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来保证。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出适合自身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网上外贸”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该模式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校企合作,推动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职教育 商务英语 网上外贸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语言与国际商务技能有机结合的专业,而校外外贸实训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是实现学生动手能力强化专业知识的最佳途径,学生应该明确自身目标,实践过程中找出企业运作的流程和所需人才的素质。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改善学习方法,强化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习目的。那么,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也能站稳脚跟,达到学以致用的最大效果。
一、“网上外贸”小组
“网上外贸”小组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我校应用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围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训开发”这一主题的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我们从商务英语专业挑选出相对优秀的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企业外贸人员的带领下,利用寒暑假及一些课余时间,把学生视为企业员工,在校内利用网络平台和网络营销技巧,以企业名义帮助企业寻找海外客户、接收询价、通过娴熟的商务和英语技能寻找客户,接受询价,把询价转化为订单,为企业开拓和扩大国际贸易的尝试。这种尝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从而达到动手能力与理论知识平衡发展的态势。
组建“网上外贸”小组的目的,正是将传统的校内课堂和模拟操作实训转变为“外贸实战”,充分利用校园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商技术,开拓商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与企业资源互补的合作模式,探索真正服务企业方法,改变商务英语专业服务企业的实践空白。
这是一个“三赢”的过程: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个工作的平台,通过学生在B2B网站上开发潜在客户从而节省推广费用,甚至直接获得订单。长久来看,企业还能从优秀成员中录取所需的专业人才;学生可以通过外贸实操检测自己在学校中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是否适用与企业,而且可以通过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不足与优点,努力提升自己,真正可以做到“学以致用”;而学校可以结合企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以及学生工作后反馈给学校的建议,对学校所开设课程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提高自身的“品牌”竞争力。
二、三赢中的透视
“网上外贸”小组合作是我校利用“校企合作”培养外向型外语业务人才的一种探索,而这也进一步引发了我们对校企合作更深层面的思考。校企合作需要去创新,拓宽运作思路,探索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笔者就此试列举几种可行的高职院校发展模式:
1.引企入校模式
这一模式就是将企业引入学校,在学校开办工厂,成立生产车间,采取由学校出让场地、企业投资兴建厂房或校企共同出资兴建厂房,由企业负责生产设备的购置与安装,形成校企共同建设生产实习基地。学生半天学习,半天工作,顶岗为企业生产产品,并获取计件工资,企业也从而获得相应的回报。
该办学模式主要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把学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与企业的岗位和用工计划结合起来,加强学校与企业在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及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合作,学校根据企业生产周期,自主、灵活安排学习。
2.产教一体模式
这一模式就是按照企业化标准建设学校教学工厂,并将其办成一个经营性的经济实体,教学工厂既是学校的实训课堂,又是能够进行产品生产的车间。学校与联办企业联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材、教学手段、学生评价等诸方面进行广泛合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轮流在课堂和教学工厂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学校争取与企业共同配合培养;学校教学工厂和企业生产车间共同构成“企业元”,让学生在企业的氛围中成长,成為真正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工人。“产教一体”模式以实训教学为主,以订单产品生产为辅,克服了对企业的过分依赖以及专业协调的局限性弊端。
3.办校入企模式
