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苏智欣(Justine Su),女,美籍华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Northridge,CSUN)教育管理学教授、中国所所长、大学国际项目总负责人。曾在中国上海外国语大学主修英语专业,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外事局任职3年,之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教育政策学硕士和教育管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和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任教,以UCLA太平洋研究中心和CSUN中国所为平台,为中国教育、卫生等部门的管理者和学者设计并举办了多种类型的长期和短期的培训项目。由于为促进中美合作与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她荣获中国政府授予的“春晖奖”和美国国际荣誉学者联合会颁发的“国际交流杰出贡献奖”。
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速度堪称世界第一
《世界教育信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对挑战。根据您自己多年的经历和观察,您如何看待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您觉得中国高校应该如何面向世界?
苏智欣: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国际化的速度更是突飞猛进,堪称世界第一。每年我到中国不同的大学参观、开会、讲学、调研,都能看到令人惊异的变化。我所在的美国CSUN的国际交流项目也直接地受到这些变化的影响。首先,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在美国所有外国学生中名列第一,去年在CSUN的中国学生人数也升为第一。其次,访问学者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12年秋季学期,我们的姐妹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一次性派出20名数理、工程和管理专业的访问学者到我校研修,目的是加快中国大学课程和教学的国际化。这些教师们在CSUN教授的指导下努力提高英语应用和教学能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方法。他们完成研修回国后将成为教学改革的先锋和骨干,可以用双语教授专业课,既教中国学生,也教国际学生。教出来的学生能在国内外学习和发展事业。与此同时,这些教师在访问期间向CSUN的师生介绍南京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介绍他们学校的尖端科研和学习项目,并邀请CSUN的教师和学生去他们学校访问参观,去他们家乡做客游览。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CSUN的教授和学生也会成为南京理工大学的访问学者和留学生,为中国大学的国际化增添色彩。这样的中国大学让美国大学的教授和学生都自叹不如。
今年,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率团访问我校,并与我们签订了正式的合作协议。杨校长在会见我校教授代表时,神情激昂地阐述了他对大学国际化的愿景。他希望,华中师大10%的教师具有出国研修的经历,10% 的学生有出国学习或实践的机会,10% 的学生是国际学生,10%的毕业生有能力在跨国公司或企业成功就业。我坚信,这样的校长一定能带领他的大学迎接任何挑战并实现国际化,这样的校长就是国际化的大学校长。当然这样的校长绝不是只有理想和抱负的人,而是有担当、有计划、有行动的人。目前,我们两所大学正在制订和落实多方面具体的合作与交流。
从某种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潮流正在推动美国大学的国际化。在领导意志、人事安排、经费资源等方面,美国大学并没有将国际化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中国大学的外事处长一般都有数十人以上的人员配备和足够的经费支持,而美国大学的国际事务往往由一名教授兼职处理。16年来,我兼任CSUN中国所所长一职,基本上是义务工作,每周约20小时,占去了大多数假日和周末时间。之后我兼任大学国际交流负责人一职,也只能在“半个教授”的工作时间支持下发展和落实我们大学与几十所国际姐妹大学的合作与交流。我遇到的所有中国大学外事处长都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由此可见,美国大学实行国际化实际上比中国大学艰难得多,缓慢得多。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中美大学合作项目都是由中方发起,并由中方率先资助的。
二、中国需要发展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世界教育信息》:当前,国际化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您认为中国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最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苏智欣:我认为,中国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是:不要只模仿那些培养精英的大学,比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而要考虑发展能为所有人提供平等和优质的高等教育,要发展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1958年,时任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科尔主持起草的《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1960-1975》(Master Plan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California)获得了加州参众两院通过,于1960年开始实施。该规划提出加州既要有重视理论基础研究和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加州大学,也要有侧重实践研究和培养实用人才的州立大学,还应有所有年满18岁或高中毕业的学生不需经过任何考试就可以上的社区学院。最重要的是,这三种层次的高等院校相互之间都有协议,学生可以较容易地换学校、转学分。实际上,现在20%的加州大学学生来自社区学院,50%以上的CSUN学生是从社区学院转来的。这样的高教体系能为所有想上大学的人提供受教育机会以及转换专业和职业的再学习机会,可以从真正意义上普及高等教育。我在加州大学和州立大学都做过教授,知道许多优秀的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直接去上四年制大学的。因为种种原因,目前特别是经济上的原因,这些学生会选择学费低、基础科目齐全且不用住校的社区学院。很多人在社区学院完成实用型课程的学习、获得毕业证书后就会选择就业,而想继续学习的人会将基础课学分顺利转到加州大学、州立大学或私立大学,以完成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业。几乎所有的学分都可以互相转换,社区学院几十美元一学分的课与私立大学一千多美元一学分的课可以获得同样的认可。在CSUN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中,许多才华出众的人都是从社区学院或州立大学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多数人改变过主修专业和事业方向,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过数年,在获取博士学位后才进入州立大学任教。实践证明,这些人往往比那些从名牌大学毕业的人能更好地胜任州立大学的教学和实用型的科研工作。
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速度堪称世界第一
《世界教育信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对挑战。根据您自己多年的经历和观察,您如何看待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您觉得中国高校应该如何面向世界?
