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问题设计得好,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带动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一旦问题提得不当,课堂气氛有可能“石沉大海不见影”,使教学工作无法进行,教师处在尴尬的局面。教学中如何才能使课堂提问既设计得效果好,又能达到师生思维的同步呢?
一、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学,是为了教学活动的协调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阶层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第三,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设问的形式主义倾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弊病。问题或过简,或过琐细,或过于雷同、千篇一律,或过于空洞不知从何答起,或学的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而是仍旧反复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些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抓住问题的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不是形式上的启发式教学。
第四,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教师的提问在实际操作时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盯住几个尖子生。应该利用问题的系统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计阶梯式的问题,不仅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当堂能积极思考,而且给他们指出攀登的途径,激励他们攀登的勇气。
二、巧设提问,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教学就要鼓励学生质疑多问。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能促使他们去主动思考、去不断探索。课前精心设计疑问,课堂巧妙提出疑问,以此来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波澜。
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了。
如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在分析课文前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去引导学生:(1)课文写的是父爱,可为什么文课题不直接用“父爱”而用“背影”?(2)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发生了几次变化?经此两问,则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好奇的心里掀起感情的波澜,诱导学生迅速进入作家精心建构的意境之中。
三、化难为易,分层设问,注意问题的梯度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降低难度的处理。如讲《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为此,笔者在学生讨论完人物性格特点后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依次提出:(1)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讨论,你认为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哪些?(善变)(2)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怎样表现出来?(变得快——瞬息间对狗的态度变了五次;变得蠢——理由荒唐)(3)他虽然"善变",但由哪一点始终未变?(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本性未变)(4)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位警官既不变又善变呢?(将军的权势)
通过以上步步深入的提问,学生们逐步明白了小说讽刺的锋芒并不仅仅是指向奥楚蔑洛夫这条"变色龙",而且还直指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沙皇反动阶级的黑暗统治。
四、 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止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结局写于勒沦落为一个衣衫褴楼,满脸皱纹的穷光蛋,菲力普夫妇带着儿女们躲开了他。教师在讲完了这个结局后,可以这样设问:“假如于勒西装革履,腰缠万贯而归,能不能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呢?你能以‘于勒回来了’为题,描写于勒发财后的衣着打扮,举止言行及菲力普夫妇见钱眼开的情景吗?”通过讨论,学生既理解了作者的意图,又拓展了自己的思路。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问”中长见识,在“问”中出成果,实现以“问”助“教”。这无疑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及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附中(226661)
一、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学,是为了教学活动的协调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阶层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第三,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设问的形式主义倾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弊病。问题或过简,或过琐细,或过于雷同、千篇一律,或过于空洞不知从何答起,或学的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而是仍旧反复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些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抓住问题的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不是形式上的启发式教学。
第四,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教师的提问在实际操作时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盯住几个尖子生。应该利用问题的系统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计阶梯式的问题,不仅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当堂能积极思考,而且给他们指出攀登的途径,激励他们攀登的勇气。
二、巧设提问,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教学就要鼓励学生质疑多问。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能促使他们去主动思考、去不断探索。课前精心设计疑问,课堂巧妙提出疑问,以此来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波澜。
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了。
如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在分析课文前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去引导学生:(1)课文写的是父爱,可为什么文课题不直接用“父爱”而用“背影”?(2)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发生了几次变化?经此两问,则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好奇的心里掀起感情的波澜,诱导学生迅速进入作家精心建构的意境之中。
三、化难为易,分层设问,注意问题的梯度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降低难度的处理。如讲《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为此,笔者在学生讨论完人物性格特点后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依次提出:(1)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讨论,你认为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哪些?(善变)(2)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怎样表现出来?(变得快——瞬息间对狗的态度变了五次;变得蠢——理由荒唐)(3)他虽然"善变",但由哪一点始终未变?(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本性未变)(4)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位警官既不变又善变呢?(将军的权势)
通过以上步步深入的提问,学生们逐步明白了小说讽刺的锋芒并不仅仅是指向奥楚蔑洛夫这条"变色龙",而且还直指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沙皇反动阶级的黑暗统治。
四、 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止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结局写于勒沦落为一个衣衫褴楼,满脸皱纹的穷光蛋,菲力普夫妇带着儿女们躲开了他。教师在讲完了这个结局后,可以这样设问:“假如于勒西装革履,腰缠万贯而归,能不能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呢?你能以‘于勒回来了’为题,描写于勒发财后的衣着打扮,举止言行及菲力普夫妇见钱眼开的情景吗?”通过讨论,学生既理解了作者的意图,又拓展了自己的思路。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问”中长见识,在“问”中出成果,实现以“问”助“教”。这无疑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及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附中(226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