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廖牧想不明白,生活是自己的,为什么总有人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就比如最近,让他不要开饺子店的劝诫不绝于耳,那些所谓“关心”他的人都用差不多的口气说:“名校研究生毕业出来,怎么可以去卖饺子?不找个好点的工作赚钱,偏要做辛苦活。”
“关心”的电话不绝于耳,又来了一个。廖牧都接得有些烦了,他接起电话才说了几句,周秀芳就把电话拿过去唠了起来,到最后特地强调了一下,“饺子店5月30号开业,记得来捧场。”她丝毫不尴尬,顺便拍了拍廖牧的肩膀,“认识的人多叫些来,人多热闹,还能开门红。”
周秀芳离婚以来,带着廖牧一起生活,这些年受了不少人的照顾,尽管有些人念叨只是看热闹,但大多数是出于真的关心,所以周秀芳一直对廖牧说,咱开店以后要多给街坊一些优惠,报答一下。尽管廖牧还为那些嚼舌根的言语不开心,但母亲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他点头答应。
周秀芳离婚那年,廖牧他爸廖伟带了家里一半积蓄离了家,那会儿廖牧才八岁。有的人说廖伟在外面找了二奶,所以抛家弃子;还有人说周秀芳太凶悍,把老公都吓跑了。
那年夏天,周秀芳亲耳听到邻居拽着廖牧问:“你爸爸不要你了,那你妈妈给你找新爸爸了怎么办?”还不等周秀芳上前,廖牧使劲咬着邻居的手臂,那人疼得直咬牙,好不容易才把廖牧的嘴弄开。
“我爸没有不要我!”说完廖牧逃也似的跑开了,邻居往地上啐了一口,骂骂咧咧地说了句兔崽子,抬头撞见周秀芳要喷火的眼神。
那时,这种事简直是家常便饭,周秀芳一边在外边灭火,一边还得安抚廖牧并不成熟的心灵。她坦诚告诉廖牧,爸妈是因为不合适分开,并非外人口中所传的那样不堪。
八岁的孩子其实什么都懂,但流言对他多少造成了些影响。周秀芳没有逃避,而是尽量将事实告诉廖牧,让他自己理解。
“妈相信你,还有你要记住,不管什么时候,妈妈对你的爱是不变的,你爸也一样。”这句话就像魔法,只要周秀芳说,廖牧的眼睛就笑开了。
日子这么一天天过着,可是,在廖牧毕业三年后,他却忽然辞了工作从北京回来,成了无业游民。
从他回到小城的那天开始,一切都变了。
2
廖牧从北京回来,带回了所有的家当,整整三大箱子快递,周秀芳有些晃神:“阿牧,你以后怎么打算啊?”
廖牧只顾着收拾东西,没有回答,或者说不想回答。在母亲和亲戚们眼里,都觉得他在北京一定特别有能耐,如果告诉他们这次他彻底决定待在老家不走,敢情会被一圈人指着鼻子骂,最重要的是,他不想母亲担心他的现状。
可是他回家以后,天天都宅在家里,也不出去工作,也不收拾自己,特别颓废。
这些天,他烦躁极了,周边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而他却一身颓败地回来,高学历却没有高收入,这种落差折磨得他快疯了,而且职场上的创伤一直未能愈合,他不知该如何面对未来。
年初那会儿,廖牧所在的部门出现了很大的漏洞,部门主任私下找他,想让他扛下责任,一个人顶包,说是会给些经济补偿。廖牧没有答应,因为不敢得罪领导,也没有拒绝,一直拖着。谁知后来部门主任擅自做手脚,将责任推向了他,百口莫辩的情况下被公司扫地出门。别说经济补偿了,整个职场生涯都被毁了,只要还在这个行业做,他就不可能有好日子过。
兢兢业业做了三年,别人一脚,就踹开了,这才是廖牧被逼离开北京的原因,可以说是逃避,但更多是厌倦,或许职场的尔虞我诈根本不适合他。
没有工作压力的日子,廖牧每天都睡到九点,客厅里还放着温热的早餐,都是周秀芳上班之前准备的,除了他刚回家的时候多问了几句,后来干脆就不问了。
半个月过去,廖牧还是没有动静,偶尔来串门的邻居和亲戚都好奇他一直在家,“你家廖牧不出去工作吗?还是放年假?”
