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众所周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有资源的多样性、文化的厚重性、科技的进步与应用决定的,特别是现在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和旅游市场的不断规范与发展,以深度挖掘旅游地文汇内涵为主的“深度旅游”现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因而,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的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文化资源;系统开发
一、文化旅游资源
(一)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的一个特殊类型,它不仅具备有旅游资源的广域性、区域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等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特点:
1.文化旅游资源的品味独特,内涵深厚。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往往比较高,这和它的品味和内涵有很大的联系,由于资源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不同,所以也就会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而且还映射出当地的风情习俗,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富集区,具有了该种文化所特有的内涵,这就是资源垄断性的基础。
2.文化资源的文化属性。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它所具有的独特文化,这也是文化旅游资源和其他旅游资源最大的区别之处。文化旅游资源身上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就是蕴藏着一定的科学性和自社会的哲理,这些是其产生旅游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吸引着人们通过观光、游览、参与、体验等活动,接触到其中的文化魅力,满足旅游者对当地的了解,对文化的追求。
(1)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可创新性。文化旅游资源中有很大部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包括科学、艺术、文化等各个方面,这是历代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积累,也是我们今天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我们在利用的过程中不仅要继承其中的优秀文化,而且还要结合当代现实有所创新,并把这些创新融入到文化中,起到文化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
(2)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文化旅游资源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抽象的、无形的,即一切具有文化内涵的资源都属于它的范畴,物质的和有形的我们可以直接感知它的存在,非物质的、无形的和抽象的,我们则需要通过宣传、实地体验等让旅游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文化魅力。
(二)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1.历史遗址。历史遗址就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古遗址、遗迹等,其主要是历史文化层面的旅游资源,以文物、名胜古迹、仿古建筑等为代表,比如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等,通过历史遗址,能够直观的感受历史,具有较高的文化欣赏价值和旅游价值,具有吸引力很强,在我国旅游业中,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文化旅游活动仍旧占主要位置。
2.现代文明。现代文明指的是以近现代科技成果和文化、艺术、建筑、田园风格、都市生活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面的旅游资源,它是属于人文类别的旅游资源,如河南博物馆、公园等,现代文明现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吸引物,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3.社会风情。社会风情指的是一个地区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 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表现的风俗习惯,主要是以饮食风俗、服饰装束、节日民俗等为代表的地域性的旅游资源,比如洛阳牡丹花会、三月三拜祖大典等,社会风情类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猎奇心理,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并且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由于社会风情文化旅游资源更加符合当前的体验型旅游,所以,近些年发展迅速。
4.精神伦理类。精神伦理类是以宗教、信仰、崇拜等为代表的精神层面的旅游资源,主要是突出精神的重要性,比如宗教圣地、革命圣地等,精神伦理类旅游资源能够满足旅游者对知识的需求,并且还可以得到更多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洗礼,这类旅游资源期吸引力较大且持续性很强。
(三)河南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
河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笔者提出来了六大措施:
1. 提高认识,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引导,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民族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潮之一,应提高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2. 加强民族文化旅游理论研究。需要依靠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借助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民族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再认识,深入探究其内涵,推动民族文化创新。
3.突出特色,统筹规划。特色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线。应优先开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保证其优先发展,以带动整个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4. 开发中旅游点、线、面应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开发网络。选择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依托民族民俗博物馆、自然民族村落或模拟村落建立民族民俗旅游点;围绕这些旅游区(点) 的开发,实行区际合作,推动地区间联合行动,开辟民族民俗旅游线路;依托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城镇,系列开发成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区。在开发中要遵循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文化性、乡土性等原则,防止旅游区原生文化的西化、汉化、庸俗化和城市化。
5. 培育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及规划设计的人才。为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育。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充实到各类教育培训中去。
