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年5月30日晚,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人头攒动、宾客云集,文艺界、政界和教育界人士齐聚一堂,见证了今年香港音乐界最大的活动之一——香港作曲家联会举办的“诗词传颂”新合唱音乐会。合唱作品一直是香港本土作曲界最青睐的体裁,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香港的左翼音乐运动,多年以来,优秀的合唱作品不断出现,香港合唱文化的蓬勃发展不仅归功于数量众多的合唱团体,更不能忽略为之默默付出的本土作曲家群体。
上世纪70年代,成长于香港的第一代本土作曲人才陆续留学回港崭露头角,1973年亚洲作曲家同盟在香港设立分会,1983年独立的香港作曲家联会{1}(HKCG)脱胎于此,成为本地最大的、专业性最强的艺术音乐作曲家组织。作曲家联会(以下简称“联会”)三十余年来极大地推动了本地原创合唱作品的出现和发展。早在1992年,联会便出版了12位作曲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创作的合唱曲谱。2011年,联会推出的“香港新音乐传播乐谱出版计划”又陆续发行了本土中青年作曲家的多首合唱作品。2013年,联会创会三十周年出版了“原音幻彩”乐谱系列,其中不乏合唱佳作。2016年,香港教育学院联合作曲家联会推出了“唐诗新曲原创合唱系列计划”,委约了二十位本地作曲家根据唐诗创作合唱曲,由雨果唱片公司出版了CD专辑,并成功举办了专场音乐会。
时隔三年,联会再次举办“诗歌传颂”合唱作品音乐会,既延续了本港乐界的传统,也在新时代语境中进一步推进了专业音乐创作与基础教育的有效对接。早在此次音乐会举办的一年半之前,作曲家联会便已经启动此项目,委约30位本港作曲家根据中国古诗词创作合唱曲,最终遴选出十七首佳作集中演出。此次音乐会之盛大不仅体现在本地优秀作曲家云集,更联合了教育界人士共同编创,参与表演的合唱团体多达八个,包括了大学生、中学生以及社会人士组成的合唱团,可谓集多方力量共襄盛举。今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此时此刻将中华民族优秀的诗词作品以当代音乐语言进行重释,无疑是香港乐界对祖国华诞的集体性献礼。
语言中的家国意识
香港自古属于粤语曲,沦为殖民地之后,港英政府开始奉行重英文、轻中文的语言教育政策,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后,这种政策渗透于九年义务制教育之中,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播。香港回归以后,特别行政区政府开始实行“两文三语”(Bi-literacy and Tri-lingualism)的语言政策,在学校教育中推行中文、英文书写,粤语、英语和普通话口语。而本次“诗词传颂”音乐会最大的亮点便是将“两文三语”在合唱中予以呈现,展现了作曲家联会“以原创音乐和民族诗词打破语言界限,加深文化交流”{2}的意图。此次活动受到香港各界极高的关注,音乐会正式开始前,作曲家联会主席梅广钊博士与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教育界的重要人士在舞台上一同剪彩。
本次“诗词传颂”音乐会上演的新作选用了从上古至南宋时期的十七首诗词进行谱曲,包括诗经《采葛》一首,北朝诗歌《木兰辞》一首,《枫桥夜泊》(张继)、《登乐游原》(李商隐)、《菊花》(黄巢)、《咏鹅》(骆宾王)、《清明》(杜牧)、《出塞(其一)》(王昌龄)等唐诗十三首,宋词《题西林壁》(苏轼)、《满江红·写怀》(岳飞)两首,其中既有咏叹悲壮之家国情怀的篇章,也不乏充满生活情趣的小品,可谓将传统诗歌诞生之初至最盛时期的杰作汇聚一堂,全面地展现了传统文化遗产超越时空的隽永价值。
此次的创作项目延续了三年前“唐诗新曲原创合唱系列计划”之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以“跨艺术”的形式编创教材的目标,不同的是“诗歌傳颂”所选择的文本范围更广,而且凸显了“两文三语”的文化政策,鼓励作曲家同时在一首作品中呈现两种文字、三种语言,将古典诗歌作为不同语言文字汇集的纽带,通过香港这个国际化的窗口向世界传递。本场音乐会上演的十七首新创合唱作品中,十首为普通话演唱,两首为粤语演唱,五首选择了两种以上的语言演唱,其中大部分都使用了普通话、粤语和英语。
