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诚豪是一个几乎完全失去了听力的残疾人,4年前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17年,学院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代诚豪因此成为该校,也是全国第一位聋人推免研究生。顺利通过云南大学的复试后,他于2018年8月31日走进了这所他向往已久的大学——
从小失聪四处求医希望破灭
代诚豪是四川省成都市人,家住双流区东升镇。
刚出生时,代诚豪又白又胖,一双大大的眼睛十分惹人喜爱。然而,他一岁多时,父母发现他对任何声音都没有反应,就连夏天打很响的雷也像听不见一样,便赶快带他去医院做了听力检查,结果竟是先天性耳聋!
代诚豪的爸爸妈妈欲哭无泪,他们很快决定无论如何要让孩子接受治疗,说不定会有治愈的希望……后来几年,夫妇俩带着儿子去了南京、上海、北京等很多城市,只要听说哪里能治孩子的病,就带着孩子去。然而,一次次希望最终全都破灭了,代诚豪始终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代诚豪四五岁时,由于听力上的原因没办法上幼儿园,爸爸妈妈就买回来很多小人书给他看。尽管小人书上的字他一个也不认识,可那些五彩缤纷的图画,仍让小家伙爱不释手,常常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那时候,代诚豪几乎没有玩伴。镇上的小孩子虽然不会欺负他,但也不会和他玩,毕竟他什么也听不见。所以,代诚豪的童年完全是在孤独中度过的。
在带着代诚豪四处求医的过程中,妈妈渐渐掌握了唇语,并开始用唇语和儿子对话、交流,把一些书上的故事用唇语讲给儿子“听”。日久天长,妈妈发现,小家伙对这些故事有了兴趣。于是,除小人书外,她和丈夫又给儿子买回了少儿百科全书,给儿子讲解什么是宇宙等知识。让夫妇俩惊讶的是,代诚豪对这些知识也常常听得很入迷,还会提出各种问题。夫妇俩因此相信,儿子虽然在听力上有障碍,但在智力上很聪明。
代诚豪6岁时,爸爸妈妈把他送进了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
三年级时,学校来了大学生志愿者搞活动,他们在活动现场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代诚豪抢先举起了手:“长江。”代诚豪洪亮的声音,第一次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老师发现代诚豪虽然和很多听力上有障碍的孩子一样,性格文静而内向,但他思维敏捷,勤奋好学,于是找到代诚豪的妈妈,鼓励她把儿子转到普通小学。
老师们的建议虽然让代诚豪的妈妈很激动,但她担心普通小学不会接收儿子。果然,代诚豪去普通小学报名时,老师们了解到他是一个听力上有障碍的孩子,马上摇头说:“孩子听不见老师讲课,怎么学习呢?”
这样,代诚豪直到上完小学,并配上了耳蜗,多少能够听见一些声音了,才进入黄龙溪中学就读。
求学路上好心老师一路帮扶
然而,刚上初一,代诚豪在学习上就遇到了很大的打击。要知道上小学时,代诚豪在学习上一直很优秀,初中第一次月考,他很有信心至少能考个前10名,没想到成绩公布出来,他却排在了30多名!
代诚豪很失落,完全接受不了这个成绩,请假跑回家大哭了一场。
看见儿子伤心和委屈的样子,妈妈对他说:“一次没考好有什么关系呢?下次好好考,我们相信你。”爸爸也用手抚摸着他的头:“小豪呀,人这一生会遇上很多沟沟坎坎,要是连这点挫折都受不了,往后遇上了更大的打击又该怎么办呢?”爸爸妈妈的话,让代诚豪认真思考起来。最终,他抹干脸上的泪水,说:“爸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此后,代诚豪有了深刻反思,并由此明白,中学不像小学那样轻松,不仅学习任务加重了很多,同学之间的竞争也会更激烈,对于自己也会是更大的挑战。戴上耳蜗后,尽管有了一些听力,可要想像正常人那样完全听懂老师的讲课内容还是不可能,他只能够听得时断时续,模模糊糊,代诚豪在学习上很多时候仍然处于自学状态。可在中学,代诚豪要想完全靠自学学懂所有知识,几乎不可能。于是,他上课时便需要格外认真地看老师的板书,下课后又找同学借来听课笔记,硬是用比別人不知道多了多少倍的努力,攻下了一个个学习上的难点……
那几年,在黄龙溪中学幽静的校园里,代诚豪几乎每天早上都是第一个起来早读的学生,然后又会第一个抱着书本走进教室;晚上,寝室里的同学们都已经睡下了,他仍会坐在床上借助台灯继续看书和做题……
这样长时间的学习,代诚豪有时也会感到很枯燥,可他明白,自己如果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就无法追赶上同学们的脚步。所以,每当感到难以支撑下去时,代诚豪就会用霍金、张海迪这样身残志坚的人物来激励自己:“和他们相比,我的身体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为什么就不能像他们那样有持之以恒的勇气呢?”
