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是文化大省,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将安徽文化按区域划分,可分为三大文化圈:桐城文化、徽州文化和淮河文化。其中,桐城文化被认为是精致文化,桐城的文派、学派、诗派、书画派,以及丰富多彩的桐城民间文学,都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桐城文化的无穷魅力,更彰显着桐城这座城市的筋骨与神韵。
桐城的历史可追溯到中石器时代,从现存的丁家冲遗址、鲁王墩遗址中可以窥见桐城先民们胼手胝足、刀耕火种的历史。夏商时期,桐城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因适宜种植桐树而得名。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式设桐城县,此为桐城得名之始。
虽然历史悠久,但桐城的人文气息并非从一开始就繁盛的。史载: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业已建县近六十年的桐城,县治近地依然草木葱茏,蛇虎成灾,县令韩震下令焚烧草木,灼焦地面而驱之。宋代大诗人梅尧臣赴任桐城主簿时,曾为山中猛虎所惊,后见农家生活艰苦异常,援笔写下《田家》一诗:“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空收一束箕,无物充煎釜。”彼时,生存环境恶劣,历代战争袭扰,人口数量稀少,导致桐城人文长期寂无声华。直至宋明之际,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中心的逐渐南移,桐城成为移民输入地,人口增加,国家科举制度也逐渐成熟定型,桐城尚文崇教的人文气息也逐渐浓厚,元延佑年间桐城文庙的创建,为桐城文化带了繁荣的契机。
漫行文庙
对初到桐城的人来说,位于县城中间的桐城文庙,绝对是道抢眼的风景,不仅因为那檐角的铜铃声,可以传得好远好远,更因为瞻顾桐城文庙在明清数百年时光中穿行的背影,人们可以体会到所谓“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往日盛景及其底气所在。
桐城曾被称为“冠盖满京华,文章甲天下”的文都,仅仅在清代,桐城籍的进士就有286名,至今文庙的香火还吸引着从全国各地赶来祭拜的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过文庙门楼,向前十步临半月形泮池,池上有砖砌石拱桥,池桥皆以汉白玉石雕栏杆护配,池中碧水漾漾,金鲤嬉戏。相传,明清季桐城诸如“天启六君子”之一的左光斗、“百科全书式”大哲学家方以智、“父子双宰相”张英、张廷玉以及“桐城派”鼻祖戴名世、“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等近千位名臣硕儒,于成名前均从桥上步入大成殿祭孔,之后金榜题名,故誉“泮桥”为“状元桥”,至今人们仍视登斯桥为吉祥如意之乐事。
说到桐城,不得不提的就是桐城派,它的故事至今还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每一个从桐城文庙走出的人都会被刻在地上一篇文章所震撼:“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文尾写着“桐城姚鼐记”,不错,这就是被收录中学语文课本的《登泰山记》,以大地为书卷,这是怎样的一种气魄。徜徉在桐城街头,我们能闻到一种文墨清香,每到辞旧迎新之际,文庙前就会出现许多为人免费写春联的书法家,在桐城,字写得好的人,文章写得精致的人,比比皆是。
戴名世的砚庄足迹
“我父亲就是一个农民,他经常讲戴名世和方苞的故事,后来我12岁上桐城中学,从乡下步行走过来,父亲一边背我过河一边和我讲,他说你要好好念书啊,将来当个文人,桐城文章写得好,戴名世文章写得好。” 当代著名诗人陈所巨生前曾这样回忆,他也是桐城人。30多年前,他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第一行诗句,1980年,他和舒婷、顾城等17个人一道参加了全国首届青春诗会,之后,有不少大城市、大单位邀请陈所巨到他们那里工作,可是他都一一婉拒了,陈所巨说,自己就是一棵靠桐城文化滋养的树,离开了这片土地,他将一无所成,桐城的文都墨痕,启迪着他的创作灵感。