周秀芳一概含糊其辞略过,这些碎言碎语还是不让廖牧听到为好,迅疾将话题转向别处。事实上,周秀芳比任何一个人都心急廖牧现在的情况,但她又不敢问,一问就闹脾气,那些日子她头上冒出好几根白头发。
一个月后,廖牧开始整天不着家,晚上才回来。周秀芳一听到楼下有动静,就把热在锅里的菜端出来,盛好饭等着儿子上楼。
周秀芳给廖牧碗里夹了块儿他最爱吃的腊肉,“吃饱了才有力气,多吃点儿。”
廖牧鼻子一酸,眼睛直愣愣地盯着母亲,将他一直藏着没说的话说了出来:“妈,我想在老家开饺子店,您不会怪我吧?”
“不回北京了?”周秀芳先是一愣,转而笑了笑,“不回北京好,那儿沙尘漫天的,还是咱家里空气清新。饺子店啊?行呢,你想开就试试!”
3
廖牧马不停蹄地为开店的事奔走忙活,周秀芳四处找合适的出租店铺,进行器材购买,饺子的口味调试,一项项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刚开始周秀芳担心儿子一个高材生,做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会不适应,但结果是她多虑了,基本上事情都是廖牧一手搞定的,偶尔讨价还价的环节,才需周秀芳上场。
开店准备过程中,难免遇到熟人,得知廖牧打算开饺子店时反应都是一样的:“那你不去北京了?甘愿窝在这小地方?”
“小地方也有大市场,哪里都能伸展拳脚嘛。”廖牧说了些冠冕堂皇的话,对方便没有再问。
交店面租金的那天早晨,周秀芳把廖牧的皮鞋擦得锃亮锃亮的,她希望能给他带来好运。
“阿牧,你会后悔吗?”这是周秀芳第二次问廖牧。
廖牧笑着说,当然不会啦。这些天顶着大太阳出去办手续,廖牧脸晒黑了不少,但他的精气神儿却比之前宅在家里好多了,眼神里多了几分期待,做起事情来也干劲十足。
为了帮助儿子,周秀芳把工作辞了,从店铺装修开始就寸步不离地守着,注重每个细节,臻求完美。
不少人替她可惜,原本把儿子从名牌大学供出来,只要等着享清福就可以了,现在居然还要帮儿子看店,说廖牧不孝顺。周秀芳起初还解释开饺子店是廖牧和她的心愿,后来就懒得解释了,反正别人的嘲笑也只是转瞬即逝,仅仅是生活闲暇时拿来调剂的八卦。 她也给廖牧上了一课:“万一有人嘲笑你一个重点大学研究生居然开店的话,你可不能生气啊,做生意的都讲究和气,和气生财。”
廖牧发狠点头:“只要把店开大了,生意做好了,他们就不好意思再嚼舌根了。”
饺子店开业那天,来捧场的人挺多,他们东西做得又好吃,两个月下来营业额蹭蹭蹭地上涨。周秀芳惊喜地对着账本说:“没想到我一把年纪,还能挣这么多钱,咱们应该很快就能挣回成本了。”
是在开店很久以后,周秀芳又问起廖牧离开北京的缘由,那是她心里的一个疙瘩,毕竟曾经廖牧信誓旦旦地说,他要留在北京。她知道廖牧心里肯定藏着事。
“妈,那些事就让它过去吧,你别问了,反正我也从阴影里走出来了,咱们好好地经营饺子店,把以后的日子过好了,那些苦日子都不去想了。”
儿子不肯说,周秀芳也不再问,点点头说:“行,儿子,妈相信你。”
这句话,是她这半辈子里说过最多的一句话。
4
那日店铺生意极好,忽然闯进来一个壮汉,廖牧只觉得眼熟,瞧了好几眼才看出是那个没怎么抚养过他的父亲,一进店就怒气冲冲、骂骂咧咧,吓走了一批顾客。
“早知道就不该让你跟她,看看现在成了什么样子,周秀芳,你居然让儿子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来开店?”廖伟喝了点儿酒,手指摇摇晃晃地在廖牧和周秀芳之间移动。
“廖牧,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啊,放着高薪工作不做,回老家丢人现眼!”
廖牧反驳:“你才养了我几年?每个月给那么点儿生活费够什么用,没养过我还对我指手画脚,对我妈这么凶,你有这个资格吗?”