使用“两文三语”对于当下的香港民众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在音乐中共时地使用它们并非易事。中英文两种文字各有自己的美感和韵味,而普通话、粤语、英文的发音和语调完全不同,在同一部作品中写作适合不同语言的旋律,并贴切地传达诗词本身的内涵和韵味,这对于作曲家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以及诗词意蕴的精准传达,作曲家联会特邀香港教育学家麦志广先生担任古诗词的英文翻译,并且特别遴选了教育界人士谱曲的作品进行编配,实现了专业音乐创作与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对接。语言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亦是艺术创作的根基,本次创作项目以“三文两语”作为核心要求,展示了以艺术路径推进香港特区母语教育的积极实践,这也是香港新时代文化转型的重要途径。
乐音里的身份意识
本场音乐会集结了香港老中青三代作曲家,显示了香港音乐创作界的“江山代有人才出”,包括香港第一代本土作曲家曾叶发、陈伟光,中年一代的吴巧怡、洪铭健、黎尚冰、李佩珊、谭展辉以及当下年轻的中坚力量梁智轩、李家泰、叶浩堃、刘泳浲、赵学文、梁骞仁、陈启扬、陈展霆、谭家树、孙礼贤。上演的新作中,女声合唱六首,男声合唱两首,混声合唱六首,童声合唱三首,单声合唱一首,其中既有传统调性的创作,也不乏运用新调性的作品,风格不一,从多个角度重新诠释了古诗词之美。以音乐的方式凸显和深化古诗词文本的语音特色和内在趣味乃是本次新作品不同以往的特点,大部分作品都灵活运用了不同语言的腔调和韵味,保持西方合唱传统语汇的同时扩大民族音乐元素的使用,在跨文化语境中重释文学经典。
创作者中资历最深的当属曾叶发教授,他是作曲家联会创会主席和国际乐坛最具声望的香港作曲家。合唱曲是曾叶发颇为热衷的创作体裁,他的《阳关三叠》(1975)、《如梦令》(1984)可谓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华语新合唱作品中的佼佼者,至今仍频繁上演。他也一直致力于推动香港本地的合唱创作,前述提及的合唱出版和演出项目不少便是在其主持下完成。而此次“诗词传颂”音乐会再一次显示了他在合唱曲创作上的深厚功力,在为《木兰辞》谱曲时,曾叶发极为敏锐地捕捉了文字中的矛盾冲突,使一首短小的作品充满了戏剧性和画面感。前四行诗以抒情的中速羽调式四音曲调铺陈,而后突然进入快板,并将首行的“唧唧”两字以宣叙调的形态持续地模仿对位,增添几许进行曲的意味,为第五和第六行军帖点名的紧张情景“造势”,与前段音乐形成大幅度的对比。最后两行诗回到羽调式主题,宣叙式的中段旋律与之对位,深化了伤感和焦急的情绪对立。诗歌文本描写的场景和意义在音乐的重新诠释下得以更为立体、精准的传达,音乐深化了文学理解,寓教于乐,这便是古诗词合唱创作的意义所在。寻找中西方音乐技法与美感之共通点的跨文化视角一直是曾叶发创作的特点,这种无意识中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推崇也是香港第一代作曲家所共有的特性。 诗词文辞中的趣味性也是多位作曲家所呈现的核心,而这种特性往往与传统音乐的元素融为一体,《登乐游原》《采葛》《菊花》《相思》等作品都将“念”作为诗词呈现的重要手段,呈现了传统诗歌、戏曲与西方合唱形式的交互。李佩珊创作的《登乐游原》在人声旋律中直接地运用了戏曲的拖腔,将后两行诗以戏曲念白和韵白的形式重复,“无限好”渐强地念出之后,不同声部以甩腔渐进,没有具体音高节奏的语言对位营造了回声的效果,钢琴伴奏则一直以同音的颤音弱奏,如同戏曲中持续进行的锣鼓点。谭展辉创作的《采葛》则运用倚音将“一日不见”的最后一字模仿戏曲甩腔,这一句也不断重复而与诗词的结构保持了一致,它时而作为主旋律出现,时而与其他旋律对位。音乐强化了詩歌的结构特性,文字的亮点被放大而成为音乐的特点。赵学文的《咏鹅》与之类似,作曲家将某些字的尾音衍生为元音,在无伴奏的情况下不断重复,如同小儿咿呀学语,延伸、放大了诗歌的游戏性。
本场音乐会还有四首特殊的合作作品,《枫桥夜泊》《春望》《题西林壁》《寻隐者不遇》由香港文理书院创办人刘振华先生作曲,分别由作曲家联会四位年轻的理事梁智轩、李家泰、叶浩堃、陈启扬为其编曲,这些作品除《题西林壁》以外都使用了三种语言。刘振华先生虽非专业作曲家,但其歌词和歌曲创作经验却不少,他曾为多所学校编写校歌,多首歌词被选为校际朗诵节{3}读本,三年前也参与了“唐诗新曲原创合唱系列计划”。刘先生创作的曲调以简洁性为宗旨,朗朗上口的特性有利于新作品在基础教育界的传播,这四首作品也延续了作者寻找适合不同语言的曲调将文本清晰传达的一贯风格。《寻隐者不遇》便是一个例证,这首作品以同一个动机展开的主题配合英语、粤语和普通话三种语言,既赋予整体以统一性,也兼顾了不同语言的腔词关系。