桐城,作为著名的古文流派桐城派的孕育地,为众多文人所景仰,同时也被桐城人视为学习和创作的源泉与动力。从清康熙年间直到民国,桐城派雄踞中国文坛霸主地位长达两百多年,先后培养出1200多位散文作家,著述累以千万,漫及全国,一时间有“人不必桐城,文不可外乎桐城”之说。形成中国历史上最壮观的文学景观。
戴名世,因其故乡为桐城南山,所以后人又将他称为“南山先生”。其少年生活极其清贫,但他发奋用功,“一日不读书,辄忽忽如有之失;但得一书,往复观玩,可以忘寝食。”读书求知,成了他的基本需求。
有人认为桐城派的历史应该从戴名世的一本书开始,那是一部史学力作,收入了清军入关后明代残余政权活动的史料。它却使康熙皇帝大为震怒,下令将戴名世缉拿归案,处以腰斩,从而制造了清朝第一起文字狱。也有人认为,是戴名世为桐城人建立了入仕的学说,使这片水边的小城从此有了骨头。
正值清明时节,我们踏上了寻访戴名世墓地的路。热心的村民为我们带路,两边山岗上的松树林,以铁一般的宁静,凝结成一抹辽远和幽深的墨色,沿着缓坡上的林间小路下来,经过一片正在生长的油菜地,就是戴名世的墓地了。墓冢为水泥石块浆砌而成,高一米有余。墓前有碑,镌有“清戴名世之墓”的文字。墓的左右与后面被半圆形的护墙包围,俗称坟框,坟框外面便是离离的青草。右侧的护墙上有一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刻。清明刚过,但是依然有人前来祭拜悼念这位先贤,燃几炷香火,焚几叠祭纸,驻足停留,以示怀念和敬畏。
一位年长的村民来到墓前,据他说那墓里没有戴名世的尸骨,只有一件他行刑时穿的血染的长袍。这一说法,不知有无根据,但据记载,戴名世在狱中两年多,仍修订昔日所编的《四书朱子大全》。康熙五十二年,戴名世61岁,由凌迟处死改为腰斩。其从弟求得尸骸,盛殓之后,自京扶柩而归,葬于居室之南,其墓俗称“榜眼坟”,位于今天桐城孔城镇清水村境内。
穿过南山岗下的一片林地,来到一个叫砚庄的地方,据《戴氏宗谱》载,明代其六世祖南居公迁居于此,翰墨传家,以“以笔代耕,以砚代田”,故名砚庄。这是戴名世打算隐居终老的地方,是他用辛苦赚得的稿费和教书的银子盖的。现在已经杂草丛生,旁边有村民盖起了新的民居。“这里就是(戴名世的故居),没有什么东西的,他是被腰斩的,是钦犯,以前都不敢提他的。更不会留下什么东西了!”一位附近的村民说。据传,戴名世故居,在村庄北面,原有房屋两进,前后各五开间,两侧筑墙相连,中成院落。 其实,民间流传的关于戴名世的故事,更多的是他造福村民的善举。相传戴名世在砚乡居住的时候,目睹溪水流经田间小道,阻隔行人往来的状况,便用尽自己写文章赚来的钱财,沿溪主要路口建了五座石桥。行人称便,心甚得之,择四桥中之大石桥,名之曰“南山桥”。稍有所损,村民辄修之。桥头勒石立碑,楷书阴刻“南山桥”三字,字迹清晰可见。至今,这座“南山桥”的石碑仍在,其基石犹存,被改修为水泥桥而依旧造福于一乡村民。戴名世连建四桥之后,在建第五座桥的时,积攒的钱财已全部用尽,知道自己无法再帮村民建桥了,就自己取名“了了桥”,“意思就是了了吧,了了吧,他已经没钱了嘛,只能了了啊!”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常务理事操鹏解释道。
桐城三祖
“人生一夕智门开,我为宝贝抓周来,抓起笔墨文才好,抓起刀枪武将才,抓起算盘进宝贝,抓起扁担挑银财,挑银财,行行都出状元来。”在桐城的乡间,至今都保留着这样一个习俗,就是在宝宝满周岁的时候,举行抓周仪式。很多家长都认为,宝宝抓到笔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预示着宝宝将来写得一手好文章,传说方苞小时候抓的就是一支毛笔。
桐城素有崇文重教之风,民间有“富不丢猪,穷不丢书”的习语,这一习俗被历代桐城人奉为“金科玉律”。刘大櫆,方苞,姚鼐,被称为“桐城三祖”,他们儿时的家境都不是很富裕,甚至有些贫寒,但都遵循这一传统,好学的故事传遍乡野。
方苞就在《方苞集》中写到其家贫的经历,“余先世家皖桐,世官达。自迁江宁,业尽落。宾祭而外,累月逾时,家人无肉食者,蔬菜或不充。”“家无仆婢,吾母逾五十,犹日夜从灶上扫除,执苦身之役。” 方苞是戴名世的好友,因为给《南山集》作序,也被牵连入狱,等待处决。但是,方苞不怕狱中臭气冲天,蝇飞蚊咬,而是急着没书读。因此,他向狱卒请求借书,借纸、笔、墨、砚。狱卒听了,嘲笑说,“你是重罪,肯定要判死刑的,还看什么书,写什么文章啊?!”方苞的苦苦哀求打动了狱卒,得到《礼记集说》和纸墨笔砚后,方苞终日看书作文,连放风都伏在膝盖上奋笔疾书。同狱的犯人不解,“命在顷刻之间了,还写什么文章啊?纯粹腐儒一个!”方苞则郑重地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方苞就这样成就了《狱中杂记》。后来,方苞蒙康熙皇帝特赦,免死出狱,并进朝做官,成为当时文坛的一代文学领袖。