廖牧原本顾忌着血缘亲情,可廖伟的话实在太难听了,他实在按耐不住。
他俩咋咋呼呼争吵着,廖伟还有酒气,拿起桌子上的筷子筒就摔在地上,巨大的声响把周秀芳引了出来,“瞧你们这两父子,不能好好说话吗?”她弯下腰捡地上的筷子,又指挥廖牧,“去,给你爸倒杯水。”
“不喝,面子都丢尽了,还喝水?”廖伟咬牙切齿地陈诉着最近无数个亲戚一见面就提廖牧开饺子店的事,别人都当成是个笑话来说。
若不是父亲借着酒劲来撒泼责骂,廖牧断然不知自己小小的一个决定竟然能对亲人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父亲好面子,这般反应能理解。
那母亲呢,她到底忍了多少人的嘲笑和流言?廖牧望着母亲走向厨房的背影,心里一阵难受。
一转眼,两年过去了。廖牧的饺子店生意一直很红火,本来不大的店面已经承载不下每天慕名而来的食客。廖牧和老妈商量后,盘下了隔壁的小商店,打通了隔墙,店面扩大了,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廖牧还雇了两个大学毕业回家找工作的大学生,并告诉他们,好好干,有一天,你也能当老板。
至于廖牧,他自有打算。一天,他把所有账簿交给周秀芳,鼓足了勇气说,他要回北京发展,东山再起。让他没想到的是,母亲没有对他的决定感到意外,也没有责怪他放着好日子不过瞎折腾。周秀芳的眉梢慢慢地被笑容堆了起来,她欣慰地对廖牧说:“你还年轻,我知道你有一天会再离开的。无论你做什么决定,妈妈都支持你!”
母亲永远把艰难的生活说得那么风轻云淡,好像她的重担,她的心酸,她一切的一切,在儿子面前,都不是问题。廖牧深深地吸了口气,将眼角那一点湿润硬是憋了回去。这两年多的经历,让他真正地成熟了,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这个家,让他感到,母亲身上的担子已经挑得太久,是时候接过来了。
妈妈,请相信儿子。
责编/樊婷
E-mail: [email protected]
廖牧想不明白,生活是自己的,为什么总有人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就比如最近,让他不要开饺子店的劝诫不绝于耳,那些所谓“关心”他的人都用差不多的口气说:“名校研究生毕业出来,怎么可以去卖饺子?不找个好点的工作赚钱,偏要做辛苦活。”
“关心”的电话不绝于耳,又来了一个。廖牧都接得有些烦了,他接起电话才说了几句,周秀芳就把电话拿过去唠了起来,到最后特地强调了一下,“饺子店5月30号开业,记得来捧场。”她丝毫不尴尬,顺便拍了拍廖牧的肩膀,“认识的人多叫些来,人多热闹,还能开门红。”
周秀芳离婚以来,带着廖牧一起生活,这些年受了不少人的照顾,尽管有些人念叨只是看热闹,但大多数是出于真的关心,所以周秀芳一直对廖牧说,咱开店以后要多给街坊一些优惠,报答一下。尽管廖牧还为那些嚼舌根的言语不开心,但母亲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他点头答应。
周秀芳离婚那年,廖牧他爸廖伟带了家里一半积蓄离了家,那会儿廖牧才八岁。有的人说廖伟在外面找了二奶,所以抛家弃子;还有人说周秀芳太凶悍,把老公都吓跑了。
那年夏天,周秀芳亲耳听到邻居拽着廖牧问:“你爸爸不要你了,那你妈妈给你找新爸爸了怎么办?”还不等周秀芳上前,廖牧使劲咬着邻居的手臂,那人疼得直咬牙,好不容易才把廖牧的嘴弄开。
“我爸没有不要我!”说完廖牧逃也似的跑开了,邻居往地上啐了一口,骂骂咧咧地说了句兔崽子,抬头撞见周秀芳要喷火的眼神。
那时,这种事简直是家常便饭,周秀芳一边在外边灭火,一边还得安抚廖牧并不成熟的心灵。她坦诚告诉廖牧,爸妈是因为不合适分开,并非外人口中所传的那样不堪。
八岁的孩子其实什么都懂,但流言对他多少造成了些影响。周秀芳没有逃避,而是尽量将事实告诉廖牧,让他自己理解。
“妈相信你,还有你要记住,不管什么时候,妈妈对你的爱是不变的,你爸也一样。”这句话就像魔法,只要周秀芳说,廖牧的眼睛就笑开了。
日子这么一天天过着,可是,在廖牧毕业三年后,他却忽然辞了工作从北京回来,成了无业游民。
从他回到小城的那天开始,一切都变了。
2
廖牧从北京回来,带回了所有的家当,整整三大箱子快递,周秀芳有些晃神:“阿牧,你以后怎么打算啊?”