此外,不少作品更为灵活地使用语言,将之与复调音乐技法巧妙地结合。黎尚冰创作的《相思》将不同语言的旋律历时接续和共时对位,普通话主旋律与英语旋律以及粤语反复念诵的“红豆”相对,有时则将两行诗用不同的语言接续,使复调技术与“三文两语”对接为一体。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诗与音乐相伴相生、互为表里,是整个中华民族文艺的最高成就以及审美愉悦感最大来源,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文化肌理。更为重要的是,自上古时期以来,诗歌便是审美教育和道德教化的重要手段,是传统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传颂”项目新作所凸显的趣味性体现了创作者对音乐受众对象低龄化的期盼,而以当代艺术形式恢复诗歌传统,将传统艺术的意蕴作为支撑现代创作的精神,并实现其教化作用,也最大程度地显示了香港社会在基础教育领域以艺术化路径重塑文化身份的自觉意识。
{1} 香港作曲家联会(Hong Kong Composer’s Guild)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最大的艺术音乐作曲家团体,前身是成立于1973年的亚洲作曲家同盟(ACL)香港分会,它也是国际现代音乐协会(ISCM)的会员之一。联会与香港电台(RTHK)以及当地专业演奏团体保持密切合作,每年挑选一名作曲家代表香港地区出席国际作曲家论坛(IRC)。2010年起,香港作曲家联会正式成为香港艺术发展局年度资助团体。历任主席:曾叶发、陈永华、陈锦标、卢厚敏,现任主席梅广钊,现有注册会员162人。
{2} 引自本场音乐会场刊首页联会主席寄语。
{3} 香港学校朗诵节是香港学校音乐及朗诵协会主办的全港学生大型活动,自194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在港岛、九龙、新界 三十多个比赛场地连续比赛 3 个星期,至今已举办了70届。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跨文化视阈下香港当代中乐合奏创作研究(1977—2017)》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D17XYS38)
朱依依
上世纪70年代,成长于香港的第一代本土作曲人才陆续留学回港崭露头角,1973年亚洲作曲家同盟在香港设立分会,1983年独立的香港作曲家联会{1}(HKCG)脱胎于此,成为本地最大的、专业性最强的艺术音乐作曲家组织。作曲家联会(以下简称“联会”)三十余年来极大地推动了本地原创合唱作品的出现和发展。早在1992年,联会便出版了12位作曲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创作的合唱曲谱。2011年,联会推出的“香港新音乐传播乐谱出版计划”又陆续发行了本土中青年作曲家的多首合唱作品。2013年,联会创会三十周年出版了“原音幻彩”乐谱系列,其中不乏合唱佳作。2016年,香港教育学院联合作曲家联会推出了“唐诗新曲原创合唱系列计划”,委约了二十位本地作曲家根据唐诗创作合唱曲,由雨果唱片公司出版了CD专辑,并成功举办了专场音乐会。
时隔三年,联会再次举办“诗歌传颂”合唱作品音乐会,既延续了本港乐界的传统,也在新时代语境中进一步推进了专业音乐创作与基础教育的有效对接。早在此次音乐会举办的一年半之前,作曲家联会便已经启动此项目,委约30位本港作曲家根据中国古诗词创作合唱曲,最终遴选出十七首佳作集中演出。此次音乐会之盛大不仅体现在本地优秀作曲家云集,更联合了教育界人士共同编创,参与表演的合唱团体多达八个,包括了大学生、中学生以及社会人士组成的合唱团,可谓集多方力量共襄盛举。今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此时此刻将中华民族优秀的诗词作品以当代音乐语言进行重释,无疑是香港乐界对祖国华诞的集体性献礼。
语言中的家国意识
