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远教“小货郎”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f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货郎,可能人们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旧时挑着杂货担、走街串巷摇鼓叫卖的小商贩形象。而今在陕西省富平县,却也出了一位“远教货郎”,他背着摄像机、照相机进村下乡,挑起的是宣传教育的担子;他爬格子勤练笔头,拍片子苦练镜头,吆喝的是远教工作的好经验和科技惠农的良方。他就是陕西省富平县委组织部远程办干部张毅。
  对群众“叫卖”——靠真
  七年前,张毅走下三尺讲台,跨入了远程教育这方天地。从面对学生到面对群众,从教书育人到开展宣教,他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服务者,坚持用一颗真心待人。那时富平县的远程教育工作也刚起步,办公桌上一堆大大小小的设备器材让他一筹莫展。抄起摄像机,除了能认识开关,那些标着英文字母的按钮一个都不熟悉;摸起路由器,根本找不到那一条条网线各自对应的端口都在哪里。“给人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当过教师的张毅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拿出了教书匠的钻劲儿,“啃”起了英文说明书,“备”起了远教入门课。
  这桶“水”还没盛满,张毅就接到了一项新任务——到基层建站点。这可是个深入实践学习的好机会,他倍加珍惜。时值炎夏,酷热难当,坐着不动都能出一身汗,更别说还要来回搬运设备、组织安装调试了。但张毅身上却像有使不完的劲儿,进了村就跟着电信公司的技术人员忙前跑后,上了车就向人请教技术细节。几名技术员跟他连轴转了一个多月,实在有些吃不消了,提出能不能每天少跑几个村。张毅也理解大家的辛苦,但却不想放慢进度,便商量道:“站点早一天建好,老百姓就能早一天受益,哥儿几个再受受累。”有人意味深长地一笑,说:“现在农村没几个人懂上网,就怕你这是台子好搭戏难唱啊。”牢骚归牢骚,在张毅的坚持下,建站进度没受到丝毫影响,只不过“怎么唱好戏”这个问题,还确实让他费了一番心思。
  起初,各村的播放活动开展得并不好,张毅每次下去检查,看着蒙了一层灰的设备都心急如焚。老百姓不认可远教,说白了是工作没做实。他琢磨,要想打开局面还得拿出点真东西。于是,每逢各乡的赶集日,他便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上摆起了“远教宣传摊”,不仅利用移动设备播放科教卫生和实用农技类的片子,还结合农时免费向农民发放技术资料。众口相传是最好的广告,“远教宣传摊”很快就汇聚了极高的人气,连集市里的一些商贩也纷纷被吸引过来。庄里镇南午村是传统的柿饼加工区,村民在赶集时,向张毅反映想学习柿饼深加工技术。张毅回去后立即下载了相关技术课件,刻录成光盘送到群众手中。有村民问他,要是哪块看不懂,还能再找他不?他一拍胸脯说:“大家放心,咱远教做的可不是一锤子买卖,保证跟踪服务到底!”
  用镜头“包装”——靠精
  富平本土远教课件中有一批深受基层党员群众喜爱的“抢手货”,其中有很多都是张毅策划拍摄的。部里的同事还给他取了个绰号——土记者。说他“土”,一是因为他采访时的打扮“土”,跟地里干活的农民站在一起,真看不出他是县里的干部;二是因为他拍摄时的视角“土”,没有高山流水,不见阳春白雪,画面里展现的是农家景,镜头里记录的是百姓事。
  创先争优活动期间,县里准备拍摄一部反映典型经验的片子。接到任务后,张毅把新丰村选为了拍摄对象。这个深山中的村子曾经穷得掉了底,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终于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听说他要拍新丰村,有人劝他:“拍这不如拍社区、企业,素材多,好取景。新丰那环境受限,要拍出想要的效果来,难!”但张毅觉得用镜头去反映一个穷村的变化比泛泛地介绍经验要生动得多,最终还是定了新丰村这个选题。进村的路沿着峭拔的山梁蜿蜒而上,张毅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这素有“九沟十三梁”之称的深山沟里。第一天的拍摄很顺利,因为拍的是新房新路新村部,溜达着就完成了素材的采集。接着张毅提出要到村庄旧址取景,这让村书记有点为难:“该拆的都拆了,要说能看出点旧模样的老房子沟里倒是有几间,但路非常难走。”“那不打紧,既然到咱村里拍片,我就有准备。”张毅不假思索地答道。其实,他也没啥准备,只是为了拍好片子,什么样的路都要走一走。
  拍村庄旧址,难题一个接着一个。光是赶路就让人筋疲力尽。到了地方,天公又不作美,下起了小雨。大家都担心会影响拍摄,不过张毅却很兴奋,说这种雨雾蒙蒙的场景正适合表现新丰人过去的迷茫。于是,他用外衣把机身包裹了个严实,撑起一把伞就冲进了雨里。他一会儿爬上山坡拍摄全景,一会儿钻进土坯房捕捉细节,雨水和着汗水流淌,衣服湿漉漉地溻在身上。一刻不歇地忙活了大半天,雨渐渐停了,张毅又让村民骑摩托车载着他,他侧身坐在后座上,打算拍一个运动的空镜头。不料在一个转弯处,摩托车一滑,他整个人向后仰了过去,摔得眼前直冒金星,被人扶起来后,胸口闷了好一阵才能开口说话。见他没事,众人松了一口气:“幸好没磕到头,要不可坏了!”张毅拍拍怀中的摄像机说:“幸好没磕到它,它比我金贵。”从新丰村拍片回来的那天,张毅胡子拉碴,裤子也破了几个洞。同事们见了他这副模样,开玩笑说他这不叫拍片叫玩命啊。
