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3年出生的王辉看着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谈话间偶尔娇滴滴的笑声仿若少女。学中文、爱好文学、天马行空,学生时代她曾梦想写一本小说。毕业之后做了记者,几年的记者生涯增加了她的阅历,也让她的思维更加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
突然有一天,她感觉做记者每天都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再加上受一位自己颇为尊敬的企业家的点拨,开始有意往实业方面发展。
决定创业的王辉选择了一个跟她的专业相去甚远的行业:环境工程。整天与天气和水打交道。
选择这个行业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她笑称自己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但是在关键选择时刻却是理性的。采访中,“厌氧、耗氧”这些专业的名词时不时从她嘴里蹦出来,解释起来,亦无比熟稔。
言谈举止间,她又流露出浓郁的文艺青年气息。情绪来时,她也会赋诗一首,中间还给我们念了一首她创作的小诗《人间八月天》。
一身天鹅绒质地的裙装让王辉显得干练柔情。在这个任何人都能被称为美女的年代,再称她为“美女CEO”就索然无味。应该说,她在美女企业家中依然会很出挑。对于自己的外表,王辉似乎并没有过多地关注,不停强调自己害怕照相,因为觉得自己很不上相。
从记者到企业主
因为做过记者,她更知道如何面对媒体。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王辉很自然地讲起了自己的经历。她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去了河南电视台,半年之后转到新华社河南分社,做河南内参,这一做就是6年。
后来,总社规定下面不准办内参,要取消河南内参。编辑部的很多人就分流了出来,纷纷跳到别的媒体,王辉也是中间的一员。她选择了去《东方家庭报》。
这时的王辉一直想的就是做一名记者。在《东方家庭报》期间,她亲手策划、编辑,现在她依然对于当时做的一个关于郑州商业银行排名的选题记忆深刻,这个选题在王辉的策划下,设计了很多问卷调查,在郑州银行系统中产生了大的影响,有一家银行的一把手甚至还亲自打电话约她吃饭。讲起当年,王辉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做了一年的编辑记者之后,王辉感觉《东方家庭报》跟自己的思路不太相符,这时她也对自己曾经做名记者的理想产生了怀疑。“做记者只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王辉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感觉。
所以,她很犹豫,到底是做一名记者呢,还是做一名企业家。这时,她遇到了原奥克啤酒厂的总经理孙治广,孙对王辉说了这样一番话,当年我跟你一样27岁的时候,已经是奥克啤酒厂的总经理,你现在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定位了,不管是做好记者还是做企业家,都要明晰。
这番话让王辉醍醐灌顶,她想起自己少年时代的两大梦想,一个就是要做企业家,另一个是要写小说,而现在不正是自己要实现少年时代梦想的时期吗?讲到这里,王辉总结了一句:“我觉得每一个人在少年时代的梦想对自己的影响是很大的。”
有了实现自己少年时代梦想的想法后,王辉做出了创业的打算,当年,她刚满27岁,完成了从记者到企业界的转变。放眼国内的企业界,做过记者而后转行做企业家的女性有几个,并且还做得非常成功,其中就有两位超级女富豪,一位是人和商业的戴秀丽(后随英国夫姓改名秀丽·好肯),曾在《哈尔滨日报》和《珠海特区报》做过记者;另一位便是大名鼎鼎的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曾于1988年~1993年间在《中国市容报》做记者。
学中文的王辉为自己的公司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安翼。她的解释是:女人在房子下面为“安”,而自己是属牛的,田则是牛的天下,但是牛光耕田肯定发展不大,所以要加上一对翅膀,为“翼”。尽管后来王辉的公司几经变更,但“安翼”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的目标是上市”
创业之初,王辉选择了做贸易,当时孩子还小,王辉的重心放在家庭上,公司就一直维持着,没有大的起色。
随后,她又尝试过做农资化肥,甚至还想办一个化工厂,但尝试之后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资金优势。
换了几个行业的王辉想起曾听过的一句话。一个人在一个行业里干了10年,如果你没有积累到一个亿,说明要么你不勤奋,要么思路不对。
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进入环境工程行业。当时,她认为这是第六感的感召,“女人很多时候是感性的,我也是感性的,但关键时刻我都很理性,比如选择行业的时候。”王辉说,同时,在她的周围也没有条条框框的制约,而这跟她做记者的经历有关,在媒体工作的时候,别人的约束很少,自由度比较高,不像进到政府部门的人有那么多的限制。
“我做完记者就自己创业,一直天马行空,自由自在。”王辉说到这里,打了一个诗意的比方,“我就像森林里的一棵树,没有人给我修剪枝叶,一直自由生长,接受阳光雨露,也接受狂风暴雨,但无论经历什么,我都是自由自在的,这也是我真正追求的东西。”
