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清王朝取代了明王朝,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治理。清王朝首开了直接派官治理西藏的先例。驻藏大臣是中国清朝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行政长官。全称是"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
【关健词】驻藏大臣;治理;清朝
西藏在中国的西南部。居住在这里的藏族先民,远在公元前就与生活在中原的汉族有密切联系。以后,经过漫长的岁月,西藏高原上分散的众多部落逐渐统一起来,到唐朝(公元618-907年),藏汉双方通过王室间的联姻、会盟,为最终建立统一的国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元朝时期设置了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1368年明王朝接替元王朝,继承了治理西藏的权力,在今西藏中部和东部分别设立"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与"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兼理民政。
1644年,清王朝取代了明王朝,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治理。清朝统治者于1653年、1713年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和五世班禅喇嘛,自此正式确定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以及他们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自十三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正式归入元朝版图后,中国虽然经历了几代王朝的兴替,多次更换中央政权,但西藏一直处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鉴于元明两朝对西藏管理分散、权力落入地方势力的弊端,清王朝首开了直接派官治理西藏的先例。驻藏大臣是中国清朝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行政长官。全称是"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设正副各一员,副职称"帮办大臣"。雍正五年(1727)始置。
驻藏大臣的作用包括对外抵御外侮、保卫疆土、维护主权;对内平定内乱、抚绥远人、赈恤灾黎、利益民众。在近代,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驻藏大臣在促使西藏近代化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尝试,特别是在赵尔丰和联豫担任驻藏大臣期间。
1906年,奉命查办藏事的张荫棠提出了促使西藏向近代化迈进的藏内新政的具体办法,即风行一时的藏内善后事宜24条。但由于张荫棠在藏内任职仅仅1年时间,无法具体实施,这一具体任务便落在了赵尔丰和联豫身上。
赵尔丰在1906年7月被封为滇边务大臣时,在政治上就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规流,完成了川边藏区与中央王朝其他行政区域的政治一体化。然而,以藏传佛教为主的藏族风俗文化,与内地的儒家文明相去甚远。他认为:"使非教以礼仪,导其知识,将何以格氆氇之氓,而启文明之化?"①蛮民行政尚具天真┅┅置而不教,设为邪说异端所诱,则将为挽救甚难"②。在他心目中,藏人是"蛮民",西方基督教文化是"洋夷",蛮民需要教化、开化,而由洋人传教士传播的西方文化则需抵制。他通过康藏"官话学堂"来传输"汉藏一家"的观点。此外,赵尔丰还直接从改革藏民风俗习惯入手,改变藏族一些落后的习俗。如:使其追祖求宗,避免同姓为婚,或近亲结;规定同宗才能同姓,同村不得同姓③;给结婚之人发给婚书以开风气;关外僧俗人等严禁水、火、天葬,一律改行土葬等。在教育方面,在藏区各地设置的"官话学堂"中推行以汉语白话为载体的现代教育。以教学内容上,除藏语、汉语外,还将英语教育列入其教学计划之中,其目的在于"以交通外务",有格致(理化)、历史、体育等课程,另开设手工课,让学生学习谋生的技能。此后,赵尔丰在这里又开始推选一系列的新政,如开垦、制革,架设从打箭炉到昌都的电报线,设置邮电、勘测金矿,修建铁桥 ,改良农业等。
另一驻藏大臣联豫曾经随同薛福成邮使欧洲,接受过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在出任西藏帮办大臣之前,他曾任雅安知府。当时的雅安,地处川藏咽喉,为进藏各类物资的集散地,大凡进出藏的官员、军队皆自雅安路过,因此,该地早就西藏互通信息。联豫在政见上主张改革维新,因此对张荫棠新政,几乎是全盘接受,并且将张荫棠的一些主张付之于行动,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在为"开通民智"而创办了西藏第一份现代传媒《西藏白话报》,可以看出他欲使西藏走向近代化的急迫心情。
这位具有世界视野的清驻藏大臣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详细地说明了他的办报思路。"渐开民智,莫善于办白话报。与其开导以唇舌,实难家喻而户晓,不如启发以俗话,自可默化于无形",欲"开设白话报馆一所,参仿四川旬报及各省官报办理,以爱国尚武开通民智为宗旨",达到"以期用笔代话,开化迷信。将来文明渐进,购阅自多,庶咸知外国情形,举行一切新政,似尚不无裨益。"的目的。可以看出,联豫的办报行为,与20世纪初叶内地兴起的白话报高潮互为呼应,其办报宗旨也与之一脉相承。
《西藏白话报》属官方藏文报纸,旬刊,年出30期。主要刊登清朝中央以及四川、西藏的公牍、各省官报与中外报刊文章摘要,还有时政论文、中外新闻。有时还刊载具有反帝爱国思想的文章,或明或暗地批评英国对印度、锡金和西藏的侵略。该报约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统治宣告终结,作为清王朝驻藏大臣的联豫不得不卸下职务,黯然离藏之际悄然停刊。目前,《西藏白话报》全报仅存7页,藏于西藏博物馆。
不管是赵尔丰还是联豫,作为驻藏大臣,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与环境里,都为西藏的近代化发展作出了巨大努力,虽因各种原因而成效不大,但为西藏向着近代化方向迈进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编辑组:《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扎打箭炉厅饬明正土司等设夷民学堂》[Z],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47页。