  的确,那一次次的外拍经历都凝结着他精益求精的态度,那一段段的影像资料都离不开他费尽心血的打磨。对于张毅来说,拍片不是任务,不是工作,而是早已融入了生命的理想追求。
  向媒体“推销”——靠勤
  “张科长,又有你的稿费单了,你得请客啊!”“没问题!”最近这两年,经常会有稿费单邮寄到张毅的单位,有时候一个月就有两三笔。对这些稿费,张毅从来都是慷慨处之,不是请同事们撮一顿,就是用来买一些与工作相关的书籍。而每一篇在报刊或者网站上发表的文章,他都会整理打印出来留作资料。在他看来,这些记录在纸上的文字才是最值得珍藏的收获。
  自打进入远程办,张毅就经常浏览各类相关刊物和网站。曾经也有投稿的打算,但是想想自己还是个“门外汉”,写出的东西又怎么能站得住脚呢,就放下了这个念头。随着富平远教工作的深入开展,部领导常跟大家讲要争取在更广、更高的平台上宣传富平,把自身积累的好经验展示出去。领导的话激起了张毅心中潜藏的创作激情,他开始尝试着向外投稿。可最初的几篇稿件投出去后,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就在他几乎放弃的时候,来自《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杂志编辑的一则QQ留言又让他重拾信心。留言写道:“稿子反映的工作内容很好,就是在行文上还缺乏逻辑性,举例也不充分。”原来不是工作的亮点不足,而是因为自己没有按照刊物的栏目要求去写,才导致稿件未被采用。找到了症结的张毅此后为自己确定了一个报道原则:抓住重点、关注热点、剖析难点、捕捉亮点。在一次次的投稿、退修、修改、再投稿过程中,他的文字组织能力和新闻敏感性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一次下乡时,张毅了解到笃祜村有很多花炮厂,为了加强安全生产,该村远教管理员李秀玲想出了利用自己的面包车流动播放安全生产课件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事儿值得宣传。”张毅立即拟好采访提纲,深入村里采访。一天的采访下来,他的嗓子直冒烟,但还是觉得缺素材。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驱车五十多公里,在早上七点“远教宣传车”开始工作前赶到村里,与村民一起听节目、聊感受。由于体验深刻、报道鲜活,他撰写的《远教保姆》一文一次过关,顺利得以刊发。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有耕耘,才会有收获。2012年,张毅被陕西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远程教育先进工作者”,这位关中平原的“远教货郎”将再挑重担上路,为远教卖力吆喝。
  (作者分别为陕西省渭南市远程办教学资源开发科科长、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远程办主任)
其他文献
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陈官乡,只要一提起刘永梅,大家都竖起大拇指:“ 人家刘总就是道道儿多,竟然能在‘床’上养猪,还发了大财!”养猪能养到“床”上,还能挣钱?看来刘永梅“这个女子不寻常”。向她本人求证,她笑着说:“这个床可不是咱们平时睡的床,而是我专门为养猪发明的‘生态发酵床’;我本人也没大家传的那么大本事,能把猪养好,全靠有远程教育。”  今年42岁的刘永梅,早先也曾端过铁饭碗,后来单位不景气,就
期刊
接到拍摄方丽的任务,我不禁沉思起来——作为本溪市平山区北台保洁队队长的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却书写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并由此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就事迹而言,方丽成为专题片的主人公是当之无愧的,但片子如何来表现呢?难道就是将镜头对准垃圾堆、脏马路、大扫把以及满身灰尘的她吗?那就制片本身而言又何谈“画面美”呢?就这样,带着一丝苦恼,我走近了方丽。  她和她的大扫把  初见方丽,感觉她貌不惊人,衣着更是很简
期刊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十八法》(以下简称《十八法》)是一部18集电视系列专题片,每集片长10分钟左右,讲述了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十八种工作方法。这部片子素材浩繁、出镜人物多,我们前后制作了三年才完成,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作体验,创作感受也很多很多。但我想,人们更想知道的一定是,我们究竟是怎么完成这样一部大规模系列片的,所以就择其主要的,将我们制作大型系列片的经验说一下。 
