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道德经》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为治理国家就像烹调小鱼一样。对此,近年来有一种误解,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是一个举重若轻的比喻,说的是国家虽大,也如五脏俱全的麻雀,治理国家就如煎小鱼小虾般轻松简单。若说国家如麻雀,是个五脏俱全的完整系统倒也不错,但若说是治国上的举重若轻,怕是有悖老子原义。
“治大国,若烹小鲜”,古来即有多种解读:有说治国就好像烹调小鱼,油盐酱醋等调料要恰到好处,不能多也不能少;有说治国应像烧菜一样精心,注意把握火候;也有说治国要像煮小鱼小肉一样,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应当无为而为等等。不论哪种说法,大概意思说的都是治理国家与烹煎小鱼儿的手法是一样的,分歧在于具体什么手法?因而要弄清其准确含义,弄清老子时代人们怎么烹小鲜就清楚了。黄老哲学之集大成者——汉朝河上公在《老子河上公注》说:“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这话交代了老子所处时代人们烹煎小鱼儿的方法:煎小鱼儿不去肠也不去鳞,下锅后不是老翻动,怕把小鱼儿弄烂了。清末民初著名学者马其昶援引汉初《毛诗故训传》“烹鱼煩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观点解读老子本意,也印证了上述说法。
权威解读还是晚于老子291年的韩非子在《解老》篇所说:“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历代帝王如唐玄宗、明太祖、清世祖也都赞同韩非子意见并作了大同小异注解。
结合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和前人解读,余以为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本意应为:小鱼很鲜嫩,在锅里频频翻弄就碎了。治理国家要像煎小鱼那样,不宜翻来覆去,动辄扰民。用今天话说,就是做任何决策都要从实际出发,遵从社会自然秩序,注意把握好度的界限,不摇摆,不翻饼,不折腾。
“治大国,若烹小鲜”,古来即有多种解读:有说治国就好像烹调小鱼,油盐酱醋等调料要恰到好处,不能多也不能少;有说治国应像烧菜一样精心,注意把握火候;也有说治国要像煮小鱼小肉一样,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应当无为而为等等。不论哪种说法,大概意思说的都是治理国家与烹煎小鱼儿的手法是一样的,分歧在于具体什么手法?因而要弄清其准确含义,弄清老子时代人们怎么烹小鲜就清楚了。黄老哲学之集大成者——汉朝河上公在《老子河上公注》说:“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这话交代了老子所处时代人们烹煎小鱼儿的方法:煎小鱼儿不去肠也不去鳞,下锅后不是老翻动,怕把小鱼儿弄烂了。清末民初著名学者马其昶援引汉初《毛诗故训传》“烹鱼煩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观点解读老子本意,也印证了上述说法。
权威解读还是晚于老子291年的韩非子在《解老》篇所说:“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历代帝王如唐玄宗、明太祖、清世祖也都赞同韩非子意见并作了大同小异注解。
结合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和前人解读,余以为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本意应为:小鱼很鲜嫩,在锅里频频翻弄就碎了。治理国家要像煎小鱼那样,不宜翻来覆去,动辄扰民。用今天话说,就是做任何决策都要从实际出发,遵从社会自然秩序,注意把握好度的界限,不摇摆,不翻饼,不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