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代诚豪在学习上始终保持优秀。2011年,他在中考时考出了全班第5名的成绩,被华阳中学录取。
这时候,代诚豪佩戴耳蜗几年了,能发出一些简单声音,可他还是没办法和人流畅交谈,这个少年渐渐有了自卑感。特别是上了高中,刚来到这所新学校,代诚豪非常渴望更好地表达自己,并和同学们正常交流。然而这样的想法越强烈,他在表达时就越紧张,说话也就越不利索。发现了代诚豪的这种情况,老师们多次找他谈心,为他做心理辅导。
华阳中学校长祝长水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一次次和代诚豪促膝谈心:“以前咱们学校有个没有双手的学生叫熊仁葛,2003年以全校高考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西南石油大学……”如果说霍金、张海迪这些写在书上自强不息的人物曾经极大地鼓励了代诚豪,那么祝长水校长所说的熊仁葛——这个曾经的华中学子,则更加让代诚豪有了触动。此后他每次走在校园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位身残志坚的学长,想到曾经就是在这所校园里,没有双手的熊仁葛通过不懈努力考上了大学,他仿佛就有了无穷的力量,更有了要考上大学的念头。
此后,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代诚豪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地学习着。
罗丽是代诚豪的英语老师,每次上听写课时,她都会用眼神暗示代诚豪,叫他看看同桌写的汉字是什么,然后再书写与之相对应的英语单词。化学老师曾祥平,每次在黑板上书写重要的化学方程式时,都会用点头的方式,提醒代诚豪做好笔记,让他明白学习重点是什么……还有班主任付建老师,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代诚豪身上。
从小失聪四处求医希望破灭
代诚豪是四川省成都市人,家住双流区东升镇。
刚出生时,代诚豪又白又胖,一双大大的眼睛十分惹人喜爱。然而,他一岁多时,父母发现他对任何声音都没有反应,就连夏天打很响的雷也像听不见一样,便赶快带他去医院做了听力检查,结果竟是先天性耳聋!
代诚豪的爸爸妈妈欲哭无泪,他们很快决定无论如何要让孩子接受治疗,说不定会有治愈的希望……后来几年,夫妇俩带着儿子去了南京、上海、北京等很多城市,只要听说哪里能治孩子的病,就带着孩子去。然而,一次次希望最终全都破灭了,代诚豪始终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代诚豪四五岁时,由于听力上的原因没办法上幼儿园,爸爸妈妈就买回来很多小人书给他看。尽管小人书上的字他一个也不认识,可那些五彩缤纷的图画,仍让小家伙爱不释手,常常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那时候,代诚豪几乎没有玩伴。镇上的小孩子虽然不会欺负他,但也不会和他玩,毕竟他什么也听不见。所以,代诚豪的童年完全是在孤独中度过的。
在带着代诚豪四处求医的过程中,妈妈渐渐掌握了唇语,并开始用唇语和儿子对话、交流,把一些书上的故事用唇语讲给儿子“听”。日久天长,妈妈发现,小家伙对这些故事有了兴趣。于是,除小人书外,她和丈夫又给儿子买回了少儿百科全书,给儿子讲解什么是宇宙等知识。让夫妇俩惊讶的是,代诚豪对这些知识也常常听得很入迷,还会提出各种问题。夫妇俩因此相信,儿子虽然在听力上有障碍,但在智力上很聪明。
代诚豪6岁时,爸爸妈妈把他送进了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
三年级时,学校来了大学生志愿者搞活动,他们在活动现场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代诚豪抢先举起了手:“长江。”代诚豪洪亮的声音,第一次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老师发现代诚豪虽然和很多听力上有障碍的孩子一样,性格文静而内向,但他思维敏捷,勤奋好学,于是找到代诚豪的妈妈,鼓励她把儿子转到普通小学。
老师们的建议虽然让代诚豪的妈妈很激动,但她担心普通小学不会接收儿子。果然,代诚豪去普通小学报名时,老师们了解到他是一个听力上有障碍的孩子,马上摇头说:“孩子听不见老师讲课,怎么学习呢?”
