内感染和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增加;胎膜早破致羊水过少,宫壁紧裹胎体,易发生宫缩不协
【摘要】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体系与地质学体系的交叉学科。该专业具有横向跨度大、内容多、新技术发展迅速等特点,开设难度很大。我校岩土工程开设面临专业课程学时少而教学内容多,岩土方向师资队伍不足,缺乏岩土工程方面办学经验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突出重点,外聘专家,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继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现代职业考试接轨等方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岩土工程 学科开设  【
【摘 要】文秋芳提出的POA教学法,即输出导向教学法,认为学生的说、写、译等表达性能力要比听、读等接受性能力更为重要。POA所提出的教学理念、教学假设以及以教师为中介的教学流程对口译实践课程的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着眼于将此教学法运用到以输出为主要形式的MTI口译教学中,探索其对口译能力的提高的意义,对于MTI口译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口译;POA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