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教材实施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本文从实际问题切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兴趣,从几个案例出发,进一步诠释数学教育的灵活性和应用性。
关键词:数学 生活 教育 实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它表明了“行-知-行”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学生能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一个方面,而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数学思想,从而进一步应用到实际当中去又是数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及应用能力。成为现代社会对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从身边的实际中发掘例子,开拓学生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同时启发他们从自己身边寻找数学、发现乐趣,达到能够自主学习的目的。
一、从实际问题导入,激活学生思维
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是在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来,从而形成概念。这就告诉我们:学生需要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在抽象过程中认识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
在概念教学中,笔者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如:函数的概念很抽象且难以理解,学生初次接触感觉深不可测,摸不着头脑,我在教学时,没有直接给出函数的定义,而是让学生回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①你去商店买作业本,每本0.5元,买的本数n和花的钱数m之间存在着关系式:m=0.5n,而当n发生变化时,m也随之发生变化,并且有一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②你骑车去旅游,骑车的速度是15km/h,而行驶的路程s和时间t之间的关系式是:s=1St,而s也随t的变化而变化。
然后启发学生自己思考,举例说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随后结合课本说明这些都是函数关系,让学生明白之前虽然没学过函数。但是在生活中早就接触到函数了。这样—来,学生就不感觉函数陌生和深奥难懂了,最后再顺水推舟地给出函数的确切定义,学生也就很容易接受了。
又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要表示平面内的点,需要一对有序实数,学生却常出现用一个数表示平面内点的情况。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正好学校组织看电影,我对学生说:“今天看电影我在18排,你们谁去找我,咱们一起看。”学生回答道:“18排那么多号我们怎么找你?”我说:“对呀!想一想。为什么不好找到我?”学生思考之后,明白了光知道18排是不行的,还要知道是多少号,这样才能准确地确定位置。所以,要确定平面上的一个点,靠—个数是不行的。
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如,在讲二次函数的最值时,经常需要考虑最小、最大、最省等最值问题,这时,我家里正好装修完,需要装灯具,我给学生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家卧室、书房、客厅、餐厅、阳台、卫生间等共需要近20盏灯,周末我去灯市看了,普通灯泡每个1.5元,节能灯每个30元,两者的使用寿命不同,你们帮我算一下,我买什么灯更合算?”学生看到老师遇到问题了,都高兴地帮忙计算。讨论到最后,焦点落在了灯的使用时间和电费上。最后他们给出的结论是:灯使用时间长的用节能灯合算,并且建议因为阳台上的灯不常用,所以用普通的灯就好了。通过这样的实例,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们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又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互动的教学环节:“我班要去白洋淀游玩,时间为8:00-16:00,请你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要了解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各景点的门票及乘车所需的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最后还要计算出每个同学需要交纳的费用等。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目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生动的题目,使学生积极投入到了学习生活中,也让他们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向“学”的过渡,营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设计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调动他们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试验、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等方法去研究探索,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去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教学过程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思考的源泉,是创新的火花和动力。教师对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教师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还应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创新技能。
总之,教师应该有淘金者的慧眼:有发明家的灵气,有雕塑家的手笔,不断地完善课堂教学,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搞好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让每一块金子都发光!
关键词:数学 生活 教育 实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它表明了“行-知-行”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学生能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一个方面,而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数学思想,从而进一步应用到实际当中去又是数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及应用能力。成为现代社会对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从身边的实际中发掘例子,开拓学生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同时启发他们从自己身边寻找数学、发现乐趣,达到能够自主学习的目的。
一、从实际问题导入,激活学生思维
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是在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来,从而形成概念。这就告诉我们:学生需要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在抽象过程中认识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
在概念教学中,笔者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如:函数的概念很抽象且难以理解,学生初次接触感觉深不可测,摸不着头脑,我在教学时,没有直接给出函数的定义,而是让学生回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①你去商店买作业本,每本0.5元,买的本数n和花的钱数m之间存在着关系式:m=0.5n,而当n发生变化时,m也随之发生变化,并且有一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②你骑车去旅游,骑车的速度是15km/h,而行驶的路程s和时间t之间的关系式是:s=1St,而s也随t的变化而变化。
然后启发学生自己思考,举例说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随后结合课本说明这些都是函数关系,让学生明白之前虽然没学过函数。但是在生活中早就接触到函数了。这样—来,学生就不感觉函数陌生和深奥难懂了,最后再顺水推舟地给出函数的确切定义,学生也就很容易接受了。
又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要表示平面内的点,需要一对有序实数,学生却常出现用一个数表示平面内点的情况。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正好学校组织看电影,我对学生说:“今天看电影我在18排,你们谁去找我,咱们一起看。”学生回答道:“18排那么多号我们怎么找你?”我说:“对呀!想一想。为什么不好找到我?”学生思考之后,明白了光知道18排是不行的,还要知道是多少号,这样才能准确地确定位置。所以,要确定平面上的一个点,靠—个数是不行的。
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如,在讲二次函数的最值时,经常需要考虑最小、最大、最省等最值问题,这时,我家里正好装修完,需要装灯具,我给学生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家卧室、书房、客厅、餐厅、阳台、卫生间等共需要近20盏灯,周末我去灯市看了,普通灯泡每个1.5元,节能灯每个30元,两者的使用寿命不同,你们帮我算一下,我买什么灯更合算?”学生看到老师遇到问题了,都高兴地帮忙计算。讨论到最后,焦点落在了灯的使用时间和电费上。最后他们给出的结论是:灯使用时间长的用节能灯合算,并且建议因为阳台上的灯不常用,所以用普通的灯就好了。通过这样的实例,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们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又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互动的教学环节:“我班要去白洋淀游玩,时间为8:00-16:00,请你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要了解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各景点的门票及乘车所需的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最后还要计算出每个同学需要交纳的费用等。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目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生动的题目,使学生积极投入到了学习生活中,也让他们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向“学”的过渡,营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设计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调动他们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试验、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等方法去研究探索,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去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教学过程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思考的源泉,是创新的火花和动力。教师对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教师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还应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创新技能。
总之,教师应该有淘金者的慧眼:有发明家的灵气,有雕塑家的手笔,不断地完善课堂教学,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搞好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让每一块金子都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