相比之下,刘大櫆的家境相对丰裕一些,他在《章大家行略》一文中记述自己幼年读书的情况:“櫆七岁,与伯兄仲兄从塾师在外庭读书。每隆冬,阴风积雪,或夜分始归。” 刘大櫆年少时便才华出众,文章曾让前辈方苞自叹弗如,他一生未曾离开桐城,足迹遍布家乡山水,写下了许多散文名篇。
勺园,是清代大学者方宗诚的藏书楼,也是刘大櫆讲学的地方,他在这里种菜种花,自食其力。刘大櫆长着一副大胡子,性格豪放,酒后喜欢纵声朗读古文,声韵铿锵,绕梁不绝。“桐城派特别注重朗读,而且要放声读。我记得我小时候就受过这方面的训练,父亲是语文教师,他教育我要放声读书,因为读多了以后,自然的就是由表及里,由文之粗进入文之精,由格律声色,进入到神理气味,进而掌握文章的精气神,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桐城派过去写文章要响不要哑,到现在也保持这个习惯,诵读。” 皖江文化研究会会长汪军曾说。
现在,勺园的主人是一户姓方的人家,据称是方宗诚的后人。遇到前来拜访的游客,老人就会送一本方守敦的《凌寒吟稿》,然后还说“这些古文是好东西啊,不能丢啊。以前老祖宗讲学的时候,都是把门打开,有很多人来听,讲学嘛,门怎么能关呢?”
姚家到了姚鼐出生时,已显示出衰落的迹象,家境并不富裕。姚鼐自幼羸弱多病,足不出户,唯好读书,天分极高,深得伯父姚范的喜爱。其时,桐城文风昌盛,能文之士众多,居于乡里者即有姚范、叶酉、刘大櫆、方泽等“龙眠十子”,他们志同道合,常欢聚一堂,论学谈艺,约为“举世不好”之文。姚鼐虽不能亲与,心里委实向往之至。刘大櫆常来姚家作客,每次他来,姚范都要屏退诸子、侄,独令姚鼐随侍一旁。刘大櫆洒脱恣肆的才情,诙谐机智的言谈,取书纵读的神态,都在姚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姚鼐于18岁那年,转投刘大櫆门下,专心学习诗古文辞,成为他的嫡传弟子,并且确立了传承薪火、光大师门的志向。他在方苞、刘大櫆之后,提出了“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的文学主张,奠定了桐城派的理论基础。刘大櫆八十大寿时,姚鼐和全国各地的门人弟子一道来给老师祝寿,刘大櫆一生未争得一官半职,却教授了一大批高足弟子,也是在这次寿宴上,姚鼐写下了“昔有方侍郎(方苞),今有刘先生(刘大櫆),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的著名论断,桐城派从此亮出了旗号。
姚鼐自40余岁远绝仕禄,以清贫自守,到各地设馆授徒,一直任书院山长,主讲江南,春风化雨,奖掖后进,历时四十年,一生教出的弟子超过三千人。有人曾试图在姚鼐门下开出长长一串名单,最后也只能列出其中较有出息的人物而已。于是有人评价道:“他如此开枝散叶,星火相传,才有了日后桐城文派绵延200多年的辉煌”。
桐城中学的教育之路
“教师这个职业在桐城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传道授业解惑,是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基本职责,要实现这些职责的话,就是教书育人。”汪军说。他认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辞官南归,教了四十多年书,培养了大批弟子,可谓桃李满天下,支撑他这种选择的就是这种儒家的传道精神。
桐城宰相张英时常告诫子侄,要端正读书态度,明白“读书固所以取科名,继家声,然亦使人敬重”,即使不能取中科名,虽身处贫贱,只要“胸中淹博,笔下氤氲,则自然进退安雅,言谈有味。即使迂腐不通方,亦可以教书授徒,为人师表。至举业,乃朝廷取士之具,三年开场大比,专视此为优劣。人若举业高华秀美,则人不敢轻视”。因此,张英常言“读书者不贱”。