香港自古属于粤语曲,沦为殖民地之后,港英政府开始奉行重英文、轻中文的语言教育政策,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后,这种政策渗透于九年义务制教育之中,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播。香港回归以后,特别行政区政府开始实行“两文三语”(Bi-literacy and Tri-lingualism)的语言政策,在学校教育中推行中文、英文书写,粤语、英语和普通话口语。而本次“诗词传颂”音乐会最大的亮点便是将“两文三语”在合唱中予以呈现,展现了作曲家联会“以原创音乐和民族诗词打破语言界限,加深文化交流”{2}的意图。此次活动受到香港各界极高的关注,音乐会正式开始前,作曲家联会主席梅广钊博士与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教育界的重要人士在舞台上一同剪彩。
本次“诗词传颂”音乐会上演的新作选用了从上古至南宋时期的十七首诗词进行谱曲,包括诗经《采葛》一首,北朝诗歌《木兰辞》一首,《枫桥夜泊》(张继)、《登乐游原》(李商隐)、《菊花》(黄巢)、《咏鹅》(骆宾王)、《清明》(杜牧)、《出塞(其一)》(王昌龄)等唐诗十三首,宋词《题西林壁》(苏轼)、《满江红·写怀》(岳飞)两首,其中既有咏叹悲壮之家国情怀的篇章,也不乏充满生活情趣的小品,可谓将传统诗歌诞生之初至最盛时期的杰作汇聚一堂,全面地展现了传统文化遗产超越时空的隽永价值。
此次的创作项目延续了三年前“唐诗新曲原创合唱系列计划”之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以“跨艺术”的形式编创教材的目标,不同的是“诗歌傳颂”所选择的文本范围更广,而且凸显了“两文三语”的文化政策,鼓励作曲家同时在一首作品中呈现两种文字、三种语言,将古典诗歌作为不同语言文字汇集的纽带,通过香港这个国际化的窗口向世界传递。本场音乐会上演的十七首新创合唱作品中,十首为普通话演唱,两首为粤语演唱,五首选择了两种以上的语言演唱,其中大部分都使用了普通话、粤语和英语。
使用“两文三语”对于当下的香港民众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在音乐中共时地使用它们并非易事。中英文两种文字各有自己的美感和韵味,而普通话、粤语、英文的发音和语调完全不同,在同一部作品中写作适合不同语言的旋律,并贴切地传达诗词本身的内涵和韵味,这对于作曲家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以及诗词意蕴的精准传达,作曲家联会特邀香港教育学家麦志广先生担任古诗词的英文翻译,并且特别遴选了教育界人士谱曲的作品进行编配,实现了专业音乐创作与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对接。语言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亦是艺术创作的根基,本次创作项目以“三文两语”作为核心要求,展示了以艺术路径推进香港特区母语教育的积极实践,这也是香港新时代文化转型的重要途径。
乐音里的身份意识
本场音乐会集结了香港老中青三代作曲家,显示了香港音乐创作界的“江山代有人才出”,包括香港第一代本土作曲家曾叶发、陈伟光,中年一代的吴巧怡、洪铭健、黎尚冰、李佩珊、谭展辉以及当下年轻的中坚力量梁智轩、李家泰、叶浩堃、刘泳浲、赵学文、梁骞仁、陈启扬、陈展霆、谭家树、孙礼贤。上演的新作中,女声合唱六首,男声合唱两首,混声合唱六首,童声合唱三首,单声合唱一首,其中既有传统调性的创作,也不乏运用新调性的作品,风格不一,从多个角度重新诠释了古诗词之美。以音乐的方式凸显和深化古诗词文本的语音特色和内在趣味乃是本次新作品不同以往的特点,大部分作品都灵活运用了不同语言的腔调和韵味,保持西方合唱传统语汇的同时扩大民族音乐元素的使用,在跨文化语境中重释文学经典。
创作者中资历最深的当属曾叶发教授,他是作曲家联会创会主席和国际乐坛最具声望的香港作曲家。合唱曲是曾叶发颇为热衷的创作体裁,他的《阳关三叠》(1975)、《如梦令》(1984)可谓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华语新合唱作品中的佼佼者,至今仍频繁上演。他也一直致力于推动香港本地的合唱创作,前述提及的合唱出版和演出项目不少便是在其主持下完成。而此次“诗词传颂”音乐会再一次显示了他在合唱曲创作上的深厚功力,在为《木兰辞》谱曲时,曾叶发极为敏锐地捕捉了文字中的矛盾冲突,使一首短小的作品充满了戏剧性和画面感。前四行诗以抒情的中速羽调式四音曲调铺陈,而后突然进入快板,并将首行的“唧唧”两字以宣叙调的形态持续地模仿对位,增添几许进行曲的意味,为第五和第六行军帖点名的紧张情景“造势”,与前段音乐形成大幅度的对比。最后两行诗回到羽调式主题,宣叙式的中段旋律与之对位,深化了伤感和焦急的情绪对立。