这样,代诚豪直到上完小学,并配上了耳蜗,多少能够听见一些声音了,才进入黄龙溪中学就读。
求学路上好心老师一路帮扶
然而,刚上初一,代诚豪在学习上就遇到了很大的打击。要知道上小学时,代诚豪在学习上一直很优秀,初中第一次月考,他很有信心至少能考个前10名,没想到成绩公布出来,他却排在了30多名!
代诚豪很失落,完全接受不了这个成绩,请假跑回家大哭了一场。
看见儿子伤心和委屈的样子,妈妈对他说:“一次没考好有什么关系呢?下次好好考,我们相信你。”爸爸也用手抚摸着他的头:“小豪呀,人这一生会遇上很多沟沟坎坎,要是连这点挫折都受不了,往后遇上了更大的打击又该怎么办呢?”爸爸妈妈的话,让代诚豪认真思考起来。最终,他抹干脸上的泪水,说:“爸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此后,代诚豪有了深刻反思,并由此明白,中学不像小学那样轻松,不仅学习任务加重了很多,同学之间的竞争也会更激烈,对于自己也会是更大的挑战。戴上耳蜗后,尽管有了一些听力,可要想像正常人那样完全听懂老师的讲课内容还是不可能,他只能够听得时断时续,模模糊糊,代诚豪在学习上很多时候仍然处于自学状态。可在中学,代诚豪要想完全靠自学学懂所有知识,几乎不可能。于是,他上课时便需要格外认真地看老师的板书,下课后又找同学借来听课笔记,硬是用比別人不知道多了多少倍的努力,攻下了一个个学习上的难点……
那几年,在黄龙溪中学幽静的校园里,代诚豪几乎每天早上都是第一个起来早读的学生,然后又会第一个抱着书本走进教室;晚上,寝室里的同学们都已经睡下了,他仍会坐在床上借助台灯继续看书和做题……
这样长时间的学习,代诚豪有时也会感到很枯燥,可他明白,自己如果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就无法追赶上同学们的脚步。所以,每当感到难以支撑下去时,代诚豪就会用霍金、张海迪这样身残志坚的人物来激励自己:“和他们相比,我的身体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为什么就不能像他们那样有持之以恒的勇气呢?”
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代诚豪在学习上始终保持优秀。2011年,他在中考时考出了全班第5名的成绩,被华阳中学录取。
这时候,代诚豪佩戴耳蜗几年了,能发出一些简单声音,可他还是没办法和人流畅交谈,这个少年渐渐有了自卑感。特别是上了高中,刚来到这所新学校,代诚豪非常渴望更好地表达自己,并和同学们正常交流。然而这样的想法越强烈,他在表达时就越紧张,说话也就越不利索。发现了代诚豪的这种情况,老师们多次找他谈心,为他做心理辅导。
华阳中学校长祝长水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一次次和代诚豪促膝谈心:“以前咱们学校有个没有双手的学生叫熊仁葛,2003年以全校高考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西南石油大学……”如果说霍金、张海迪这些写在书上自强不息的人物曾经极大地鼓励了代诚豪,那么祝长水校长所说的熊仁葛——这个曾经的华中学子,则更加让代诚豪有了触动。此后他每次走在校园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位身残志坚的学长,想到曾经就是在这所校园里,没有双手的熊仁葛通过不懈努力考上了大学,他仿佛就有了无穷的力量,更有了要考上大学的念头。
此后,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代诚豪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地学习着。
罗丽是代诚豪的英语老师,每次上听写课时,她都会用眼神暗示代诚豪,叫他看看同桌写的汉字是什么,然后再书写与之相对应的英语单词。化学老师曾祥平,每次在黑板上书写重要的化学方程式时,都会用点头的方式,提醒代诚豪做好笔记,让他明白学习重点是什么……还有班主任付建老师,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代诚豪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