清末的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早年也是官运亨通的,但是也是在中年的时候,就向直隶总督李鸿章辞官,要求担任保定莲池书院的山长,所以当时华北的大批学子都纷纷赶到保定,投身到吴汝纶的门下,为燕赵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后来吴汝纶又在安庆创办了桐城学堂,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桐城中学的前身。 桐城中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学校,虽然只是一个县级中学,可它每年的高考成绩在安徽乃至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据统计,从这里毕业的学生中,已有1000多名取得博士、硕士学位,有的已成长为新一代有影响的科学家、专家和学者。
桐城中学的创办人吴汝纶,出生在184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年代,同治四年,他高中进士,之后在曾国藩和李鸿章幕府里参赞政务,曾、李二人的奏章,多是出于他的手笔,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吴汝纶认识到,四书五经不再是治世的宝典,他曾为严复所译的《天演论》作序,并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光绪28年,他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率团去日本访问学制,回国后,他对如何开展新式教育已经有了整体思考,但他对清廷已经彻底失望,就没有回京,而是取道上海,直接返回了故乡桐城。在家乡,他兴办起桐城学堂(桐城中学前身),并亲笔为学校撰写了对联“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至今,桐城中学的校门上,还写着“勉成国器”四个字,有落款“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吴汝纶题” 。
老教师梁怀志在桐城中学教了近四十年书,他本人就是从这里毕业考入大学的,但在那个年代,上大学还要看家庭出身,杨怀志的家庭出身不好,当时是他的班主任帮了他。其实,在桐城中学的校园里行走,经常可以看到像梁怀志这样白发苍苍的老教师,他们教书育人几十年,每天都要到这饱含历史和记忆的校园中走几圈,然后在树下聊天、看报、论时事。
“我觉得一个老师,特别是中学老师,对一个人的成长相当重要。“杨怀志说。为了报答师恩,杨怀志大学毕业之后,放弃了在省城当记者的机会,甘愿回乡当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虽然日子过得清贫,可他先后教过的学生已经有1000多人,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了。
桐城中学有棵郁郁葱葱的银杏树,如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是当年姚鼐辞官回故里后亲手种植的,就是因为这棵树,姚鼐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惜抱轩”,如今,“惜抱轩”银杏树下是桐城中学的宿舍,学校有许多孩子来自于桐城乡间。
桐城中学学生的刻苦是有传统的,多年前没有灯,许多人就点煤油灯来看书,由于不利于消防安全,学校对此坚决制止,杨怀志就曾砸掉了13个学生点的煤油灯,但是不论他怎么砸,在他走后,学生又开始挑灯夜读。每年高考,桐城中学都有近千名学生考入大学。在桐城,有这样两个数据令人震惊:平均每个村子出四名硕士或博士;仅两院院士,桐城就有7名,不论是从每百万人口含有的院士数,还是每万平方公里土地含有的院士数,其比例都在安徽省前列。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桐城派的评价不高,那是有历史原因的,但不能因此抹灭桐城派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它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做出过很大贡献。桐城派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国家实行现代化的同时,保留我们的文化传统,没有一个国家是背离它的传统而实现现代化的,就从这一点来讲,桐城派依然有它的历史价值。“汪军说道。