然而,选择化工行业并不代表她就完全做好心理准备,王辉第一次去化工厂的时候,看到高温高压的地方,嗤嗤地冒着气,她感到很害怕,走路都是颤巍巍的。
但凭借很强的领悟和学习能力,再加上做媒体和贸易时积累的人脉关系,尽管环境工程这个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但王辉的公司作为后起之秀依旧发展得相当迅速,且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技术合作。
对于公司的发展方向,王辉的思路相当清晰,作为后起之秀,她必须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占领市场。“我做事情就想做大事,我要让自己的步伐更快,做环境工程的必须在某一个细分市场做得非常优秀,才能做到上市,其实我是朝着上市这个目标走的,我们3~5年要做到上市。”说到这里,王辉显得非常坚定,一改最初的柔弱。
目前,王辉正在跟加拿大的一家公司谈合作,跟国内的一些国有企业也在谈,对于将来,她信心十足。
在公司的管理上,王辉则将女性的细腻发挥到极致。她为员工创造家的概念,同时实行奖励政策和激励制度。不同的岗位不同地对待,像股权股份。
“做企业最重要的是让你的员工有信心。让大家有事情做。当我看到我的员工在办公室闲着的时候就有一种负罪感。”王辉说,企业发展得好。也是对员工的尽职尽责。
“女人最终要回归家庭”
在一部名为《爱出色》的电影中,演员陈冲演的女老板说的一句话,让王辉记忆深刻,陈冲说事业永远都是女人的借口。“每个女人都想要一个完美的家庭,女人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的吧。”她悠悠地说。
一直以来,创业的女性都要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长期做媒体的王辉也自嘲道,以前自己采访的时候,也会让女人谈谈家庭和事业的问题,因为这点可能会反映受访者最本真之处,在稿子里也是很容易出彩。
创业8年来,她从来没有感到困难,她觉得困难都是财富。而让她最难过和遗憾的,就是没有时间陪孩子,给孩子做做饭。
王辉有一个儿子,今年11岁。儿子曾写过一篇作文,这样写道:“妈妈,请你早点回家吧。爸爸说,我睡着了,妈妈就回来了。妈妈说,等妈妈忙完这一段就好好陪你。结果我永远等不到这一天。”讲到这些,王辉的眼中泪光闪闪。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她为了孩子,并没有尽全力做公司。而现在,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她还是要坚持打拼。所以,王辉每周都要抽出三个晚上陪陪儿子,她说自己做的饭很好吃,儿子也非常喜欢吃,一有时间,她就要给儿子做饭吃做事业,照顾好儿子的同时,她还准备今年7月份去长江商学院学习,充实自己。另外,再打算出一本书。平时,她也经常写写诗,然后编辑成短信,发给朋友共享。
忙碌,或许是她喜欢的一种状态。
突然有一天,她感觉做记者每天都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再加上受一位自己颇为尊敬的企业家的点拨,开始有意往实业方面发展。
决定创业的王辉选择了一个跟她的专业相去甚远的行业:环境工程。整天与天气和水打交道。
选择这个行业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她笑称自己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但是在关键选择时刻却是理性的。采访中,“厌氧、耗氧”这些专业的名词时不时从她嘴里蹦出来,解释起来,亦无比熟稔。
言谈举止间,她又流露出浓郁的文艺青年气息。情绪来时,她也会赋诗一首,中间还给我们念了一首她创作的小诗《人间八月天》。
一身天鹅绒质地的裙装让王辉显得干练柔情。在这个任何人都能被称为美女的年代,再称她为“美女CEO”就索然无味。应该说,她在美女企业家中依然会很出挑。对于自己的外表,王辉似乎并没有过多地关注,不停强调自己害怕照相,因为觉得自己很不上相。
从记者到企业主
因为做过记者,她更知道如何面对媒体。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王辉很自然地讲起了自己的经历。她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去了河南电视台,半年之后转到新华社河南分社,做河南内参,这一做就是6年。
后来,总社规定下面不准办内参,要取消河南内参。编辑部的很多人就分流了出来,纷纷跳到别的媒体,王辉也是中间的一员。她选择了去《东方家庭报》。
这时的王辉一直想的就是做一名记者。在《东方家庭报》期间,她亲手策划、编辑,现在她依然对于当时做的一个关于郑州商业银行排名的选题记忆深刻,这个选题在王辉的策划下,设计了很多问卷调查,在郑州银行系统中产生了大的影响,有一家银行的一把手甚至还亲自打电话约她吃饭。讲起当年,王辉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做了一年的编辑记者之后,王辉感觉《东方家庭报》跟自己的思路不太相符,这时她也对自己曾经做名记者的理想产生了怀疑。“做记者只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王辉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感觉。
