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kj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问题设计得好,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带动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一旦问题提得不当,课堂气氛有可能“石沉大海不见影”,使教学工作无法进行,教师处在尴尬的局面。教学中如何才能使课堂提问既设计得效果好,又能达到师生思维的同步呢?
  
  一、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学,是为了教学活动的协调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阶层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第三,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设问的形式主义倾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弊病。问题或过简,或过琐细,或过于雷同、千篇一律,或过于空洞不知从何答起,或学的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而是仍旧反复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些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抓住问题的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不是形式上的启发式教学。
  第四,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教师的提问在实际操作时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盯住几个尖子生。应该利用问题的系统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计阶梯式的问题,不仅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当堂能积极思考,而且给他们指出攀登的途径,激励他们攀登的勇气。
  
  二、巧设提问,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教学就要鼓励学生质疑多问。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能促使他们去主动思考、去不断探索。课前精心设计疑问,课堂巧妙提出疑问,以此来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波澜。
  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了。
  如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在分析课文前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去引导学生:(1)课文写的是父爱,可为什么文课题不直接用“父爱”而用“背影”?(2)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发生了几次变化?经此两问,则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好奇的心里掀起感情的波澜,诱导学生迅速进入作家精心建构的意境之中。
  
  三、化难为易,分层设问,注意问题的梯度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降低难度的处理。如讲《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为此,笔者在学生讨论完人物性格特点后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依次提出:(1)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讨论,你认为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哪些?(善变)(2)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怎样表现出来?(变得快——瞬息间对狗的态度变了五次;变得蠢——理由荒唐)(3)他虽然"善变",但由哪一点始终未变?(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本性未变)(4)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位警官既不变又善变呢?(将军的权势)
   通过以上步步深入的提问,学生们逐步明白了小说讽刺的锋芒并不仅仅是指向奥楚蔑洛夫这条"变色龙",而且还直指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沙皇反动阶级的黑暗统治。
  
  四、 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止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结局写于勒沦落为一个衣衫褴楼,满脸皱纹的穷光蛋,菲力普夫妇带着儿女们躲开了他。教师在讲完了这个结局后,可以这样设问:“假如于勒西装革履,腰缠万贯而归,能不能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呢?你能以‘于勒回来了’为题,描写于勒发财后的衣着打扮,举止言行及菲力普夫妇见钱眼开的情景吗?”通过讨论,学生既理解了作者的意图,又拓展了自己的思路。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问”中长见识,在“问”中出成果,实现以“问”助“教”。这无疑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及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附中(226661)
其他文献
今年5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21个民族团结教育月.21年来,民族团结作为一项持续进行的全民教育工程,对自治区的改革、发展、稳定产生了重大影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得民
目的:测定湖北产不同品种菊花中绿原酸的合量。方法:采用waters515高效液相色谱仪,INERTSIL(4μm,4.6mm×250mm)柱,流动相为0.1mol/L磷酸二氢纳的缓冲溶液(PH2.65)-甲醇(76:24);流速为1.0ml
诗歌一向是直抒胸臆的最好工具,从幼稚而成熟的《诗经》,到华丽的唐诗宋词,中国人一直不乏表达自我的方式。而在余光中那里,他的诗歌就是他的灵魂,他用美妙的文字寄托他的乡国情怀。  从文化学心理学角度看,安土重迁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于是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思乡心态要更强烈。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具有选择性:凡是人们喜好的记忆表象更多地保存在大脑皮层中,长时间积留下来的多为美好的
期刊
所谓土包砂路基就是在路基中部采用砂来进行填筑,利用有相应宽度以及顶面有相应厚度的具有一定塑性的土将两侧包围填筑,这样形成的路基就是土包砂路基。本文以海西高速公路网
期刊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跟奶奶去烧香。每月廿二日去,庙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当时还是个小个子,抬头看见的尽是大人的屁股,低头看见的全是大脚。庙里人头攒动,香的味道有点熏人,
期刊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先秦散文有两派,
期刊
一直以来,语文教育目标一直侧重于道德思想教育,而在实践中,有些教师是既不侧重于德育。也不侧重于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他们拘泥于一字一词的教学.把大量的课时与精力消耗在字词教
Teachers of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s are the main force in the field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workers and skilled personnel, and their abilities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