操鹏也表示,“作为桐城人,我们为桐城保留的传统文化而感到骄傲,虽然现在的孩子们都在学习数理化,没有人再学习写古文了,但是桐城派的故事还在、内涵还在、精神还在,这是我们的根。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做研究、写文章、出版各种书籍,让这份人类的共同财富保留下去。”
桐城的历史可追溯到中石器时代,从现存的丁家冲遗址、鲁王墩遗址中可以窥见桐城先民们胼手胝足、刀耕火种的历史。夏商时期,桐城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因适宜种植桐树而得名。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式设桐城县,此为桐城得名之始。
虽然历史悠久,但桐城的人文气息并非从一开始就繁盛的。史载: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业已建县近六十年的桐城,县治近地依然草木葱茏,蛇虎成灾,县令韩震下令焚烧草木,灼焦地面而驱之。宋代大诗人梅尧臣赴任桐城主簿时,曾为山中猛虎所惊,后见农家生活艰苦异常,援笔写下《田家》一诗:“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空收一束箕,无物充煎釜。”彼时,生存环境恶劣,历代战争袭扰,人口数量稀少,导致桐城人文长期寂无声华。直至宋明之际,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中心的逐渐南移,桐城成为移民输入地,人口增加,国家科举制度也逐渐成熟定型,桐城尚文崇教的人文气息也逐渐浓厚,元延佑年间桐城文庙的创建,为桐城文化带了繁荣的契机。
漫行文庙
对初到桐城的人来说,位于县城中间的桐城文庙,绝对是道抢眼的风景,不仅因为那檐角的铜铃声,可以传得好远好远,更因为瞻顾桐城文庙在明清数百年时光中穿行的背影,人们可以体会到所谓“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往日盛景及其底气所在。
桐城曾被称为“冠盖满京华,文章甲天下”的文都,仅仅在清代,桐城籍的进士就有286名,至今文庙的香火还吸引着从全国各地赶来祭拜的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过文庙门楼,向前十步临半月形泮池,池上有砖砌石拱桥,池桥皆以汉白玉石雕栏杆护配,池中碧水漾漾,金鲤嬉戏。相传,明清季桐城诸如“天启六君子”之一的左光斗、“百科全书式”大哲学家方以智、“父子双宰相”张英、张廷玉以及“桐城派”鼻祖戴名世、“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等近千位名臣硕儒,于成名前均从桥上步入大成殿祭孔,之后金榜题名,故誉“泮桥”为“状元桥”,至今人们仍视登斯桥为吉祥如意之乐事。
说到桐城,不得不提的就是桐城派,它的故事至今还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每一个从桐城文庙走出的人都会被刻在地上一篇文章所震撼:“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文尾写着“桐城姚鼐记”,不错,这就是被收录中学语文课本的《登泰山记》,以大地为书卷,这是怎样的一种气魄。徜徉在桐城街头,我们能闻到一种文墨清香,每到辞旧迎新之际,文庙前就会出现许多为人免费写春联的书法家,在桐城,字写得好的人,文章写得精致的人,比比皆是。
戴名世的砚庄足迹
“我父亲就是一个农民,他经常讲戴名世和方苞的故事,后来我12岁上桐城中学,从乡下步行走过来,父亲一边背我过河一边和我讲,他说你要好好念书啊,将来当个文人,桐城文章写得好,戴名世文章写得好。” 当代著名诗人陈所巨生前曾这样回忆,他也是桐城人。30多年前,他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第一行诗句,1980年,他和舒婷、顾城等17个人一道参加了全国首届青春诗会,之后,有不少大城市、大单位邀请陈所巨到他们那里工作,可是他都一一婉拒了,陈所巨说,自己就是一棵靠桐城文化滋养的树,离开了这片土地,他将一无所成,桐城的文都墨痕,启迪着他的创作灵感。
桐城,作为著名的古文流派桐城派的孕育地,为众多文人所景仰,同时也被桐城人视为学习和创作的源泉与动力。从清康熙年间直到民国,桐城派雄踞中国文坛霸主地位长达两百多年,先后培养出1200多位散文作家,著述累以千万,漫及全国,一时间有“人不必桐城,文不可外乎桐城”之说。形成中国历史上最壮观的文学景观。