廖牧只顾着收拾东西,没有回答,或者说不想回答。在母亲和亲戚们眼里,都觉得他在北京一定特别有能耐,如果告诉他们这次他彻底决定待在老家不走,敢情会被一圈人指着鼻子骂,最重要的是,他不想母亲担心他的现状。
可是他回家以后,天天都宅在家里,也不出去工作,也不收拾自己,特别颓废。
这些天,他烦躁极了,周边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而他却一身颓败地回来,高学历却没有高收入,这种落差折磨得他快疯了,而且职场上的创伤一直未能愈合,他不知该如何面对未来。
年初那会儿,廖牧所在的部门出现了很大的漏洞,部门主任私下找他,想让他扛下责任,一个人顶包,说是会给些经济补偿。廖牧没有答应,因为不敢得罪领导,也没有拒绝,一直拖着。谁知后来部门主任擅自做手脚,将责任推向了他,百口莫辩的情况下被公司扫地出门。别说经济补偿了,整个职场生涯都被毁了,只要还在这个行业做,他就不可能有好日子过。
兢兢业业做了三年,别人一脚,就踹开了,这才是廖牧被逼离开北京的原因,可以说是逃避,但更多是厌倦,或许职场的尔虞我诈根本不适合他。
没有工作压力的日子,廖牧每天都睡到九点,客厅里还放着温热的早餐,都是周秀芳上班之前准备的,除了他刚回家的时候多问了几句,后来干脆就不问了。
半个月过去,廖牧还是没有动静,偶尔来串门的邻居和亲戚都好奇他一直在家,“你家廖牧不出去工作吗?还是放年假?”
周秀芳一概含糊其辞略过,这些碎言碎语还是不让廖牧听到为好,迅疾将话题转向别处。事实上,周秀芳比任何一个人都心急廖牧现在的情况,但她又不敢问,一问就闹脾气,那些日子她头上冒出好几根白头发。
一个月后,廖牧开始整天不着家,晚上才回来。周秀芳一听到楼下有动静,就把热在锅里的菜端出来,盛好饭等着儿子上楼。
周秀芳给廖牧碗里夹了块儿他最爱吃的腊肉,“吃饱了才有力气,多吃点儿。”
廖牧鼻子一酸,眼睛直愣愣地盯着母亲,将他一直藏着没说的话说了出来:“妈,我想在老家开饺子店,您不会怪我吧?”
“不回北京了?”周秀芳先是一愣,转而笑了笑,“不回北京好,那儿沙尘漫天的,还是咱家里空气清新。饺子店啊?行呢,你想开就试试!”
3
廖牧马不停蹄地为开店的事奔走忙活,周秀芳四处找合适的出租店铺,进行器材购买,饺子的口味调试,一项项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刚开始周秀芳担心儿子一个高材生,做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会不适应,但结果是她多虑了,基本上事情都是廖牧一手搞定的,偶尔讨价还价的环节,才需周秀芳上场。
开店准备过程中,难免遇到熟人,得知廖牧打算开饺子店时反应都是一样的:“那你不去北京了?甘愿窝在这小地方?”
