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专注品质,实现高效学习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i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如何让学生学得专注,学得有兴趣,是我平时经常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的实践,我发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竞争意识,培养学生专注的学习品质,才能实现高效的学习。
  关键词:专注 效果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关注班级的每一名学生,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无论是自习课,还是正式上课时间,我都经常在教室外面观察班里的情况。在上课的时候,有的学生认真地听着教师的讲述,认真地看着黑板上的每一题,并且不断地做记录;有的学生虽然也想好好听课,但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思想上容易“开小差”;还有的学生上课偷偷看小说、睡觉、玩手机。学习同样的内容,是否认真对待、是否专注,影响着最终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同班学生的年龄相仿、智力差异不大、环境相同条件下的学习效果差距大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是否专注地学习。
  专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前提,是学习程度好坏的决定性因素。要想让学生专注地学,首先要搞清楚导致学生学习不专注的原因。
  一是生理原因。因为生病等原因,身体难受,注意力不能集中起来;也可能因为睡眠不足,容易困,所以有的学生就趴在桌子上睡了。
  二是心理原因。有些学生升入高中时成绩差,就认为自己怎么学都赶不上别人了,便不认真去学了;有些学生认为学的东西没有用,学了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思想消极,行为懒散,最终“破罐子破摔”。
  三是环境因素。有些学生只有在安静或舒适的环境中才能专注地学习,所以,外部环境是安静、有序,还是嘈杂、混乱,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四是家庭和教师原因。有些家长的“不正确”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要求过低,学生会产生不思进取的思想。任课教师的一些不适当的言行,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或教师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对本学科的学习。
  五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学生的课余时间都花费在电脑、手机、mp3等电子产品上,容易上“瘾”。所以在上课时学生容易“开小差”,虽然表面上在听课,心已经跑到电脑或手机的游戏上去了,甚至直接在课堂上玩起来。
  六是青春期的特殊性。青春期的学生,虽然各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心智、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仍不成熟,看问题难免有些片面。但是,学生却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各方面不想再受到束缚,更加剧了他们思想的复杂性,更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不能专注于学习。
  为了通过提高学生的专注度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经过不断努力,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打造严肃、活泼、向上的学习环境,营造有利于学生专注学习的条件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专注学习的前提条件,在安静、有序的环境中他们更容易专注地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要求学生,上课期间保持安静,自习课上不要讨论问题,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相应作业;另外,不管是卫生、内务、课桌物品摆放,还是自习纪律、课间操都有完整的评比考核制度,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事情要做就做最好”的竞争意识,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目标。目标明确了,就会专注地去做。
  二、心理教育
  针对家庭环境特殊、个性突出及心理有异常的学生加强心理辅导。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前“备课”,做好疏通引导。对于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一些措施:①个别谈话。通过对日常情况的观察,了解个体差异和一些学生的反常表现,通过个别交流解开学生的心结,帮助学生摆正做事的态度。②通过日记进行倾诉,把自身的问题写出来。因为有的学生不善于表达,所以我鼓励他们每天坚持写日记,抒发情感,宣泄情绪,作为自己心灵的“加油站”。③通过运动发泄出来,转移干扰因素。班里的体育课一直都是按时上课,通过运动学生既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又可以宣泄郁闷和枯燥的心情。
  三、试题分析,明确目标,鼓足干劲
  每次练习后,我都会要求学生把做错的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找出深层原因,从而明确目标以及努力的方向。
  四、严格班级纪律,规范生活规律
  班里各方面要求都比较严格,排除影响学生专注度的外在因素。比如,自习课保持安静,不得随便离开座位,不讨论问题;平时严查上课使用手机、mp3、游戏机等。我要求学生,集体就餐要 “有秩序、食不语、不浪费、饭后餐桌干净”;宿舍整洁、床铺整齐、按时休息,不影响他人;课间操整齐有序、步伐整齐、口号响亮。
  总之,我的这些做法不一定很完美,但是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班级的整体成绩提升幅度非常大,学生做事的方式、方法也有了很大转变。因此,我坚信专注地做事,才能取得成功。专注是决定性因素。
  (责编 赵建荣)
其他文献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走入学生中间,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笔者在这里对教师走入学生中间的作用进行简单阐述。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初中教材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不仅仅停留在教材知识结构、知识点、知识范围的改革,也不仅仅是停留在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上的改革,更为关键的是教学评价手段的改革。教学评价体制有效转变了教学模式,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贯彻了新课程教学理念,全面提升了初中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 信息技术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建立高职院校教学秘书激励机制的重要性,提出激励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通过科学借鉴和移植其他同类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可行做法,有针对性地构建出一套面向教学秘书工作的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模型,起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稳定教学秘书队伍、促进教学秘书全面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秘书 教学管理 激励机制 模型  一、引言  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秘书对教学秩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