戴名世,因其故乡为桐城南山,所以后人又将他称为“南山先生”。其少年生活极其清贫,但他发奋用功,“一日不读书,辄忽忽如有之失;但得一书,往复观玩,可以忘寝食。”读书求知,成了他的基本需求。
有人认为桐城派的历史应该从戴名世的一本书开始,那是一部史学力作,收入了清军入关后明代残余政权活动的史料。它却使康熙皇帝大为震怒,下令将戴名世缉拿归案,处以腰斩,从而制造了清朝第一起文字狱。也有人认为,是戴名世为桐城人建立了入仕的学说,使这片水边的小城从此有了骨头。
正值清明时节,我们踏上了寻访戴名世墓地的路。热心的村民为我们带路,两边山岗上的松树林,以铁一般的宁静,凝结成一抹辽远和幽深的墨色,沿着缓坡上的林间小路下来,经过一片正在生长的油菜地,就是戴名世的墓地了。墓冢为水泥石块浆砌而成,高一米有余。墓前有碑,镌有“清戴名世之墓”的文字。墓的左右与后面被半圆形的护墙包围,俗称坟框,坟框外面便是离离的青草。右侧的护墙上有一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刻。清明刚过,但是依然有人前来祭拜悼念这位先贤,燃几炷香火,焚几叠祭纸,驻足停留,以示怀念和敬畏。
一位年长的村民来到墓前,据他说那墓里没有戴名世的尸骨,只有一件他行刑时穿的血染的长袍。这一说法,不知有无根据,但据记载,戴名世在狱中两年多,仍修订昔日所编的《四书朱子大全》。康熙五十二年,戴名世61岁,由凌迟处死改为腰斩。其从弟求得尸骸,盛殓之后,自京扶柩而归,葬于居室之南,其墓俗称“榜眼坟”,位于今天桐城孔城镇清水村境内。
穿过南山岗下的一片林地,来到一个叫砚庄的地方,据《戴氏宗谱》载,明代其六世祖南居公迁居于此,翰墨传家,以“以笔代耕,以砚代田”,故名砚庄。这是戴名世打算隐居终老的地方,是他用辛苦赚得的稿费和教书的银子盖的。现在已经杂草丛生,旁边有村民盖起了新的民居。“这里就是(戴名世的故居),没有什么东西的,他是被腰斩的,是钦犯,以前都不敢提他的。更不会留下什么东西了!”一位附近的村民说。据传,戴名世故居,在村庄北面,原有房屋两进,前后各五开间,两侧筑墙相连,中成院落。 其实,民间流传的关于戴名世的故事,更多的是他造福村民的善举。相传戴名世在砚乡居住的时候,目睹溪水流经田间小道,阻隔行人往来的状况,便用尽自己写文章赚来的钱财,沿溪主要路口建了五座石桥。行人称便,心甚得之,择四桥中之大石桥,名之曰“南山桥”。稍有所损,村民辄修之。桥头勒石立碑,楷书阴刻“南山桥”三字,字迹清晰可见。至今,这座“南山桥”的石碑仍在,其基石犹存,被改修为水泥桥而依旧造福于一乡村民。戴名世连建四桥之后,在建第五座桥的时,积攒的钱财已全部用尽,知道自己无法再帮村民建桥了,就自己取名“了了桥”,“意思就是了了吧,了了吧,他已经没钱了嘛,只能了了啊!”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常务理事操鹏解释道。
桐城三祖
“人生一夕智门开,我为宝贝抓周来,抓起笔墨文才好,抓起刀枪武将才,抓起算盘进宝贝,抓起扁担挑银财,挑银财,行行都出状元来。”在桐城的乡间,至今都保留着这样一个习俗,就是在宝宝满周岁的时候,举行抓周仪式。很多家长都认为,宝宝抓到笔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预示着宝宝将来写得一手好文章,传说方苞小时候抓的就是一支毛笔。
桐城素有崇文重教之风,民间有“富不丢猪,穷不丢书”的习语,这一习俗被历代桐城人奉为“金科玉律”。刘大櫆,方苞,姚鼐,被称为“桐城三祖”,他们儿时的家境都不是很富裕,甚至有些贫寒,但都遵循这一传统,好学的故事传遍乡野。
方苞就在《方苞集》中写到其家贫的经历,“余先世家皖桐,世官达。自迁江宁,业尽落。宾祭而外,累月逾时,家人无肉食者,蔬菜或不充。”“家无仆婢,吾母逾五十,犹日夜从灶上扫除,执苦身之役。” 方苞是戴名世的好友,因为给《南山集》作序,也被牵连入狱,等待处决。但是,方苞不怕狱中臭气冲天,蝇飞蚊咬,而是急着没书读。因此,他向狱卒请求借书,借纸、笔、墨、砚。狱卒听了,嘲笑说,“你是重罪,肯定要判死刑的,还看什么书,写什么文章啊?!”方苞的苦苦哀求打动了狱卒,得到《礼记集说》和纸墨笔砚后,方苞终日看书作文,连放风都伏在膝盖上奋笔疾书。同狱的犯人不解,“命在顷刻之间了,还写什么文章啊?纯粹腐儒一个!”方苞则郑重地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方苞就这样成就了《狱中杂记》。后来,方苞蒙康熙皇帝特赦,免死出狱,并进朝做官,成为当时文坛的一代文学领袖。