[2] 《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第119页)
[3] 《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第708页
【关健词】驻藏大臣;治理;清朝
西藏在中国的西南部。居住在这里的藏族先民,远在公元前就与生活在中原的汉族有密切联系。以后,经过漫长的岁月,西藏高原上分散的众多部落逐渐统一起来,到唐朝(公元618-907年),藏汉双方通过王室间的联姻、会盟,为最终建立统一的国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元朝时期设置了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1368年明王朝接替元王朝,继承了治理西藏的权力,在今西藏中部和东部分别设立"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与"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兼理民政。
1644年,清王朝取代了明王朝,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治理。清朝统治者于1653年、1713年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和五世班禅喇嘛,自此正式确定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以及他们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自十三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正式归入元朝版图后,中国虽然经历了几代王朝的兴替,多次更换中央政权,但西藏一直处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鉴于元明两朝对西藏管理分散、权力落入地方势力的弊端,清王朝首开了直接派官治理西藏的先例。驻藏大臣是中国清朝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行政长官。全称是"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设正副各一员,副职称"帮办大臣"。雍正五年(1727)始置。
驻藏大臣的作用包括对外抵御外侮、保卫疆土、维护主权;对内平定内乱、抚绥远人、赈恤灾黎、利益民众。在近代,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驻藏大臣在促使西藏近代化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尝试,特别是在赵尔丰和联豫担任驻藏大臣期间。
1906年,奉命查办藏事的张荫棠提出了促使西藏向近代化迈进的藏内新政的具体办法,即风行一时的藏内善后事宜24条。但由于张荫棠在藏内任职仅仅1年时间,无法具体实施,这一具体任务便落在了赵尔丰和联豫身上。
赵尔丰在1906年7月被封为滇边务大臣时,在政治上就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规流,完成了川边藏区与中央王朝其他行政区域的政治一体化。然而,以藏传佛教为主的藏族风俗文化,与内地的儒家文明相去甚远。他认为:"使非教以礼仪,导其知识,将何以格氆氇之氓,而启文明之化?"①蛮民行政尚具天真┅┅置而不教,设为邪说异端所诱,则将为挽救甚难"②。在他心目中,藏人是"蛮民",西方基督教文化是"洋夷",蛮民需要教化、开化,而由洋人传教士传播的西方文化则需抵制。他通过康藏"官话学堂"来传输"汉藏一家"的观点。此外,赵尔丰还直接从改革藏民风俗习惯入手,改变藏族一些落后的习俗。如:使其追祖求宗,避免同姓为婚,或近亲结;规定同宗才能同姓,同村不得同姓③;给结婚之人发给婚书以开风气;关外僧俗人等严禁水、火、天葬,一律改行土葬等。在教育方面,在藏区各地设置的"官话学堂"中推行以汉语白话为载体的现代教育。以教学内容上,除藏语、汉语外,还将英语教育列入其教学计划之中,其目的在于"以交通外务",有格致(理化)、历史、体育等课程,另开设手工课,让学生学习谋生的技能。此后,赵尔丰在这里又开始推选一系列的新政,如开垦、制革,架设从打箭炉到昌都的电报线,设置邮电、勘测金矿,修建铁桥 ,改良农业等。
另一驻藏大臣联豫曾经随同薛福成邮使欧洲,接受过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在出任西藏帮办大臣之前,他曾任雅安知府。当时的雅安,地处川藏咽喉,为进藏各类物资的集散地,大凡进出藏的官员、军队皆自雅安路过,因此,该地早就西藏互通信息。联豫在政见上主张改革维新,因此对张荫棠新政,几乎是全盘接受,并且将张荫棠的一些主张付之于行动,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在为"开通民智"而创办了西藏第一份现代传媒《西藏白话报》,可以看出他欲使西藏走向近代化的急迫心情。
这位具有世界视野的清驻藏大臣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详细地说明了他的办报思路。"渐开民智,莫善于办白话报。与其开导以唇舌,实难家喻而户晓,不如启发以俗话,自可默化于无形",欲"开设白话报馆一所,参仿四川旬报及各省官报办理,以爱国尚武开通民智为宗旨",达到"以期用笔代话,开化迷信。将来文明渐进,购阅自多,庶咸知外国情形,举行一切新政,似尚不无裨益。"的目的。可以看出,联豫的办报行为,与20世纪初叶内地兴起的白话报高潮互为呼应,其办报宗旨也与之一脉相承。
《西藏白话报》属官方藏文报纸,旬刊,年出30期。主要刊登清朝中央以及四川、西藏的公牍、各省官报与中外报刊文章摘要,还有时政论文、中外新闻。有时还刊载具有反帝爱国思想的文章,或明或暗地批评英国对印度、锡金和西藏的侵略。该报约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统治宣告终结,作为清王朝驻藏大臣的联豫不得不卸下职务,黯然离藏之际悄然停刊。目前,《西藏白话报》全报仅存7页,藏于西藏博物馆。
不管是赵尔丰还是联豫,作为驻藏大臣,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与环境里,都为西藏的近代化发展作出了巨大努力,虽因各种原因而成效不大,但为西藏向着近代化方向迈进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编辑组:《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扎打箭炉厅饬明正土司等设夷民学堂》[Z],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47页。
[2] 《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第119页)
[3] 《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第7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