“小地方也有大市场,哪里都能伸展拳脚嘛。”廖牧说了些冠冕堂皇的话,对方便没有再问。
交店面租金的那天早晨,周秀芳把廖牧的皮鞋擦得锃亮锃亮的,她希望能给他带来好运。
“阿牧,你会后悔吗?”这是周秀芳第二次问廖牧。
廖牧笑着说,当然不会啦。这些天顶着大太阳出去办手续,廖牧脸晒黑了不少,但他的精气神儿却比之前宅在家里好多了,眼神里多了几分期待,做起事情来也干劲十足。
为了帮助儿子,周秀芳把工作辞了,从店铺装修开始就寸步不离地守着,注重每个细节,臻求完美。
不少人替她可惜,原本把儿子从名牌大学供出来,只要等着享清福就可以了,现在居然还要帮儿子看店,说廖牧不孝顺。周秀芳起初还解释开饺子店是廖牧和她的心愿,后来就懒得解释了,反正别人的嘲笑也只是转瞬即逝,仅仅是生活闲暇时拿来调剂的八卦。 她也给廖牧上了一课:“万一有人嘲笑你一个重点大学研究生居然开店的话,你可不能生气啊,做生意的都讲究和气,和气生财。”
廖牧发狠点头:“只要把店开大了,生意做好了,他们就不好意思再嚼舌根了。”
饺子店开业那天,来捧场的人挺多,他们东西做得又好吃,两个月下来营业额蹭蹭蹭地上涨。周秀芳惊喜地对着账本说:“没想到我一把年纪,还能挣这么多钱,咱们应该很快就能挣回成本了。”
是在开店很久以后,周秀芳又问起廖牧离开北京的缘由,那是她心里的一个疙瘩,毕竟曾经廖牧信誓旦旦地说,他要留在北京。她知道廖牧心里肯定藏着事。
“妈,那些事就让它过去吧,你别问了,反正我也从阴影里走出来了,咱们好好地经营饺子店,把以后的日子过好了,那些苦日子都不去想了。”
儿子不肯说,周秀芳也不再问,点点头说:“行,儿子,妈相信你。”
这句话,是她这半辈子里说过最多的一句话。
4
那日店铺生意极好,忽然闯进来一个壮汉,廖牧只觉得眼熟,瞧了好几眼才看出是那个没怎么抚养过他的父亲,一进店就怒气冲冲、骂骂咧咧,吓走了一批顾客。
“早知道就不该让你跟她,看看现在成了什么样子,周秀芳,你居然让儿子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来开店?”廖伟喝了点儿酒,手指摇摇晃晃地在廖牧和周秀芳之间移动。
“廖牧,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啊,放着高薪工作不做,回老家丢人现眼!”
廖牧反驳:“你才养了我几年?每个月给那么点儿生活费够什么用,没养过我还对我指手画脚,对我妈这么凶,你有这个资格吗?”
廖牧原本顾忌着血缘亲情,可廖伟的话实在太难听了,他实在按耐不住。
他俩咋咋呼呼争吵着,廖伟还有酒气,拿起桌子上的筷子筒就摔在地上,巨大的声响把周秀芳引了出来,“瞧你们这两父子,不能好好说话吗?”她弯下腰捡地上的筷子,又指挥廖牧,“去,给你爸倒杯水。”
“不喝,面子都丢尽了,还喝水?”廖伟咬牙切齿地陈诉着最近无数个亲戚一见面就提廖牧开饺子店的事,别人都当成是个笑话来说。
若不是父亲借着酒劲来撒泼责骂,廖牧断然不知自己小小的一个决定竟然能对亲人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父亲好面子,这般反应能理解。
那母亲呢,她到底忍了多少人的嘲笑和流言?廖牧望着母亲走向厨房的背影,心里一阵难受。
一转眼,两年过去了。廖牧的饺子店生意一直很红火,本来不大的店面已经承载不下每天慕名而来的食客。廖牧和老妈商量后,盘下了隔壁的小商店,打通了隔墙,店面扩大了,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廖牧还雇了两个大学毕业回家找工作的大学生,并告诉他们,好好干,有一天,你也能当老板。
至于廖牧,他自有打算。一天,他把所有账簿交给周秀芳,鼓足了勇气说,他要回北京发展,东山再起。让他没想到的是,母亲没有对他的决定感到意外,也没有责怪他放着好日子不过瞎折腾。周秀芳的眉梢慢慢地被笑容堆了起来,她欣慰地对廖牧说:“你还年轻,我知道你有一天会再离开的。无论你做什么决定,妈妈都支持你!”
母亲永远把艰难的生活说得那么风轻云淡,好像她的重担,她的心酸,她一切的一切,在儿子面前,都不是问题。廖牧深深地吸了口气,将眼角那一点湿润硬是憋了回去。这两年多的经历,让他真正地成熟了,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这个家,让他感到,母亲身上的担子已经挑得太久,是时候接过来了。
妈妈,请相信儿子。
责编/樊婷
E-mail: [email protected]