相比之下,刘大櫆的家境相对丰裕一些,他在《章大家行略》一文中记述自己幼年读书的情况:“櫆七岁,与伯兄仲兄从塾师在外庭读书。每隆冬,阴风积雪,或夜分始归。” 刘大櫆年少时便才华出众,文章曾让前辈方苞自叹弗如,他一生未曾离开桐城,足迹遍布家乡山水,写下了许多散文名篇。
勺园,是清代大学者方宗诚的藏书楼,也是刘大櫆讲学的地方,他在这里种菜种花,自食其力。刘大櫆长着一副大胡子,性格豪放,酒后喜欢纵声朗读古文,声韵铿锵,绕梁不绝。“桐城派特别注重朗读,而且要放声读。我记得我小时候就受过这方面的训练,父亲是语文教师,他教育我要放声读书,因为读多了以后,自然的就是由表及里,由文之粗进入文之精,由格律声色,进入到神理气味,进而掌握文章的精气神,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桐城派过去写文章要响不要哑,到现在也保持这个习惯,诵读。” 皖江文化研究会会长汪军曾说。
现在,勺园的主人是一户姓方的人家,据称是方宗诚的后人。遇到前来拜访的游客,老人就会送一本方守敦的《凌寒吟稿》,然后还说“这些古文是好东西啊,不能丢啊。以前老祖宗讲学的时候,都是把门打开,有很多人来听,讲学嘛,门怎么能关呢?”
姚家到了姚鼐出生时,已显示出衰落的迹象,家境并不富裕。姚鼐自幼羸弱多病,足不出户,唯好读书,天分极高,深得伯父姚范的喜爱。其时,桐城文风昌盛,能文之士众多,居于乡里者即有姚范、叶酉、刘大櫆、方泽等“龙眠十子”,他们志同道合,常欢聚一堂,论学谈艺,约为“举世不好”之文。姚鼐虽不能亲与,心里委实向往之至。刘大櫆常来姚家作客,每次他来,姚范都要屏退诸子、侄,独令姚鼐随侍一旁。刘大櫆洒脱恣肆的才情,诙谐机智的言谈,取书纵读的神态,都在姚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姚鼐于18岁那年,转投刘大櫆门下,专心学习诗古文辞,成为他的嫡传弟子,并且确立了传承薪火、光大师门的志向。他在方苞、刘大櫆之后,提出了“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的文学主张,奠定了桐城派的理论基础。刘大櫆八十大寿时,姚鼐和全国各地的门人弟子一道来给老师祝寿,刘大櫆一生未争得一官半职,却教授了一大批高足弟子,也是在这次寿宴上,姚鼐写下了“昔有方侍郎(方苞),今有刘先生(刘大櫆),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的著名论断,桐城派从此亮出了旗号。
姚鼐自40余岁远绝仕禄,以清贫自守,到各地设馆授徒,一直任书院山长,主讲江南,春风化雨,奖掖后进,历时四十年,一生教出的弟子超过三千人。有人曾试图在姚鼐门下开出长长一串名单,最后也只能列出其中较有出息的人物而已。于是有人评价道:“他如此开枝散叶,星火相传,才有了日后桐城文派绵延200多年的辉煌”。
桐城中学的教育之路
“教师这个职业在桐城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传道授业解惑,是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基本职责,要实现这些职责的话,就是教书育人。”汪军说。他认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辞官南归,教了四十多年书,培养了大批弟子,可谓桃李满天下,支撑他这种选择的就是这种儒家的传道精神。
桐城宰相张英时常告诫子侄,要端正读书态度,明白“读书固所以取科名,继家声,然亦使人敬重”,即使不能取中科名,虽身处贫贱,只要“胸中淹博,笔下氤氲,则自然进退安雅,言谈有味。即使迂腐不通方,亦可以教书授徒,为人师表。至举业,乃朝廷取士之具,三年开场大比,专视此为优劣。人若举业高华秀美,则人不敢轻视”。因此,张英常言“读书者不贱”。
清末的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早年也是官运亨通的,但是也是在中年的时候,就向直隶总督李鸿章辞官,要求担任保定莲池书院的山长,所以当时华北的大批学子都纷纷赶到保定,投身到吴汝纶的门下,为燕赵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后来吴汝纶又在安庆创办了桐城学堂,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桐城中学的前身。 桐城中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学校,虽然只是一个县级中学,可它每年的高考成绩在安徽乃至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据统计,从这里毕业的学生中,已有1000多名取得博士、硕士学位,有的已成长为新一代有影响的科学家、专家和学者。