这一模式就是学校与企业合作,选择与学校骨干专业具有紧密关联度的相关企业,在其内部建立工学基地或直接建设分校。学生在这里“一天学习、一天工作”或进行定岗、顶岗实习,接受企业化管理,适应企业生产环境,并获取一定的工学补贴。当顶岗实习结束考核合格后,学生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可以与企业签订工作劳动合同,继续在该企业工作,从而走上工作岗位,完成学校与企业的过渡,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综上所述,高职学校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秉承“以培养实践能力最强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为最终目标,采取多渠道的、新颖实用的校外实训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直接下水学游泳,过程体验学技能”。把专业知识、英语语言技能与时间相结合,培养出既有扎实英语基础又有一定商务知识,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的商务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 商务英语 网上外贸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语言与国际商务技能有机结合的专业,而校外外贸实训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是实现学生动手能力强化专业知识的最佳途径,学生应该明确自身目标,实践过程中找出企业运作的流程和所需人才的素质。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改善学习方法,强化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习目的。那么,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也能站稳脚跟,达到学以致用的最大效果。
一、“网上外贸”小组
“网上外贸”小组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我校应用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围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训开发”这一主题的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我们从商务英语专业挑选出相对优秀的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企业外贸人员的带领下,利用寒暑假及一些课余时间,把学生视为企业员工,在校内利用网络平台和网络营销技巧,以企业名义帮助企业寻找海外客户、接收询价、通过娴熟的商务和英语技能寻找客户,接受询价,把询价转化为订单,为企业开拓和扩大国际贸易的尝试。这种尝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从而达到动手能力与理论知识平衡发展的态势。
组建“网上外贸”小组的目的,正是将传统的校内课堂和模拟操作实训转变为“外贸实战”,充分利用校园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商技术,开拓商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与企业资源互补的合作模式,探索真正服务企业方法,改变商务英语专业服务企业的实践空白。
这是一个“三赢”的过程: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个工作的平台,通过学生在B2B网站上开发潜在客户从而节省推广费用,甚至直接获得订单。长久来看,企业还能从优秀成员中录取所需的专业人才;学生可以通过外贸实操检测自己在学校中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是否适用与企业,而且可以通过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不足与优点,努力提升自己,真正可以做到“学以致用”;而学校可以结合企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以及学生工作后反馈给学校的建议,对学校所开设课程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提高自身的“品牌”竞争力。
二、三赢中的透视
“网上外贸”小组合作是我校利用“校企合作”培养外向型外语业务人才的一种探索,而这也进一步引发了我们对校企合作更深层面的思考。校企合作需要去创新,拓宽运作思路,探索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笔者就此试列举几种可行的高职院校发展模式:
1.引企入校模式
这一模式就是将企业引入学校,在学校开办工厂,成立生产车间,采取由学校出让场地、企业投资兴建厂房或校企共同出资兴建厂房,由企业负责生产设备的购置与安装,形成校企共同建设生产实习基地。学生半天学习,半天工作,顶岗为企业生产产品,并获取计件工资,企业也从而获得相应的回报。
该办学模式主要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把学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与企业的岗位和用工计划结合起来,加强学校与企业在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及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合作,学校根据企业生产周期,自主、灵活安排学习。
2.产教一体模式
这一模式就是按照企业化标准建设学校教学工厂,并将其办成一个经营性的经济实体,教学工厂既是学校的实训课堂,又是能够进行产品生产的车间。学校与联办企业联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材、教学手段、学生评价等诸方面进行广泛合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轮流在课堂和教学工厂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学校争取与企业共同配合培养;学校教学工厂和企业生产车间共同构成“企业元”,让学生在企业的氛围中成长,成為真正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工人。“产教一体”模式以实训教学为主,以订单产品生产为辅,克服了对企业的过分依赖以及专业协调的局限性弊端。
3.办校入企模式
这一模式就是学校与企业合作,选择与学校骨干专业具有紧密关联度的相关企业,在其内部建立工学基地或直接建设分校。学生在这里“一天学习、一天工作”或进行定岗、顶岗实习,接受企业化管理,适应企业生产环境,并获取一定的工学补贴。当顶岗实习结束考核合格后,学生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可以与企业签订工作劳动合同,继续在该企业工作,从而走上工作岗位,完成学校与企业的过渡,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综上所述,高职学校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秉承“以培养实践能力最强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为最终目标,采取多渠道的、新颖实用的校外实训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直接下水学游泳,过程体验学技能”。把专业知识、英语语言技能与时间相结合,培养出既有扎实英语基础又有一定商务知识,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的商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