所以,她很犹豫,到底是做一名记者呢,还是做一名企业家。这时,她遇到了原奥克啤酒厂的总经理孙治广,孙对王辉说了这样一番话,当年我跟你一样27岁的时候,已经是奥克啤酒厂的总经理,你现在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定位了,不管是做好记者还是做企业家,都要明晰。
这番话让王辉醍醐灌顶,她想起自己少年时代的两大梦想,一个就是要做企业家,另一个是要写小说,而现在不正是自己要实现少年时代梦想的时期吗?讲到这里,王辉总结了一句:“我觉得每一个人在少年时代的梦想对自己的影响是很大的。”
有了实现自己少年时代梦想的想法后,王辉做出了创业的打算,当年,她刚满27岁,完成了从记者到企业界的转变。放眼国内的企业界,做过记者而后转行做企业家的女性有几个,并且还做得非常成功,其中就有两位超级女富豪,一位是人和商业的戴秀丽(后随英国夫姓改名秀丽·好肯),曾在《哈尔滨日报》和《珠海特区报》做过记者;另一位便是大名鼎鼎的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曾于1988年~1993年间在《中国市容报》做记者。
学中文的王辉为自己的公司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安翼。她的解释是:女人在房子下面为“安”,而自己是属牛的,田则是牛的天下,但是牛光耕田肯定发展不大,所以要加上一对翅膀,为“翼”。尽管后来王辉的公司几经变更,但“安翼”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的目标是上市”
创业之初,王辉选择了做贸易,当时孩子还小,王辉的重心放在家庭上,公司就一直维持着,没有大的起色。
随后,她又尝试过做农资化肥,甚至还想办一个化工厂,但尝试之后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资金优势。
换了几个行业的王辉想起曾听过的一句话。一个人在一个行业里干了10年,如果你没有积累到一个亿,说明要么你不勤奋,要么思路不对。
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进入环境工程行业。当时,她认为这是第六感的感召,“女人很多时候是感性的,我也是感性的,但关键时刻我都很理性,比如选择行业的时候。”王辉说,同时,在她的周围也没有条条框框的制约,而这跟她做记者的经历有关,在媒体工作的时候,别人的约束很少,自由度比较高,不像进到政府部门的人有那么多的限制。
“我做完记者就自己创业,一直天马行空,自由自在。”王辉说到这里,打了一个诗意的比方,“我就像森林里的一棵树,没有人给我修剪枝叶,一直自由生长,接受阳光雨露,也接受狂风暴雨,但无论经历什么,我都是自由自在的,这也是我真正追求的东西。”
然而,选择化工行业并不代表她就完全做好心理准备,王辉第一次去化工厂的时候,看到高温高压的地方,嗤嗤地冒着气,她感到很害怕,走路都是颤巍巍的。
但凭借很强的领悟和学习能力,再加上做媒体和贸易时积累的人脉关系,尽管环境工程这个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但王辉的公司作为后起之秀依旧发展得相当迅速,且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技术合作。
对于公司的发展方向,王辉的思路相当清晰,作为后起之秀,她必须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占领市场。“我做事情就想做大事,我要让自己的步伐更快,做环境工程的必须在某一个细分市场做得非常优秀,才能做到上市,其实我是朝着上市这个目标走的,我们3~5年要做到上市。”说到这里,王辉显得非常坚定,一改最初的柔弱。
目前,王辉正在跟加拿大的一家公司谈合作,跟国内的一些国有企业也在谈,对于将来,她信心十足。
在公司的管理上,王辉则将女性的细腻发挥到极致。她为员工创造家的概念,同时实行奖励政策和激励制度。不同的岗位不同地对待,像股权股份。
“做企业最重要的是让你的员工有信心。让大家有事情做。当我看到我的员工在办公室闲着的时候就有一种负罪感。”王辉说,企业发展得好。也是对员工的尽职尽责。
“女人最终要回归家庭”
在一部名为《爱出色》的电影中,演员陈冲演的女老板说的一句话,让王辉记忆深刻,陈冲说事业永远都是女人的借口。“每个女人都想要一个完美的家庭,女人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的吧。”她悠悠地说。
一直以来,创业的女性都要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长期做媒体的王辉也自嘲道,以前自己采访的时候,也会让女人谈谈家庭和事业的问题,因为这点可能会反映受访者最本真之处,在稿子里也是很容易出彩。
创业8年来,她从来没有感到困难,她觉得困难都是财富。而让她最难过和遗憾的,就是没有时间陪孩子,给孩子做做饭。
王辉有一个儿子,今年11岁。儿子曾写过一篇作文,这样写道:“妈妈,请你早点回家吧。爸爸说,我睡着了,妈妈就回来了。妈妈说,等妈妈忙完这一段就好好陪你。结果我永远等不到这一天。”讲到这些,王辉的眼中泪光闪闪。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她为了孩子,并没有尽全力做公司。而现在,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她还是要坚持打拼。所以,王辉每周都要抽出三个晚上陪陪儿子,她说自己做的饭很好吃,儿子也非常喜欢吃,一有时间,她就要给儿子做饭吃做事业,照顾好儿子的同时,她还准备今年7月份去长江商学院学习,充实自己。另外,再打算出一本书。平时,她也经常写写诗,然后编辑成短信,发给朋友共享。
忙碌,或许是她喜欢的一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