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口语交际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对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很有效果。口语交际属于言语交际范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
【关键词】口语交际;培养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曾十分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但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交际社会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势在必行。
1. 凭借语文教材,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小学语文教材中语言因素十分丰富,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其有说完整句子的训练、有看图说话训练等;同时,各册教材在阅读课文及基础训练题中,也都有编排人物对话交际的训练内容。为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
(1) 看看,想想,说说 。低年级编排的口语交际实践。配有图画,“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图画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体现该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图画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可借助图画,鼓励他们想象、创新。如教《我该怎么办》(第四册)一课,可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注意画面的内容;再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小男孩遇到了什么事?他该怎么办?由此启发学生注意画面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个人自述,同桌互述,小组互说,班上介绍,最后让学生自己动脑,想想假如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敢与想象,敢于创新,并把想出的办法说给同学们听。
(2) 记记,听听,说说 。在口语交际课中进行听听说说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培养他们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快捷的思维判断能力。如《保护有益动物》(第四册)一课,可引导学生将思路引向生活,启迪他们回忆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怎么有益和自己是怎样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再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当某个同学自述时,要求其他同学们认真听,还可提出问题,学生在这种双方互动的交流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听说态度。
2. 创设交际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实物创设情境。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第二册语文课本中有“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的要求,教师把一只真正的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老师的相机点拨,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
(2)语言描绘情境。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
(3)电教创设情境。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语言对学生口语发展影响不可低估。要让学生从小学会理解、分析、判断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选择和利用合适的信息源,逐步培养学生的陈述、说明、辩论的能力,培养人际和谐交流的态度。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十分感兴趣。根据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还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逼真、更生动。
(4)学生表演创设情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第三册看图说话《小鸭子得救了》,在教学时,让学生分别戴头饰表演提着水桶的小熊、扛着竹竿的小猴、长鼻子大象救助小鸭子。这样创设情境,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3. 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各种实践。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与各种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1)校园交往实践式,即学生在学校生活环境中,注重正确的师生交往。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发挥的前提。如教《应该帮助他们》(第四册)一课,可先布置学生留心平常的生活见闻、影视故事或新闻报道。交际课上,先引导学生议一议所熟知的人们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再联系两幅图的内容说说如果自己在路上遇到一位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让学生有的扮“小女孩”或“小男孩”,有的扮“盲人姐姐”或“轮椅叔叔”,相助和被助双方畅所欲言,对答如流,在同桌互述,小组演练的基础上,进行“助残”实践活动,通过师生或小学生上台表演“帮助残疾人”,使小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动态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2)家庭交往实践式,即学生正确地与家庭成员交际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家校共育”的原则。生活中,也可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信任的教师或同学,就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分别同他们作一次深入的说话,争取从他们那里得到忠恳的意见和建议。
(3)社会交往实践式,即让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社会是实施“口语训练”的无边课堂。教师应该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开展各种社會交往实践活动,包括:①考察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②服务活动。如组织慰问、做好事等活动;③联欢活动。如与国内外小朋友联欢等。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住,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使他们在每一次社会交往实践中都会产生新的启迪,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4. 重视激励性教学评价,增强口语交际兴趣 口语交际课上,一定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因为学生有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激励”。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教师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肯定,不要轻易挑剔学生这个词“不规范”,那个词“有毛病”,即使某个词说错了,也要允许或提醒他重新换个词再说。小学生初练口语,往往语无伦次,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
【关键词】口语交际;培养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曾十分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但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交际社会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势在必行。
1. 凭借语文教材,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小学语文教材中语言因素十分丰富,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其有说完整句子的训练、有看图说话训练等;同时,各册教材在阅读课文及基础训练题中,也都有编排人物对话交际的训练内容。为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
(1) 看看,想想,说说 。低年级编排的口语交际实践。配有图画,“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图画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体现该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图画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可借助图画,鼓励他们想象、创新。如教《我该怎么办》(第四册)一课,可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注意画面的内容;再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小男孩遇到了什么事?他该怎么办?由此启发学生注意画面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个人自述,同桌互述,小组互说,班上介绍,最后让学生自己动脑,想想假如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敢与想象,敢于创新,并把想出的办法说给同学们听。
(2) 记记,听听,说说 。在口语交际课中进行听听说说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培养他们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快捷的思维判断能力。如《保护有益动物》(第四册)一课,可引导学生将思路引向生活,启迪他们回忆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怎么有益和自己是怎样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再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当某个同学自述时,要求其他同学们认真听,还可提出问题,学生在这种双方互动的交流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听说态度。
2. 创设交际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实物创设情境。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第二册语文课本中有“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的要求,教师把一只真正的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老师的相机点拨,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
(2)语言描绘情境。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
(3)电教创设情境。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语言对学生口语发展影响不可低估。要让学生从小学会理解、分析、判断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选择和利用合适的信息源,逐步培养学生的陈述、说明、辩论的能力,培养人际和谐交流的态度。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十分感兴趣。根据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还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逼真、更生动。
(4)学生表演创设情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第三册看图说话《小鸭子得救了》,在教学时,让学生分别戴头饰表演提着水桶的小熊、扛着竹竿的小猴、长鼻子大象救助小鸭子。这样创设情境,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3. 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各种实践。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与各种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1)校园交往实践式,即学生在学校生活环境中,注重正确的师生交往。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发挥的前提。如教《应该帮助他们》(第四册)一课,可先布置学生留心平常的生活见闻、影视故事或新闻报道。交际课上,先引导学生议一议所熟知的人们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再联系两幅图的内容说说如果自己在路上遇到一位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让学生有的扮“小女孩”或“小男孩”,有的扮“盲人姐姐”或“轮椅叔叔”,相助和被助双方畅所欲言,对答如流,在同桌互述,小组演练的基础上,进行“助残”实践活动,通过师生或小学生上台表演“帮助残疾人”,使小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动态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2)家庭交往实践式,即学生正确地与家庭成员交际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家校共育”的原则。生活中,也可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信任的教师或同学,就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分别同他们作一次深入的说话,争取从他们那里得到忠恳的意见和建议。
(3)社会交往实践式,即让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社会是实施“口语训练”的无边课堂。教师应该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开展各种社會交往实践活动,包括:①考察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②服务活动。如组织慰问、做好事等活动;③联欢活动。如与国内外小朋友联欢等。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住,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使他们在每一次社会交往实践中都会产生新的启迪,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4. 重视激励性教学评价,增强口语交际兴趣 口语交际课上,一定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因为学生有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激励”。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教师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肯定,不要轻易挑剔学生这个词“不规范”,那个词“有毛病”,即使某个词说错了,也要允许或提醒他重新换个词再说。小学生初练口语,往往语无伦次,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