6. 大力宣传,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要更新旅游宣传观念,把宣传促销看得和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同等重要。应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尤其是公共媒介和电脑网络的手段,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众所周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有资源的多样性、文化的厚重性、科技的进步与应用决定的,特别是现在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和旅游市场的不断规范与发展,以深度挖掘旅游地文汇内涵为主的“深度旅游”现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因而,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的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文化资源;系统开发
一、文化旅游资源
(一)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的一个特殊类型,它不仅具备有旅游资源的广域性、区域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等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特点:
1.文化旅游资源的品味独特,内涵深厚。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往往比较高,这和它的品味和内涵有很大的联系,由于资源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不同,所以也就会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而且还映射出当地的风情习俗,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富集区,具有了该种文化所特有的内涵,这就是资源垄断性的基础。
2.文化资源的文化属性。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它所具有的独特文化,这也是文化旅游资源和其他旅游资源最大的区别之处。文化旅游资源身上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就是蕴藏着一定的科学性和自社会的哲理,这些是其产生旅游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吸引着人们通过观光、游览、参与、体验等活动,接触到其中的文化魅力,满足旅游者对当地的了解,对文化的追求。
(1)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可创新性。文化旅游资源中有很大部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包括科学、艺术、文化等各个方面,这是历代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积累,也是我们今天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我们在利用的过程中不仅要继承其中的优秀文化,而且还要结合当代现实有所创新,并把这些创新融入到文化中,起到文化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
(2)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文化旅游资源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抽象的、无形的,即一切具有文化内涵的资源都属于它的范畴,物质的和有形的我们可以直接感知它的存在,非物质的、无形的和抽象的,我们则需要通过宣传、实地体验等让旅游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文化魅力。
(二)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1.历史遗址。历史遗址就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古遗址、遗迹等,其主要是历史文化层面的旅游资源,以文物、名胜古迹、仿古建筑等为代表,比如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等,通过历史遗址,能够直观的感受历史,具有较高的文化欣赏价值和旅游价值,具有吸引力很强,在我国旅游业中,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文化旅游活动仍旧占主要位置。
2.现代文明。现代文明指的是以近现代科技成果和文化、艺术、建筑、田园风格、都市生活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面的旅游资源,它是属于人文类别的旅游资源,如河南博物馆、公园等,现代文明现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吸引物,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3.社会风情。社会风情指的是一个地区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 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表现的风俗习惯,主要是以饮食风俗、服饰装束、节日民俗等为代表的地域性的旅游资源,比如洛阳牡丹花会、三月三拜祖大典等,社会风情类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猎奇心理,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并且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由于社会风情文化旅游资源更加符合当前的体验型旅游,所以,近些年发展迅速。
4.精神伦理类。精神伦理类是以宗教、信仰、崇拜等为代表的精神层面的旅游资源,主要是突出精神的重要性,比如宗教圣地、革命圣地等,精神伦理类旅游资源能够满足旅游者对知识的需求,并且还可以得到更多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洗礼,这类旅游资源期吸引力较大且持续性很强。
(三)河南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
河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笔者提出来了六大措施:
1. 提高认识,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引导,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民族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潮之一,应提高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2. 加强民族文化旅游理论研究。需要依靠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借助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民族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再认识,深入探究其内涵,推动民族文化创新。
3.突出特色,统筹规划。特色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线。应优先开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保证其优先发展,以带动整个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4. 开发中旅游点、线、面应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开发网络。选择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依托民族民俗博物馆、自然民族村落或模拟村落建立民族民俗旅游点;围绕这些旅游区(点) 的开发,实行区际合作,推动地区间联合行动,开辟民族民俗旅游线路;依托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城镇,系列开发成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区。在开发中要遵循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文化性、乡土性等原则,防止旅游区原生文化的西化、汉化、庸俗化和城市化。
5. 培育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及规划设计的人才。为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育。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充实到各类教育培训中去。
6. 大力宣传,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要更新旅游宣传观念,把宣传促销看得和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同等重要。应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尤其是公共媒介和电脑网络的手段,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