桐城中学的创办人吴汝纶,出生在184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年代,同治四年,他高中进士,之后在曾国藩和李鸿章幕府里参赞政务,曾、李二人的奏章,多是出于他的手笔,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吴汝纶认识到,四书五经不再是治世的宝典,他曾为严复所译的《天演论》作序,并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光绪28年,他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率团去日本访问学制,回国后,他对如何开展新式教育已经有了整体思考,但他对清廷已经彻底失望,就没有回京,而是取道上海,直接返回了故乡桐城。在家乡,他兴办起桐城学堂(桐城中学前身),并亲笔为学校撰写了对联“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至今,桐城中学的校门上,还写着“勉成国器”四个字,有落款“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吴汝纶题” 。
老教师梁怀志在桐城中学教了近四十年书,他本人就是从这里毕业考入大学的,但在那个年代,上大学还要看家庭出身,杨怀志的家庭出身不好,当时是他的班主任帮了他。其实,在桐城中学的校园里行走,经常可以看到像梁怀志这样白发苍苍的老教师,他们教书育人几十年,每天都要到这饱含历史和记忆的校园中走几圈,然后在树下聊天、看报、论时事。
“我觉得一个老师,特别是中学老师,对一个人的成长相当重要。“杨怀志说。为了报答师恩,杨怀志大学毕业之后,放弃了在省城当记者的机会,甘愿回乡当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虽然日子过得清贫,可他先后教过的学生已经有1000多人,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了。
桐城中学有棵郁郁葱葱的银杏树,如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是当年姚鼐辞官回故里后亲手种植的,就是因为这棵树,姚鼐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惜抱轩”,如今,“惜抱轩”银杏树下是桐城中学的宿舍,学校有许多孩子来自于桐城乡间。
桐城中学学生的刻苦是有传统的,多年前没有灯,许多人就点煤油灯来看书,由于不利于消防安全,学校对此坚决制止,杨怀志就曾砸掉了13个学生点的煤油灯,但是不论他怎么砸,在他走后,学生又开始挑灯夜读。每年高考,桐城中学都有近千名学生考入大学。在桐城,有这样两个数据令人震惊:平均每个村子出四名硕士或博士;仅两院院士,桐城就有7名,不论是从每百万人口含有的院士数,还是每万平方公里土地含有的院士数,其比例都在安徽省前列。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桐城派的评价不高,那是有历史原因的,但不能因此抹灭桐城派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它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做出过很大贡献。桐城派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国家实行现代化的同时,保留我们的文化传统,没有一个国家是背离它的传统而实现现代化的,就从这一点来讲,桐城派依然有它的历史价值。“汪军说道。
操鹏也表示,“作为桐城人,我们为桐城保留的传统文化而感到骄傲,虽然现在的孩子们都在学习数理化,没有人再学习写古文了,但是桐城派的故事还在、内涵还在、精神还在,这是我们的根。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做研究、写文章、出版各种书籍,让这份人类的共同财富保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