期刊
为加强重庆市大足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大足区委组织部与中国电信大足分公司紧密合作,全面建成覆盖全区319个农村、社区终端站点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网,在“建、管、用”上下功夫,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实现专网全面覆盖。一是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大足区委组织部与大足电信公司签订了《远程教育通信合作协议》,详细规定了专网建设中各方的责任,让专网建设有章可循。二是做好线路升
期刊
成都市自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探索推行党员教育“学时制”管理服务模式以来,有效激发和成功延续了党员自主参学的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实用实效的工作路径,成功破解了困扰远教管理机构多年的基层党员常态化教育学习难的问题。  分类推进,助推学习型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按照助推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把基层党组织(站点)和党员干部全部列为教育管理考核对象,要求远程教育向机关、社区、工业集中发展
期刊
为进一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党员群众新需求,敦煌市远程教育工作注重“零距离”服务党员群众,精心打造“乡土”远教,着力提升远程教育学用成效和综合服务水平。  一是开发“乡土”课件。结合农村党员干部职业特点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发制作适合本地种植、养殖、加工产业现状和需求的实用技术课件,使课件成为具有当地特色、通俗易懂的“乡土教材”,并通过远程教育站点免费发放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
期刊
众所周知,细节之于塑造人物形象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意义,很多优秀的人物专题片也往往以细节取胜。然而,通过运用细节来形成人物专题片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也绝非易事。唯有制作者对细节精心拿捏、巧妙调动、合理衔接,方能使片子拥有“余音绕梁、三日未绝”的魅力。  聚焦于全国道德模范、勇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张丽莉,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创作的人物专题片《茉莉花开》(以下简称《茉莉》)运用诸多精巧的细节布局谋篇,如同采撷颗颗
期刊
同期 张丽莉: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字幕:一场特殊的入党仪式,一个高位截肢的年轻女孩  她有着让人难以忽略的美丽,更有着一颗感动中国的美丽心灵,她就是“最美教师”——张丽莉。  1984年出生的张丽莉,是佳木斯第十九中学的语文教师。在亲友、同事和学生们眼里,丽莉从内而外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在她美丽的面容下,是一颗善良、质朴、充满爱的心灵。而社会各界熟知她的名字,是源
期刊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胜利村,“王教授”可老有名了,老少爷们儿只要一提起他,就齐声夸赞:“王教授就是厉害,要没他教,咱村扣的这些大棚哪能种这么好!”看着大家信服的眼神,我不禁纳闷了,飞机上面绑暖壶——高水平的教授还蹲在村里教村民咋扣大棚?再一细打听,才明白,此教授非彼教授,这“王教授”可不是从什么高等学府出来的,而是一直就待在胜利村这方土地上,“教授”只是村民对他的“爱称”。  啥?闹了半天
期刊
天津市宁河县委组织部立足全县实际,在党员教育工作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利用信息化平台,办好“三大课堂”,实现了远程教育网络学习与电视教育互促互进,充分扩大了党员教育的覆盖面,提升了远教的整体影响力。  一是办好以讲座栏目为主要形式的“培训课堂”。从贴近党员、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出发,分层次聘请优秀组工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红旗党组织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广播电视大学讲师、县农广校教师,以电视录播的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