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留有思维的余地,讲到适可,点到即止,留下一些“潜伏着的信息”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思索、主动探知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谈谈语文教学在导入新课时、讲授新课时和结束新课时这三个环节中如何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
一、导入时的“空白”艺术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巧设悬念,问而不答,有意留下空白,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节拍“转”。如在讲《药》一文时,我这样导入:“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然而我们想想,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又换来了什么?民族依旧黑暗,国民依然愚昧。多么可悲呀!一个人病了,有医生给其开药吃,方可痊愈。一个民族‘病’了,又有谁来开这个药方,开什么‘药’呢?”话音刚落学生便七嘴八舌议论开来,渐渐地,课堂安静下来,大家沉浸在思考之中。此时我看到他们一副急于想得到答案的神情,于是便因势利导:“让我们拜读鲁迅先生写的透视国民灵魂的名作——《药》吧!同学们从中就可找到答案”。同时,及时地用幻灯机出示问题。于是学生们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阅读课文,兴味盎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的“空白”导入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唤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力,还为下一步的教学做了有效的铺垫和衔接,并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岂不妙哉?
二、新授时的“空白”艺术
1.故意停顿法。在处理新课或解决疑难问题时,要注意在学生听得兴趣正浓时有意嘎然而止,留下“空白”给学生以重击,使之集中注意力,默默地思考,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如在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的人物形象时,我先是浓墨重彩、生动形象讲解罗密欧一会儿粗暴、一会儿温柔的情景,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突然停顿下来提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这样,应如何理解这个人物形象?”此时的故意停顿不像刚才那样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答案,用自己的语言去填充“空白”,这样,又重新唤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教师不讲胜过讲的效果。2.诱导激思法。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活跃,只要教师诱导得当,他们就能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学生在上课时会遇到疑难问题或提出一些意外的问题,教师应做好“诱导”角色,千方百计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不能就文本教文本,就知识授知识,而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教师使学生接受的东西不应是孤零零的“小岛”,而应是一组鬼斧神工的“群岛”。如在教学《屈原列传时》,同学们对屈原的高尚品德赞叹不已,也为他“形象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惋惜不止,这时有一个同学提出:“为什么这些名人都是以自杀而告终?”这正是借题发挥、宕开一笔的时机,于是我藉此及彼,以“空白”扩展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屈原抱石沉江与王国维、老舍、海明威的自杀是否代表一种文化现象?与一面吟唱“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却一面走向铁轨的海子是否相同?至此,已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极大兴趣,思维很快就进入了积极活动的状态。接下来,我又组织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整节课教学气氛异常活跃,取得了喜人的效果。因为留有“空白”,因为给学生思考、讨论的空间,所以学生就在富有广度和深度的知识穿插中感受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去自主享受学习资源。3.举一反三法。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类问题教师可抓住一个典型例子,通过详细的分析,揭示其规律,再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而后把相同的或相似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分析、总结。如讲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的环境描写时,我仔细分析了环境描写的特征、规律和作用后,留下这样一个空白:“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这样的“空白”突破时空,在有限中求无限,巧妙地利用“空白”让学生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忆,用“空白”将造成的断裂用思维和想象来“焊接”,使学习富有成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结课时的“空白”艺术
在结课时,留下“空白”,设一个或几个与以后学习有关的悬念,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伏笔,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新课,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探讨新知识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授《药》一文结束时,我给学生留下这样的问题:“同学们现在知道了一般应怎样读小说,请按这种方法预习下一课《项链》,看效果如何?”这样的“空白”,一方面提出要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阅读小说方法的这一要求,另一方面为学生学习下一课《项链》打下了伏笔,可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总之,教师如果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巧妙地留下“空白”,使这种“潜伏着的信息”调动起学生去填补和完善“空白”的内驱力、想象力、主动性、探究精神和创造力,就会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情趣盎然,耐人寻味,充满魅力,进而呈现出和谐的美感。
一、导入时的“空白”艺术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巧设悬念,问而不答,有意留下空白,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节拍“转”。如在讲《药》一文时,我这样导入:“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然而我们想想,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又换来了什么?民族依旧黑暗,国民依然愚昧。多么可悲呀!一个人病了,有医生给其开药吃,方可痊愈。一个民族‘病’了,又有谁来开这个药方,开什么‘药’呢?”话音刚落学生便七嘴八舌议论开来,渐渐地,课堂安静下来,大家沉浸在思考之中。此时我看到他们一副急于想得到答案的神情,于是便因势利导:“让我们拜读鲁迅先生写的透视国民灵魂的名作——《药》吧!同学们从中就可找到答案”。同时,及时地用幻灯机出示问题。于是学生们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阅读课文,兴味盎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的“空白”导入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唤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力,还为下一步的教学做了有效的铺垫和衔接,并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岂不妙哉?
二、新授时的“空白”艺术
1.故意停顿法。在处理新课或解决疑难问题时,要注意在学生听得兴趣正浓时有意嘎然而止,留下“空白”给学生以重击,使之集中注意力,默默地思考,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如在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的人物形象时,我先是浓墨重彩、生动形象讲解罗密欧一会儿粗暴、一会儿温柔的情景,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突然停顿下来提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这样,应如何理解这个人物形象?”此时的故意停顿不像刚才那样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答案,用自己的语言去填充“空白”,这样,又重新唤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教师不讲胜过讲的效果。2.诱导激思法。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活跃,只要教师诱导得当,他们就能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学生在上课时会遇到疑难问题或提出一些意外的问题,教师应做好“诱导”角色,千方百计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不能就文本教文本,就知识授知识,而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教师使学生接受的东西不应是孤零零的“小岛”,而应是一组鬼斧神工的“群岛”。如在教学《屈原列传时》,同学们对屈原的高尚品德赞叹不已,也为他“形象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惋惜不止,这时有一个同学提出:“为什么这些名人都是以自杀而告终?”这正是借题发挥、宕开一笔的时机,于是我藉此及彼,以“空白”扩展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屈原抱石沉江与王国维、老舍、海明威的自杀是否代表一种文化现象?与一面吟唱“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却一面走向铁轨的海子是否相同?至此,已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极大兴趣,思维很快就进入了积极活动的状态。接下来,我又组织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整节课教学气氛异常活跃,取得了喜人的效果。因为留有“空白”,因为给学生思考、讨论的空间,所以学生就在富有广度和深度的知识穿插中感受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去自主享受学习资源。3.举一反三法。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类问题教师可抓住一个典型例子,通过详细的分析,揭示其规律,再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而后把相同的或相似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分析、总结。如讲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的环境描写时,我仔细分析了环境描写的特征、规律和作用后,留下这样一个空白:“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这样的“空白”突破时空,在有限中求无限,巧妙地利用“空白”让学生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忆,用“空白”将造成的断裂用思维和想象来“焊接”,使学习富有成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结课时的“空白”艺术
在结课时,留下“空白”,设一个或几个与以后学习有关的悬念,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伏笔,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新课,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探讨新知识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授《药》一文结束时,我给学生留下这样的问题:“同学们现在知道了一般应怎样读小说,请按这种方法预习下一课《项链》,看效果如何?”这样的“空白”,一方面提出要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阅读小说方法的这一要求,另一方面为学生学习下一课《项链》打下了伏笔,可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总之,教师如果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巧妙地留下“空白”,使这种“潜伏着的信息”调动起学生去填补和完善“空白”的内驱力、想象力、主动性、探究精神和创造力,就会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情趣盎然,耐人寻味,充满魅力,进而呈现出和谐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