诗歌文本描写的场景和意义在音乐的重新诠释下得以更为立体、精准的传达,音乐深化了文学理解,寓教于乐,这便是古诗词合唱创作的意义所在。寻找中西方音乐技法与美感之共通点的跨文化视角一直是曾叶发创作的特点,这种无意识中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推崇也是香港第一代作曲家所共有的特性。 诗词文辞中的趣味性也是多位作曲家所呈现的核心,而这种特性往往与传统音乐的元素融为一体,《登乐游原》《采葛》《菊花》《相思》等作品都将“念”作为诗词呈现的重要手段,呈现了传统诗歌、戏曲与西方合唱形式的交互。李佩珊创作的《登乐游原》在人声旋律中直接地运用了戏曲的拖腔,将后两行诗以戏曲念白和韵白的形式重复,“无限好”渐强地念出之后,不同声部以甩腔渐进,没有具体音高节奏的语言对位营造了回声的效果,钢琴伴奏则一直以同音的颤音弱奏,如同戏曲中持续进行的锣鼓点。谭展辉创作的《采葛》则运用倚音将“一日不见”的最后一字模仿戏曲甩腔,这一句也不断重复而与诗词的结构保持了一致,它时而作为主旋律出现,时而与其他旋律对位。音乐强化了詩歌的结构特性,文字的亮点被放大而成为音乐的特点。赵学文的《咏鹅》与之类似,作曲家将某些字的尾音衍生为元音,在无伴奏的情况下不断重复,如同小儿咿呀学语,延伸、放大了诗歌的游戏性。
本场音乐会还有四首特殊的合作作品,《枫桥夜泊》《春望》《题西林壁》《寻隐者不遇》由香港文理书院创办人刘振华先生作曲,分别由作曲家联会四位年轻的理事梁智轩、李家泰、叶浩堃、陈启扬为其编曲,这些作品除《题西林壁》以外都使用了三种语言。刘振华先生虽非专业作曲家,但其歌词和歌曲创作经验却不少,他曾为多所学校编写校歌,多首歌词被选为校际朗诵节{3}读本,三年前也参与了“唐诗新曲原创合唱系列计划”。刘先生创作的曲调以简洁性为宗旨,朗朗上口的特性有利于新作品在基础教育界的传播,这四首作品也延续了作者寻找适合不同语言的曲调将文本清晰传达的一贯风格。《寻隐者不遇》便是一个例证,这首作品以同一个动机展开的主题配合英语、粤语和普通话三种语言,既赋予整体以统一性,也兼顾了不同语言的腔词关系。
此外,不少作品更为灵活地使用语言,将之与复调音乐技法巧妙地结合。黎尚冰创作的《相思》将不同语言的旋律历时接续和共时对位,普通话主旋律与英语旋律以及粤语反复念诵的“红豆”相对,有时则将两行诗用不同的语言接续,使复调技术与“三文两语”对接为一体。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诗与音乐相伴相生、互为表里,是整个中华民族文艺的最高成就以及审美愉悦感最大来源,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文化肌理。更为重要的是,自上古时期以来,诗歌便是审美教育和道德教化的重要手段,是传统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传颂”项目新作所凸显的趣味性体现了创作者对音乐受众对象低龄化的期盼,而以当代艺术形式恢复诗歌传统,将传统艺术的意蕴作为支撑现代创作的精神,并实现其教化作用,也最大程度地显示了香港社会在基础教育领域以艺术化路径重塑文化身份的自觉意识。
{1} 香港作曲家联会(Hong Kong Composer’s Guild)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最大的艺术音乐作曲家团体,前身是成立于1973年的亚洲作曲家同盟(ACL)香港分会,它也是国际现代音乐协会(ISCM)的会员之一。联会与香港电台(RTHK)以及当地专业演奏团体保持密切合作,每年挑选一名作曲家代表香港地区出席国际作曲家论坛(IRC)。2010年起,香港作曲家联会正式成为香港艺术发展局年度资助团体。历任主席:曾叶发、陈永华、陈锦标、卢厚敏,现任主席梅广钊,现有注册会员162人。
{2} 引自本场音乐会场刊首页联会主席寄语。
{3} 香港学校朗诵节是香港学校音乐及朗诵协会主办的全港学生大型活动,自194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在港岛、九龙、新界 三十多个比赛场地连续比赛 3 个星期,至今已举办了70届。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跨文化视阈下香港当代中乐合奏创作研究(1977—2017)》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D17XYS38)
朱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