苏智欣: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国际化的速度更是突飞猛进,堪称世界第一。每年我到中国不同的大学参观、开会、讲学、调研,都能看到令人惊异的变化。我所在的美国CSUN的国际交流项目也直接地受到这些变化的影响。首先,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在美国所有外国学生中名列第一,去年在CSUN的中国学生人数也升为第一。其次,访问学者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12年秋季学期,我们的姐妹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一次性派出20名数理、工程和管理专业的访问学者到我校研修,目的是加快中国大学课程和教学的国际化。这些教师们在CSUN教授的指导下努力提高英语应用和教学能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方法。他们完成研修回国后将成为教学改革的先锋和骨干,可以用双语教授专业课,既教中国学生,也教国际学生。教出来的学生能在国内外学习和发展事业。与此同时,这些教师在访问期间向CSUN的师生介绍南京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介绍他们学校的尖端科研和学习项目,并邀请CSUN的教师和学生去他们学校访问参观,去他们家乡做客游览。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CSUN的教授和学生也会成为南京理工大学的访问学者和留学生,为中国大学的国际化增添色彩。这样的中国大学让美国大学的教授和学生都自叹不如。
今年,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率团访问我校,并与我们签订了正式的合作协议。杨校长在会见我校教授代表时,神情激昂地阐述了他对大学国际化的愿景。他希望,华中师大10%的教师具有出国研修的经历,10% 的学生有出国学习或实践的机会,10% 的学生是国际学生,10%的毕业生有能力在跨国公司或企业成功就业。我坚信,这样的校长一定能带领他的大学迎接任何挑战并实现国际化,这样的校长就是国际化的大学校长。当然这样的校长绝不是只有理想和抱负的人,而是有担当、有计划、有行动的人。目前,我们两所大学正在制订和落实多方面具体的合作与交流。
从某种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潮流正在推动美国大学的国际化。在领导意志、人事安排、经费资源等方面,美国大学并没有将国际化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中国大学的外事处长一般都有数十人以上的人员配备和足够的经费支持,而美国大学的国际事务往往由一名教授兼职处理。16年来,我兼任CSUN中国所所长一职,基本上是义务工作,每周约20小时,占去了大多数假日和周末时间。之后我兼任大学国际交流负责人一职,也只能在“半个教授”的工作时间支持下发展和落实我们大学与几十所国际姐妹大学的合作与交流。我遇到的所有中国大学外事处长都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由此可见,美国大学实行国际化实际上比中国大学艰难得多,缓慢得多。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中美大学合作项目都是由中方发起,并由中方率先资助的。
二、中国需要发展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世界教育信息》:当前,国际化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您认为中国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最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苏智欣:我认为,中国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是:不要只模仿那些培养精英的大学,比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而要考虑发展能为所有人提供平等和优质的高等教育,要发展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1958年,时任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科尔主持起草的《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1960-1975》(Master Plan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California)获得了加州参众两院通过,于1960年开始实施。该规划提出加州既要有重视理论基础研究和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加州大学,也要有侧重实践研究和培养实用人才的州立大学,还应有所有年满18岁或高中毕业的学生不需经过任何考试就可以上的社区学院。最重要的是,这三种层次的高等院校相互之间都有协议,学生可以较容易地换学校、转学分。实际上,现在20%的加州大学学生来自社区学院,50%以上的CSUN学生是从社区学院转来的。这样的高教体系能为所有想上大学的人提供受教育机会以及转换专业和职业的再学习机会,可以从真正意义上普及高等教育。我在加州大学和州立大学都做过教授,知道许多优秀的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直接去上四年制大学的。因为种种原因,目前特别是经济上的原因,这些学生会选择学费低、基础科目齐全且不用住校的社区学院。很多人在社区学院完成实用型课程的学习、获得毕业证书后就会选择就业,而想继续学习的人会将基础课学分顺利转到加州大学、州立大学或私立大学,以完成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业。几乎所有的学分都可以互相转换,社区学院几十美元一学分的课与私立大学一千多美元一学分的课可以获得同样的认可。在CSUN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中,许多才华出众的人都是从社区学院或州立大学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多数人改变过主修专业和事业方向,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过数年,在获取博士学位后才进入州立大学任教。实践证明,这些人往往比那些从名牌大学毕业的人能更好地胜任州立大学的教学和实用型的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