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能力、思维训练为主线”是适应课改的一种新的现代教学理念。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师板着面孔,课堂严肃,只会使学生索然无味,疲于应付,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个崇尚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使学生在精神愉悦中唤起潜能,拓展思路,积极探索,学而有成。在教学中,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幽默风趣的讲解以及丰富的表情、手势,都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唤起思维的灵感。为此,每节课我都会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笑容、亲切随和的语调、吸引人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为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提供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二、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来自学的法子,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学贵有疑,要鼓励学生多发问,多思考,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善于发现他们思维的火花,向积极方面去加以肯定和鼓励,把学生的思维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坚持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到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1. 设计能引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应注意及时检查自己的行为,纠正包办过多的做法,逐渐放开学生的手脚,可多提供鲜活、典型的感性材料,设计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起学生思考、牵动学生心灵的问题,同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2. 鼓励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学贵有疑,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也是发明创造的钥匙。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发问,即使某些发问是可笑的,也要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纵观近几年中考和高考政治试题,开放性试题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素质立意,往往从具体事例入手,或时政热点,或案例、漫画,都要求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经验,进行创新思维,谈亲身体会、感受和对个人的启示,考查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是设问开放,答案倡导和鼓励个性化、多元化,考生可以在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按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不同但都明确合理的答案,其实质是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及时抓住一些有利时机,提出一些开放性的、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同时,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进行探究思考。当然,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是平时参与文化生活与实践积累的结果。因此,我们平时教学中要关注时政热点,多开展实践活动。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当前一部分学生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身边存在的环境污染、不文明行为等社会问题熟视无睹,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的积累少。因此,教师平时要围绕教材重点,收集科技发展、国家建设的最新成果材料,注意乡土材料,将时政引入课堂,让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身边生活实例,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课堂上参与活动,课前课后拓展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运用,学会探究,学会创新。
在课堂上,教师可采用演讲、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新闻发布会、研究性课题汇报等丰富多彩的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可见,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新知识,才能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的自身价值不断得以实现,从而产生出更强烈的创造动机。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着力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民主互动关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切实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唐海县第一中学)
一、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师板着面孔,课堂严肃,只会使学生索然无味,疲于应付,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个崇尚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使学生在精神愉悦中唤起潜能,拓展思路,积极探索,学而有成。在教学中,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幽默风趣的讲解以及丰富的表情、手势,都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唤起思维的灵感。为此,每节课我都会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笑容、亲切随和的语调、吸引人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为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提供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二、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来自学的法子,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学贵有疑,要鼓励学生多发问,多思考,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善于发现他们思维的火花,向积极方面去加以肯定和鼓励,把学生的思维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坚持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到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1. 设计能引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应注意及时检查自己的行为,纠正包办过多的做法,逐渐放开学生的手脚,可多提供鲜活、典型的感性材料,设计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起学生思考、牵动学生心灵的问题,同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2. 鼓励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学贵有疑,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也是发明创造的钥匙。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发问,即使某些发问是可笑的,也要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纵观近几年中考和高考政治试题,开放性试题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素质立意,往往从具体事例入手,或时政热点,或案例、漫画,都要求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经验,进行创新思维,谈亲身体会、感受和对个人的启示,考查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是设问开放,答案倡导和鼓励个性化、多元化,考生可以在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按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不同但都明确合理的答案,其实质是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及时抓住一些有利时机,提出一些开放性的、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同时,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进行探究思考。当然,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是平时参与文化生活与实践积累的结果。因此,我们平时教学中要关注时政热点,多开展实践活动。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当前一部分学生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身边存在的环境污染、不文明行为等社会问题熟视无睹,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的积累少。因此,教师平时要围绕教材重点,收集科技发展、国家建设的最新成果材料,注意乡土材料,将时政引入课堂,让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身边生活实例,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课堂上参与活动,课前课后拓展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运用,学会探究,学会创新。
在课堂上,教师可采用演讲、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新闻发布会、研究性课题汇报等丰富多彩的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可见,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新知识,才能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的自身价值不断得以实现,从而产生出更强烈的创造动机。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着力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民主互动关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切实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唐海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